目录
第五节 防汛抗旱
新中国建立后各级人民政府均设置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领导和组织防汛抗旱工作,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抗”的方针。
一、防汛
新中国建立前,清明前后春潮称“桃花汛”,三伏盛夏淫雨为伏汛,三秋以后大雨为秋汛。新中国建立后,自50年代起,确定自5月1日至9月30日为汛期。县设立防汛抗旱指挥部,辖吴港(黄圩)指挥所,清流河(东、西线)指挥所,沙河、城西、独山、红石沟水库指挥所。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分别由中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政委和指挥。各乡、镇也相应成立指挥机构。进入汛期后,各级指挥机构均有专人办公,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和组织防汛抗洪。
抢险组织新中国建立前,多由圩董会选配水手组织巡逻队、打桩队。新中国建立后,至60年代,以民兵为骨干,成立抗洪抢险突击队。县直机关、工矿、企事业单位职工,每逢汛期均组织一、二、三批支援抗洪抢险人员到洪峰险段,驻点防汛,一声令下,立即上阵。
物资器材新中国建立前,防汛多用草包、土块、竹木之类,大多统一筹集,按田亩分摊。新中国建立后,县人民政府每年分配调拨木材、毛竹、水泥、麻袋等防汛器材,用于滁河圩区防汛,此类物资,平时存放于水利局物资仓库和吴港防汛指挥所仓库保管,汛期使用时,由各级指挥部统一安排,汛期后收回,妥善保管,留待下年再用。
防汛任务和标准随着水利工程陆续兴建,防汛标准和任务相应提高。滁河堤防:50年代,要求洪水水位上涨到高程10.5至11米不破圩,60年代要求到高程11至12米时不破圩;70年代则将堤顶加高到13至13.5米,要求达到1954年型洪水(相当20年一遇)的标准不破圩。1985年堤顶超高1954年型水位1米。清流河堤防:60年代在沿岸低洼段打子埂防洪,1969年后,沿河两岸普遍建成高程1米左右的子埂防洪。1975年大水灾,两岸一片汪洋,灾情严重。此后,在原子埂基础上,逐年加高培厚成堤,堤顶高程自滁城清流河新桥至乌衣,分别为17至15.5米,要求遇1975年西方寺水位16.85米不漫堤、不破圩。沙河集、城西水库,50年代兴建,60年代处于“半拉子”工程,开挖临时溢洪道溢洪。经过1975年8月13日特大暴雨后,按可能出现的最大暴雨,进行加固工程。1985年,规定汛期沙河集水库控制水位37米,城西水库28.5米,独山水库53.3米。对沿津浦铁路的水库下游村庄和位置险要的小型水库,要求按最大日雨量1050毫米,保坝安全。对位置不险要的小(一)型水库,按500年一遇的洪水日雨量438毫米保坝安全,小(二)型水库按300年一遇的洪水日雨量403毫米保坝安全。各类型水库汛期控制水位限制在溢洪道以下,不准在溢洪道上打子埂超蓄。
防汛岗位责任制80年代,市委、市人民政府为明确防汛任务,实行各部委办局负责人“分工定位、包圩、包段、包水库”的防汛责任制,一次落实,长期不变,连续负责,各显其能。此外,水利、计划、商业、供销社、物资、财政、交通运输、邮电等有关部门,也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协同防汛工作。
主要防汛活动1975年6月份滁县雨量412.3毫米,最大日降雨量(6月24日),168.8毫米。8月14至18日,降雨237.6毫米,暴雨中心在独山、沙河集一带,累计雨量独山为501.6毫米,最大日雨量264.4毫米,沙河集为279.8毫米。
1975年全年平均降水量1433.8毫米,超出了多年平均降水量402.6毫米。
第一次洪峰出现在6月24日,滁河、清流河水势汹涌,冲破汪郢的大同圩和乌衣的唐坝郢圩、东西张圩、武家圩、红星圩、滁东的郑郢圩、菱溪圩、大王的荇塘圩等7个小圩。珠龙公社广北、牛头两座小水库倒坝。全县22个社镇,有116个大队、610个生产队、8.99万人受灾,淹没与受涝农田12.9万亩,其中无收成的4.22万亩。汪郢大同圩1.4万亩农田全部淹没。倒塌房屋1893间。黄圩、乌衣、担子公社和乌衣镇有26个大队、130个生产队、1.55万人受灾严重,淹没与受涝农田2.75万亩,倒塌房屋942间。
第二次洪峰出现在8月17日。8月14至18日,暴雨中心在独山、沙河集一带,降雨量独山为501.6毫米(其间最大雨量8月15日降雨264.4毫米),沙河集为279.8毫米,西方寺为237.6毫米。
上游洪水汇集于清流河、滁河。8月17日14时,清流河西方寺段水位高达16.85米,泄洪量2050立方米/秒。滁城文德桥桥面被淹,水深20厘米左右,乌衣老街南头被淹,水深2米以上。沿清流河乌衣、担子、滁东、大王、琅琊、城关、乌衣镇等社镇一片汪洋。
全县有79个大队、481个生产队、7.05万人受灾;其中有2.5万人被洪水围困,淹死3人,房屋倒塌砸伤1人。淹没与受涝农田10.5万亩;其中无收成的7万亩。稻场上、地块里(已收割未脱粒)损失稻子1550万公斤,倒塌房屋2.26万间,其中损失库存麦子27.5万公斤,油菜籽15万公斤。
第一次洪峰出现后,全县投入约6万多人、电动机28台套(2410千瓦)、柴油机210台(3414马力)开展抗洪抢险斗争。县直机关抽调187名干部(其中科局长37人),分赴黄圩、大同圩、双联圩、新联圩领导抢险工作。8月的第二次洪水来势凶猛。8月17日夜,双联圩横头西生产队有20多米长的堤段多处塌方开裂,人们不畏艰险打桩挂篓终于使圩堤转危为安。大同圩老斗门东发生塌方断裂,洪水越堤向圩内倾泻。抗洪队伍排成人墙挡住洪水,打下木桩。50多名妇女用稻草泥巴做成一个个草球填住缺口,保住了圩堤。为了加固水库大坝,搬运土石方8.2万立方米。
南京军区空军部队派出飞机在清流河两侧空投食品、救生衣、救生船,抢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人民解放军从全国各地运来救灾物品7200件。
县人民政府及时拨救灾款8万元,木材50立方米,燃料煤1千吨,支持各地抗灾。全县各单位捐献粮票1178公斤、人民币1.2万元、大米740公斤、稻谷604.5公斤,支援抗灾。人民政府还组织慰问团赴灾区慰问。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二、抗旱
境内常有“春旱”、“伏旱”、“秋旱”和“冬旱”,或冬春连旱。抗旱工作注重抓好渠系配套工程和提高机电灌溉设备的效益,以提高应变能力。
山区,一般重点抓好蓄水、保水、深挖整修当家塘,使塘坝、水库多蓄水。此外,利用山溪、山涧打坝截水和挖掘地下泉水,或提取外水,广辟水源。残丘岗地和沿河平畈区,注重利用现有提水设备,增建临时抗旱站,多级提水站,低水高调,以保证灌溉。沿河平畈地及圩区,主要靠提河水灌溉。历史上用水车,50年代以后,多用机械或电力提水。
主要抗旱活动1978年,年降雨量640.1毫米,比多年平均雨量少391.1毫米。4月1日至9月8日,降雨仅有335.6毫米,与历年同期雨量702.8毫米相比,减少357.2毫米。西部山区雨量尤少。全县141座大中小型水库除沙河集水库略有底水外,余多干涸,河溪断流。山区部分乡村缺少饮用水。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达19.28万亩。
为战胜旱灾,沿滁河、清流河大搞引江提水工程,山区还进行了人工降雨。
5月上旬,地区、县直机关和驻滁部队官兵1800人,用盆端、肩挑,清理了引水渠淤泥600多立方米,疏通了渠道,装机4台套,容量1060千瓦,提水量3.7立方米/秒。
清流河两岸,新建了担子一、二级站(4个流量),滁东一、二、三级站(4个流量),沙河集站(4个流量),清流一、二级站(2个流量);扩建了乌衣一、二级站(由1.3扩至4个流量),河东高一、二、三级站(由0.7扩至2.88个流量),新桥站(由3.7扩至4.9个流量)。这7处引江提水站中,乌衣、担子、新桥、滁东、河东高等5处直接从清流河提引江水;清流、沙河集两站为二、三级翻水站,总装机69台套,8500马力,累计提水能力25.78立方米/秒。其中直接从清流河提引江水19.78立方米/秒。
西部章广、常山、曲亭、珠龙等山区各设1处高炮台,进行人工降雨。县成立人工降雨指挥部,东营房驻军提供8门高炮,县人民武装部从农机厂、化肥厂、三八布厂工人中选了40名炮手,共发射炮弹1260发,引发降雨,缓解了旱情。
为了解决部分山区人、畜饮用水的困难,抗旱指挥部组织10部汽车运水,其中9部汽车从常山公社大邵滚水坝取水送往章广、皇甫、李集、常山、曲亭等5处;1部汽车从独山水库取水,送往张浦营。
县手管局、工业局、农机局全力支援安装新华窑厂临时引江提水工程。市变压器厂专门为新桥电力提水站赶制560千伏安变压器1台。农机一厂加工进水管257节、弯头18只、水泵底阀16只、大小弯头15只和部分螺丝。省地两级共支援55—75电动机30台套,安徽省水利部门租拨2105型柴油机98台、4135型柴油机20台,省抗旱排涝队租给2105型柴油机9台,驷马山工程指挥部借给2105型柴油机59台。
全县共投入抗旱人力7万多人,调用电动机733台(1.34万千瓦)、柴油机923台(15500马力)、农用排水泵350台。先后提引江水、外水和水库存水计3000万立方米,支出抗旱经费203.9万元。最后全县成灾面积8.16万亩,占播种面积的9.3%。
一、防汛
新中国建立前,清明前后春潮称“桃花汛”,三伏盛夏淫雨为伏汛,三秋以后大雨为秋汛。新中国建立后,自50年代起,确定自5月1日至9月30日为汛期。县设立防汛抗旱指挥部,辖吴港(黄圩)指挥所,清流河(东、西线)指挥所,沙河、城西、独山、红石沟水库指挥所。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分别由中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政委和指挥。各乡、镇也相应成立指挥机构。进入汛期后,各级指挥机构均有专人办公,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和组织防汛抗洪。
抢险组织新中国建立前,多由圩董会选配水手组织巡逻队、打桩队。新中国建立后,至60年代,以民兵为骨干,成立抗洪抢险突击队。县直机关、工矿、企事业单位职工,每逢汛期均组织一、二、三批支援抗洪抢险人员到洪峰险段,驻点防汛,一声令下,立即上阵。
物资器材新中国建立前,防汛多用草包、土块、竹木之类,大多统一筹集,按田亩分摊。新中国建立后,县人民政府每年分配调拨木材、毛竹、水泥、麻袋等防汛器材,用于滁河圩区防汛,此类物资,平时存放于水利局物资仓库和吴港防汛指挥所仓库保管,汛期使用时,由各级指挥部统一安排,汛期后收回,妥善保管,留待下年再用。
防汛任务和标准随着水利工程陆续兴建,防汛标准和任务相应提高。滁河堤防:50年代,要求洪水水位上涨到高程10.5至11米不破圩,60年代要求到高程11至12米时不破圩;70年代则将堤顶加高到13至13.5米,要求达到1954年型洪水(相当20年一遇)的标准不破圩。1985年堤顶超高1954年型水位1米。清流河堤防:60年代在沿岸低洼段打子埂防洪,1969年后,沿河两岸普遍建成高程1米左右的子埂防洪。1975年大水灾,两岸一片汪洋,灾情严重。此后,在原子埂基础上,逐年加高培厚成堤,堤顶高程自滁城清流河新桥至乌衣,分别为17至15.5米,要求遇1975年西方寺水位16.85米不漫堤、不破圩。沙河集、城西水库,50年代兴建,60年代处于“半拉子”工程,开挖临时溢洪道溢洪。经过1975年8月13日特大暴雨后,按可能出现的最大暴雨,进行加固工程。1985年,规定汛期沙河集水库控制水位37米,城西水库28.5米,独山水库53.3米。对沿津浦铁路的水库下游村庄和位置险要的小型水库,要求按最大日雨量1050毫米,保坝安全。对位置不险要的小(一)型水库,按500年一遇的洪水日雨量438毫米保坝安全,小(二)型水库按300年一遇的洪水日雨量403毫米保坝安全。各类型水库汛期控制水位限制在溢洪道以下,不准在溢洪道上打子埂超蓄。
防汛岗位责任制80年代,市委、市人民政府为明确防汛任务,实行各部委办局负责人“分工定位、包圩、包段、包水库”的防汛责任制,一次落实,长期不变,连续负责,各显其能。此外,水利、计划、商业、供销社、物资、财政、交通运输、邮电等有关部门,也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协同防汛工作。
主要防汛活动1975年6月份滁县雨量412.3毫米,最大日降雨量(6月24日),168.8毫米。8月14至18日,降雨237.6毫米,暴雨中心在独山、沙河集一带,累计雨量独山为501.6毫米,最大日雨量264.4毫米,沙河集为279.8毫米。
1975年全年平均降水量1433.8毫米,超出了多年平均降水量402.6毫米。
第一次洪峰出现在6月24日,滁河、清流河水势汹涌,冲破汪郢的大同圩和乌衣的唐坝郢圩、东西张圩、武家圩、红星圩、滁东的郑郢圩、菱溪圩、大王的荇塘圩等7个小圩。珠龙公社广北、牛头两座小水库倒坝。全县22个社镇,有116个大队、610个生产队、8.99万人受灾,淹没与受涝农田12.9万亩,其中无收成的4.22万亩。汪郢大同圩1.4万亩农田全部淹没。倒塌房屋1893间。黄圩、乌衣、担子公社和乌衣镇有26个大队、130个生产队、1.55万人受灾严重,淹没与受涝农田2.75万亩,倒塌房屋942间。
第二次洪峰出现在8月17日。8月14至18日,暴雨中心在独山、沙河集一带,降雨量独山为501.6毫米(其间最大雨量8月15日降雨264.4毫米),沙河集为279.8毫米,西方寺为237.6毫米。
上游洪水汇集于清流河、滁河。8月17日14时,清流河西方寺段水位高达16.85米,泄洪量2050立方米/秒。滁城文德桥桥面被淹,水深20厘米左右,乌衣老街南头被淹,水深2米以上。沿清流河乌衣、担子、滁东、大王、琅琊、城关、乌衣镇等社镇一片汪洋。
全县有79个大队、481个生产队、7.05万人受灾;其中有2.5万人被洪水围困,淹死3人,房屋倒塌砸伤1人。淹没与受涝农田10.5万亩;其中无收成的7万亩。稻场上、地块里(已收割未脱粒)损失稻子1550万公斤,倒塌房屋2.26万间,其中损失库存麦子27.5万公斤,油菜籽15万公斤。
第一次洪峰出现后,全县投入约6万多人、电动机28台套(2410千瓦)、柴油机210台(3414马力)开展抗洪抢险斗争。县直机关抽调187名干部(其中科局长37人),分赴黄圩、大同圩、双联圩、新联圩领导抢险工作。8月的第二次洪水来势凶猛。8月17日夜,双联圩横头西生产队有20多米长的堤段多处塌方开裂,人们不畏艰险打桩挂篓终于使圩堤转危为安。大同圩老斗门东发生塌方断裂,洪水越堤向圩内倾泻。抗洪队伍排成人墙挡住洪水,打下木桩。50多名妇女用稻草泥巴做成一个个草球填住缺口,保住了圩堤。为了加固水库大坝,搬运土石方8.2万立方米。
南京军区空军部队派出飞机在清流河两侧空投食品、救生衣、救生船,抢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人民解放军从全国各地运来救灾物品7200件。
县人民政府及时拨救灾款8万元,木材50立方米,燃料煤1千吨,支持各地抗灾。全县各单位捐献粮票1178公斤、人民币1.2万元、大米740公斤、稻谷604.5公斤,支援抗灾。人民政府还组织慰问团赴灾区慰问。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二、抗旱
境内常有“春旱”、“伏旱”、“秋旱”和“冬旱”,或冬春连旱。抗旱工作注重抓好渠系配套工程和提高机电灌溉设备的效益,以提高应变能力。
山区,一般重点抓好蓄水、保水、深挖整修当家塘,使塘坝、水库多蓄水。此外,利用山溪、山涧打坝截水和挖掘地下泉水,或提取外水,广辟水源。残丘岗地和沿河平畈区,注重利用现有提水设备,增建临时抗旱站,多级提水站,低水高调,以保证灌溉。沿河平畈地及圩区,主要靠提河水灌溉。历史上用水车,50年代以后,多用机械或电力提水。
主要抗旱活动1978年,年降雨量640.1毫米,比多年平均雨量少391.1毫米。4月1日至9月8日,降雨仅有335.6毫米,与历年同期雨量702.8毫米相比,减少357.2毫米。西部山区雨量尤少。全县141座大中小型水库除沙河集水库略有底水外,余多干涸,河溪断流。山区部分乡村缺少饮用水。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达19.28万亩。
为战胜旱灾,沿滁河、清流河大搞引江提水工程,山区还进行了人工降雨。
5月上旬,地区、县直机关和驻滁部队官兵1800人,用盆端、肩挑,清理了引水渠淤泥600多立方米,疏通了渠道,装机4台套,容量1060千瓦,提水量3.7立方米/秒。
清流河两岸,新建了担子一、二级站(4个流量),滁东一、二、三级站(4个流量),沙河集站(4个流量),清流一、二级站(2个流量);扩建了乌衣一、二级站(由1.3扩至4个流量),河东高一、二、三级站(由0.7扩至2.88个流量),新桥站(由3.7扩至4.9个流量)。这7处引江提水站中,乌衣、担子、新桥、滁东、河东高等5处直接从清流河提引江水;清流、沙河集两站为二、三级翻水站,总装机69台套,8500马力,累计提水能力25.78立方米/秒。其中直接从清流河提引江水19.78立方米/秒。
西部章广、常山、曲亭、珠龙等山区各设1处高炮台,进行人工降雨。县成立人工降雨指挥部,东营房驻军提供8门高炮,县人民武装部从农机厂、化肥厂、三八布厂工人中选了40名炮手,共发射炮弹1260发,引发降雨,缓解了旱情。
为了解决部分山区人、畜饮用水的困难,抗旱指挥部组织10部汽车运水,其中9部汽车从常山公社大邵滚水坝取水送往章广、皇甫、李集、常山、曲亭等5处;1部汽车从独山水库取水,送往张浦营。
县手管局、工业局、农机局全力支援安装新华窑厂临时引江提水工程。市变压器厂专门为新桥电力提水站赶制560千伏安变压器1台。农机一厂加工进水管257节、弯头18只、水泵底阀16只、大小弯头15只和部分螺丝。省地两级共支援55—75电动机30台套,安徽省水利部门租拨2105型柴油机98台、4135型柴油机20台,省抗旱排涝队租给2105型柴油机9台,驷马山工程指挥部借给2105型柴油机59台。
全县共投入抗旱人力7万多人,调用电动机733台(1.34万千瓦)、柴油机923台(15500马力)、农用排水泵350台。先后提引江水、外水和水库存水计3000万立方米,支出抗旱经费203.9万元。最后全县成灾面积8.16万亩,占播种面积的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