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市政建设
一、古城池
清光绪《滁州志》记载:滁“唐宋旧有子城、罗城、月城”。
子城广惠桥(今西桥)以西,上水关以东。环围州署(今滁州中学),周1里162步,上阔3步,下阔5步,高4米多,以女墙为式。唐武德三年(620年)筑二门,东曰行春门,西曰鼓角门。子城形势若画。大和三年(829年)重修。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郡守赵善仁重修城门。后历经战乱,城垣倾圮。清咸丰八年(1858年)太平军叛将李昭寿降清,盘踞滁城,子城全毁。
罗城唐以前东临广惠桥沿,有临清门;南抵龚家园,为丰泰门;西为小西门。周围3里320步,上阔4步,下阔6步,高5米多,马面25座,方圆不等。
唐永徽年间(650~655年),始拓东北。东跨广惠桥,历龙兴寺、皇华驿;南至大圣塔,通济桥沿,有济江门;东抵真武观(今四中东侧)有通淮门;北抵官沟洞(今东菜园),有望泗门;西门改为丰乐门。周围7里258步,上阔0.83米,下阔1.65米,高2.31米。庆历七年(1047年)。欧阳修知滁州,修筑城池,用工6万,食米1300石,历3至4月竣工。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命郭景祥修筑滁州城池,东北仍旧,惟由大圣塔左跨通济桥而南增廓为9里18步。至正二十二年节次修筑,西抵谢家湾,东达永盈仓。清代城池依旧,城开六门,东门:化日,小东门:环漪,西门:永丰,小西门:观德,南门:江淮保障,北门:拱极。
月城旧有6座。南北各1座,东西各2座。环围6门,外筑城墙。北宋元八年(1093年)后,因地震、兵燹尽毁。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知州丁士奇重建月城6座,窝铺12座,垛口共3549个。角楼4座。后废。
水关2座。上水关在城西,宋嘉定十年(1217年)建。明洪武十年(1377年)重修。下水关,洪武十六年建。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州赵大纲重修关栅。
二、街道
民国时期滁城共有73条街巷,其中主要街道有东大街、南大街、中心桥街、东关街,为商业区;西大街、北大街、鼓楼街,为居民区,有少量的经营门点和作坊。道路都较狭窄,为泥土夹碎石路面。民国26年(1937年)初,由商会出面向商户集资,改建主要街道为石、砖、泥结路面。
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成立市政建设委员会,以民办公助方式,改城内东、南、西、北大街、中心街(原中心桥)、遵阳街(原东关街)为青石条路。1956年因青石条高低不平,从凤阳购进弹石(长0.4米,宽0.2米,厚0.12米)铺6条主要街道路面。青条碎石改铺文德街、张家巷、菜市街、清流街等街巷路面。1958年城西水库兴建后,忠佑巷延伸至城西北(通古清流关)一段古马路废。同年,汽车站自遵阳街南迁至今滁州路,自东门口经城河小学、地区公安处后侧,老电厂门口至汽车站,新修(长1400米、宽5米)泥结碎石路面。又建仓库路,自北大街至铁路桥洞(全长1480米,宽5米)泥结碎石路面。
60年代新建有水库南路(长1037米、宽6米)、胜利路(长2304米、宽7米)、水库北路(长1953米、宽9米)、环山路(长535米、宽5米)、创业路(长2300米、宽7米)、新街(西方寺~五孔桥全长687米、宽5米),均为泥结碎石路面。
70年代扩建拓宽南大街、中心街为12米,改为弹石路面;又自胜利路向南拓宽24米与滁州路相交,沟通了西大街与水库路(拓宽、加高250米)、滁州路向西与丰乐路(长380米、宽24米)、育新路南大桥至环城路(长580米、拓宽18米)、工人路向南与体育路(长627米、宽18米)等新、老城区交通。
1980年后,市政建设速度加快,1980至1986年陆续新建了建设路、丰乐路、南谯路、四合路、交通路、站前路、琅琊路、稻香路、工农路、清流路、工人路、滁河路,修建拓宽桥东街、胜利街、鼓楼街、四牌楼街、遵阳街、清流街、中心街、南大街、文德街、东大街等。1987年又新建了丰乐路(清流路~琅琊路)、新建路、站前路、工农路(清流西路~滁州发电厂),新建、扩建滁乌、滁全路出城段,铺筑混凝土路面5.43万平方米。现共有城市道路42条,总长46.87公里,道路面积74.19万平方米,其中:混凝土路面长6.314公里,面积11.72万平方米;沥青路面长29.85公里,面积35.92万平方米。滁城原有73条街巷,大多数已建成混凝土路面,少数小巷也改成了弹石路面。东大街、西大街、中心街、南大街等15条主要街巷被拓宽。城市交通性干道东西向为仓库路、胜利路、清流路;南北向为工农路、创业路、丰乐路。城市外围设环形道路。
主要街道简介中心街原名中心桥街,位于老城区中心地段。北自鲜鱼巷口,南至南大桥,全长500米,原道路宽4米,1972、1985年先后两次拓宽至24米,拆除民房1万平方米。拓宽后设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两侧人行道各宽5米,机动车道宽14米(铺筑沥青路面)。沿途为商业门市:百货烟酒、家具、土产、浴室、照相、洗染、饮食等业俱全,生意兴隆,南北两座百货大楼耸然而立。
东大街在老城区,现为市党政机关驻地。东自东门口,西至鲜鱼巷口,全长600米。原道路宽4米,1986年,北侧拆除民房5000平方米,道路拓宽至12米。混凝土路面,单侧人行道种植广玉兰。沿途现有市总工会楼、市水利局、市人民政府、邮电局东大街营业楼、地区医疗器械修理所等单位。
南大街位于新老城区结合部,为南北纬向主要干道。自南大桥至胜利路,全长700米。原道路宽4米,1968、1971年先后拓宽为24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5米,机动车道宽14米。行道种植法梧树。1985年铺沥青路面。自北向南主要单位有:市酒厂、食品厂、酱醋厂、百货大楼、二轻商场、市文化馆、乡镇企业物资公司、市第三建筑安装公司、市工艺美术大厦、琅琊饭店、市土产公司等。街东侧有南湖公园。
西大街位于老城区内,东自鲜鱼巷口,西至水库路,全长800米。原道路仅抵大西门口,路面宽4米。1975年打通了西大街至水库路地段;1982年修筑了鲜鱼巷口至大西门地段的混凝土路面。沿西大街主要单位有市医院、地区第二医院,其余均为居民区。
遵阳街原名东关街,1975年以前为城区通往原火车站的交通要道,道路全长550米,宽6.7米。1985年为保持老城风貌,仅将道路改造成混凝土路面,其余基本未动。该街在50至70年代,商业繁华,沿街布满饮食、土产、杂货和竹器摊点。1975年后,因火车站南迁,逐渐萧条。
文德街在老城区内,以文德桥命名。东自东门口,西至中心街,全长566米,宽4至7米。新中国建立后,曾为专署及县行政驻地。先更换弹石路,1985年铺筑混凝土路面。现为地、市机关宿舍区。沿街主要单位有:市民政局、农机公司、环卫所、图书馆、劳动局、卫生防疫站、市政府招待所、琅琊剧场等。街南临河有文德桥菜场。
南谯路踞城市规划南北方向的中轴线,1974年后陆续新建。北自胜利路,南抵市啤酒厂,全长3000米。从滁州剧院至滁州路,宽24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5米,机动车道14米。自滁州路向南至琅琊路,宽30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6米,机动车道18米,道路两侧人行道植法梧、香樟等树木。自琅琊路至清流路,宽30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6米,机动车道分上、下行,中间设置2米宽绿化带。自清流路至市啤酒厂为6至18.6米道路断面。全路自北向南主要单位有:地区卫生防疫站、市第一建安公司、棉麻公司、三道桥粮店、地区新华书店、皖东餐厅、邮电大楼、市粮食局、建设局、地区工业局、市交通局、市运输公司、地区血库、扬子公司电冰箱总厂、地区粮油食品厂、地区粮食干校、地区制氧厂、地区电力修配厂、市纺织厂、啤酒厂等。
丰乐路在南谯路西侧,原名滁全路,1982年以滁西山下有丰乐亭而改名为丰乐路。北自胜利路,南至清流路,全长2400米。1972年起逐步修建。自胜利路至滁州路宽24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5米,机动车道宽14米。自滁州路至琅琊路宽30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6米,机动车道宽18米。自琅琊路至清流路宽30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6米,机动车道设上、下行线;中间置2米宽绿化带,人行道植法梧、香樟等树木。全路自北向南沿途主要单位有:城南小学、地区肉联厂、全椒中转站、市制钉厂、第五中学、中国扬子电器公司电风扇总厂、地区制药厂、地区农科所、市被单厂、市粮油食品厂、琅琊乡政府、地区建安公司汽车队等。
交通路在南谯路东(隔建设路),北自胜利路,南至六中。全长1200米,宽18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4米,机动车道宽10米。沿途主要单位有:地区物资局仓库、市蔬菜公司、地区计划生育指导站、滁州师范、军分区干休所、市第六中学等。
工农路位于交通路东,北自胜利路,南至滁州发电厂。全长2300米,宽24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5米,机动车道宽14米。人行道两侧植柳树、法梧等树木。沿途主要单位有:地区木材公司、地区小汽车修理厂、地区建筑设计室、市妇幼保健站、地区木材公司纤维板厂、滁州发电厂等。
胜利路位于市内新老城区结合部,东至清流河新大桥,西至水库南路。1968至1976年为城市过境道路。路面由7米逐步拓宽为24米,全长2304米。两侧人行道各宽7米,植法梧等树。自东向西沿途主要单位有:地区建安公司三处、地区公安处、市家俱厂、市物资局、市第二中学、市税务局、地区车辆监理处、市木材公司、地区运输公司车队、市运输公司车队、市五金厂、市二轻经理部、滁州剧院、地区文工团、地区糖业烟酒专卖公司、滁州报社及其所属印刷厂、安徽第二纺织机械厂、市公路站、市建材二厂、滁州无线电厂、地区水泥厂、市橡胶厂等。
创业路在津浦铁路东,北自胜利路,南至市造纸厂。1970年,县革命委员会为开发铁路东侧,兴办工业区,取名创业路。路线沿清流河走向,较为弯曲,全长2300米,宽7米。路面为泥结碎石(现已取直向南,路宽24米)。沿路主要单位有:市纸箱厂、市家用电器厂、市化肥厂、市农机厂、市酒厂大曲酒车间、市羽绒总厂、地区建安公司构件厂、市塑料厂、市草席一厂、二厂、市造纸厂、市纺织二厂等。
站前路北自火车站广场,南至清流路。全长950米,宽24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5米,机动车道宽14米,行道植桃树、法梧等树木。1983年动工兴建。沿途主要单位有:地区建机厂、铁路小学、滁县陆军预备役师部、地区建材公司、地区外贸仓库、地区清真糕点厂、市农机公司门市部、地区专卖仓库、滁州卷烟厂、地区水利局排灌仓库等。
滁州路在琅琊路北,东自火车站广场,西至丰乐路,是城市主要商业街,1972年动工兴建。全长1730米,宽24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5米,机动车道14米;路南侧边线与建筑之间尚有4至6米作街道绿化。绿化块植有洒金柏、广玉兰、夹竹桃、剑叶兰、黄杨、女贞、冬青等;道路两侧人行道边植法梧,夏季繁荫如盖。由东向西沿途主要单位有:市纺织公司、铁路大酒家、滁州旅社、欧阳修酒楼、滁州汽车站、南谯花园、滁州电业局、地区电影公司、地区军人接待站、地区物资局、皖东饭店、地区外贸局、地区商业局、地区交通局、地区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滁县分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滁县地区中心支行、地区水利局、811地质队、人人商场、地区建设局、地区广播事业局、地区粮食局、地区林业局、地区农业局、地区供销社、地区邮电局、云林商场、新亚商场、地区农机局、市燃料公司等。各单位沿街底层大都是商业门点。
琅琊路亦名琅琊大道,分为东、西路。东自滁县火车站,西至滁州师专,是通往琅琊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道路,也是城市规划东西向的中轴线。道路以琅琊山而得名。
琅琊路笔直宽敞。1982年投资217万元动工兴建,全长2800米,宽40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5.5米,慢车道各宽5.5米,机动车道两侧设绿化带各宽3米。绿化带上种植桂花、广玉兰、棕榈、夹竹桃、黄杨、冬青、女贞,辅植万寿菊、鸡冠花、菊花、石楠等季节性花卉。琅琊路与南谯路、丰乐路、琅琊古道交叉口分别设置交通圆盘,直径40米。与南谯路交叉口圆盘中央设置28米飞蝶式高杆灯一座。绿化带上设置路灯,呈“海燕展翅”造型,夜晚灯火通明,汞、钠灯交相辉映,星海璀灿。
琅琊路由东至西沿途主要单位有:地区商业干校、地区建筑二处、滁州汽车站、市公交公司、滁县师范学校、地区环保监测站、中国农业银行滁县地区中心支行、市卫生局、地区教育局、地区广播电视大学、市电影公司、地区二轻局、市广播事业局、市供销合作社、市财政局、地、市保险公司、中国农业银行滁州市支行、地区卫校、地区妇幼保健所、市教育局、滁州宾馆、市科委、地区检察院、地区建筑干校、市委党校、滁州师专等。
清流路位于市区南部,东自五里墩、西至琅琊乡政府南侧,是城市近期对外交通的主要干道。该路于1984年11月25日动工兴建,1986年12月30日全线通车。总投资470万元。路面现宽24米(规划50米)。穿津浦铁路已修筑5~9~5米铁路与公路立交桥,跨清流河,全长4880米。沿途主要单位有市轧钢厂、市粮油议购议销公司、市政队、中汽公司滁州销售站、地区家俱厂、市种子公司、地区供销社冷库等。
1987年滁州市城市街道路面情况表
街巷改造新中国建立后至70年代,滁城内除东大街、西大街、中心街、南大街、北大街、文德街、四牌楼街、东后街、清流街、桥东街、胜利街、古马路因城市建设得以改造和拓宽外,其余街巷仍为旧貌。道路坑洼不平,每逢阴雨天,污水四溢。1981年起,县人民政府从抓“文明城市”建设,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出发,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改造街巷。1981年改造钟楼巷;翌年,改造曹家巷、马巷、铁路新村、盐局巷、火神巷、三八巷、中心巷、张家巷、县府西巷;1983年改造高巷、南台村、唐牌坊巷、宝善坊巷、棋盘巷、水井巷、东小街;1984年改造公管巷、巩家巷、官井巷、忠佑巷、东菜园、西菜园;1985年改造水泵巷、东后园、西城根、前进巷、杨家巷、半条巷、丰乐桥北巷、墩塘巷、卫民路;1986年改造光明巷、三岔巷、天龙池巷、团结巷、码头巷、孟公桥巷、河沿巷、南小街、采石新村、沿渠村、育新南巷、育新北巷、四牌东巷、金刚巷、龙兴寺、莫家巷、诸葛营巷、挑水巷、李家巷、太平桥南巷、丰乐桥南巷、一人巷、兰家巷、财神巷、路东街;1987年改造长巷。
1987年滁城巷道情况表
三、房屋
古建房屋唐武德三年(620年),滁城内房屋建筑有鼓楼、龙兴寺、关王庙、城隍庙、儒学、州署等。唐大历六年(771年)李幼卿刺滁州,与僧法琛于城西南山中兴建宝应寺(后改为开化律寺,今俗称琅琊寺)建筑群。唐开成元年(836年),李德裕刺滁州,于州署建东斋水阁,命名“怀嵩楼”(亦称“赞皇楼”)。宋初,扩建州衙,增建通判厅、推官厅、思贤堂、瑞梦堂。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知滁州,扩建州城,筑南轩于怀嵩楼侧,僧智仙与之建醉翁亭;欧阳修又于城西丰山北麓筑丰乐亭。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知滁州,建“奠枕楼”、“繁雄馆”。元初,刘琪知滁州,在州署内重建“大观楼”,新建“环翠楼”。大观楼建筑雄伟,登楼可远眺全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城内已建有各类房屋数千间,主要建筑群有州衙、学署、大察院、中察院、西察院、永盈仓、滁州卫等;楼阁庙宇有鸣远楼、文昌宫、群星阁、滁王庙、真武观、太仆寺等。明、清代新建或重建楼房有:钟楼、拱极楼、大成殿、天王庙、火神庙、财神庙、州署、州衙、黉宫、考棚等。康熙七年(1668年)地震,咸丰年间(1853~1858年)兵燹,使城内大多数古建筑物倾圮。
民国时期,津浦铁路通车后,外埠商家时有人来滁建房经商,或兼营手工作坊。美籍人曾寓滁建中学堂、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等。民国26年(1937年)冬,日军侵滁,毁东关街、焚西门房屋千余间。此后,因战争频仍,民不聊生,土木久废不兴。至民国38年1月,滁城共有各类房屋1.93万间,32.9万平方米。其中:楼房40栋465间,7905平方米;瓦房1.41万间,24.03万平方米;草房4756间,8.08万平方米。私有房屋1.78万间,30.29万平方米,占房屋总面积92%。城内仅有1幢三层楼房,约300平方米,11幢二层砖木结构的楼房,为滁城较高建筑物。人均住房面积2.78平方米。
新建房屋新中国建立后,新建房屋不断增加。1949年滁城居住用房建筑面积23.25万平方米,工业用房2.41万平方米,交通邮电用房0.33万平方米,商业服务用房3.25万平方米,文化教育用房0.47万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0.25万平方米,其它用房2.94万平方米。至1959年,已有各类房屋建筑面积44.91万平方米;至1969年,共有各类房屋建筑面积53.53万平方米;至1979年,已有各类房屋建筑面积150.03万平方米。进入80年代,房屋建设发展更快。至1987年底,共有各类房屋建筑面积312.74万平方米(其中含军用房屋24.52万平方米)。房屋结构分别为钢结构建筑面积0.06万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14.11万平方米,混合结构建筑面积145.65万平方米,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48.9万平方米,其它结构建筑面积4.02万平方米。房屋类型分别为:住宅建筑面积147.62万平方米,工业、交通、仓库用房建筑面积78.56万平方米,商业服务用房建筑面积23.17万平方米,教育、卫生、科研用房建筑面积17.28万平方米,文化、体育用房建筑面积5.24万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其它用房建筑面积23.97万平方米。
城市主要建筑行政办公建筑中共滁县地委大院建筑群。坐落于老城区育新路南侧。小黄楼:位于大院迎门,50年代初期由滁县建筑工人联合会建造,砖木结构,二层,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是地委大院中较早的建筑物之一。原行署办公楼:俗称小红楼,位于大院中部,砖混结构2~3层,建筑面积2250平方米,仿欧洲匈牙利建筑形式,1953年江苏省某工程队建造。老干部局办公楼:位于大院东北侧,砖木结构二层加阁楼,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原为基督教堂,初建于民国时期。地委办公楼:位于大院南侧,主体五层,局部四层,砖砼结构,建筑面积2781平方米,地区建筑设计院设计,地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1983年建成。地委档案馆:位于小红楼东侧,框架结构,四层(含地下室),建筑面积1948平方米,地区建筑设计室设计,地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第二工程处施工,1987年8月建成。行署科委大楼:位于地委大院南侧,四层,建筑面积1519平方米,砖砼结构。地区建筑设计室设计,地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1980年建成。
市人民政府办公楼。位于东大街东段北侧,主体四层,局部三层,建筑面积1392平方米,砖混结构,地区建筑设计室设计,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1975年建成。
因机关人员不断增加,地、市一部分局、委、办,先后在滁州路、琅琊路等处兴建一批办公楼。
文化、教育建筑滁州剧院。坐落南谯路北端与胜利路交汇口西南侧。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二层,框架结构,共有观众席位1309座。地区建筑设计室设计,地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1976年建成。
琅琊剧院。坐落文德街西段北侧。原为“大戏院”,于1952年建成,草木结构。1964年重建,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砖木结构,有观众席位963座。地区建筑设计室设计,地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
人民电影院。坐落中心街中段西侧。1952年建成,草木结构。1954年重建,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砖木结构,有观众席位980座。1985年因城市街道拓宽,部分拆除重建,现建筑面积为550平方米,观众席位453座。
滁州第一中学。坐落老城区鼓楼街中段北侧。老教学楼位于校园西面高处,建于民国11年(1922年),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二层,砖木结构;初中部教学楼位于校园北侧,二层,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砖砼结构,建于1960年;高中部教学楼,位于校园中偏东部,三层,砖砼结构,建设面积1100平方米,1980年建成。实验楼,并列于高中部教学楼西侧,四层,建筑面积1810平方米,砖砼结构,1983年建成。图书综合楼,位于校门迎门,四层,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框架、砖砼综合结构,1985年建成。
市幼儿园。坐落鼓楼街中段南侧。原教学楼建于1974年,砖砼结构,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新教学楼,建筑面积1114平方米,三层,框架结构,1987年建成。
滁州师范专科学校。坐落琅琊古道始端南侧。教学楼,建筑面积3280平方米,四层,框架结构,1983年建成。礼堂,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1400座位,框架结构,1985年建成。图书楼一期工程,建筑面积2630平方米,三层,框架结构,1987年建成。体操房,建筑面积784平方米,独立基础,框架结构,1986年建成。
滁县地区师范学校。坐落琅琊路东段北侧。教学楼,四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1983年建成。图书、实验楼,位于校园南侧,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1986年建成。
以上新建筑,多为地区建筑设计院设计,地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市第一、二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
工业建筑滁州卷烟厂。坐落站前路南端西侧。新厂房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框架结构,上海轻工设计院设计,江苏省江都县曹王工程队施工。
中国扬子电器公司电冰箱总厂。坐落南谯路中段东侧。主车间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混合结构,地区建筑设计室设计,地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一处施工,1986年建成投产。
中国扬子电器公司电风扇总厂。坐落丰乐路中段西侧。主车间建筑面积2879.4平方米,主楼四层,局部三层,框架结构,电梯间砖砼结构,外装饰为紫色弹涂,地区建筑设计室设计,地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1986年建成。
滁州纺织厂。坐落南谯路南段东侧,主车间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框架结构;江苏省设计院设计,市第一、二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1983年建成。
市酿酒总厂。坐落南大桥西南侧。酒精楼,三层,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建于1969年;机械化车间,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钢屋架结构,建于1980年;大曲酒车间,坐落于城东创业路中段北侧,建筑面积2160平方米,钢屋架结构。上述两车间分别由市建筑设计室设计,市第一、二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
市自来水厂。坐落城西水库东南侧。汽浮澄清滤池2只,建筑面积795平方米,日产水量5万吨,钢架结构,本厂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地区水利支队工程队施工,1986年2月建成;清水池3座,总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库容2806吨,混凝土结构,1966、1978、1986年分别由地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地区水利支队工程队、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化验、办公综合楼,位于厂内迎门处,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四层,砖砼结构,地区建筑设计室设计,全椒县石溪修建队施工,1987年1月建成;高压变电楼,位于澄清滤池东,建筑面积587.5平方米,三层,砖混结构,地区水利局设计室设计,地区水利支队工程队施工,1987年建成。
市羽绒总厂。坐落创业路中段西侧。服装楼二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270.6平方米,市建筑设计室设计,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1986年建成。
商业建筑市百货大楼。坐落南大街中段西侧,面对南湖公园。叠式五层,建筑面积5004平方米,全框架结构;地区建筑设计室设计,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1986年10月建成。现为市内最大的商业建筑物之一。
丰乐市场。坐落南谯路北段西侧,丰乐路北段东侧。占地面积9470平方米,全长290米。两侧为一层砖砼结构售货房,中间水泥通道上空复盖玻璃钢瓦顶。市场东北侧建“紫薇阁”,为仿苏州式古典建筑,全钢架结构,二层,建筑面积500平方米,1985年建成。丰乐市场现为全市最大的农贸市场。
琅琊路市场。亦称王桥小商品市场。坐落琅琊西路北侧,丰乐路北段东南侧。全长470米,占地面积9400平方米。市场两侧是一层砖砼结构的售货房,水泥通道上空复盖拱型玻璃钢瓦大棚,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1987年建成。是全市最大的工业品销售市场。
服务型建筑滁州宾馆。坐落琅琊大道与丰乐路交叉口西北侧。南一楼,建筑面积4295平方米,砖混结构,五层,1987年建成;南二楼,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砖混结构,三层,1986年7月建成。均为市建筑设计室设计,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北小楼,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砖混结构,三层,江苏省建筑设计室设计,江苏淮安建筑工程队施工,1986年10月建成。宾馆共有床位370张,附设有大、小餐厅,会议礼堂、舞厅等设施。
南谯宾馆。坐落育新路东段北侧。东一楼,建筑面积1170平方米,两层,砖砼结构;1977年建成;东二楼,建筑面积577平方米,两层,砖砼结构,1977年建成;东三楼,建筑面积1377平方米,两层,砖砼结构,1984年建成;东四楼,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两层,砖砼结构,1984年建成。均为地区建筑设计室设计,地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共有床位450张,附设有大、中、小餐厅。
交通建筑滁县火车站。新站坐落站前路北端东侧。原火车站初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位于东关路东街南段西侧,候车室面积350平方米,可容纳315人候车;行李房、票房、广场等设施总面积1518米。1975年新火车站建成、开站后,旧站停止使用。新站客厅总面积4500平方米,可一次容纳旅客770人;设有贵宾室,面积45平方米,可一次容纳贵宾50人。两条防雨站台,用地下道连通,一号站台面积6299平方米,二号站台面积2420平方米。站前水泥地面广场面积为1.2万平方米,广场中间建人造喷泉供旅客观赏。
滁县汽车站。坐落滁州路东段南侧。新中国建立初的汽车站,位于遵阳街洋桥洞西北侧,四间平房,候车室仅能容纳百余人,调车、停车场地均小。1958年,于现车站南侧兴建汽车站,站室面积250平方米,1968年启用。1979年扩建新站,1986年竣工使用。现汽车站,全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停车场地8000平方米,客运站室,宽敞清洁。
清光绪《滁州志》记载:滁“唐宋旧有子城、罗城、月城”。
子城广惠桥(今西桥)以西,上水关以东。环围州署(今滁州中学),周1里162步,上阔3步,下阔5步,高4米多,以女墙为式。唐武德三年(620年)筑二门,东曰行春门,西曰鼓角门。子城形势若画。大和三年(829年)重修。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郡守赵善仁重修城门。后历经战乱,城垣倾圮。清咸丰八年(1858年)太平军叛将李昭寿降清,盘踞滁城,子城全毁。
罗城唐以前东临广惠桥沿,有临清门;南抵龚家园,为丰泰门;西为小西门。周围3里320步,上阔4步,下阔6步,高5米多,马面25座,方圆不等。
唐永徽年间(650~655年),始拓东北。东跨广惠桥,历龙兴寺、皇华驿;南至大圣塔,通济桥沿,有济江门;东抵真武观(今四中东侧)有通淮门;北抵官沟洞(今东菜园),有望泗门;西门改为丰乐门。周围7里258步,上阔0.83米,下阔1.65米,高2.31米。庆历七年(1047年)。欧阳修知滁州,修筑城池,用工6万,食米1300石,历3至4月竣工。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命郭景祥修筑滁州城池,东北仍旧,惟由大圣塔左跨通济桥而南增廓为9里18步。至正二十二年节次修筑,西抵谢家湾,东达永盈仓。清代城池依旧,城开六门,东门:化日,小东门:环漪,西门:永丰,小西门:观德,南门:江淮保障,北门:拱极。
月城旧有6座。南北各1座,东西各2座。环围6门,外筑城墙。北宋元八年(1093年)后,因地震、兵燹尽毁。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知州丁士奇重建月城6座,窝铺12座,垛口共3549个。角楼4座。后废。
水关2座。上水关在城西,宋嘉定十年(1217年)建。明洪武十年(1377年)重修。下水关,洪武十六年建。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州赵大纲重修关栅。
二、街道
民国时期滁城共有73条街巷,其中主要街道有东大街、南大街、中心桥街、东关街,为商业区;西大街、北大街、鼓楼街,为居民区,有少量的经营门点和作坊。道路都较狭窄,为泥土夹碎石路面。民国26年(1937年)初,由商会出面向商户集资,改建主要街道为石、砖、泥结路面。
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成立市政建设委员会,以民办公助方式,改城内东、南、西、北大街、中心街(原中心桥)、遵阳街(原东关街)为青石条路。1956年因青石条高低不平,从凤阳购进弹石(长0.4米,宽0.2米,厚0.12米)铺6条主要街道路面。青条碎石改铺文德街、张家巷、菜市街、清流街等街巷路面。1958年城西水库兴建后,忠佑巷延伸至城西北(通古清流关)一段古马路废。同年,汽车站自遵阳街南迁至今滁州路,自东门口经城河小学、地区公安处后侧,老电厂门口至汽车站,新修(长1400米、宽5米)泥结碎石路面。又建仓库路,自北大街至铁路桥洞(全长1480米,宽5米)泥结碎石路面。
60年代新建有水库南路(长1037米、宽6米)、胜利路(长2304米、宽7米)、水库北路(长1953米、宽9米)、环山路(长535米、宽5米)、创业路(长2300米、宽7米)、新街(西方寺~五孔桥全长687米、宽5米),均为泥结碎石路面。
70年代扩建拓宽南大街、中心街为12米,改为弹石路面;又自胜利路向南拓宽24米与滁州路相交,沟通了西大街与水库路(拓宽、加高250米)、滁州路向西与丰乐路(长380米、宽24米)、育新路南大桥至环城路(长580米、拓宽18米)、工人路向南与体育路(长627米、宽18米)等新、老城区交通。
1980年后,市政建设速度加快,1980至1986年陆续新建了建设路、丰乐路、南谯路、四合路、交通路、站前路、琅琊路、稻香路、工农路、清流路、工人路、滁河路,修建拓宽桥东街、胜利街、鼓楼街、四牌楼街、遵阳街、清流街、中心街、南大街、文德街、东大街等。1987年又新建了丰乐路(清流路~琅琊路)、新建路、站前路、工农路(清流西路~滁州发电厂),新建、扩建滁乌、滁全路出城段,铺筑混凝土路面5.43万平方米。现共有城市道路42条,总长46.87公里,道路面积74.19万平方米,其中:混凝土路面长6.314公里,面积11.72万平方米;沥青路面长29.85公里,面积35.92万平方米。滁城原有73条街巷,大多数已建成混凝土路面,少数小巷也改成了弹石路面。东大街、西大街、中心街、南大街等15条主要街巷被拓宽。城市交通性干道东西向为仓库路、胜利路、清流路;南北向为工农路、创业路、丰乐路。城市外围设环形道路。
主要街道简介中心街原名中心桥街,位于老城区中心地段。北自鲜鱼巷口,南至南大桥,全长500米,原道路宽4米,1972、1985年先后两次拓宽至24米,拆除民房1万平方米。拓宽后设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两侧人行道各宽5米,机动车道宽14米(铺筑沥青路面)。沿途为商业门市:百货烟酒、家具、土产、浴室、照相、洗染、饮食等业俱全,生意兴隆,南北两座百货大楼耸然而立。
东大街在老城区,现为市党政机关驻地。东自东门口,西至鲜鱼巷口,全长600米。原道路宽4米,1986年,北侧拆除民房5000平方米,道路拓宽至12米。混凝土路面,单侧人行道种植广玉兰。沿途现有市总工会楼、市水利局、市人民政府、邮电局东大街营业楼、地区医疗器械修理所等单位。
南大街位于新老城区结合部,为南北纬向主要干道。自南大桥至胜利路,全长700米。原道路宽4米,1968、1971年先后拓宽为24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5米,机动车道宽14米。行道种植法梧树。1985年铺沥青路面。自北向南主要单位有:市酒厂、食品厂、酱醋厂、百货大楼、二轻商场、市文化馆、乡镇企业物资公司、市第三建筑安装公司、市工艺美术大厦、琅琊饭店、市土产公司等。街东侧有南湖公园。
西大街位于老城区内,东自鲜鱼巷口,西至水库路,全长800米。原道路仅抵大西门口,路面宽4米。1975年打通了西大街至水库路地段;1982年修筑了鲜鱼巷口至大西门地段的混凝土路面。沿西大街主要单位有市医院、地区第二医院,其余均为居民区。
遵阳街原名东关街,1975年以前为城区通往原火车站的交通要道,道路全长550米,宽6.7米。1985年为保持老城风貌,仅将道路改造成混凝土路面,其余基本未动。该街在50至70年代,商业繁华,沿街布满饮食、土产、杂货和竹器摊点。1975年后,因火车站南迁,逐渐萧条。
文德街在老城区内,以文德桥命名。东自东门口,西至中心街,全长566米,宽4至7米。新中国建立后,曾为专署及县行政驻地。先更换弹石路,1985年铺筑混凝土路面。现为地、市机关宿舍区。沿街主要单位有:市民政局、农机公司、环卫所、图书馆、劳动局、卫生防疫站、市政府招待所、琅琊剧场等。街南临河有文德桥菜场。
南谯路踞城市规划南北方向的中轴线,1974年后陆续新建。北自胜利路,南抵市啤酒厂,全长3000米。从滁州剧院至滁州路,宽24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5米,机动车道14米。自滁州路向南至琅琊路,宽30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6米,机动车道18米,道路两侧人行道植法梧、香樟等树木。自琅琊路至清流路,宽30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6米,机动车道分上、下行,中间设置2米宽绿化带。自清流路至市啤酒厂为6至18.6米道路断面。全路自北向南主要单位有:地区卫生防疫站、市第一建安公司、棉麻公司、三道桥粮店、地区新华书店、皖东餐厅、邮电大楼、市粮食局、建设局、地区工业局、市交通局、市运输公司、地区血库、扬子公司电冰箱总厂、地区粮油食品厂、地区粮食干校、地区制氧厂、地区电力修配厂、市纺织厂、啤酒厂等。
丰乐路在南谯路西侧,原名滁全路,1982年以滁西山下有丰乐亭而改名为丰乐路。北自胜利路,南至清流路,全长2400米。1972年起逐步修建。自胜利路至滁州路宽24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5米,机动车道宽14米。自滁州路至琅琊路宽30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6米,机动车道宽18米。自琅琊路至清流路宽30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6米,机动车道设上、下行线;中间置2米宽绿化带,人行道植法梧、香樟等树木。全路自北向南沿途主要单位有:城南小学、地区肉联厂、全椒中转站、市制钉厂、第五中学、中国扬子电器公司电风扇总厂、地区制药厂、地区农科所、市被单厂、市粮油食品厂、琅琊乡政府、地区建安公司汽车队等。
交通路在南谯路东(隔建设路),北自胜利路,南至六中。全长1200米,宽18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4米,机动车道宽10米。沿途主要单位有:地区物资局仓库、市蔬菜公司、地区计划生育指导站、滁州师范、军分区干休所、市第六中学等。
工农路位于交通路东,北自胜利路,南至滁州发电厂。全长2300米,宽24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5米,机动车道宽14米。人行道两侧植柳树、法梧等树木。沿途主要单位有:地区木材公司、地区小汽车修理厂、地区建筑设计室、市妇幼保健站、地区木材公司纤维板厂、滁州发电厂等。
胜利路位于市内新老城区结合部,东至清流河新大桥,西至水库南路。1968至1976年为城市过境道路。路面由7米逐步拓宽为24米,全长2304米。两侧人行道各宽7米,植法梧等树。自东向西沿途主要单位有:地区建安公司三处、地区公安处、市家俱厂、市物资局、市第二中学、市税务局、地区车辆监理处、市木材公司、地区运输公司车队、市运输公司车队、市五金厂、市二轻经理部、滁州剧院、地区文工团、地区糖业烟酒专卖公司、滁州报社及其所属印刷厂、安徽第二纺织机械厂、市公路站、市建材二厂、滁州无线电厂、地区水泥厂、市橡胶厂等。
创业路在津浦铁路东,北自胜利路,南至市造纸厂。1970年,县革命委员会为开发铁路东侧,兴办工业区,取名创业路。路线沿清流河走向,较为弯曲,全长2300米,宽7米。路面为泥结碎石(现已取直向南,路宽24米)。沿路主要单位有:市纸箱厂、市家用电器厂、市化肥厂、市农机厂、市酒厂大曲酒车间、市羽绒总厂、地区建安公司构件厂、市塑料厂、市草席一厂、二厂、市造纸厂、市纺织二厂等。
站前路北自火车站广场,南至清流路。全长950米,宽24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5米,机动车道宽14米,行道植桃树、法梧等树木。1983年动工兴建。沿途主要单位有:地区建机厂、铁路小学、滁县陆军预备役师部、地区建材公司、地区外贸仓库、地区清真糕点厂、市农机公司门市部、地区专卖仓库、滁州卷烟厂、地区水利局排灌仓库等。
滁州路在琅琊路北,东自火车站广场,西至丰乐路,是城市主要商业街,1972年动工兴建。全长1730米,宽24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5米,机动车道14米;路南侧边线与建筑之间尚有4至6米作街道绿化。绿化块植有洒金柏、广玉兰、夹竹桃、剑叶兰、黄杨、女贞、冬青等;道路两侧人行道边植法梧,夏季繁荫如盖。由东向西沿途主要单位有:市纺织公司、铁路大酒家、滁州旅社、欧阳修酒楼、滁州汽车站、南谯花园、滁州电业局、地区电影公司、地区军人接待站、地区物资局、皖东饭店、地区外贸局、地区商业局、地区交通局、地区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滁县分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滁县地区中心支行、地区水利局、811地质队、人人商场、地区建设局、地区广播事业局、地区粮食局、地区林业局、地区农业局、地区供销社、地区邮电局、云林商场、新亚商场、地区农机局、市燃料公司等。各单位沿街底层大都是商业门点。
琅琊路亦名琅琊大道,分为东、西路。东自滁县火车站,西至滁州师专,是通往琅琊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道路,也是城市规划东西向的中轴线。道路以琅琊山而得名。
琅琊路笔直宽敞。1982年投资217万元动工兴建,全长2800米,宽40米,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5.5米,慢车道各宽5.5米,机动车道两侧设绿化带各宽3米。绿化带上种植桂花、广玉兰、棕榈、夹竹桃、黄杨、冬青、女贞,辅植万寿菊、鸡冠花、菊花、石楠等季节性花卉。琅琊路与南谯路、丰乐路、琅琊古道交叉口分别设置交通圆盘,直径40米。与南谯路交叉口圆盘中央设置28米飞蝶式高杆灯一座。绿化带上设置路灯,呈“海燕展翅”造型,夜晚灯火通明,汞、钠灯交相辉映,星海璀灿。
琅琊路由东至西沿途主要单位有:地区商业干校、地区建筑二处、滁州汽车站、市公交公司、滁县师范学校、地区环保监测站、中国农业银行滁县地区中心支行、市卫生局、地区教育局、地区广播电视大学、市电影公司、地区二轻局、市广播事业局、市供销合作社、市财政局、地、市保险公司、中国农业银行滁州市支行、地区卫校、地区妇幼保健所、市教育局、滁州宾馆、市科委、地区检察院、地区建筑干校、市委党校、滁州师专等。
清流路位于市区南部,东自五里墩、西至琅琊乡政府南侧,是城市近期对外交通的主要干道。该路于1984年11月25日动工兴建,1986年12月30日全线通车。总投资470万元。路面现宽24米(规划50米)。穿津浦铁路已修筑5~9~5米铁路与公路立交桥,跨清流河,全长4880米。沿途主要单位有市轧钢厂、市粮油议购议销公司、市政队、中汽公司滁州销售站、地区家俱厂、市种子公司、地区供销社冷库等。
1987年滁州市城市街道路面情况表
街巷改造新中国建立后至70年代,滁城内除东大街、西大街、中心街、南大街、北大街、文德街、四牌楼街、东后街、清流街、桥东街、胜利街、古马路因城市建设得以改造和拓宽外,其余街巷仍为旧貌。道路坑洼不平,每逢阴雨天,污水四溢。1981年起,县人民政府从抓“文明城市”建设,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出发,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改造街巷。1981年改造钟楼巷;翌年,改造曹家巷、马巷、铁路新村、盐局巷、火神巷、三八巷、中心巷、张家巷、县府西巷;1983年改造高巷、南台村、唐牌坊巷、宝善坊巷、棋盘巷、水井巷、东小街;1984年改造公管巷、巩家巷、官井巷、忠佑巷、东菜园、西菜园;1985年改造水泵巷、东后园、西城根、前进巷、杨家巷、半条巷、丰乐桥北巷、墩塘巷、卫民路;1986年改造光明巷、三岔巷、天龙池巷、团结巷、码头巷、孟公桥巷、河沿巷、南小街、采石新村、沿渠村、育新南巷、育新北巷、四牌东巷、金刚巷、龙兴寺、莫家巷、诸葛营巷、挑水巷、李家巷、太平桥南巷、丰乐桥南巷、一人巷、兰家巷、财神巷、路东街;1987年改造长巷。
1987年滁城巷道情况表
三、房屋
古建房屋唐武德三年(620年),滁城内房屋建筑有鼓楼、龙兴寺、关王庙、城隍庙、儒学、州署等。唐大历六年(771年)李幼卿刺滁州,与僧法琛于城西南山中兴建宝应寺(后改为开化律寺,今俗称琅琊寺)建筑群。唐开成元年(836年),李德裕刺滁州,于州署建东斋水阁,命名“怀嵩楼”(亦称“赞皇楼”)。宋初,扩建州衙,增建通判厅、推官厅、思贤堂、瑞梦堂。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知滁州,扩建州城,筑南轩于怀嵩楼侧,僧智仙与之建醉翁亭;欧阳修又于城西丰山北麓筑丰乐亭。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知滁州,建“奠枕楼”、“繁雄馆”。元初,刘琪知滁州,在州署内重建“大观楼”,新建“环翠楼”。大观楼建筑雄伟,登楼可远眺全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城内已建有各类房屋数千间,主要建筑群有州衙、学署、大察院、中察院、西察院、永盈仓、滁州卫等;楼阁庙宇有鸣远楼、文昌宫、群星阁、滁王庙、真武观、太仆寺等。明、清代新建或重建楼房有:钟楼、拱极楼、大成殿、天王庙、火神庙、财神庙、州署、州衙、黉宫、考棚等。康熙七年(1668年)地震,咸丰年间(1853~1858年)兵燹,使城内大多数古建筑物倾圮。
民国时期,津浦铁路通车后,外埠商家时有人来滁建房经商,或兼营手工作坊。美籍人曾寓滁建中学堂、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等。民国26年(1937年)冬,日军侵滁,毁东关街、焚西门房屋千余间。此后,因战争频仍,民不聊生,土木久废不兴。至民国38年1月,滁城共有各类房屋1.93万间,32.9万平方米。其中:楼房40栋465间,7905平方米;瓦房1.41万间,24.03万平方米;草房4756间,8.08万平方米。私有房屋1.78万间,30.29万平方米,占房屋总面积92%。城内仅有1幢三层楼房,约300平方米,11幢二层砖木结构的楼房,为滁城较高建筑物。人均住房面积2.78平方米。
新建房屋新中国建立后,新建房屋不断增加。1949年滁城居住用房建筑面积23.25万平方米,工业用房2.41万平方米,交通邮电用房0.33万平方米,商业服务用房3.25万平方米,文化教育用房0.47万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0.25万平方米,其它用房2.94万平方米。至1959年,已有各类房屋建筑面积44.91万平方米;至1969年,共有各类房屋建筑面积53.53万平方米;至1979年,已有各类房屋建筑面积150.03万平方米。进入80年代,房屋建设发展更快。至1987年底,共有各类房屋建筑面积312.74万平方米(其中含军用房屋24.52万平方米)。房屋结构分别为钢结构建筑面积0.06万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14.11万平方米,混合结构建筑面积145.65万平方米,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48.9万平方米,其它结构建筑面积4.02万平方米。房屋类型分别为:住宅建筑面积147.62万平方米,工业、交通、仓库用房建筑面积78.56万平方米,商业服务用房建筑面积23.17万平方米,教育、卫生、科研用房建筑面积17.28万平方米,文化、体育用房建筑面积5.24万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其它用房建筑面积23.97万平方米。
城市主要建筑行政办公建筑中共滁县地委大院建筑群。坐落于老城区育新路南侧。小黄楼:位于大院迎门,50年代初期由滁县建筑工人联合会建造,砖木结构,二层,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是地委大院中较早的建筑物之一。原行署办公楼:俗称小红楼,位于大院中部,砖混结构2~3层,建筑面积2250平方米,仿欧洲匈牙利建筑形式,1953年江苏省某工程队建造。老干部局办公楼:位于大院东北侧,砖木结构二层加阁楼,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原为基督教堂,初建于民国时期。地委办公楼:位于大院南侧,主体五层,局部四层,砖砼结构,建筑面积2781平方米,地区建筑设计院设计,地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1983年建成。地委档案馆:位于小红楼东侧,框架结构,四层(含地下室),建筑面积1948平方米,地区建筑设计室设计,地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第二工程处施工,1987年8月建成。行署科委大楼:位于地委大院南侧,四层,建筑面积1519平方米,砖砼结构。地区建筑设计室设计,地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1980年建成。
市人民政府办公楼。位于东大街东段北侧,主体四层,局部三层,建筑面积1392平方米,砖混结构,地区建筑设计室设计,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1975年建成。
因机关人员不断增加,地、市一部分局、委、办,先后在滁州路、琅琊路等处兴建一批办公楼。
文化、教育建筑滁州剧院。坐落南谯路北端与胜利路交汇口西南侧。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二层,框架结构,共有观众席位1309座。地区建筑设计室设计,地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1976年建成。
琅琊剧院。坐落文德街西段北侧。原为“大戏院”,于1952年建成,草木结构。1964年重建,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砖木结构,有观众席位963座。地区建筑设计室设计,地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
人民电影院。坐落中心街中段西侧。1952年建成,草木结构。1954年重建,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砖木结构,有观众席位980座。1985年因城市街道拓宽,部分拆除重建,现建筑面积为550平方米,观众席位453座。
滁州第一中学。坐落老城区鼓楼街中段北侧。老教学楼位于校园西面高处,建于民国11年(1922年),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二层,砖木结构;初中部教学楼位于校园北侧,二层,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砖砼结构,建于1960年;高中部教学楼,位于校园中偏东部,三层,砖砼结构,建设面积1100平方米,1980年建成。实验楼,并列于高中部教学楼西侧,四层,建筑面积1810平方米,砖砼结构,1983年建成。图书综合楼,位于校门迎门,四层,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框架、砖砼综合结构,1985年建成。
市幼儿园。坐落鼓楼街中段南侧。原教学楼建于1974年,砖砼结构,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新教学楼,建筑面积1114平方米,三层,框架结构,1987年建成。
滁州师范专科学校。坐落琅琊古道始端南侧。教学楼,建筑面积3280平方米,四层,框架结构,1983年建成。礼堂,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1400座位,框架结构,1985年建成。图书楼一期工程,建筑面积2630平方米,三层,框架结构,1987年建成。体操房,建筑面积784平方米,独立基础,框架结构,1986年建成。
滁县地区师范学校。坐落琅琊路东段北侧。教学楼,四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1983年建成。图书、实验楼,位于校园南侧,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1986年建成。
以上新建筑,多为地区建筑设计院设计,地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市第一、二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
工业建筑滁州卷烟厂。坐落站前路南端西侧。新厂房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框架结构,上海轻工设计院设计,江苏省江都县曹王工程队施工。
中国扬子电器公司电冰箱总厂。坐落南谯路中段东侧。主车间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混合结构,地区建筑设计室设计,地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一处施工,1986年建成投产。
中国扬子电器公司电风扇总厂。坐落丰乐路中段西侧。主车间建筑面积2879.4平方米,主楼四层,局部三层,框架结构,电梯间砖砼结构,外装饰为紫色弹涂,地区建筑设计室设计,地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1986年建成。
滁州纺织厂。坐落南谯路南段东侧,主车间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框架结构;江苏省设计院设计,市第一、二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1983年建成。
市酿酒总厂。坐落南大桥西南侧。酒精楼,三层,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建于1969年;机械化车间,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钢屋架结构,建于1980年;大曲酒车间,坐落于城东创业路中段北侧,建筑面积2160平方米,钢屋架结构。上述两车间分别由市建筑设计室设计,市第一、二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
市自来水厂。坐落城西水库东南侧。汽浮澄清滤池2只,建筑面积795平方米,日产水量5万吨,钢架结构,本厂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地区水利支队工程队施工,1986年2月建成;清水池3座,总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库容2806吨,混凝土结构,1966、1978、1986年分别由地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地区水利支队工程队、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化验、办公综合楼,位于厂内迎门处,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四层,砖砼结构,地区建筑设计室设计,全椒县石溪修建队施工,1987年1月建成;高压变电楼,位于澄清滤池东,建筑面积587.5平方米,三层,砖混结构,地区水利局设计室设计,地区水利支队工程队施工,1987年建成。
市羽绒总厂。坐落创业路中段西侧。服装楼二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270.6平方米,市建筑设计室设计,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1986年建成。
商业建筑市百货大楼。坐落南大街中段西侧,面对南湖公园。叠式五层,建筑面积5004平方米,全框架结构;地区建筑设计室设计,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1986年10月建成。现为市内最大的商业建筑物之一。
丰乐市场。坐落南谯路北段西侧,丰乐路北段东侧。占地面积9470平方米,全长290米。两侧为一层砖砼结构售货房,中间水泥通道上空复盖玻璃钢瓦顶。市场东北侧建“紫薇阁”,为仿苏州式古典建筑,全钢架结构,二层,建筑面积500平方米,1985年建成。丰乐市场现为全市最大的农贸市场。
琅琊路市场。亦称王桥小商品市场。坐落琅琊西路北侧,丰乐路北段东南侧。全长470米,占地面积9400平方米。市场两侧是一层砖砼结构的售货房,水泥通道上空复盖拱型玻璃钢瓦大棚,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1987年建成。是全市最大的工业品销售市场。
服务型建筑滁州宾馆。坐落琅琊大道与丰乐路交叉口西北侧。南一楼,建筑面积4295平方米,砖混结构,五层,1987年建成;南二楼,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砖混结构,三层,1986年7月建成。均为市建筑设计室设计,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北小楼,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砖混结构,三层,江苏省建筑设计室设计,江苏淮安建筑工程队施工,1986年10月建成。宾馆共有床位370张,附设有大、小餐厅,会议礼堂、舞厅等设施。
南谯宾馆。坐落育新路东段北侧。东一楼,建筑面积1170平方米,两层,砖砼结构;1977年建成;东二楼,建筑面积577平方米,两层,砖砼结构,1977年建成;东三楼,建筑面积1377平方米,两层,砖砼结构,1984年建成;东四楼,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两层,砖砼结构,1984年建成。均为地区建筑设计室设计,地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共有床位450张,附设有大、中、小餐厅。
交通建筑滁县火车站。新站坐落站前路北端东侧。原火车站初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位于东关路东街南段西侧,候车室面积350平方米,可容纳315人候车;行李房、票房、广场等设施总面积1518米。1975年新火车站建成、开站后,旧站停止使用。新站客厅总面积4500平方米,可一次容纳旅客770人;设有贵宾室,面积45平方米,可一次容纳贵宾50人。两条防雨站台,用地下道连通,一号站台面积6299平方米,二号站台面积2420平方米。站前水泥地面广场面积为1.2万平方米,广场中间建人造喷泉供旅客观赏。
滁县汽车站。坐落滁州路东段南侧。新中国建立初的汽车站,位于遵阳街洋桥洞西北侧,四间平房,候车室仅能容纳百余人,调车、停车场地均小。1958年,于现车站南侧兴建汽车站,站室面积250平方米,1968年启用。1979年扩建新站,1986年竣工使用。现汽车站,全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停车场地8000平方米,客运站室,宽敞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