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古桥
滁州城有小沙河水穿城而过,把滁州老城分成南北两半,河上几座古桥,成为城内居民往来的交通要道。
上水关桥位于滁州城之西,小沙河水由此自西而东流进城中。桥洞昔有栅栏关阻,故称上水关桥,亦称上水关。据《滁阳志》载,桥上曾建有关楼,并设窝铺,住兵守卫,关楼门圈上刻有“宋嘉定十年建”字样,明代几经重修。今楼毁桥存,系块石基础砖砌3孔桥,长35米,宽13.5米,中孔高9.5米,跨径5米。桥孔两侧均有凹槽,原为栅栏上下启闭用。现被滁州中学的后院墙堵死,桥上变为居民区。
广惠桥原名泓济桥、赤栏桥,跨于州城内的小沙河上,因居城中之西,俗称西桥。原桥初建于唐永徽年间(650~655年),早圮。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建木桥,不久被山洪冲毁。今桥是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夏,由州守熊琦和乡贤胡松捐资重建,为3孔条石拱桥,全长35.3米,宽6.3米,中孔跨径8米,两边孔径均为6.5米,3孔圈都嵌有形象各异的兽头石浮雕。民国20年(1931年)发大水,桥西头被冲毁,地方绅士黄准臣出面,从桥两旁居民和城内大商行中筹款,由瓦工王士友等人经手于次年整修。桥面上红色花岗岩条石,系苏州水运至滁,两边石栏杆改为钢筋砼结构,中间各立一石柱,至今未变。桥东原有两块牌,南侧为明代建桥碑,北侧为民国修桥碑,均为日军侵滁时所毁。
南桥古名通济桥,跨于州城中的小沙河上,因位置偏南,俗称南桥。原桥为3孔条石拱桥,结构大致同西桥,明代重建,历代多修。因不适应城市人口发展的需要,于1976年拆除。今桥是在原址上扩建的,为一跨34米空腹式双曲拱桥,钢筋砼结构,桥样由原地区水利局张衍恭设计,地区水利支队施工,1977年11月动工,1978年4月竣工。桥长43.5米,宽14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8米,栏杆高1.2米,荷载等级汽—15,是目前城内南北通行的最大桥梁。
文德桥位于南桥之东的小沙河上,因桥西北的文庙(即夫子庙)而名。该桥始建年代不详。明万历元年(1573年)桥北建有三元宫,因又名三元桥。“文化大革命”初期更名东风桥,旋复名文德。是今连接行署机关南北宿舍大院之间的捷径。原桥为3孔石台木板桥,桥板岁久腐烂,由在外地学习的滁籍学生于民国10年(1921年)捐资重修成今貌。现桥中孔径8米,两边孔径各5米,矩形桥面长27米,宽3.65米,两旁栏杆和桥头牌坊亦为钢筋砼结构。桥用水泥由天津运来,滁城瓦工马朝柱领工建筑。桥两头牌坊的外侧上额,均刻有“文德桥”名,内侧北、南两头分别刻有“仰观丰岭”和“俯鉴清流”的题额,均为黄准臣所书。
下水关桥位于州城之东,小沙河水由此流出城外入清流河。因桥居于水之下游,故称下水关桥,亦名下水关。今桥为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修城时重建,系3孔石拱,中孔径8米,两边孔径5米。桥上原为城墙,1954年拆除后改为路面。桥面长21米,宽5.1米。1981年再度降坡,维修成水泥路面,桥北即1路公共汽车站。
二、营运
线路自1977年滁州市内开辟公共交通后,营运线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客流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多,1987年的营运线路有:
1路线路火车站—东门口。沿途停靠汽车站、财政局、邮电大楼、滁州剧院、南门口、南桥、鲜鱼巷口、市政府等站,全程3.9公里,1977年3月起运。
2路线路火车站—鲜鱼巷口。沿途停靠汽车站、财政局、邮电大楼、滁州剧院、南门口、南桥等站,全程3.3公里,1980年1月起运。
3路线路鲜鱼巷口—纺织厂。沿途停靠南桥、南门口、滁州剧院、邮电大楼、供销社、电冰箱厂、粮油储运站等站,全程4.2公里,1980年1月起运。
4路线路火车站—地区窑厂。沿途停靠汽车站、财政局、邮电大楼、王桥、五中、电扇厂、三岔路、转盘路、南营房、西小湖等站,全程6.1公里,1981年1月起运。
5路线路市公司—沙河集。沿途停靠滁州剧院、北门口、石马王、陈营、九面塘、胡郢等站,全程19.1公里,1980年起运。
6路线路火车站—铜矿。沿途停靠干休所、供销社、滁州宾馆等站,全程2.9公里,1985年5月起运。
公司于1983年10月起开展小汽车出租业务,1985年起又参予滁宁线的客运,初为每日单车往返,现为每日3部车往返6个班次。
公共汽车公司自新中国成立后,滁州市区至1987年已发展到12平方公里,较明代的古城扩大了8倍多,人口增至10余万。为适应市内交通,1975年筹建公共汽车公司,次年省建委拨给公共汽车2部,至1976年12月,正式成立县公共汽车公司。
公司初建时在县基建局内,仅有平房60平方米,首任经理杨礼生,兼任司机。1977年头两个月为单位包车出租,3月3日起正式在火车站至东门口线路上营运。以后车辆逐年增多,1979年11月在火车站西500米处征地建场,1985年又兴建四层综合办公楼,车场、库房亦逐步扩大和更新。今公司位于工农路20号,占地总面积1.31万平方米,内有混凝土结构停车场5000平方米,修理车间1180平方米,仓库150平方米,油库70平方米(储油量30吨)。公司在市建设局的主管下实行单独核算,自1982年起年年受到地、市主管部门表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