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电话
长途电话民国36年(1947年),滁县成立电信营业处,开始长话业务。利用报话两用线路,沟通南京、蚌埠及来安、全椒、嘉山等县城。
1949年11月,营业处配备10门磁石交换机1部,1953年更换为20门,到1961年增至5部计100门,1972年又增20门1部,计120门。1980年改用供电式交换机20席100门。在长话业务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增音设备也同步增长,1961年滁县增音站即有12路载波机7部,3路载波机2部。随着通信的发展,载波、增音设备不断添置和更新,至1987年底已安装单路载波机2部;3路载波机12部,12路载波机13部(其中高12路的7部),12路增音机7部。解放初长途电路除原有国营津宁干线沟通南京、嘉山、蚌埠外,仅有滁县军分区修复的来安、天长、全椒线路。1953年地方电信、县间线路改属邮电企业管理。1956年初,滁县邮电局有至全椒、来安、嘉山实线(双线)电路各一条,至定远实线(单线)电路1条,至蚌埠实线电路3条,至合肥(载波经南京转)及南京各1条。1961年,长话电路增至24路。同年6月省局确定滁县局为县间中心局,承担接转省内及外省、市长话任务。1975年发展到二级省际电路6路;二级省内电路33路,计39路。1987年底省际电话发展到17路,省内发展到73路,合计90路。
市内电话解放前,滁县政府内设有磁石式交换机,供少数军政机关使用。解放初滁县电信营业所装10门磁石式交换机1部,主要连接长途线路。县内仅装机20户(主要为军、政重要部门)。
1951年8月,邮、电合并,邮电局安装100门交换机1部,装单机77部,架县内线路7.83杆公里,架空明线56.2条公里。1952年邮电局接管了专、县两级政府50门磁石交换机各1部。县内线1路达到14.47杆公里,架空明线达77.54条公里。到1964年,已装100门磁石式交换机6部,县话线路已达25杆公里,架空明线长38对公里,架空电缆皮长8.1公里,芯长654对公里,县内电话用户364户。1975年,交换机总容量为1000门。1976年县内电话已建成杆路41杆公里,架空明线100对公里,架空电缆皮长22.5公里,芯线长2447对公里,年末电话用户达585户。1980年自动电话工程竣工。当年,安装纵横制交换机2000门。架空杆路全长达50杆公里,架空明线81对公里,埋设地下管道3.3公里,安装地下电缆8.3公里,架空电缆共20公里,电缆芯线全长3397对公里,县话用户达868户。县内用户交换机装机容量为560门,装电话单机274部。
1987年,市内电话增容,扩建纵横制自动交换机2000门,架空杆路达81杆公里,架空明线125对公里,电缆长度为56.6公里(其中地下电缆长12.1公里),芯线长6392对公里,市话用户达1877户。每百人市话普及率为3.15部,列为全省第三位。用户交换机也有较大发展,全市共17处,总容量为3640门,接入电话1531部(其中自动电话482部)。
农村电话民国23年(1934年),滁县境内农话通达张八岭45公里,至大柳30公里,至珠龙桥16.5公里,至施家集22.5公里,至常山岭30公里,至乌衣镇17.5公里,至担子街10公里的7条电话线路,均为双线。抗日战争期间,时断时续。
解放初,滁县人民政府安装了磁石式50门交换机1部,修通了一些重点区乡的电话线路,但单机用户仅有11户,线路杆长76公里,线条长113公里。1953年,地方电信交邮局企业代管。1959年1月起,县内电话移交给县人民政府管理。当时正处于“大跃进”年代,提出“公社设总机,大队通电话”的口号,各社队自筹资金,因陋就简,架线通话。至年末共装磁石交换机31台(席),总容量达745门,实占315门。电话用户计费225户,免费30户,装电话单机322部。1960年末,县内电话用户已达659户。22个公社都有交换机,80%大队和部分生产队通了电话。1963年国务院批转国家邮电部“关于调整农村电话管理体制的报告”中规定,农村电话(1962年全国统一规定改县内电话为农村电话)由邮电部门统一管理。到1963年末,农村电话保留的交换点24处,磁石式交换机24台(席),总容量510门,实占232门,计费用户200户,免费9户。全县共有中继线108.28杆公里,209.53对公里;用户线路245.61杆公里,183.66对公里。1966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电话发展缓慢,仅于1974年装单路载波机2部,1979年增到14部(其中三路载波机8部)。农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820门,其中公社(乡)经营的540门。1980年邮电综合大楼建成投产,农村电话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腾飞迅速发展。
1985年全市农话交换点23处,设交换台28席,总容量达1070门,实装567门。电话用户计费367户。电话单机398部。中继线杆长186.607杆公里,线条长433.26对公里。用户线路145.09杆公里,线长169.66对公里。集镇内电缆皮长19.14公里,电缆芯长560.63对公里。
1986年5月,乌衣镇建成自动电话工程并开通投产,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开通自动电话的乡镇。1987年沙河镇也筹建自动电话。
二、电报
有线电报民国3年(1914年),滁县成立电报支局,利用沿津浦铁路的电信线路,开通对明光、乌衣的话传电报,抗日战争时期停办,直至民国37年2月,滁县成立电信局,仅有通达明光铜话线1条,电话机1部。
1949年11月,蚌埠电信局滁县营业所成立,开通明光、蚌埠报话业务并通过军分区电话总机和线路传输来安、全椒、炳辉等县话传电报。1950年1月,开通南京报话线路。1952年滁县至蚌埠首开音响电路。1953年3月,为配合治淮工程,改滁县~明光~蚌埠为直列式单工音响机。同年4月开通南京人工音响电路。1956年9月,合肥开放至滁县载报电路。1958年12月,滁县至来安、全椒、天长也改用人工振荡机电路。1961年3月,开通合肥电传电路。至此,滁县有至蚌埠人工机电路2条。至南京、全椒人工机电路各1条;至来安、天长话传电路各1条。1962年8月至定远直达人工机电路开通。1970年开通南京电传电路,同时开通至蚌埠直达双幻电路。1973年增装合肥~滁县8路载波机。1975年11月开通嘉山、定远、来安、天长电传电路。80年代末滁州市直达电报电路计有16路,其中二级省际电路1路(南京);二级省内4路(合肥、蚌埠);二级本地区11路。电路中电传人工各8路。市、县内电报电路2路:邮电局~气象站;邮电局~东大街。出租用户电报电路7条:合肥~地区工商银行;合肥~刨花板厂;合肥~扬子冰箱总厂;合肥~地区外贸局;合肥~滁州卷烟厂;合肥~地区中国人民银行;合肥~行署经委。经转电路7条;即合肥至地区6个县(天长、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嘉山)工商银行的6条和嘉山凹凸棒厂的1条。
电报业务和收入逐年增长,1950年出口电报5486份,收入1.42万元;1960年出口5.32万份,收入3.81万元;1970年出口5.45万份,收入3.75万元;1980年出口10.93万份,收入7.35万元;1987年出口19.39万份,收入36.79万元。
无线电报民国36年(1947年),滁县政府始设无线电台,与合肥、明光两地通报。负责人张某解放前撤逃。
新中国建立后,1964年专区邮电局开始装150W短波发报机2部(用1部),与合肥、蚌埠、来安、天长、全椒联络。由有线报务员代值。1967年开通凤阳无线电路,1970年7月,成立无线电通讯队,开始专人日夜值班。同时开通嘉山、定远线路。1980年车站路邮电综合大楼建成,无线电台迁到新楼工作,业务从此正常运转。
传真电报1984年2月,市公安局购进常州电信器材厂生产的云雀牌BC112—ⅡA型单路真迹传真机1台,通达地区公安处。
同年8月,中共滁县地委机要科开始使用专线传真电报。中共滁州市委机关使用传真电报,由地委传真机代传代发。
上一篇:第二节 邮政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