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影视音像
一、电影
民国22年(1933年),滁城、沙河集等地始有外地人来此露天放映《渔光曲》等无声电影。民国28年以后,日本侵滁驻军在滁城建有“荒兴大戏院”,兼放映无声电影,粉饰侵华罪行。民国34年后,境内陆续放映有声影片《一帆风顺》、《新人道》等,系南京等地电影私营者前来放映。
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4月,滁县军分区放映队使用维纳氏35毫米提式映机在电影俱乐部(原荒兴大戏院)放映有声电影。1952年该电影队有队员6人,连同俱乐部转入地方,移交给滁县专署文教科,改名国营人民电影院;同时,购买国产放映座机1套,翻盖了放映大厅,于翌年7月1日正式放映。全院职工10余人。
农村电影放映。1952至1955年安徽省文化局派出电影放映队来滁县农村巡回放映,主要影片有国产片《白毛女》,《南征北战》等,同时专区工会电影放映队,也到农村放映。1956年专署电影组下放2个电影放映队给滁县文教科,共有16毫米放映机2部,职工6人,成立滁县电影队。是年,放映电影170场,观众达8.5万人次。境内偏僻山区皇甫、花山等地的农民也看到了电影。1958年,全县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后,建立滁东、章广、施集公社社办电影队3个。1959年,国办电影队发展到4个,全县分4个放映区分别巡回放映,共设放映点40多个,使70%的乡村农民平均每2至3个月可以看到1至2次电影。
1963年,成立滁县电影管理站,有职工5人,负责全县电影“一院四队”的管理工作。1969年10月,改名为电影宣传站,共有干部、职工12人。1975年,全县电影队发展到24个,其中:国办队6个,社办队14个,生产大队办的4个。
1978年,全县有国营电影院1座,电影队42个,其中:国办电影队7个,社办14个,大队办21个。县文化部门总结推广黄圩、黄泥、城郊、曲亭、章广、珠龙等地依靠集体经济、建农村集镇影剧院的经验,农村影剧院迅速发展,至1985年,全县共建农村影剧院(场)22所,其中:社办影剧院20座,大队办影剧院2座。为适应电影事业迅速发展,1981年成立滁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分别在乌衣、沙河、施集设立电影管理组3个,加强影片发行工作的管理。
为实行电影管理体制改革,1980年起,县人民政府决定将7个国办电影队分别移交给章广、施集、腰铺、沙河、大王、乌衣公社和乌衣镇管理。1981年,电影放映专业户兴起。至1984年,全市共有各种电影队72个,其中:乡(镇)办20个,村(队)办48个,户办4个。共有放映机台35毫米6台套,16毫米82台套,8.75毫米8台套;国办电影院1座。电影放映职工201人。1985年以后,因电视机普及,电影放映队逐步减少。
1987年,滁城共有影剧院(场)8座,其中:市属影剧场所2座,职工41人,年放映2681场,观众人数67.02万人。农村电影队18个,放映员25人,放映4332场,观众466.33万人次;农村影剧院14座,职工41人,放映3043场,观众152.46万人次。全市共有放映单位34个,35毫米放映机3台套,16毫米放映机31台套,放映1.01万场,观众达694.44万人次。
二、电视
1974年以前,境内无电视台和电视转播台。滁城少数机关和居民购置电子管电视接收机,架设室外天线,可收看到安徽或江苏省电视台节目。1974年1月1日,琅琊山电视转播台(滁县地区)正式开机,用八频道转播安徽电视台节目。
1979年后,居民电视机的拥有量增多,电子管电视机也被晶体管电视机取代。1983年后,彩色电视机逐渐普及,并进入农家。据统计部门抽样调查,1986、1987年,每百户拥有量分别为30、48台。
1984年5月1日,滁县地区广播事业局在大楼顶部架设50瓦差转机一台,用六频道正式转播江苏台的电视节目。至此。滁州人民及近郊农民在不架设室外天线的情况下,可以任意选择收看安徽或江苏电视台的节目。
滁州电视台原系滁州市电视转播台,初建于1985年10月,台址在滁城琅琊东路35号,市广播电视大楼五楼,北纬32°19′,东经118°18′。楼塔共高54.9米(塔高25米)。发射频道DS—3,发射机功率50瓦,无线型式,折合振子不定向发射。1985年12月15日,局长曹协平带领职工冒严寒架设铁塔,高空作业奋战13天,于12月27日安装铁塔、架设天线全部竣工。1986年1月,市电视转播台正式开机试播。
1987年7月,广播电视事业局职工自己动手,在楼顶浇铸地面卫星天线底座,8月1日,建成6.5米高的卫星地面接收站正式开机收转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1987年前后,市财政局共拨款20万元,添置摄像、编辑设备,改善摄录、制作条件。翌年5月13日,经省广播电视厅批准,与滁县地区电视转播台(六频道)合并,更名为“滁州电视台”。电视台内设编辑部、技术部,共有11人。
电视节目转播节目。滁州电视台开播后,可每晚转播安徽、江苏电视台节目。1987年8月,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后白天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晚上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每星期一、三、五晚上播出自办电视节目,星期二、四、六、日,可收看滁县地区电视台自办节目。
自办新闻节目1986年1月27日,电视台开始试播自办节目,播放的第一条新闻为《滁州市工、计、财系统召开先代会》。同年4月起,自办《滁州新闻》节目,每周二次,每次10~15分钟,播出3至5条消息或新闻专题节目。播出时间,晚上19点30分。1986年8月,《滁州新闻》改为每周一、三、五晚播出。1987年底,自办节目除晚上播出外,次日上午重播一次。
1986年1月31日,电视台记者采访了市商业机械厂关于“瞄准市场,转产定向,搞活企业”的情况,播出第一条按脚本无摄制剪辑专题新闻。之后,电视台先后摄制了《希望之光》、《今朝更好看》、《琅琊山下文明村》、《前进中乡办党校》等专题新闻片。
市电视台主要设备情况表
三、音像
1984年春,录像放映在境内兴起。同年7月,市广播电视台局成立电视录像放映小组,购置大1/2录像放映机1台,在图书馆设立录像放映点,首次放映录像片《猛虎下山》,之后,放映点迁至北门文化站。同期,市文化馆等单位和个体文化户纷纷申请开办录像放映点,至1986年全市录像放映点发展到54家。其中:滁城共有33家。
音像管理音像放映初兴时,无专门管理机构。1984年11月,由广播、文化、公安、工商管理等部门联合组成“市录音录像领导小组”。次年1月,市广播电视局设立音像股,2月8日,成立市音像制品发行公司,向市境各放映点统一发行录像磁带。同时,制定了《滁州市录像设备和音像制品管理规定》。同年6月,全市整顿、调整放映点布局,共发放“准映证书”54份。1986年,成立市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暨办公室,贯彻中共中央和中共安徽省委关于“扫黄”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对境内音像放映点管理。是年通过清理整顿,全市录像放映点减少到16家,其中滁城共有9家。1987年7月21日,市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印发了《滁州市出版、印刷、发行书画、音像管理决定》,使管理逐步正常化。
民国22年(1933年),滁城、沙河集等地始有外地人来此露天放映《渔光曲》等无声电影。民国28年以后,日本侵滁驻军在滁城建有“荒兴大戏院”,兼放映无声电影,粉饰侵华罪行。民国34年后,境内陆续放映有声影片《一帆风顺》、《新人道》等,系南京等地电影私营者前来放映。
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4月,滁县军分区放映队使用维纳氏35毫米提式映机在电影俱乐部(原荒兴大戏院)放映有声电影。1952年该电影队有队员6人,连同俱乐部转入地方,移交给滁县专署文教科,改名国营人民电影院;同时,购买国产放映座机1套,翻盖了放映大厅,于翌年7月1日正式放映。全院职工10余人。
农村电影放映。1952至1955年安徽省文化局派出电影放映队来滁县农村巡回放映,主要影片有国产片《白毛女》,《南征北战》等,同时专区工会电影放映队,也到农村放映。1956年专署电影组下放2个电影放映队给滁县文教科,共有16毫米放映机2部,职工6人,成立滁县电影队。是年,放映电影170场,观众达8.5万人次。境内偏僻山区皇甫、花山等地的农民也看到了电影。1958年,全县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后,建立滁东、章广、施集公社社办电影队3个。1959年,国办电影队发展到4个,全县分4个放映区分别巡回放映,共设放映点40多个,使70%的乡村农民平均每2至3个月可以看到1至2次电影。
1963年,成立滁县电影管理站,有职工5人,负责全县电影“一院四队”的管理工作。1969年10月,改名为电影宣传站,共有干部、职工12人。1975年,全县电影队发展到24个,其中:国办队6个,社办队14个,生产大队办的4个。
1978年,全县有国营电影院1座,电影队42个,其中:国办电影队7个,社办14个,大队办21个。县文化部门总结推广黄圩、黄泥、城郊、曲亭、章广、珠龙等地依靠集体经济、建农村集镇影剧院的经验,农村影剧院迅速发展,至1985年,全县共建农村影剧院(场)22所,其中:社办影剧院20座,大队办影剧院2座。为适应电影事业迅速发展,1981年成立滁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分别在乌衣、沙河、施集设立电影管理组3个,加强影片发行工作的管理。
为实行电影管理体制改革,1980年起,县人民政府决定将7个国办电影队分别移交给章广、施集、腰铺、沙河、大王、乌衣公社和乌衣镇管理。1981年,电影放映专业户兴起。至1984年,全市共有各种电影队72个,其中:乡(镇)办20个,村(队)办48个,户办4个。共有放映机台35毫米6台套,16毫米82台套,8.75毫米8台套;国办电影院1座。电影放映职工201人。1985年以后,因电视机普及,电影放映队逐步减少。
1987年,滁城共有影剧院(场)8座,其中:市属影剧场所2座,职工41人,年放映2681场,观众人数67.02万人。农村电影队18个,放映员25人,放映4332场,观众466.33万人次;农村影剧院14座,职工41人,放映3043场,观众152.46万人次。全市共有放映单位34个,35毫米放映机3台套,16毫米放映机31台套,放映1.01万场,观众达694.44万人次。
二、电视
1974年以前,境内无电视台和电视转播台。滁城少数机关和居民购置电子管电视接收机,架设室外天线,可收看到安徽或江苏省电视台节目。1974年1月1日,琅琊山电视转播台(滁县地区)正式开机,用八频道转播安徽电视台节目。
1979年后,居民电视机的拥有量增多,电子管电视机也被晶体管电视机取代。1983年后,彩色电视机逐渐普及,并进入农家。据统计部门抽样调查,1986、1987年,每百户拥有量分别为30、48台。
1984年5月1日,滁县地区广播事业局在大楼顶部架设50瓦差转机一台,用六频道正式转播江苏台的电视节目。至此。滁州人民及近郊农民在不架设室外天线的情况下,可以任意选择收看安徽或江苏电视台的节目。
滁州电视台原系滁州市电视转播台,初建于1985年10月,台址在滁城琅琊东路35号,市广播电视大楼五楼,北纬32°19′,东经118°18′。楼塔共高54.9米(塔高25米)。发射频道DS—3,发射机功率50瓦,无线型式,折合振子不定向发射。1985年12月15日,局长曹协平带领职工冒严寒架设铁塔,高空作业奋战13天,于12月27日安装铁塔、架设天线全部竣工。1986年1月,市电视转播台正式开机试播。
1987年7月,广播电视事业局职工自己动手,在楼顶浇铸地面卫星天线底座,8月1日,建成6.5米高的卫星地面接收站正式开机收转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1987年前后,市财政局共拨款20万元,添置摄像、编辑设备,改善摄录、制作条件。翌年5月13日,经省广播电视厅批准,与滁县地区电视转播台(六频道)合并,更名为“滁州电视台”。电视台内设编辑部、技术部,共有11人。
电视节目转播节目。滁州电视台开播后,可每晚转播安徽、江苏电视台节目。1987年8月,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后白天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晚上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每星期一、三、五晚上播出自办电视节目,星期二、四、六、日,可收看滁县地区电视台自办节目。
自办新闻节目1986年1月27日,电视台开始试播自办节目,播放的第一条新闻为《滁州市工、计、财系统召开先代会》。同年4月起,自办《滁州新闻》节目,每周二次,每次10~15分钟,播出3至5条消息或新闻专题节目。播出时间,晚上19点30分。1986年8月,《滁州新闻》改为每周一、三、五晚播出。1987年底,自办节目除晚上播出外,次日上午重播一次。
1986年1月31日,电视台记者采访了市商业机械厂关于“瞄准市场,转产定向,搞活企业”的情况,播出第一条按脚本无摄制剪辑专题新闻。之后,电视台先后摄制了《希望之光》、《今朝更好看》、《琅琊山下文明村》、《前进中乡办党校》等专题新闻片。
市电视台主要设备情况表
三、音像
1984年春,录像放映在境内兴起。同年7月,市广播电视台局成立电视录像放映小组,购置大1/2录像放映机1台,在图书馆设立录像放映点,首次放映录像片《猛虎下山》,之后,放映点迁至北门文化站。同期,市文化馆等单位和个体文化户纷纷申请开办录像放映点,至1986年全市录像放映点发展到54家。其中:滁城共有33家。
音像管理音像放映初兴时,无专门管理机构。1984年11月,由广播、文化、公安、工商管理等部门联合组成“市录音录像领导小组”。次年1月,市广播电视局设立音像股,2月8日,成立市音像制品发行公司,向市境各放映点统一发行录像磁带。同时,制定了《滁州市录像设备和音像制品管理规定》。同年6月,全市整顿、调整放映点布局,共发放“准映证书”54份。1986年,成立市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暨办公室,贯彻中共中央和中共安徽省委关于“扫黄”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对境内音像放映点管理。是年通过清理整顿,全市录像放映点减少到16家,其中滁城共有9家。1987年7月21日,市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印发了《滁州市出版、印刷、发行书画、音像管理决定》,使管理逐步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