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生活习俗
一、饮食
居民用食多为一日三餐。农户农闲时,早晚多吃稀粥,午餐吃干饭,也有的冬季一日吃两餐;农忙时,傍晚增加“晚茶”(即稀饭、面条、炒干饭),常送至田头。城镇居民每日三餐,一般都有干有稀。干稀用粮有粗有细,因家境而定。平日饮食以大米、小麦为主。灾荒年则多以荞麦、玉米、小米、高梁等作主食,亦有贫穷人家挖野菜、剥榆树皮掺和杂粮充饥。70年代以后,城乡居民日渐富裕,主食为大米、精面,杂粮作为调剂食品。
面食,可做出各种各样的食物:馒头、包子、疙瘩、大饼、面条(又分为杆面条、挂面条、机制面条)。春节时,大家小户都要蒸包子、包饺子、吃春卷。
杂粮食物有:绿豆煮稀饭、豇豆稀饭、绿豆汤、红豆豆沙包子等。山芋收获后,除保鲜食用外,一部分切成薄片晒成山芋干,冬春时与大米、玉米粉混合煮食;近年来多作酿酒原料。
食用蔬菜有:青菜、韭菜、莴笋、辣椒等。农村居民以食用自种的蔬菜为主,城镇居民靠郊区农民种植蔬菜供应,辅以豆腐、干子、千张等豆制品。新中国建立后,居民菜食花样增多,除蔬菜外,食用荤腥渐渐普遍。城乡居民多喜食蒜瓣烧小公鸡、板栗烧鸡、蒜苗烧黄鳝、枸杞头炒鸡蛋、螺蛳肉炒韭菜、凉拌糖醋藕等。平日改善生活招待客人,均以喝汤为敬,有“吃肉不如喝汤”的说法。汤的种类很多,有(猪)骨头汤、鸡汤、牛羊肉暖锅汤、莲子汤、藕粉汤、杂烩汤、蕃茄汤、清炖鱼汤、冬瓜汤、辣糊汤等。
家制咸菜、干菜,自古以来家家必备。冬至开始腌制鸭、鹅、猪肉、灌制香肠;春天曝腌白菜、芥菜、雪里蕻、萝卜茵;夏天晒豆酱、腌蒜苗;秋天渍豇豆角、酱扁豆、酱瓜、腌韭菜豆(黄豆)、还制作豆腐卤;冬天磨辣椒酱、晒萝卜干。腊八节时,还有人家做腊八豆,方法是:把黄豆煮熟、生霉、晒干,入酱油内浸透,再晒干,三浸三晒,然后封口。第二年做菜时,加腊八豆少许,菜味鲜美。也有的当年用腊八豆做“酱豆子”。在各类家制腌菜中,以“乌衣板鸭”最具特色,肥而不腻,咸淡适宜,为佐餐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风味食品有:米酒,又名甜酒。一般居民家都会自酿糯米白酒。大锅饭锅巴:放麻油焙制至焦黄时,作点心食用;也可将锅巴搁盐、猪油,用开水冲泡后吃,味香可口,且具有防暑、解渴的功用。炒米糖:春节期间,农户多熬山芋糖,制作炒米糖(用刀切成块形,或搓成圆形,称“欢团”)、花生糖、芝麻糖。
回族饮食:忌食猪、狗、驴、骡、马及凶猛动物的肉,不食动物血,不食自死、恶死之物。伊斯兰教笃信者还禁忌烟、酒等。主食米、面,吃牛、羊肉、家禽,但必须由阿訇或遵守拜功的人宰杀后方可食用。今回民自食动物多自己宰割。乡、村回民聚居的地方也有请乡老代刀的。
二、服饰
衣着新中国建立前,境内人多着布衣,有钱人兼着丝绸。平民所着棉布有的是自纺自织自染,俗称家织布。服装样式:男性有大襟长袍、大褂,冬着棉裤、套裤,多以黑、藏青色为主;女性穿大襟短褂、长裙,冬有棉裤,多穿藏青、黑、枣红色。嫁衣多红色、花色。年轻女孩子多穿花衣,青年妇女也有穿花衣的。富者大袍大褂外加马褂为礼服;劳动者穿长布褂,干活时,半边撩起,系在腰上(腰扎腰带),扎裤脚管。20年代,城镇中青年妇女流行穿旗袍,乡村青年妇女爱穿大襟紧身褂。50年代,男女流行穿列宁装、中山装,后一直以简朴为风尚。70年代兴起化纤衣料,如的确良等。80年代开始,质料优质,款式新颖的服装相继问世。有中山服、西装、运动衫、蝙蝠衫、滑雪衫、喇叭裤、牛仔裤、健美裤等多种款式。化纤、呢绒、皮毛亦渐成为大众化的衣料。
鞋帽新中国建立前,中青年人喜戴折帽、礼帽、拿破仑帽、瓜皮小帽;老年人喜戴老头帽,又称马虎帽,平时卷边,遇风寒则将卷边放下,套着整个头部,露出两眼。也有戴礼帽的。新中国建立后,帽子花样翻新。工人多戴工人帽,干部喜戴解放帽,男小孩戴虎头帽,年老的妇女戴黑色的平顶檐帽、如意帽。中青年妇女用手巾包头,圩区一带喜蓝色包头巾,山区一带喜戴条子花头巾。80年代,帽的款式新颖繁多,人们对帽的要求,大多以美观、时髦为第一要素。
回族穆斯林时常戴白帽子。
新中国建立前,男女老幼多穿布鞋,参加劳动或外出远门穿草鞋,冬穿草窝子,雨天穿钉鞋。新中国建立后,男子一般穿圆口或松紧口布面鞋,女子穿尖口鞋,小孩穿虎头鞋。夏天穿凉鞋,雨天穿胶鞋。80年代后,鞋的品种增多,穿皮鞋的渐普遍。青年妇女则多穿中、高跟皮鞋。自制布鞋日渐减少。
趿鞋,也叫拖鞋。50年代前有木板的、草编的和布制的,也有皮革的。80年代多为泡沫塑料制品,轻便趿鞋。
发式辛亥革命以后,男子剪掉辫子,其发型一般为平顶、西装头等。老人小孩多为光头。男孩子十二岁以前有留胎毛辫子的,女孩独辫子于脑后,额前有刘海。成年女子出嫁前要开脸,用线绞去脸部汗毛。梳出汗箍,绾辫成髻。发髻为馒头式或插簪式。均用发网簪子卡住,或别梳插花。老年妇女梳巴巴头(一名梳鬏),少数女学生剪短发。20年代以后,出现火烫发,40年代开始有电烫。进入80年代后化学烫发兴起,男女发式新颖多姿。女子流行的发型有“菊花”、“自由”、“波浪”等式;男子发型一般为“西发”、“游泳”式,少数烫发或留长鬓发。
首饰新中国建立前,富户女子佩戴手镯、戒指、耳环、项链,男子佩戴金戒指、金卡子(领带上的别夹)。男、女小孩挂富贵锁,戴项圈、手镯;有的男孩戴“偏坠”。新中国建立后,佩戴首饰的很少。80年代起又渐行时。
三、房舍
建材与结构清末、民国时期,官宦人家的住宅,外筑围墙,内有厅堂,有的兼有楼阁和花园。如晚清滁人黄道十,就在南城墙根北处(今地委大院内)营建有“黄家花园”。富户人家的住宅多为二三进四合院。每院正房3至5间,厢房2间。青砖斗墙,柁梁扶柱,鳞瓦盖顶,室内方砖铺地,前有屏门,内有隔扇。地面铺木质地坪板,屋上有亮瓦(即玻璃天窗)、老虎窗。山墙用石砌成高出相邻房屋的“风火墙”。院门多取东南或西南向,取“向阳门第”之意,建门楼、甬道。城镇居民住房多衔街而建,面街开门,临街工商户设门面房、制木板门窗,早拆晚上。农村住房多为土墙草顶或瓦顶,正屋2至3间,厢房1间接连建筑。南部、东南部的圩区常遭水灾,贫穷人家多是芦苇秆、高梁秆或竹片夹成加泥敷刷的篱笆墙,草顶房。富户人家盖有少量砖瓦木结构平房。西部山区多以石块砌墙,屋顶一般为木质梁柁、竹椽、泥灰笆。面向一般是坐北朝南。多数住房无窗户,有的仅在壁间留隙为窗,室内阴暗潮湿。
新中国建立后的50至70年代,城乡住宅变化不大。1979年以后,农村建房多改为砖瓦结构平房或混凝土结构楼房。正房3至4间,侧房2间,有围墙、门楼,自成院落。1983年农村宅基统一规划,建设新村和居民点,均以户为单元和二户为单元,建成上二间下二间、或下三间上二间、或下四间上三间的朝阳二层以上小楼房,两侧有的建厨房或耕牛卧房。窗门渐趋宽阔并镶装玻璃。80年代以后,城镇居民住宅群逐年增多,水、电、卫生设施基本配套。
建房礼仪旧时建房,须先请堪舆(又称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宅基,进行规划,卜定动土和开工时限。“上梁”选黄道吉日,并在新房框柱上张贴“立柱喜逢黄道日,上梁正遇紫微星”等吉利对联;脊桁中间写贴“吉星高照”吉语红纸,外束红布并悬坠铜钱。上梁时辰一到,鞭炮齐鸣,工匠师傅齐唱喜曲,道吉利话,互相喊“好”。正中缠悬红布的正梁架好后,接受“压梁糕”,以示彩发。乔迁新居多在吉日黎明前。亲朋好友送对联、贺礼(多为日用品)。对联多为“莺迁乔木,雀占高枝”等吉语。入宅这天,在旧居煮好一锅饭,由家人抬着,女主人拿着火叉火钳,在亲友陪同下进入新宅,随即燃放鞭炮庆贺。家主置酒宴请客人,以表谢意。
现时,民间建房迷信陋习已少见,但建房多请有经验的工匠先行规划,自主施工。上梁、乔迁庆贺的乐事依旧。
四、生活器具
炊具新中国建立前,城乡居民生活燃料以柴草为主。厨房(俗称锅屋)砌锅灶,有“烟囱灶”、“闷灶”、“缸缸灶”(陶制)、配风箱,另有碗橱、水缸、铁炉罐、瓦罐、葫芦水瓢和腌制家常小菜用的缸、坛、罐等日常用具。50年代,城镇以煤球炉取暖做饭,使用热水瓶逐渐普遍。70年代之后,使用煤油炉、蜂窝煤炉者渐多,铝制品饮具逐渐普及。80年代,城镇有些家庭用上煤气(液化气)灶和电饭煲等,但大部分农村炊具如旧。
雨具新中国建立前,农民防雨主要是披蓑衣、戴斗笠和斗篷,城镇居民防雨多用油纸伞。60年代后,油纸伞渐少,多改用油布伞,少数穿雨衣。70年代后,流行钢骨布伞、尼龙伞、尼龙折叠伞、塑料雨衣、雨披等。各种尼龙伞除防雨外,还用来遮阳。蓑衣、斗笠、斗篷基本绝迹。
照明器具清末民初,农村和城镇居民多用香油(菜籽油)灯和桐油灯照明,夜间外出用灯笼。20年代,商店多用煤油灯、马灯,少数大商店和娱乐场所用汽油灯。新中国建立后,煤油灯普及。50年代后期起,陆续普及电灯,夜晚外出多用手电筒。
计时器具新中国建立前,少数官绅富商家有挂钟、座钟(自鸣钟)、怀表。新中国建立初期,市民家庭陆续备有双铃马蹄钟、座钟。60年代以后戴手表者渐多,以进口昂贵的为时尚。80年代以后,普遍使用各种机械表、电子表、石英表、电子钟、石英钟等。
家庭交通工具清末,官绅富商出门或坐轿,或骑马;平民骑驴,或步行。民国初年,津浦铁路通车后,人们到外地乘坐火车、汽车、船或马车,县城内往来坐黄包车。新中国建立后,汽车取代马车。20年代自行车出现,60年代以后,自行车成为城乡居民家庭中的主要交通工具。80年代起,渐有摩托车(轻骑)。
家具旧时,城乡不论贫富,堂前要设置“香几”,又名“家堂桌子”,以供奉祖先牌位。富裕人家香几用硬木制成,香几板面用两柜支撑。贫穷人家香几用土坯砌成垛,中搭长木板。房内的陈设,平民人家多简陋,睡土坯床和木板床,用具有旧式两节橱、箱柜、两抽条桌、条凳、大方桌等。豪富人家方有太师椅、藤椅、方桌、圆桌、香火橱、架子床等。木器多雕刻各种花纹图案,如龙凤花鸟等。新中国建立后,在50至60年代,一般家庭变化不大。7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有高低床、棕棚床、钢丝床、沙发、穿衣镜、五斗橱、写字台、床头柜、茶几、缝纫机等。80年代家具多以组合式为时兴,收录机、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等高档家用电器也日渐普及。
五、娱乐
听说书民国时期,民间艺人在城镇设摊说书,农村则在农闲说书。滁城较有名的说书场有关岳庙门口和东关小猪市两处。其次有滁城北关、南关、西关的书场,主要是收秋时北方说书人来说书,带有季节性。百姓爱听书者甚多。新中国建立后,城乡人民群众仍爱听书。珠龙、沙河、章广逢集设说书场。村队则在冬闲季节,利用晚间请人说书。80年代以后,说书人渐少。
看戏民国时期,农历正月十六日后,乡间常有首事人醵资,邀请戏班子唱戏。西乡人爱看“倒七戏”,北乡人爱看“泗洲戏”,东南乡人爱看“扬州小戏”。一般要唱三天,多则五至七天。戏场多设在庙上,名为酬神。每日午后、夜间两场。每次唱完一出戏,戏班子送观众一出“找戏”。有权势的人离席时,演员要“跳加官”,被跳加官的要给予赏赐。此外,农历七月十五日出“阴会”或打“青苗醮”时也请戏班子唱戏,戏目多为目莲救母本戏,连演好几天。
新中国建立后,肥东、淮北等地的小戏班子流入滁州,专业、业余团体活跃于城乡各地。冬闲和春节期间,村队轮流开台,平时亦常有剧团公演。演戏时,附近乡民倾家而出,远道的戏迷就地餐宿。
80年代以后,因电视的普及,剧团演戏渐少。
此外,看书、看电视、看电影、下棋、打扑克、灯会猜谜和节日歌舞,也是观众喜爱的文娱活动。80年代,有些机关单位还组织舞会。中老年人则热衷于养鱼、舞剑、打拳、练习书法绘画,以此丰富精神生活。
居民用食多为一日三餐。农户农闲时,早晚多吃稀粥,午餐吃干饭,也有的冬季一日吃两餐;农忙时,傍晚增加“晚茶”(即稀饭、面条、炒干饭),常送至田头。城镇居民每日三餐,一般都有干有稀。干稀用粮有粗有细,因家境而定。平日饮食以大米、小麦为主。灾荒年则多以荞麦、玉米、小米、高梁等作主食,亦有贫穷人家挖野菜、剥榆树皮掺和杂粮充饥。70年代以后,城乡居民日渐富裕,主食为大米、精面,杂粮作为调剂食品。
面食,可做出各种各样的食物:馒头、包子、疙瘩、大饼、面条(又分为杆面条、挂面条、机制面条)。春节时,大家小户都要蒸包子、包饺子、吃春卷。
杂粮食物有:绿豆煮稀饭、豇豆稀饭、绿豆汤、红豆豆沙包子等。山芋收获后,除保鲜食用外,一部分切成薄片晒成山芋干,冬春时与大米、玉米粉混合煮食;近年来多作酿酒原料。
食用蔬菜有:青菜、韭菜、莴笋、辣椒等。农村居民以食用自种的蔬菜为主,城镇居民靠郊区农民种植蔬菜供应,辅以豆腐、干子、千张等豆制品。新中国建立后,居民菜食花样增多,除蔬菜外,食用荤腥渐渐普遍。城乡居民多喜食蒜瓣烧小公鸡、板栗烧鸡、蒜苗烧黄鳝、枸杞头炒鸡蛋、螺蛳肉炒韭菜、凉拌糖醋藕等。平日改善生活招待客人,均以喝汤为敬,有“吃肉不如喝汤”的说法。汤的种类很多,有(猪)骨头汤、鸡汤、牛羊肉暖锅汤、莲子汤、藕粉汤、杂烩汤、蕃茄汤、清炖鱼汤、冬瓜汤、辣糊汤等。
家制咸菜、干菜,自古以来家家必备。冬至开始腌制鸭、鹅、猪肉、灌制香肠;春天曝腌白菜、芥菜、雪里蕻、萝卜茵;夏天晒豆酱、腌蒜苗;秋天渍豇豆角、酱扁豆、酱瓜、腌韭菜豆(黄豆)、还制作豆腐卤;冬天磨辣椒酱、晒萝卜干。腊八节时,还有人家做腊八豆,方法是:把黄豆煮熟、生霉、晒干,入酱油内浸透,再晒干,三浸三晒,然后封口。第二年做菜时,加腊八豆少许,菜味鲜美。也有的当年用腊八豆做“酱豆子”。在各类家制腌菜中,以“乌衣板鸭”最具特色,肥而不腻,咸淡适宜,为佐餐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风味食品有:米酒,又名甜酒。一般居民家都会自酿糯米白酒。大锅饭锅巴:放麻油焙制至焦黄时,作点心食用;也可将锅巴搁盐、猪油,用开水冲泡后吃,味香可口,且具有防暑、解渴的功用。炒米糖:春节期间,农户多熬山芋糖,制作炒米糖(用刀切成块形,或搓成圆形,称“欢团”)、花生糖、芝麻糖。
回族饮食:忌食猪、狗、驴、骡、马及凶猛动物的肉,不食动物血,不食自死、恶死之物。伊斯兰教笃信者还禁忌烟、酒等。主食米、面,吃牛、羊肉、家禽,但必须由阿訇或遵守拜功的人宰杀后方可食用。今回民自食动物多自己宰割。乡、村回民聚居的地方也有请乡老代刀的。
二、服饰
衣着新中国建立前,境内人多着布衣,有钱人兼着丝绸。平民所着棉布有的是自纺自织自染,俗称家织布。服装样式:男性有大襟长袍、大褂,冬着棉裤、套裤,多以黑、藏青色为主;女性穿大襟短褂、长裙,冬有棉裤,多穿藏青、黑、枣红色。嫁衣多红色、花色。年轻女孩子多穿花衣,青年妇女也有穿花衣的。富者大袍大褂外加马褂为礼服;劳动者穿长布褂,干活时,半边撩起,系在腰上(腰扎腰带),扎裤脚管。20年代,城镇中青年妇女流行穿旗袍,乡村青年妇女爱穿大襟紧身褂。50年代,男女流行穿列宁装、中山装,后一直以简朴为风尚。70年代兴起化纤衣料,如的确良等。80年代开始,质料优质,款式新颖的服装相继问世。有中山服、西装、运动衫、蝙蝠衫、滑雪衫、喇叭裤、牛仔裤、健美裤等多种款式。化纤、呢绒、皮毛亦渐成为大众化的衣料。
鞋帽新中国建立前,中青年人喜戴折帽、礼帽、拿破仑帽、瓜皮小帽;老年人喜戴老头帽,又称马虎帽,平时卷边,遇风寒则将卷边放下,套着整个头部,露出两眼。也有戴礼帽的。新中国建立后,帽子花样翻新。工人多戴工人帽,干部喜戴解放帽,男小孩戴虎头帽,年老的妇女戴黑色的平顶檐帽、如意帽。中青年妇女用手巾包头,圩区一带喜蓝色包头巾,山区一带喜戴条子花头巾。80年代,帽的款式新颖繁多,人们对帽的要求,大多以美观、时髦为第一要素。
回族穆斯林时常戴白帽子。
新中国建立前,男女老幼多穿布鞋,参加劳动或外出远门穿草鞋,冬穿草窝子,雨天穿钉鞋。新中国建立后,男子一般穿圆口或松紧口布面鞋,女子穿尖口鞋,小孩穿虎头鞋。夏天穿凉鞋,雨天穿胶鞋。80年代后,鞋的品种增多,穿皮鞋的渐普遍。青年妇女则多穿中、高跟皮鞋。自制布鞋日渐减少。
趿鞋,也叫拖鞋。50年代前有木板的、草编的和布制的,也有皮革的。80年代多为泡沫塑料制品,轻便趿鞋。
发式辛亥革命以后,男子剪掉辫子,其发型一般为平顶、西装头等。老人小孩多为光头。男孩子十二岁以前有留胎毛辫子的,女孩独辫子于脑后,额前有刘海。成年女子出嫁前要开脸,用线绞去脸部汗毛。梳出汗箍,绾辫成髻。发髻为馒头式或插簪式。均用发网簪子卡住,或别梳插花。老年妇女梳巴巴头(一名梳鬏),少数女学生剪短发。20年代以后,出现火烫发,40年代开始有电烫。进入80年代后化学烫发兴起,男女发式新颖多姿。女子流行的发型有“菊花”、“自由”、“波浪”等式;男子发型一般为“西发”、“游泳”式,少数烫发或留长鬓发。
首饰新中国建立前,富户女子佩戴手镯、戒指、耳环、项链,男子佩戴金戒指、金卡子(领带上的别夹)。男、女小孩挂富贵锁,戴项圈、手镯;有的男孩戴“偏坠”。新中国建立后,佩戴首饰的很少。80年代起又渐行时。
三、房舍
建材与结构清末、民国时期,官宦人家的住宅,外筑围墙,内有厅堂,有的兼有楼阁和花园。如晚清滁人黄道十,就在南城墙根北处(今地委大院内)营建有“黄家花园”。富户人家的住宅多为二三进四合院。每院正房3至5间,厢房2间。青砖斗墙,柁梁扶柱,鳞瓦盖顶,室内方砖铺地,前有屏门,内有隔扇。地面铺木质地坪板,屋上有亮瓦(即玻璃天窗)、老虎窗。山墙用石砌成高出相邻房屋的“风火墙”。院门多取东南或西南向,取“向阳门第”之意,建门楼、甬道。城镇居民住房多衔街而建,面街开门,临街工商户设门面房、制木板门窗,早拆晚上。农村住房多为土墙草顶或瓦顶,正屋2至3间,厢房1间接连建筑。南部、东南部的圩区常遭水灾,贫穷人家多是芦苇秆、高梁秆或竹片夹成加泥敷刷的篱笆墙,草顶房。富户人家盖有少量砖瓦木结构平房。西部山区多以石块砌墙,屋顶一般为木质梁柁、竹椽、泥灰笆。面向一般是坐北朝南。多数住房无窗户,有的仅在壁间留隙为窗,室内阴暗潮湿。
新中国建立后的50至70年代,城乡住宅变化不大。1979年以后,农村建房多改为砖瓦结构平房或混凝土结构楼房。正房3至4间,侧房2间,有围墙、门楼,自成院落。1983年农村宅基统一规划,建设新村和居民点,均以户为单元和二户为单元,建成上二间下二间、或下三间上二间、或下四间上三间的朝阳二层以上小楼房,两侧有的建厨房或耕牛卧房。窗门渐趋宽阔并镶装玻璃。80年代以后,城镇居民住宅群逐年增多,水、电、卫生设施基本配套。
建房礼仪旧时建房,须先请堪舆(又称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宅基,进行规划,卜定动土和开工时限。“上梁”选黄道吉日,并在新房框柱上张贴“立柱喜逢黄道日,上梁正遇紫微星”等吉利对联;脊桁中间写贴“吉星高照”吉语红纸,外束红布并悬坠铜钱。上梁时辰一到,鞭炮齐鸣,工匠师傅齐唱喜曲,道吉利话,互相喊“好”。正中缠悬红布的正梁架好后,接受“压梁糕”,以示彩发。乔迁新居多在吉日黎明前。亲朋好友送对联、贺礼(多为日用品)。对联多为“莺迁乔木,雀占高枝”等吉语。入宅这天,在旧居煮好一锅饭,由家人抬着,女主人拿着火叉火钳,在亲友陪同下进入新宅,随即燃放鞭炮庆贺。家主置酒宴请客人,以表谢意。
现时,民间建房迷信陋习已少见,但建房多请有经验的工匠先行规划,自主施工。上梁、乔迁庆贺的乐事依旧。
四、生活器具
炊具新中国建立前,城乡居民生活燃料以柴草为主。厨房(俗称锅屋)砌锅灶,有“烟囱灶”、“闷灶”、“缸缸灶”(陶制)、配风箱,另有碗橱、水缸、铁炉罐、瓦罐、葫芦水瓢和腌制家常小菜用的缸、坛、罐等日常用具。50年代,城镇以煤球炉取暖做饭,使用热水瓶逐渐普遍。70年代之后,使用煤油炉、蜂窝煤炉者渐多,铝制品饮具逐渐普及。80年代,城镇有些家庭用上煤气(液化气)灶和电饭煲等,但大部分农村炊具如旧。
雨具新中国建立前,农民防雨主要是披蓑衣、戴斗笠和斗篷,城镇居民防雨多用油纸伞。60年代后,油纸伞渐少,多改用油布伞,少数穿雨衣。70年代后,流行钢骨布伞、尼龙伞、尼龙折叠伞、塑料雨衣、雨披等。各种尼龙伞除防雨外,还用来遮阳。蓑衣、斗笠、斗篷基本绝迹。
照明器具清末民初,农村和城镇居民多用香油(菜籽油)灯和桐油灯照明,夜间外出用灯笼。20年代,商店多用煤油灯、马灯,少数大商店和娱乐场所用汽油灯。新中国建立后,煤油灯普及。50年代后期起,陆续普及电灯,夜晚外出多用手电筒。
计时器具新中国建立前,少数官绅富商家有挂钟、座钟(自鸣钟)、怀表。新中国建立初期,市民家庭陆续备有双铃马蹄钟、座钟。60年代以后戴手表者渐多,以进口昂贵的为时尚。80年代以后,普遍使用各种机械表、电子表、石英表、电子钟、石英钟等。
家庭交通工具清末,官绅富商出门或坐轿,或骑马;平民骑驴,或步行。民国初年,津浦铁路通车后,人们到外地乘坐火车、汽车、船或马车,县城内往来坐黄包车。新中国建立后,汽车取代马车。20年代自行车出现,60年代以后,自行车成为城乡居民家庭中的主要交通工具。80年代起,渐有摩托车(轻骑)。
家具旧时,城乡不论贫富,堂前要设置“香几”,又名“家堂桌子”,以供奉祖先牌位。富裕人家香几用硬木制成,香几板面用两柜支撑。贫穷人家香几用土坯砌成垛,中搭长木板。房内的陈设,平民人家多简陋,睡土坯床和木板床,用具有旧式两节橱、箱柜、两抽条桌、条凳、大方桌等。豪富人家方有太师椅、藤椅、方桌、圆桌、香火橱、架子床等。木器多雕刻各种花纹图案,如龙凤花鸟等。新中国建立后,在50至60年代,一般家庭变化不大。7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有高低床、棕棚床、钢丝床、沙发、穿衣镜、五斗橱、写字台、床头柜、茶几、缝纫机等。80年代家具多以组合式为时兴,收录机、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等高档家用电器也日渐普及。
五、娱乐
听说书民国时期,民间艺人在城镇设摊说书,农村则在农闲说书。滁城较有名的说书场有关岳庙门口和东关小猪市两处。其次有滁城北关、南关、西关的书场,主要是收秋时北方说书人来说书,带有季节性。百姓爱听书者甚多。新中国建立后,城乡人民群众仍爱听书。珠龙、沙河、章广逢集设说书场。村队则在冬闲季节,利用晚间请人说书。80年代以后,说书人渐少。
看戏民国时期,农历正月十六日后,乡间常有首事人醵资,邀请戏班子唱戏。西乡人爱看“倒七戏”,北乡人爱看“泗洲戏”,东南乡人爱看“扬州小戏”。一般要唱三天,多则五至七天。戏场多设在庙上,名为酬神。每日午后、夜间两场。每次唱完一出戏,戏班子送观众一出“找戏”。有权势的人离席时,演员要“跳加官”,被跳加官的要给予赏赐。此外,农历七月十五日出“阴会”或打“青苗醮”时也请戏班子唱戏,戏目多为目莲救母本戏,连演好几天。
新中国建立后,肥东、淮北等地的小戏班子流入滁州,专业、业余团体活跃于城乡各地。冬闲和春节期间,村队轮流开台,平时亦常有剧团公演。演戏时,附近乡民倾家而出,远道的戏迷就地餐宿。
80年代以后,因电视的普及,剧团演戏渐少。
此外,看书、看电视、看电影、下棋、打扑克、灯会猜谜和节日歌舞,也是观众喜爱的文娱活动。80年代,有些机关单位还组织舞会。中老年人则热衷于养鱼、舞剑、打拳、练习书法绘画,以此丰富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