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组织装备
民国28年(1939年),新四军进入津浦路东后,本县半塔地区开始建立民兵组织。民国29年(1940年)3月,该地区各乡均建立了民兵组织。区有基干队,约110余人,乡有模民队,约30余人;保(村)有自卫队,有八九个人。半塔中心区的人数较多。民国30年(1941年)统计,半塔乡模范队有1个大队、3个中队,共有民兵队员239人,武器均为钢枪。
随着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和根据地的扩大,本县民兵组织从北区很快发展到南区。民国30年(1941年)初,不仅雷官、大英、水口等地建立了民兵组织,连日伪控制下的相官、广大、汊河一带的游击区也都有了民兵。民国31年(1942年),全县民兵已从3000人发展到万人左右,武器装备也从大刀、长矛换上了钢枪、手榴弹、机枪。
民国34年(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本县共有民兵1万多人。民国35年(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内战后,国民党军队大举进犯来安。8月,国民党占领来安全境,民兵组织受到严重破坏。
民国36年(1947年),恢复淮南根据地的斗争开始,来安北撤干部及民兵由周尽农、卞金邦等率领,组成半塔武工队。民国37年(1948年)下半年,区、乡民兵组织相继恢复。民国38年(1949年)初,本县共有民兵1303人。
1951年底,全县民兵达到7000余人。1953年,民兵总数为1.5万人。同年,根据年龄、身体状况及政治素质,将这些民兵分别编为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
1958年5月,民兵和预备役合二为一,民兵队伍增添了大批复退军人,全县民兵30162人,组成22个乡队。1958年9月29日,毛泽东主席发出“大办民兵师”号召后,全县16至50岁男女青壮年98%编入民兵组织,成立了来安民兵师,共设16个团,民兵总数为102553人,约占全县人口的42%。
1966年至1967年,民兵工作处于瘫痪状态。1968年8月,本县开始组建武装基干民兵独立团。1971年,该团共有25个连2641人。
1976年10月,民兵组织经过整顿后,共有27个民兵团107039人。其中,编成武装基干连33个7102人(内有机枪连1个,通讯连1个,追击炮排6个,反坦克火器排2个,打坦克爆破班30个),配备轻重机枪、六○炮、四○火箭筒、冲锋枪等各种武器2375件。
1981年初,根据中共中央(80)11号文件精神,对民兵组织进行全面调整。调整后,民兵的年龄降低,总数减少,组织机构精干,实战能力增强。1983年,全县民兵总数为50329人。
1983年8月,本县奉命组建预备役部队,成立了滁县预备役师步兵第一团。
1985年,全县民兵总数为49853人。
军事活动
抗日战争初期,民兵军事活动主要是盘查放哨,防特防奸,监视地主,维护社会治安。之后,随着组织的发展壮大,民兵开始配合主力部队参加战斗。舜山乡民兵白天生产,夜晚组成游击小组经常到县城附近袭扰日伪驻军。半塔、屯仓等地民兵,在粮食收获季节,到敌占区边沿打游击,保卫午收、秋收。
民国29年(1940年)3月初,半塔一带民兵数百人配合五支队全歼国民党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旅长盛子瑾部。3月下旬,半塔乡民兵百余人在半塔保卫战中配合五支队留守人员,抗击来犯的国民党军,并组织神枪手进行阻击,终于取得了胜利。9月,日军在路东各县伪军的配合下向路东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重点目标是半塔中心区。赖子山、王集等地的民兵模范队70余人,在队长卞金邦的率领下,配合主力部队参加了反“扫荡”战斗。民兵负责在苏郢、赖子山一带阻击日伪军,一班副王殿发在激战中牺牲。
民国33年(1944年)1月27日,雷官、程桥、大英、汊河、相官等地民兵基干队共150多人,配合来六支队攻克日伪据点雷官集,俘敌伪团长以下70余人。同年夏天至次年春,“滁河游击队”(即大英区民兵基干队)在队长李宝珠的率领下在南区及滁河一带活动,经常深入日伪据点,伏击扫荡之敌,先后击毙敌指挥官1名、日伪军数十人。缴获掷弹筒3具、轻机枪3挺、长短枪40余支。有一次深入距南京不远的花旗营东沿,炸毁日军军车1列、铁路桥1座。
民国33年(1944年)深秋,来安军民奉命破坏嘉山至滁县一段津浦铁路,来安支队及万余民兵参加战斗,并动员群众2万余人,一夜之间胜利完成任务。
抗战期间,来安民兵除了直接参战外,还担负着侦察、送情报、支前运输及战场救护抬担架等任务。民国35年(1946年)春,来安地区的张开芝、夏凤成、詹和仪、徐宝宽等4位民兵英雄受到边区政府的表彰。
解放战争中,来安半塔武工队于民国37年8月,配合盱嘉来六支队(又称八二部队)先后奔袭半塔乡的大田郢、马头港、赖子山三个保公所,活捉国民政府保长及“自卫队”员25人,缴获长短枪15支。同年9月,半塔武工队配合盱嘉来六支队,在半塔集以南广佛寺后山与国民党军六十六师一个营及半塔乡联防大队(还乡团)遭遇,激战5小时,歼敌第九连大部,敌联防大队长叶树生被击伤。11月1日,半塔武工队队长卞金邦派队员杨文才、乔金保等夜间侦察敌情,次日化装成赶集,卖草、卖菜的群众,集中于半塔集,趁敌不备,突然开火。当场打死打伤还乡团40余人,缴获长枪40余支,短枪10余支、轻机枪一挺,无一伤亡。此后,又二进、三进半塔,袭击敌人。
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来安民兵与敌人单独作战2000余次,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百余次,缴获轻重机枪200余挺,各种火炮40余门。建国后,民兵军事活动主要是演习和训练。
1959年1月,本县民兵220人,配合解放军○九七○部队进行训练。
1964年,本县张山东风民兵排在县比武表演中,获得女子连射击一等奖,轻机枪对抗赛一等奖。该排政治干部邵世才因工作成绩显著,多次出席南京军区和省地召开的民兵工作先进代表会,并参加了建国20周年国庆观礼。
1965年“八一”建军节,本县组织新安镇、张山、新河、双塘、复兴、长山等公社基干民兵680多名,进行投弹、射击、战术及武装泅渡等比武表演,参观民兵1200余人。
1975年,本县抽调民兵84人,参加南京军区组织的打坦克演习,历时3个月。
1983年11月15日,由来安预备役一团战士、干部230名,组成14.5高机连、营属炮兵连和机枪连三个阅兵方阵,参加了在南京军区陆军学校召开的滁县陆军预备役师成立大会,和兄弟部队一道接受军委总参谋部、南京军区及省委领导的检阅。预备役一团进行的阅兵分列式和14.5双联高射机炮排射击表演,受到上级首长赞扬。
1984年11月12日至12月5日,滁县陆军预备役师组织预备役步兵第一团干部战士进行快速机动演练。本县预备役部队有1002人参加。演练项目主要有铁路运输、徒步行军、船渡和徒涉等。演练结束时,在半塔召开庆功大会,全团有3名干部战士立功,108名干部战士获奖,2个连、8个排、18个班获得集体嘉奖,双塘乡高机连获得滁县军分区、滁县陆军预备役师授予的集体三等功。
下一篇:第五节 战事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