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广播 电影 电视
有线广播
广播设施
建国前,本县没有广播设施。
1952年9月,来安县收音站建立,时有工作人员1名,配备直流五灯收音机1部。1954年,省里分配给本县3部收音机,分别放在大余郢乡、汊河乡、双塘乡使用。
1954年秋,收音站扩建为“来城有线广播站”。当时有200瓦扩大机和1200瓦发电机各1台、电唱机1部、话筒1只以及唱片若干张,县城2公里长的双芯广播线杆上装有25瓦高音喇叭8只。
1956年,开始发展农村广播网。同年底,“来安县广播站”在来城有线广播站的基础上建立,工作人员增至5名,增配250瓦扩音机和远程转播收音机各2台。
1959年,县广播站利用电话线路供直流高压电到各公社,在全县14个公社建立了简易广播放大站。这些放大站因质量差,于1962年全部下马。1965年,又在新河、广大2个公社各建立1座广播放大站,安装喇叭1240只。1969年,县广播站的扩音机全部更新,并增添了录音机、载波机、转扩机及其它设备;同时,再次组建各公社广播放大站。到1973年,全县放大站共有24个,扩大机总输出功率8250瓦。
1980年7月,县广播站在数易站址之后迁入新建的广播楼,开始拥有专门的机房和具有隔音设备的控制室、录播室。
1985年,县广播站共有工作人员11名,其中编播人员9名。全县27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广播放大站,每个放大站均配有扩音机、录音机及控制系统等设备。
广播线路
1954年,只有县城有2公里广播线路。从1956年起,利用电话线传送广播音频信号,使广播网向全县铺开。到1959年底,全县利用电话线路365公里,自架广播线路380公里。
1960年至1962年,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公社所在地以下的电话线路几乎全部拆除。当时,只有广大公社各大队及张山公社玉岱大队的线路存在。1963年,全县广播网开始恢复,其时,全县区、社及农林场电话线路共有315公里。由于大队没有电话,采取从区社各电话点向所在地集镇和附近生产队延伸的办法发展喇叭群。为保证线路畅通,县城和各区均配备1名线路维修员,其工资和线路维修费通过向广播用户收取维修费来解决,这种办法实行了4年多时间。1967年2月统计,全县有广播喇叭的生产队175个,自架广播用户线路93.5公里。1969年至1970年,全县掀起普及农村广播网的热潮,县广播网办公室先后两次举办“大队广播线路维修员技术训练班”。其时,各公社广播网路以公社为中心向各大队和各生产队迅速铺开。到1973年底,全县共架设公社以下的广播线路2200公里,181个大队2254个生产队21000户农户均通了广播。
农村广播网普及后,公社以下的广播线路均为广播专用线路,县城至公社的2200公里讯号线路依然利用电话线路。1975年,县广播局用双塘公社广播放大站预制的水泥杆架设了来安至水口的广播专线。1976年,将该线路延伸至十二里半公社和武集公社。从1977年到1979年投资10万元,以水泥杆为主、辅以石条杆和电力线附挂的方法,架通了县城至27个公社(镇)的广播专用线路,总长228公里。这些专用线路一律采用双线,从而使本县有线广播完全脱离了电话线路。这一期间,舜山公社广播放大站用311根石条杆架设了该公社至大队的广播专线24.1公里。至此,建成了一个以县广播站为中心,以各公社放大站为基础,完全独立传输、连接千家万户的农村广播网路体系。
1985年来安县农村广播网情况列表如下:
广播节目
建国初期,收音站经常组织县直机关干部收听中央台和省台重要新闻,并在县城附近设一收音点,晚间组织农民收听广播节目。此外,收音员每天记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记录新闻,翻印成书面材料发到各区乡。
1955年,收音站扩建为有线广播站后,每天除收转中央台和省台的节目外,还播出两次“来安生活”节目,播出时间每次15~20分钟。其内容除了宣讲中共中央有关方针、路线、政策外,还表扬各乡的好人好事,报导各乡的生产进度,宣传科学知识,宣传破除迷信和移风易俗。同时开办有《科学与卫生》、《农业常识》、《农村生活常识》等专题节目,这些节目的稿件主要由各乡秘书通过电话提供。这段时期的文艺节目未设栏目,以播放唱片为主,有《翻身道情》、《妇女自由歌》、歌剧《白毛女》选曲等。
1958年,每天播音时间由原来的3个小时延长为6个小时。在定期的自办节目中,开办了《地方新闻》、《科学技术》讲座。文艺节目除配合政治形势播放唱片外,还播放一些地方戏曲的录音,如广大公社的秧歌灯、大英公社的扬剧、屯仓公社的泗州戏和县扬剧团的扬剧等。
1960年前后,广播工作陷入困境。自办节目由于稿源严重不足而停办。每天3次开机除有时转播中央台和省台节目外,主要播送天气预报,播音时间大大缩短。
从1963年起,广播恢复正常,转播中央台和省台节目60分钟,自办《新闻节目》45分钟、天气预报5分钟、文艺节目30分钟。这段时期播出的节目内容比较充实,形式也比以前活泼。
“文化大革命”时期,广播站的呼号改为“来安县毛泽东思想广播站”。其间,节目刻板单调,每天6小时的广播,主要转播中央台和省台的节目。15分钟至20分钟的自办节目或是《本站新闻》,或播送“两报一刊”(《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的“重要文章”。如遇到重要新闻或“毛主席最新指示”发表,随时开机播送,有时还播送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的讲话录音和批判会、心得会、演讲会的实况录音。文艺节目主要播送京剧“样板戏”和“革命歌曲”以及文艺宣传队演出的实况录音。1969年,由于筹建各公社广播放大站,广播宣传范围有所扩大,但内容和形式依旧。1972年至1976年,广播宣传内容主要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等。
粉碎“四人帮”以后,广播宣传工作通过拨乱反正逐步走上正轨。1977年至1980年,每天除转播中央台和省台联播节目外,坚持自办20分钟的《全县联播》节目,并不定期地举力一些宣传中共中央方针政策、介绍科学文化知识的专题节目,如《文化与生活》、《学习》、《一周大事》、《科学知识》、《为您服务》、《语文知识讲座》、《计划生育讲座》等。1980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根据农村出现的科学种田热潮,又增设了《农业科技》专题节目和《为您服务》节目。这一阶段的文艺节目办得较活泼,有《听众剧院》、《听众点播》、《每周一歌》等。在这些节目中,经常播放一些地方戏曲,如扬剧、黄梅戏等。1981年至1983年,自办节目主要有《全县联播》、《对农村广播》、《文化与生活》、《听众点播》、《一周大事》等,并不定期地介绍计划生育、科学种田、家畜家禽饲养、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1984年至1986年,随着编播人员素质的提高和队伍的充实,县广播站的自办节目由每天20分钟增至40分钟,主要有《本县新闻》、《小红花》、《红领巾》、《青年之友》、《长知识》、《广告》、《皖东经济信息联播》、《听众点播》、《对农村广播》等9个栏目。这一时期的节目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新颖多样,如人物专访、录音通讯、配乐散文、诗朗诵、主持人广播等,均为以前少见的形式。
附:
来安县广播队伍发展情况表
电影放映
民国32年(1943年),侵华日军在本县“夫子庙”(今体育场附近)放映无声电影《牛魔王》。
建国初,滁县专区工会放映队经常来本县放映电影,地点在文化馆院内的空场上。1955年,省电影大队第四十四小队携放映机和发电机各1部进驻本县,由于交通不便,一般只在县城和集镇放映。1956年,省电影大队第一百八十小队增驻本县,开始实行划片巡迴映。1957年,省电影大队第二百二十小队又进驻本县。此时全县虽有3支电影放映队,但放映面仍然很窄,年平均全县每人看不到一次电影。
1958年,本县建立了第一支社办电影放映队——半塔电影队。此后至1959年,随着电影设备和人员的加强,先后在全县14个公社86个人队建立电影放映点95个。1960年,在县城建立电影俱乐部。
1960年至1962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驻于半塔、施官、水口、城区的第一至第四电影队在农村开展普及放映,平均每月放映20多场。1964年至1965年,本县有3支电影队先后被派赴全椒县和定远县(此两县当时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区)。1965年4月,来安县电影管理站成立。1966年初统计,全县共有6个放映单位,其中县城1个,农村5个。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村电影队全部停止活动,许多影片被封存,公开放映的影片只有7个“样板戏”和《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1972年,在大余郢、汊河、广大建立3支放映队。1975年以后,大英、相官、三城、文山、独山、龙山、复兴、舜山、长山等9个公社相继组建起电影队。从这时起,部分被禁映的影片逐步开放。
1977年,全县放映单位从1976年的17个增至23个。1978年,全县共放映电影9930场,观众980万人次,年平均每人可看电影24次。这一年,放映收入由1966年的6.9万元上升到17.17万元。
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电影放映网点,从1979年起,县文化部门在全县总结推广施官、半塔、水口等地依靠集体经济,因陋就简兴建农村集镇影剧院的经验。1980年5月,来安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立。这一年,全县放映单位增至36个,其中农村影剧院和售票点26个,至此全县农村电影放映网初步形成。据统计,1980年1月至9月,全县仅12个农村集镇固定影剧院就放映电影2716场,观众109万人次。1982年,全县共放映电影18918场,观众1760万人次,年平均全县每人可看电影44次。这一年,全县共有影剧院23座、电影队60个、电影放映单位66个、放映技术人员122名,配备35毫米放映机8套、16毫米放映机33套、8.75毫米放映机25套、发电机22套。
1983年,全县电影放映单位增至103个,共放映电影23151场,观众2025万人次;放映收入5633万元,发行收入20万元。之后,由于电视的普及,电影上座率逐渐下降。至1985年,放映单位减至34个,放映和发行收入分别为30万元和13万元。
1985年,全县有证放映员共有63名,各类放映机共有103套。其中35毫米的5套,16毫米的44套,8.75毫米的54套。
电视
电视机
1971年,本县首次购置2台电子管黑白电视机,分别安装于县委常委会会议室和县广播站。架设室外接收天线后,可接收江苏电视台的自办节目和转播节目。在此后的五六年间,这种电视机普及到了全县各公社所在地和一些机关、单位以及少数大队和生产队。到1978年,全县电视机总数约有200台。
进入80年代后,电视机以较快的速度向家庭发展,此时,电子管电视机已被晶体管电视机所代替。1982年,由于滁县地区8频道10千瓦电视转播台和南京10频道10千瓦电视转播台先后建成,本县可方便地收看本省电视台和江苏电视台的自办节目和转播节目。从此,本县电视机发展得更快。
彩色电视机是1980年初开始进入本县的,大英文化站率先购置,此后,县直机关少数单位相继购置数台,均为进口24吋。1983年后,随着国产彩电,进口彩电市场投放量增大和本县广大群众购买力增强,约200台彩电进入本县城镇居民家庭。1985年,全县约有黑白、彩色电视机8000台。
从1984年起,电视录像放映机也进入本县。截至1985年,全县共有录像放映机4套,由文化部门有关单位和个体户在城镇设点放映。
电视差转台
1984年,本县开始筹建电视差转台。建台资金一部分由县直各单位筹集,一部分由省、县拨给,总计117元。1985年,从北京购回1台2频道50瓦电视差转机及其附件,于当年5月下旬通过简易发射天线向县城试播。除可转播江苏、安徽和南京台的电视节目外,还可自播录像节目。同年8月,在县城东门外电视差转台址装设G6型电视发射天线铁塔1座,塔高79.42米,位置为东径118°26′,北纬32°27′,通过这座铁塔,50瓦电视差转机播放节目有效覆盖半径为15公里。
广播设施
建国前,本县没有广播设施。
1952年9月,来安县收音站建立,时有工作人员1名,配备直流五灯收音机1部。1954年,省里分配给本县3部收音机,分别放在大余郢乡、汊河乡、双塘乡使用。
1954年秋,收音站扩建为“来城有线广播站”。当时有200瓦扩大机和1200瓦发电机各1台、电唱机1部、话筒1只以及唱片若干张,县城2公里长的双芯广播线杆上装有25瓦高音喇叭8只。
1956年,开始发展农村广播网。同年底,“来安县广播站”在来城有线广播站的基础上建立,工作人员增至5名,增配250瓦扩音机和远程转播收音机各2台。
1959年,县广播站利用电话线路供直流高压电到各公社,在全县14个公社建立了简易广播放大站。这些放大站因质量差,于1962年全部下马。1965年,又在新河、广大2个公社各建立1座广播放大站,安装喇叭1240只。1969年,县广播站的扩音机全部更新,并增添了录音机、载波机、转扩机及其它设备;同时,再次组建各公社广播放大站。到1973年,全县放大站共有24个,扩大机总输出功率8250瓦。
1980年7月,县广播站在数易站址之后迁入新建的广播楼,开始拥有专门的机房和具有隔音设备的控制室、录播室。
1985年,县广播站共有工作人员11名,其中编播人员9名。全县27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广播放大站,每个放大站均配有扩音机、录音机及控制系统等设备。
广播线路
1954年,只有县城有2公里广播线路。从1956年起,利用电话线传送广播音频信号,使广播网向全县铺开。到1959年底,全县利用电话线路365公里,自架广播线路380公里。
1960年至1962年,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公社所在地以下的电话线路几乎全部拆除。当时,只有广大公社各大队及张山公社玉岱大队的线路存在。1963年,全县广播网开始恢复,其时,全县区、社及农林场电话线路共有315公里。由于大队没有电话,采取从区社各电话点向所在地集镇和附近生产队延伸的办法发展喇叭群。为保证线路畅通,县城和各区均配备1名线路维修员,其工资和线路维修费通过向广播用户收取维修费来解决,这种办法实行了4年多时间。1967年2月统计,全县有广播喇叭的生产队175个,自架广播用户线路93.5公里。1969年至1970年,全县掀起普及农村广播网的热潮,县广播网办公室先后两次举办“大队广播线路维修员技术训练班”。其时,各公社广播网路以公社为中心向各大队和各生产队迅速铺开。到1973年底,全县共架设公社以下的广播线路2200公里,181个大队2254个生产队21000户农户均通了广播。
农村广播网普及后,公社以下的广播线路均为广播专用线路,县城至公社的2200公里讯号线路依然利用电话线路。1975年,县广播局用双塘公社广播放大站预制的水泥杆架设了来安至水口的广播专线。1976年,将该线路延伸至十二里半公社和武集公社。从1977年到1979年投资10万元,以水泥杆为主、辅以石条杆和电力线附挂的方法,架通了县城至27个公社(镇)的广播专用线路,总长228公里。这些专用线路一律采用双线,从而使本县有线广播完全脱离了电话线路。这一期间,舜山公社广播放大站用311根石条杆架设了该公社至大队的广播专线24.1公里。至此,建成了一个以县广播站为中心,以各公社放大站为基础,完全独立传输、连接千家万户的农村广播网路体系。
1985年来安县农村广播网情况列表如下:
广播节目
建国初期,收音站经常组织县直机关干部收听中央台和省台重要新闻,并在县城附近设一收音点,晚间组织农民收听广播节目。此外,收音员每天记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记录新闻,翻印成书面材料发到各区乡。
1955年,收音站扩建为有线广播站后,每天除收转中央台和省台的节目外,还播出两次“来安生活”节目,播出时间每次15~20分钟。其内容除了宣讲中共中央有关方针、路线、政策外,还表扬各乡的好人好事,报导各乡的生产进度,宣传科学知识,宣传破除迷信和移风易俗。同时开办有《科学与卫生》、《农业常识》、《农村生活常识》等专题节目,这些节目的稿件主要由各乡秘书通过电话提供。这段时期的文艺节目未设栏目,以播放唱片为主,有《翻身道情》、《妇女自由歌》、歌剧《白毛女》选曲等。
1958年,每天播音时间由原来的3个小时延长为6个小时。在定期的自办节目中,开办了《地方新闻》、《科学技术》讲座。文艺节目除配合政治形势播放唱片外,还播放一些地方戏曲的录音,如广大公社的秧歌灯、大英公社的扬剧、屯仓公社的泗州戏和县扬剧团的扬剧等。
1960年前后,广播工作陷入困境。自办节目由于稿源严重不足而停办。每天3次开机除有时转播中央台和省台节目外,主要播送天气预报,播音时间大大缩短。
从1963年起,广播恢复正常,转播中央台和省台节目60分钟,自办《新闻节目》45分钟、天气预报5分钟、文艺节目30分钟。这段时期播出的节目内容比较充实,形式也比以前活泼。
“文化大革命”时期,广播站的呼号改为“来安县毛泽东思想广播站”。其间,节目刻板单调,每天6小时的广播,主要转播中央台和省台的节目。15分钟至20分钟的自办节目或是《本站新闻》,或播送“两报一刊”(《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的“重要文章”。如遇到重要新闻或“毛主席最新指示”发表,随时开机播送,有时还播送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的讲话录音和批判会、心得会、演讲会的实况录音。文艺节目主要播送京剧“样板戏”和“革命歌曲”以及文艺宣传队演出的实况录音。1969年,由于筹建各公社广播放大站,广播宣传范围有所扩大,但内容和形式依旧。1972年至1976年,广播宣传内容主要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等。
粉碎“四人帮”以后,广播宣传工作通过拨乱反正逐步走上正轨。1977年至1980年,每天除转播中央台和省台联播节目外,坚持自办20分钟的《全县联播》节目,并不定期地举力一些宣传中共中央方针政策、介绍科学文化知识的专题节目,如《文化与生活》、《学习》、《一周大事》、《科学知识》、《为您服务》、《语文知识讲座》、《计划生育讲座》等。1980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根据农村出现的科学种田热潮,又增设了《农业科技》专题节目和《为您服务》节目。这一阶段的文艺节目办得较活泼,有《听众剧院》、《听众点播》、《每周一歌》等。在这些节目中,经常播放一些地方戏曲,如扬剧、黄梅戏等。1981年至1983年,自办节目主要有《全县联播》、《对农村广播》、《文化与生活》、《听众点播》、《一周大事》等,并不定期地介绍计划生育、科学种田、家畜家禽饲养、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1984年至1986年,随着编播人员素质的提高和队伍的充实,县广播站的自办节目由每天20分钟增至40分钟,主要有《本县新闻》、《小红花》、《红领巾》、《青年之友》、《长知识》、《广告》、《皖东经济信息联播》、《听众点播》、《对农村广播》等9个栏目。这一时期的节目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新颖多样,如人物专访、录音通讯、配乐散文、诗朗诵、主持人广播等,均为以前少见的形式。
附:
来安县广播队伍发展情况表
电影放映
民国32年(1943年),侵华日军在本县“夫子庙”(今体育场附近)放映无声电影《牛魔王》。
建国初,滁县专区工会放映队经常来本县放映电影,地点在文化馆院内的空场上。1955年,省电影大队第四十四小队携放映机和发电机各1部进驻本县,由于交通不便,一般只在县城和集镇放映。1956年,省电影大队第一百八十小队增驻本县,开始实行划片巡迴映。1957年,省电影大队第二百二十小队又进驻本县。此时全县虽有3支电影放映队,但放映面仍然很窄,年平均全县每人看不到一次电影。
1958年,本县建立了第一支社办电影放映队——半塔电影队。此后至1959年,随着电影设备和人员的加强,先后在全县14个公社86个人队建立电影放映点95个。1960年,在县城建立电影俱乐部。
1960年至1962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驻于半塔、施官、水口、城区的第一至第四电影队在农村开展普及放映,平均每月放映20多场。1964年至1965年,本县有3支电影队先后被派赴全椒县和定远县(此两县当时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区)。1965年4月,来安县电影管理站成立。1966年初统计,全县共有6个放映单位,其中县城1个,农村5个。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村电影队全部停止活动,许多影片被封存,公开放映的影片只有7个“样板戏”和《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1972年,在大余郢、汊河、广大建立3支放映队。1975年以后,大英、相官、三城、文山、独山、龙山、复兴、舜山、长山等9个公社相继组建起电影队。从这时起,部分被禁映的影片逐步开放。
1977年,全县放映单位从1976年的17个增至23个。1978年,全县共放映电影9930场,观众980万人次,年平均每人可看电影24次。这一年,放映收入由1966年的6.9万元上升到17.17万元。
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电影放映网点,从1979年起,县文化部门在全县总结推广施官、半塔、水口等地依靠集体经济,因陋就简兴建农村集镇影剧院的经验。1980年5月,来安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立。这一年,全县放映单位增至36个,其中农村影剧院和售票点26个,至此全县农村电影放映网初步形成。据统计,1980年1月至9月,全县仅12个农村集镇固定影剧院就放映电影2716场,观众109万人次。1982年,全县共放映电影18918场,观众1760万人次,年平均全县每人可看电影44次。这一年,全县共有影剧院23座、电影队60个、电影放映单位66个、放映技术人员122名,配备35毫米放映机8套、16毫米放映机33套、8.75毫米放映机25套、发电机22套。
1983年,全县电影放映单位增至103个,共放映电影23151场,观众2025万人次;放映收入5633万元,发行收入20万元。之后,由于电视的普及,电影上座率逐渐下降。至1985年,放映单位减至34个,放映和发行收入分别为30万元和13万元。
1985年,全县有证放映员共有63名,各类放映机共有103套。其中35毫米的5套,16毫米的44套,8.75毫米的54套。
电视
电视机
1971年,本县首次购置2台电子管黑白电视机,分别安装于县委常委会会议室和县广播站。架设室外接收天线后,可接收江苏电视台的自办节目和转播节目。在此后的五六年间,这种电视机普及到了全县各公社所在地和一些机关、单位以及少数大队和生产队。到1978年,全县电视机总数约有200台。
进入80年代后,电视机以较快的速度向家庭发展,此时,电子管电视机已被晶体管电视机所代替。1982年,由于滁县地区8频道10千瓦电视转播台和南京10频道10千瓦电视转播台先后建成,本县可方便地收看本省电视台和江苏电视台的自办节目和转播节目。从此,本县电视机发展得更快。
彩色电视机是1980年初开始进入本县的,大英文化站率先购置,此后,县直机关少数单位相继购置数台,均为进口24吋。1983年后,随着国产彩电,进口彩电市场投放量增大和本县广大群众购买力增强,约200台彩电进入本县城镇居民家庭。1985年,全县约有黑白、彩色电视机8000台。
从1984年起,电视录像放映机也进入本县。截至1985年,全县共有录像放映机4套,由文化部门有关单位和个体户在城镇设点放映。
电视差转台
1984年,本县开始筹建电视差转台。建台资金一部分由县直各单位筹集,一部分由省、县拨给,总计117元。1985年,从北京购回1台2频道50瓦电视差转机及其附件,于当年5月下旬通过简易发射天线向县城试播。除可转播江苏、安徽和南京台的电视节目外,还可自播录像节目。同年8月,在县城东门外电视差转台址装设G6型电视发射天线铁塔1座,塔高79.42米,位置为东径118°26′,北纬32°27′,通过这座铁塔,50瓦电视差转机播放节目有效覆盖半径为1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