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七节 化工机械
一、化学工业
1、化学工业基础
1959年县工业局、商业局在临淮关、门台子办了2个化工厂,生产蛤蜊油、雪花膏、肥皂等。1959年秋,2个化工厂合并成立“凤阳县日用化工厂”,隶属县轻工业局管理,有职工39人,产值14万元,生产肥皂8500箱,漂白粉85吨,并试制成功孔雀兰染料,经省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年县政府在临淮关筹建年产800吨合成氨的化肥厂,有职工12人,土法上马生产钙、镁、磷肥。1960年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化肥厂奉令停建。化工厂并入造纸厂,改为“凤阳造纸化工厂”,1961年因产品质量差而关闭。
2、化肥
1973年3月,县革命委员会决定筹建凤阳县化肥厂,设计生产能力年产合成氨3000吨,碳酸氢铵2万吨。1974年破土动工,1975年4月竣工投产,当年生产合成氨1807吨,碳酸氢铵7311吨。
3、磷肥
1976年3月,县革命委员会决定由县财政投资5万元,筹建凤阳县磷肥厂。当年土法上马生产磷肥281吨,产值5.05万元,利润0.35万元。1977年固定资产23.6万元,职工55人,年产磷肥1035吨,产值12.2万元,利润1.49万元。1979年实行经济承包,企业内部实行“四定一奖”,即定时、定人、定质、定量、超产奖励。年产磷肥4018吨,产值60.54万元,利润10万元。1979年固定资产74万元,职工111人,年产磷肥12873吨,产值121.7万元,利税19.23万元。1985年固定资产151.1万元,拥有生产磷肥专用设备7台,职工115人,年产磷肥14931吨,产值100.5万元,利税17.1万元。1983年获化工部红旗单位,1984年获省石化厅银杯奖,1985年获安徽省石化厅金牌奖。
4、橡胶
1969年11月县革命委员会决定筹建凤阳县橡胶厂,1970年建成投产,生产各种橡胶、杂件和塑料制品。同年7月试制成功26×2.5规格的力车胎。1980年试制成功夹布输水胶管、空气胶管、氧气胶管、耐酸碱管等。
5、塑料
1968年小溪河综合社生产铁木竹制品,同时也生产塑料日用品,1971年3月塑料制品车间从综合社划出单独成立小溪河塑料制品社,生产塑料小商品、包装用品、化肥袋及废塑料再生利用。设备有60马力柴油发电机1台,塑料生产设备17台,职工80人,完成工业产值48万元。1972年,因小溪河地区缺乏电力,小溪河塑料制品社迁至府城,改为“安徽省凤阳县塑料厂”,有职工139人,完成产值57.98万元。1975年,固定资产11.14万元,主要生产设备有吹塑机2台,注塑机1台,挤塑机4台,高频机2台,电石冶炼炉1座,年产化肥袋65吨,氯乙烯薄膜9吨,聚乙烯薄膜3吨,电石413吨,完成工业产值102.7万元,实现利税3.3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7336元。1979年,由于电石、化肥袋滞销,工业产值由1978年的126万元下降到91.9万元。1982年起自制吹塑机2台,压力机2台和中空成型锁模机1台,购置吹塑机1台;1984年,又新增编织袋生产线,有拉丝机1台,编织机10台,整经机1台,卷纬机1台。1985年又新增撕裂薄膜机1台,从日本引进地膜吹塑机1台,使动力机械总能量增加到283千瓦,塑料制品年生产能力达1210吨。1985年,固定资产达49.8万元,职工163人,年产农用薄膜74吨,撕裂薄膜131吨,编织袋36.43万条,中空油桶4.18万只,完成工业产值135.1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19.7万元,利税9.81万元。
1979年府城办了综合塑料厂,主要生产再生聚氯乙烯条料包装袋。1980年年产再生塑料制品12吨,产值6万元,利税0.1万元。1985年产再生塑料制品30吨,产值11.3万元。
6、制药
1971年,临淮关搬运站建家属“五七”工厂,即“临淮制药厂”,固定资产1.5万元,职工40余人,主要生产中成药针剂、丸剂等。当年完成产值8万元,实现利润2万元。1973年购置安装了0.5吨立式锅炉1台,500立升搪瓷反应釜3台,安瓿印字机1台,塔式蒸馏水器2台,主要生产灭菌注射用水,青霉素稀释液,穿心莲注射液等8个产品,完成工业产值30.38万元,实现利润6万元。1974年11月,贯彻国家关于加强医药生产管理的精神,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临淮制药厂”改名为“凤阳县制药厂”,仍属县搬运公司领导。当年,有职工47人,完成产值39.2万元。1975年底,制药厂交县交通局管理,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当年完成产值38.87万元。1976年4月在临淮关汽车站东征地,新建厂房,1977年新厂建成,占地面积达10350平方米,建筑面积1720平方米,有职工94人,产值43.29万元,实现利润9万元。同年制药厂由交通局移交给县工业局管理。1978年5月又由县工业局移交给县二轻局管理。1979年与注射器厂合并为一个核算单位,取消“凤阳县制药厂”。由于连续2年隶属关系变化,生产受到很大影响,1978年仅完成产值15.9万元,1979年产值15.2万元。1981年,制药厂又从县注射器厂划出,恢复了“凤阳县制药厂”,经过整顿,11月由省药材公司验收合格,成为省药品生产定点企业。此后新增2吨卧式快装锅炉1台,安瓿割园机1台和化验检测设备。1982年,固定资产25万元,职工110人,完成工业产值56.9万元,实现利润8.24万元。1983年,新增安瓿灌封机2台及配套设备,针剂生产实现机械化,改变了针剂灌封手工操作的落后状况。1985年10月通过了省卫生厅检查验收,取得了《药品生产许可证》。同年,固定资产70.3万元,职工143人,其中获技术员以上职称3人,年产小针剂23.38吨计1417万支,糖浆剂89.81吨,膏剂9.36吨,完成工业产值133.95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44.69万元,利税15.6万元。
7、电器胶木
1971年,府城“红卫综合社”开发生产胶木制品,1972年产值9.79万元。1976年4月,“红卫综合社”改名为“凤阳县府城胶木厂”,产值14.2万元。1980年固定资产1.9万元,职工69人,产值15.77万元,实现利税1.22万元。1981年以后改名为“凤阳县电器胶木厂”。1985年固定资产2.7万元,职工26人,主要生产胶木制品和塑料打包带,年产聚丙稀制品10吨,完成工业产值14.5万元,实现利税0.53万元。
8、电镀
1979年府城镇创建凤阳县府城电镀厂,为镇办集体企业,主要从事电镀加工。1980年固定资产1.5万元,职工14人,产值2万元,实现利润0.2万元。1985年固定资产4.5万元,职工13人,产值11万元,实现利税2.8万元。
9、净水剂
1984年府城镇创办凤阳县净水剂厂,为镇办集体企业,主要生产聚合氯化铝。1985年固定资产16万元,职工12人,产值10万元,实现利税2.4万元。
二、机械
1、水箱
1966年“凤阳县农业机械修配厂”接受省分配的“水箱”试制任务。1969年试制成功投入生产,填补安徽省内一项空白。1971年,研制成功江淮牌8吨汽车水箱,当年生产水箱2382只。1973年凤阳县农业机械修配厂设“凤阳水箱厂”,生产水箱5884只。1978年撤销“凤阳县农业机械修配厂”,厂名正式定为“凤阳县水箱厂”。
2、机械修造
1971年,县拖拉机站试制成功工农-20型脱粒机。1972年在拖拉机站的基础上成立“凤阳县农业机械修造二厂”,隶属县工业局管理,固定资产24.92万元,职工96人,完成工业产值38.36万元,实现利润2.05万元。1974年以后,经过改造、扩建,1976年,固定资产46.67万元,职工186人,产值69.67万元,实现利润7.22万元。1978年,开展修旧利废,新增低温镀铁设备,推广应用低温镀铁新工艺,镀件合格率达90%以上。1980年,固定资产71万元,职工176人,产值76.2万元,实现利润5.52万元,利税总额7.9万元。1983年6月与上海电气自动化研究所协作,共同研制GZB型功率因数自动补偿器,12月通过省级鉴定,年产功率因数自动补偿器80台。1984年,购进压床、冲床、剪板机等机器设备,并自制立式拉床1台,使拖拉机驾驶室产品质量迅速提高,铁牛55、上海50、泰山25三个型号拖拉机驾驶室由二级产品上升为一级产品,产值增加40%。年底固定资产93万元,职工186人,完成产值178.7万元,比1983年增长62%;实现利税26.9万元,比1983年增长84.2%。1985年,功率因数自动补偿器产品划出,单独成立“中都自动化设备厂”。该厂仍以生产农用机械为主,固定资产95万元,职工198人,完成工业产值150.1万元,实现利税17.5万元。凤光牌泰山25型拖拉机驾驶室获安徽省优质产品称号。
3、铁木农具
1952年临淮镇成立铁业组,1957年把全镇的铁木业组合并成立临淮铁木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为“临淮铁木农具厂”,产值13.4万元。1959年,“临淮铁木农具厂”与“临淮关木材加工厂”合并,成立“地方国营凤阳县轻工机械厂”,有职工101人,工业产值40万元。1960年该厂划归县农业机械局管理。1962年更名为“临淮铁木农具厂”,划归县手工业合作社联合社管理,年产值3.57万元。1978年完成产值28.32万元。1981年有职工72人,完成产值30.47万元,1983年改为“凤阳县铁木农具厂”。1984年完成产值20.9万元,实现利税1.53万元。1985年中共凤阳县委决定以凤阳县铁木农具厂为基础,筹建“中都自动化设备厂”,性质为预算外地方国营工厂,隶属二轻局管理。固定资产31.88万元,职工116人,助理工程师4人,年产功率因数自动补偿器167台,木制家具2147件,产值151万元,利税25.5万元。
1956年8月,武店铁木竹生产社从上海购进柴油机、机床各1台,开始生产机械工业产品。同年改为“凤阳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武店铁工厂”,成为凤阳县第一家机械工业工厂。当时有铸锅翻砂、锻造、加工3个车间,固定资产10118元,职工35人,产值2.67万元。1958年,增加4台旧车床,主要生产犁铧、锄头、镰刀、铁锅等。同年底改为“凤阳第二机械厂”,划归重工业局领导,完成工业产值10万元,生产的标准双花栏滚珠轴承,名闻全国各地。当时,南京、广州、福建、北京、天津等20多个省市都派人来参观、学习。1960年,凤阳县第二机械厂合并到“凤阳县轻工机械厂”。1964年恢复“武店铁木社”,划归县手工业合作社联合社领导,年产值2.93万元。1971年,经滁县地区手工业局批准改为“凤阳县武店机具厂”,产值25万元。1972年成为县手工业系统先进企业。设备有自制的土挡床、土龙门铡、土铣床等。1973年7月改名为“凤阳县机具厂”,当年完成工业产值52.62万元。1980年固定资产43万元,职工141人,工业产值53.86万元,实现利税2.62万元。1985年固定资产44万元,职工150人,主要生产链轮、铸件和从事农机修理,年产铸件317吨,完成工业产值57.7万元,实现利税4.74万元。
1952年,县供销社在府城地区组成了府城铁业小组,有职工9人,产值1.55万元。1954年改为“府城铁业社”,人员增加到19人,产值1.97万元。1956年划归县手工业合作社联合社管理,1958年,“府城铁业社”改为“府城农具厂”。1959年改为“凤阳县农业机械厂”,划归县轻工业局管理,为地方国营工厂,有职工60人,年产值13.2万元。1960年改名为“凤阳县综合农具厂”,有职工73人,产值24.6万元,利税4.2万元。1961年并入县农具厂,1962年恢复“府城铁木社”,完成产值5.63万元。1973年,改为“府城农具机电厂”,完成产值32.2万元。1974年6月,“府城农具机电厂”改为“凤阳县农具机电厂”,完成工业产值35.6万元。1980年,固定资产12.6万元,职工127人,产值33.5万元,利税8.53万元。1985年固定资产14.8万元,职工118人,主要生产铁木家具、农具和铸件,年产家具9600件,完成产值56.28万元,利税3.19万元。
4、砂轮
1971年,府城旭东竹器生产社开始筹建砂轮生产车间改为“凤阳县旭东竹器磨具生产社”,主要生产油石、雨伞等产品。1972年2月改名为“凤阳县府城砂轮厂”,有职工73人,产值24.6万元。1974年5月更名为“凤阳县砂轮厂”,有职工78人,产值41.7万元。1977年固定资产24.8万元,职工114人,产值63.04万元,利税10万元。1978年开始生产绿碳化硅磨料,固定资产34.11万元,职工142人,产值130.5万元,利税15.1万元。1981年砂轮因机械行业调整而滞销,完成年产值74万元,亏损1.73万元。1984年,凤砂牌绿碳化硅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固定资产91.2万元,产值197.5万元,利税31.7万元,有职工136人。
5、钢窗
1979年8月成立农机系统知青厂,隶 属农机局,有职工89人。1980年固定资产1.6万元,职工77人,产值15.1万元,实现利税1.6万元。1981年划归县经济委员会管理,厂改名为“凤阳县钢窗厂”,主要生产建筑房屋用钢窗,年产钢窗27万立方米。1985年固定资产10.2万元,职工49人,工业产值57万元,利税6万元。
6、汽车改装
1985年府城镇创办“凤阳县汽车改装厂”。主要从事客车改装和汽车修理。1985年固定资产2.4万元,职工25人,年改装客车23辆,产值88万元,实现利税1.8万元。改装的汽车远销玻利维亚。
1、化学工业基础
1959年县工业局、商业局在临淮关、门台子办了2个化工厂,生产蛤蜊油、雪花膏、肥皂等。1959年秋,2个化工厂合并成立“凤阳县日用化工厂”,隶属县轻工业局管理,有职工39人,产值14万元,生产肥皂8500箱,漂白粉85吨,并试制成功孔雀兰染料,经省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年县政府在临淮关筹建年产800吨合成氨的化肥厂,有职工12人,土法上马生产钙、镁、磷肥。1960年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化肥厂奉令停建。化工厂并入造纸厂,改为“凤阳造纸化工厂”,1961年因产品质量差而关闭。
2、化肥
1973年3月,县革命委员会决定筹建凤阳县化肥厂,设计生产能力年产合成氨3000吨,碳酸氢铵2万吨。1974年破土动工,1975年4月竣工投产,当年生产合成氨1807吨,碳酸氢铵7311吨。
3、磷肥
1976年3月,县革命委员会决定由县财政投资5万元,筹建凤阳县磷肥厂。当年土法上马生产磷肥281吨,产值5.05万元,利润0.35万元。1977年固定资产23.6万元,职工55人,年产磷肥1035吨,产值12.2万元,利润1.49万元。1979年实行经济承包,企业内部实行“四定一奖”,即定时、定人、定质、定量、超产奖励。年产磷肥4018吨,产值60.54万元,利润10万元。1979年固定资产74万元,职工111人,年产磷肥12873吨,产值121.7万元,利税19.23万元。1985年固定资产151.1万元,拥有生产磷肥专用设备7台,职工115人,年产磷肥14931吨,产值100.5万元,利税17.1万元。1983年获化工部红旗单位,1984年获省石化厅银杯奖,1985年获安徽省石化厅金牌奖。
4、橡胶
1969年11月县革命委员会决定筹建凤阳县橡胶厂,1970年建成投产,生产各种橡胶、杂件和塑料制品。同年7月试制成功26×2.5规格的力车胎。1980年试制成功夹布输水胶管、空气胶管、氧气胶管、耐酸碱管等。
5、塑料
1968年小溪河综合社生产铁木竹制品,同时也生产塑料日用品,1971年3月塑料制品车间从综合社划出单独成立小溪河塑料制品社,生产塑料小商品、包装用品、化肥袋及废塑料再生利用。设备有60马力柴油发电机1台,塑料生产设备17台,职工80人,完成工业产值48万元。1972年,因小溪河地区缺乏电力,小溪河塑料制品社迁至府城,改为“安徽省凤阳县塑料厂”,有职工139人,完成产值57.98万元。1975年,固定资产11.14万元,主要生产设备有吹塑机2台,注塑机1台,挤塑机4台,高频机2台,电石冶炼炉1座,年产化肥袋65吨,氯乙烯薄膜9吨,聚乙烯薄膜3吨,电石413吨,完成工业产值102.7万元,实现利税3.3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7336元。1979年,由于电石、化肥袋滞销,工业产值由1978年的126万元下降到91.9万元。1982年起自制吹塑机2台,压力机2台和中空成型锁模机1台,购置吹塑机1台;1984年,又新增编织袋生产线,有拉丝机1台,编织机10台,整经机1台,卷纬机1台。1985年又新增撕裂薄膜机1台,从日本引进地膜吹塑机1台,使动力机械总能量增加到283千瓦,塑料制品年生产能力达1210吨。1985年,固定资产达49.8万元,职工163人,年产农用薄膜74吨,撕裂薄膜131吨,编织袋36.43万条,中空油桶4.18万只,完成工业产值135.1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19.7万元,利税9.81万元。
1979年府城办了综合塑料厂,主要生产再生聚氯乙烯条料包装袋。1980年年产再生塑料制品12吨,产值6万元,利税0.1万元。1985年产再生塑料制品30吨,产值11.3万元。
6、制药
1971年,临淮关搬运站建家属“五七”工厂,即“临淮制药厂”,固定资产1.5万元,职工40余人,主要生产中成药针剂、丸剂等。当年完成产值8万元,实现利润2万元。1973年购置安装了0.5吨立式锅炉1台,500立升搪瓷反应釜3台,安瓿印字机1台,塔式蒸馏水器2台,主要生产灭菌注射用水,青霉素稀释液,穿心莲注射液等8个产品,完成工业产值30.38万元,实现利润6万元。1974年11月,贯彻国家关于加强医药生产管理的精神,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临淮制药厂”改名为“凤阳县制药厂”,仍属县搬运公司领导。当年,有职工47人,完成产值39.2万元。1975年底,制药厂交县交通局管理,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当年完成产值38.87万元。1976年4月在临淮关汽车站东征地,新建厂房,1977年新厂建成,占地面积达10350平方米,建筑面积1720平方米,有职工94人,产值43.29万元,实现利润9万元。同年制药厂由交通局移交给县工业局管理。1978年5月又由县工业局移交给县二轻局管理。1979年与注射器厂合并为一个核算单位,取消“凤阳县制药厂”。由于连续2年隶属关系变化,生产受到很大影响,1978年仅完成产值15.9万元,1979年产值15.2万元。1981年,制药厂又从县注射器厂划出,恢复了“凤阳县制药厂”,经过整顿,11月由省药材公司验收合格,成为省药品生产定点企业。此后新增2吨卧式快装锅炉1台,安瓿割园机1台和化验检测设备。1982年,固定资产25万元,职工110人,完成工业产值56.9万元,实现利润8.24万元。1983年,新增安瓿灌封机2台及配套设备,针剂生产实现机械化,改变了针剂灌封手工操作的落后状况。1985年10月通过了省卫生厅检查验收,取得了《药品生产许可证》。同年,固定资产70.3万元,职工143人,其中获技术员以上职称3人,年产小针剂23.38吨计1417万支,糖浆剂89.81吨,膏剂9.36吨,完成工业产值133.95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44.69万元,利税15.6万元。
7、电器胶木
1971年,府城“红卫综合社”开发生产胶木制品,1972年产值9.79万元。1976年4月,“红卫综合社”改名为“凤阳县府城胶木厂”,产值14.2万元。1980年固定资产1.9万元,职工69人,产值15.77万元,实现利税1.22万元。1981年以后改名为“凤阳县电器胶木厂”。1985年固定资产2.7万元,职工26人,主要生产胶木制品和塑料打包带,年产聚丙稀制品10吨,完成工业产值14.5万元,实现利税0.53万元。
8、电镀
1979年府城镇创建凤阳县府城电镀厂,为镇办集体企业,主要从事电镀加工。1980年固定资产1.5万元,职工14人,产值2万元,实现利润0.2万元。1985年固定资产4.5万元,职工13人,产值11万元,实现利税2.8万元。
9、净水剂
1984年府城镇创办凤阳县净水剂厂,为镇办集体企业,主要生产聚合氯化铝。1985年固定资产16万元,职工12人,产值10万元,实现利税2.4万元。
二、机械
1、水箱
1966年“凤阳县农业机械修配厂”接受省分配的“水箱”试制任务。1969年试制成功投入生产,填补安徽省内一项空白。1971年,研制成功江淮牌8吨汽车水箱,当年生产水箱2382只。1973年凤阳县农业机械修配厂设“凤阳水箱厂”,生产水箱5884只。1978年撤销“凤阳县农业机械修配厂”,厂名正式定为“凤阳县水箱厂”。
2、机械修造
1971年,县拖拉机站试制成功工农-20型脱粒机。1972年在拖拉机站的基础上成立“凤阳县农业机械修造二厂”,隶属县工业局管理,固定资产24.92万元,职工96人,完成工业产值38.36万元,实现利润2.05万元。1974年以后,经过改造、扩建,1976年,固定资产46.67万元,职工186人,产值69.67万元,实现利润7.22万元。1978年,开展修旧利废,新增低温镀铁设备,推广应用低温镀铁新工艺,镀件合格率达90%以上。1980年,固定资产71万元,职工176人,产值76.2万元,实现利润5.52万元,利税总额7.9万元。1983年6月与上海电气自动化研究所协作,共同研制GZB型功率因数自动补偿器,12月通过省级鉴定,年产功率因数自动补偿器80台。1984年,购进压床、冲床、剪板机等机器设备,并自制立式拉床1台,使拖拉机驾驶室产品质量迅速提高,铁牛55、上海50、泰山25三个型号拖拉机驾驶室由二级产品上升为一级产品,产值增加40%。年底固定资产93万元,职工186人,完成产值178.7万元,比1983年增长62%;实现利税26.9万元,比1983年增长84.2%。1985年,功率因数自动补偿器产品划出,单独成立“中都自动化设备厂”。该厂仍以生产农用机械为主,固定资产95万元,职工198人,完成工业产值150.1万元,实现利税17.5万元。凤光牌泰山25型拖拉机驾驶室获安徽省优质产品称号。
3、铁木农具
1952年临淮镇成立铁业组,1957年把全镇的铁木业组合并成立临淮铁木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为“临淮铁木农具厂”,产值13.4万元。1959年,“临淮铁木农具厂”与“临淮关木材加工厂”合并,成立“地方国营凤阳县轻工机械厂”,有职工101人,工业产值40万元。1960年该厂划归县农业机械局管理。1962年更名为“临淮铁木农具厂”,划归县手工业合作社联合社管理,年产值3.57万元。1978年完成产值28.32万元。1981年有职工72人,完成产值30.47万元,1983年改为“凤阳县铁木农具厂”。1984年完成产值20.9万元,实现利税1.53万元。1985年中共凤阳县委决定以凤阳县铁木农具厂为基础,筹建“中都自动化设备厂”,性质为预算外地方国营工厂,隶属二轻局管理。固定资产31.88万元,职工116人,助理工程师4人,年产功率因数自动补偿器167台,木制家具2147件,产值151万元,利税25.5万元。
1956年8月,武店铁木竹生产社从上海购进柴油机、机床各1台,开始生产机械工业产品。同年改为“凤阳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武店铁工厂”,成为凤阳县第一家机械工业工厂。当时有铸锅翻砂、锻造、加工3个车间,固定资产10118元,职工35人,产值2.67万元。1958年,增加4台旧车床,主要生产犁铧、锄头、镰刀、铁锅等。同年底改为“凤阳第二机械厂”,划归重工业局领导,完成工业产值10万元,生产的标准双花栏滚珠轴承,名闻全国各地。当时,南京、广州、福建、北京、天津等20多个省市都派人来参观、学习。1960年,凤阳县第二机械厂合并到“凤阳县轻工机械厂”。1964年恢复“武店铁木社”,划归县手工业合作社联合社领导,年产值2.93万元。1971年,经滁县地区手工业局批准改为“凤阳县武店机具厂”,产值25万元。1972年成为县手工业系统先进企业。设备有自制的土挡床、土龙门铡、土铣床等。1973年7月改名为“凤阳县机具厂”,当年完成工业产值52.62万元。1980年固定资产43万元,职工141人,工业产值53.86万元,实现利税2.62万元。1985年固定资产44万元,职工150人,主要生产链轮、铸件和从事农机修理,年产铸件317吨,完成工业产值57.7万元,实现利税4.74万元。
1952年,县供销社在府城地区组成了府城铁业小组,有职工9人,产值1.55万元。1954年改为“府城铁业社”,人员增加到19人,产值1.97万元。1956年划归县手工业合作社联合社管理,1958年,“府城铁业社”改为“府城农具厂”。1959年改为“凤阳县农业机械厂”,划归县轻工业局管理,为地方国营工厂,有职工60人,年产值13.2万元。1960年改名为“凤阳县综合农具厂”,有职工73人,产值24.6万元,利税4.2万元。1961年并入县农具厂,1962年恢复“府城铁木社”,完成产值5.63万元。1973年,改为“府城农具机电厂”,完成产值32.2万元。1974年6月,“府城农具机电厂”改为“凤阳县农具机电厂”,完成工业产值35.6万元。1980年,固定资产12.6万元,职工127人,产值33.5万元,利税8.53万元。1985年固定资产14.8万元,职工118人,主要生产铁木家具、农具和铸件,年产家具9600件,完成产值56.28万元,利税3.19万元。
4、砂轮
1971年,府城旭东竹器生产社开始筹建砂轮生产车间改为“凤阳县旭东竹器磨具生产社”,主要生产油石、雨伞等产品。1972年2月改名为“凤阳县府城砂轮厂”,有职工73人,产值24.6万元。1974年5月更名为“凤阳县砂轮厂”,有职工78人,产值41.7万元。1977年固定资产24.8万元,职工114人,产值63.04万元,利税10万元。1978年开始生产绿碳化硅磨料,固定资产34.11万元,职工142人,产值130.5万元,利税15.1万元。1981年砂轮因机械行业调整而滞销,完成年产值74万元,亏损1.73万元。1984年,凤砂牌绿碳化硅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固定资产91.2万元,产值197.5万元,利税31.7万元,有职工136人。
5、钢窗
1979年8月成立农机系统知青厂,隶 属农机局,有职工89人。1980年固定资产1.6万元,职工77人,产值15.1万元,实现利税1.6万元。1981年划归县经济委员会管理,厂改名为“凤阳县钢窗厂”,主要生产建筑房屋用钢窗,年产钢窗27万立方米。1985年固定资产10.2万元,职工49人,工业产值57万元,利税6万元。
6、汽车改装
1985年府城镇创办“凤阳县汽车改装厂”。主要从事客车改装和汽车修理。1985年固定资产2.4万元,职工25人,年改装客车23辆,产值88万元,实现利税1.8万元。改装的汽车远销玻利维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