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中都城池
中都城为中都最外一道城,始建于洪武三年十二月
中都城,平面呈扁方形,明《凤阳新书》:高三丈,周五十三里,经踏测,四周长30.365公里。罢建中都时,土城已完,惟东、北砖垒约四里余。原设12门,后革去3门,仅开9门,洪武门、北左甲第门、朝阳门、涂山门为洪武二十六年修筑,上俱有楼;南左甲第门、独山门、长春门、前右甲第门、后右甲第门为洪武三十年修筑,上俱无楼。
中都城建成后,景泰六年(1455年)重新整修。此后,成化十五年(1479年)、二十年,正德三年、六年,嘉靖三年(1508年)、十一年、三十三年、三十六年,万历九年(1581年)曾一再奏请因旧地修筑砖城,但由于种种原因,均未能兴工修筑。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修《凤阳府志》时,中都城九门高峙,周围基址宛然。乾隆二十年(1755年),拆9门和包砖面的两段外城,取砖营建府城,中都城废为遗址。现城墙和城门基址有的清晰可辨,有的土台壁立,仍保持原来轮廓。
1、城门遗址
洪武门为南垣正门,北面正对承天门、午门。位于城西乡留守寺(司)村西南。城门包砖及城楼拆除,因遗址残存东西两座土堆,故当地俗称“双古堆”。遗址中部有路直北通达皇城午门,两侧土堆已平为缓坡种植作物,高出附近地面约3米。
前右甲第门是南垣西边一门,东离洪武门1585米。位于城西乡赵庄西南约200米处。由于城门包砖拆除,遗址呈明显的台址状,中间因门洞塌压,两侧分为陡壁的土堆,故该址亦称“双古堆”。遗址高出附近地面2.5米,中间的土路往北直达钟楼遗址。
南左甲第门系南垣东边一门,西距洪武门1625米。位于城南乡老人桥北310米,因早年拆城门取砖残存两座瓦砾堆,遗址俗称“老人桥双古堆”。1984年6月,滁县地区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勘探测量,门址台基深2.5米,宽40米,进深20米。内含明青花瓷片、砖瓦碎片,偶见条石、城砖。遗址东部为民房宅地,西部为一谷场,中部有一公路南北而贯。
独山门为东垣正门,南临独山涧。此门最初设计名朝阳,后改称独山,因山、涧而得名。原城门包砖拆除,遗址呈马鞍状两座土堆,位于城北乡三拐湾村西南,俗称“独山北双古堆”。1973年起,群众于此扒取石础、方石、条石及城砖,部分地下基址破坏。遗址土堆平为坡地种植庄稼,中部有条小路穿过。
朝阳门为东垣南边一门,北距独山门1670米,旧有街道经府治西达禁垣承天门前,位于城东乡东独山村东300米。此处最初设计为父道门,后废,改称朝阳。原城门包砖墙体及城楼拆除,遗址为一豁口。70年代,当地群众扒挖此门基址,取走城砖、条石。东西大路横贯豁口,两侧土台壁立,高达5米,与城埂连为一体。
长春门为东垣北边一门,南距独山门1950米,旧有街道西通县治(今山后街)。原城门包砖墙体拆除,遗址残存两座土丘,位于城北乡府东门村南部,故称“府东门双古堆”。遗址高出附近农田2.5米,剖面暴露出一层碎砖、一层夯土,层层相压,门址台基部分砖、石被取走。
北左甲第门为北垣东边门,与南垣南左甲第门遥相对称。旧有街道正南直抵山后街旧县治。位于城北乡老北门村南约500米处。因北垣正中玄武门未建,故俗称此为老北门。原建城楼及城门包砖墙体拆除,残存门洞为一豁口,两侧土台陡立,高约5米,东西与城墙土埂连接。
后右甲第门为北垣西边门,与东边的北左甲第门东西并列,相距3185米。位于门台镇老街北端,即烤烟厂仓库西南墙角处,南距合肥至蚌埠公路210米。原城门砖砌墙体拆除,遗址仅存瓦砾废墟。
涂山门为西垣西门,取用城西北“禹会诸侯于涂山”的涂山而名。原西垣设计3门,之南曰子顺门,之北曰长秋门。后定鼎金陵,仅建涂山一门。位于城西乡地子庵村西500米。拆除城门包砖及城楼时,遗址中间因门洞坍塌,成为甬道,两侧土台高出地面近5米,是中都城9门中保存得较为完整的一个遗址。
2、城垣遗址
南城垣东端位于城东乡五里庙东南侧,城角压在一口水塘中,西端至南吴庄东水库的水坝,折南缘凤凰嘴山坡抵九连张村北,再转西与西城垣南端交接,全长约8965米。从东南城角向西,至南左甲第门一段城垣已无遗迹,再西至洪武门东一段土垣,原位于陡峭的斜坡上,现有被水所冲刷或扒平的痕迹。洪武门向西约500米一段城垣,地表已无遗址,再向西经前右甲第门,至最西端为道路。由此向南折而朝西一段城垣,围绕凤凰嘴山而筑,故俗称“凤凰嘴”。滁县地区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根据航照判读其形状为“厂”形。现地表已无遗迹,仅凤凰嘴山东侧有条斜向东北至南城垣西端的大路。
东城垣南端连接南城垣最东端,北端位于城北乡世子坟村南,城角也压在一口水塘中,全长6170米。由南端向北至从庄东南300余米一段城垣已为农田,地表无遗迹。再向北1570米一段城垣,现存土埂高达10米以上,极似中都城“工虽未成,而土城巍然壁立”的原貌。自独山东北麓往北百余米即为独山涧,土垣遗址依稀可见。再往北,为550米宽的独山涧。从此涧北岸至独山门150米,还有城埂遗迹。然后向北,直到东北城角,这段遗址为大道或小路。
北城垣东端连接东城垣北端,西端位于门台镇大青郢村西北800米,合(肥)蚌(埠)公路北侧250米相交处。全长为7760米。由东端往西150米城垣遗址为大路。径直往西约300米一段城垣遗址,为小路。再西至琉璃岗村西南约500米处,此间城垣遗址可断续指认。由此向西地势急剧下降,残存城垣高于地面近8米,至300米处位于冈脊之上,城垣残高5米,迤西500米至北左甲第门;再西810米为土城埂。再往西到西北城角,有段300余米城垣为小路,其余地表无清晰遗迹。
西城垣北端与北城垣西端连接,南端位于凤凰嘴山西南坡,与西南角城垣交接。全长为7470米。由西北城角向南,至大青郢村西一段城垣无遗迹。再南到马鞍山西麓,城埂有被山水所冲刷的痕迹。从山坡南下经涂山门到凤(阳)淮(南)公路为大道,过凤淮公路直抵凤凰嘴西北麓,为长达2公里的城垣遗址。然后缘山而上,城垣为小道或坡地。再南至凤凰嘴南城垣西端,被扒平为冈脊种植庄稼。
二、中都城水关
中都城四面水关共18座,通水出入。现遗址多已不存。
独山大水关遗址位于独山门南,独山东北麓,老塘湖西端。明《凤阳新书》载:“下开五孔,上有启关闸槽,跨独山涧,洪武年间开置,自淮由濠通舟楫入城,久废。今遇淮水泛涨,仍通州入城至新桥。今桥之西有砖石修,河岸尚存”。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于东门水关外挑河数里,引淮水由老塘湖从迎水寺河入”。水关可能于此时拆毁,已无遗址,基址当埋于地下。
其它十七座水关遗址皆分布在城墙四面。东面除独山大水关外,长春门北、刘家洼东还有1处;北面的水关8处:琉璃岗村南1处,西南1处,北左甲第门西约400米1处,蒲北岗村西南1处,再西约700米1处,门台镇东1处,后右甲第门西约270米1处,再往西近900米1处;西面有水关3处:大青郢西南1处,老城埂村南1处,南吴庄西南1处;南面水关5处:大牛郢西北凤凰嘴东墙1处,再北400米1处,洪武门西1处,洪武门东1处,外金水河由此出城,南左甲第门东1处,汇众流由此进城,东流入独山涧。以上17处水关,除北左甲第门西水关因建铁路复线掘出基址,其余皆无遗迹。
三、禁垣
禁垣为中都的二道城,又称皇城禁垣,后来称皇城,位于中都城正中稍偏西南。《凤阳新书》:“皇城(禁垣)一座,在外城之正中,洪武五年筑。砖石修垒,高二丈,周九里三十步”。经踏测当为周长7670米。开4个门:承天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明永乐时,王英《扈从至中都》诗云:“重城壮且丽,飞观高百尺”。乾隆《凤阳县志》载:“皇城,已于乾隆二十年撤建府城”。至今禁垣城门及城垣遗址宛然。
1、禁垣四门遗址
承天门为禁垣正南门,位于城西乡顾家村西南。北与午门、南与洪武门皆在轴线上。现遗址呈台状,中部为大道所切成双古堆。东古堆高出地面2.3米,上植柿树已成林;西古堆因种植庄稼被扒成平缓土丘,高出地面1.5米。1985年,在双古堆南侧试掘,其台基砖脚尚在。
东安门为禁垣东门,位于府城镇洪武路西端十字路口,西对东华门。遗址原呈长方形,为南北两土台,1974年因取土夷平,现仅有部分遗址可寻。
西安门为禁垣西门,正东对西华门。遗址原为两个平缓的土丘,高出地面约2.5米。1974年3月,城西公社前进大队于此挖掘水沟,地下掘出松木桩。木桩长1.6米至2.07米不等,直径10—20厘米不等,下端皆砍削成锐三角尖,有的上面墨书“吕中所赵景玉”、“昌陵兰石”、“晏百户”、“百户陈王”等字样。虽置入地下600余年,尚未腐烂,惜无一原木存留,大都被农民用以制作家具、农具等。现遗址部分门台夯土仍存。
北安门为禁垣北门,位于凤凰山主峰之阴,即今宝盒山西北坡。正南稍偏东对玄武门。现门址布满大量的黄、绿色琉璃瓦砾和砖砾。其南北120米的平台上,到处都可见到砖砾,应为当年的附属建筑遗址。
2、禁垣遗址
南垣西端位于大桥村西北250米处,东端位于蚂蚱庙自然村村东北200余米,全长约1.68公里。现城垣遗址多为小路或大路,东南城角,已被单位建房。
东垣南端与南垣东南连接,北端位于万岁山(今雷达山)顶东北麓,全长约2.16公里。现城垣南段遗址为凤(阳)淮(南)公路,北段为土路。
北垣东端与东北城角相连,西端在今双庙村东北700米,全长1.67公里。据滁县地区文物保护技术科学研究所判释:“北垣的西段有一个约170°的内转折。”实地调查时只有墙基断面和凸出地面的残迹。
西垣北端与西北城角连接,南端与西南城角相交,全长2.15公里。现西垣遗址为一条笔直的土路。
四、皇城
皇城为中都城最里面的一道城,后来称宫城、皇城里城、大内、紫禁城、县城。位于府城镇西北隅,筑在凤凰山之阳正南。据《凤阳新书》载:皇城“洪武五年(1372年)筑”。
皇城为砖筑,《凤阳新书》载:“周六里(今实测为3.68公里)”。开四门:曰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洪武八年四月罢建中都役作,皇城已具备我国宫廷建筑的基本格局和形制;十月,朱元璋命皇太子及四王讲武中都;九年二月,命皇太子率三王往凤阳,观祖宗肇基之地,十月,诏六王练兵凤阳,皆先后居于皇城。永乐初,幽建文庶人于城内,至天顺初释出,城内遂空无居人,由守城奉御内官看守,守备凤阳皇陵太监兼管皇城门禁锁钥。崇祯八年兵乱,镇守太监奏请容民避难其中。清康熙六年移县治于城内,居民渐密,从此改称县城。至乾隆年间,城极坚壮,四百年来,东、西、南三门台基间有坍塌,北面折陷十余丈。始增建四门城楼,并更易城门名称。道光二十一年,修葺。咸丰年间,城西南隅亦多折裂,女墙间有倒塌,城楼均无存。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侵凤时勾结汉奸大批拆毁县城内官署、民房。建国时,皇城仅剩一座空城。1950年至1952年,华东军区拟利用皇城作战犯监狱,撤除城内公私房舍,后未果。1958年拆皇城东华门南北侧城墙各一段,取砖建炼铁炉。1963年3月,省人民委员会公布皇城为全省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初,县“四清”分团组织部分公社群众,拆扒东城墙,取砖砌井筑坝,“文化大革命”中又遭红卫兵破坏,致使东华门以北至角楼城墙仅剩2米高。1968年,先是4个月内拆除玄武门东西两段城墙一半,继县成立拆城领导小组之后,始大规模拆城卖砖。至1970年,东华门和东城墙、玄武门和北城墙、午门及两翼楼里外侧砖墙被拆除尽净,仅剩残缺的午门、西华门及南城墙西段和西城墙1100米长的城墙。1982年2月,明中都皇故城连同皇陵石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皇城四门
午门为南门,正中三券,左右掖门,共五券门。掖门前为两观(翼楼),平面呈凹形。据《洪武实录》“城墙高三丈九尺五寸,城楼台基高五尺九分。”经实测城楼台基北面东西宽142.4米,南北深41.5米;南面东西宽70.8米;两翼楼内侧南北长47.5米,外侧南北长89米,各宽35.8米。乾隆二十六年增建城楼,改门名钟离。咸丰年间楼圮,今存柱础石数块。原城楼台基四周砖筑的墙体,于1970年拆除。现残存城楼夯土台基、正中三券及两掖门券砖拱券、正券两侧及城楼四周部分须弥座浮雕。
午门城楼夯土台基残高约12米,自底至顶为一层黄粘土,一层碎砖。每个拐角部位则在夯土层内砌口字形砖墙体,内填土夯实。台基顶部因取砖被掘成凸凹不平。1983年1月回填夯实。午门正券洞高8.6米,宽5米,左右券洞各高7.6米,宽4.5米。三券洞北端被拆除3米多,南端拆除9米,现存29米。左右掖门各从两翼楼内侧端开门,宽3.1米,东西相对,然后各向里伸延,再折转向北进城。左掖门宽4.1米,右掖门宽4.1至4.15米。
西华门为皇城西门,共三券,东与东华门相对。经实测,城楼台基宽70.6米,东西深37.4米,南端里侧有长40米、宽8米上城马道,与城墙相连接。西华门的墙体、城楼台基高度与午门同。此门于清乾隆二十六年增建城楼,并改门名为涂山。咸丰年间楼毁。现台基基本保持完好,残高13.2米。正券宽5.1米,高7.6米,西面拱券两侧被拆除7.6米,东面拆除约0.4米,残长29.4米。左券宽4.5米,高6.6米,东面拱券拆除0.4米,西面右侧拆除7.6米,残长29.4米。右券宽4.5米,高6.6米,东面拱券被拆除0.4米,西面左侧拆除7.6米,残长29.4米,右侧拆除4米,残长33米。三券顶壁砖已剥脱2至3层,两壁砌砖亦多有脱落。基部须弥座上镶嵌有砖雕,再上面有一排壁灯龛。壁灯龛宽37.高39、深70厘米。每一排为11个,相间2.35米至3.2米不等。
东华门为皇城东门,共三券,西与西华门东与东安门相对。东华门的墙体、城楼台基高度与午门、西华门同,其宽及进深均不详。此门于清乾隆二十六年,改门名为濠梁。咸丰年间楼毁。三券和台基砌砖已于1974年拆除,仅存夯土台基,由碎砖夯土层筑成,每层17至22厘米不等。今台址中部因东西大路穿过,呈一马鞍形,两侧为两土台。南土台高出附近地面10米,北土台高出附近地面7.9米。
玄武门为皇城北门,共三券。南与午门相对称。城墙高三丈九尺五寸,城楼台基高五尺九寸五分。此门于清乾隆二十六年增建城楼,改名为临淮,咸丰年间楼毁。1974年拆除城楼台基和三券砌砖,仅存土台遗址。今台址东西长150米,南北宽50米,高出附近地面8米。自南向北有小路由中部穿过。
2、皇城角楼台基
皇城角楼位于皇城的四隅,分别为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角楼。据《洪武实录》载,午门东南、西南角楼台基与午门、东华门、西华门城楼台基同,俱高五尺九分;而居于北面的玄武门东北、西北角楼台基与玄武门城楼台基同,俱高五尺九寸五分。其建筑规格颇为特殊。今西南角楼台基保持完好,余皆拆毁,仅存土台遗址。
西南角楼台基东与南城墙西段、北与西城墙南段连接,外侧墙体突出城墙1.15米。角楼砖砌台基,呈L形,外边东西长47.85米,南北长47.05米;东边宽30.85米、北边宽41.05米。东北缩进一角,南北长17米,东西长16米。现城拐外角地面上,尚留有两块115公分见方,厚46公分的础石。
东南角楼台基原呈┙形,由于70年代拆砖复土堆积成弧形三角,南边长65米,东边长70米,高出附近地面9米。其上清乾隆时增建六层砖塔一座,已于“文化大革命”初期拆除。
东北角楼台基原呈┓形,70年代拆除砖时复土向西侧堆积成波形。现土台高出附近地面8米,南部长55米、宽20米;西部长55米、宽35米。
西北角楼台基原呈厂形,砖砌墙体拆除后,现土台呈弧形三角,北边长80米,西边长75米,高出附近地面7米。
3、皇城城墙
皇城城墙,东西面长965米,南北面长875米,《凤阳新书》:高二丈五尺。城墙几乎全部用大城砖砌成,仅局部墙基夹有少量粘土。终明一世,皇城城墙一直完好。清咸丰时,城西南部墙多有折裂,“女墙间有倒塌,城楼(清增建)均无存。”今除南城墙西段和西城墙残存外,余皆拆除。
西城墙连同西华门楼台现残长844.6米,是皇城保留较完整的一面城墙。墙体底宽8.4米,顶宽6.4米。外侧中段上部有极少一段坍塌,里侧表层壁砖有10余处被掘剥,女墙今已倒塌,顶部坦平如大道。
南城墙午门以东已扒拆,仅存土埂砖屑土垅,高出附近地面约3米。东端原内金水河出水涵洞处,现仍为水沟。午门以西城墙基本完好,全长366.3米,东端有两段84.3米的墙体已拆除,实际残长282米,底宽8.7米。西端连接西南角楼台基,此段上部有小截豁口。女墙皆不存,顶部不甚平整。
东城墙皆已拆除,仅存土埂。东华门以南至东南角楼台基,此段土埂现为坡地,约高出附近地面2米;东华门以北土埂,经平整高出附近地面不及2米,南端为县水泥预制构件厂,北段已辟为大道。
北城墙亦已拆除,仅存土埂。部分地段墙基于1975年被扒掘,坎坷不平。土埂两处已夷为平地。西端自北向南有水流入皇城,为原内金水河进水涵洞处。
4、护城河
中都三套城墙仅皇城有护城河。此外,《凤阳新书》载;中都城“东惟朝阳门外濬隍一段,深阔积水”。1967年航测1比5万的地形图上,标绘此段城河在朝阳门外以南长约700米,宽150米至100米不等。现尚存原面貌。
皇城护城河环绕皇城东、南、西3边,北边原仅为河沟,1958年开挖拓宽,现由各城门分隔为两大段。东护城河,南段宽约80米,离城根30—35米,接近于原河岸位置;北段宽70—85米,离城根仅15—40米,南宽北窄,内侧河岸乃人为的改变,外侧北端明显由万岁山麓流失的水土冲积而延伸。南护城河,东段宽70—75米,离城根40—45米,基本接近于原河岸位置;西段宽80—85米,离城根22—25米,内侧已向北伸,外侧接近于原河岸的位置。西护城河,南段宽80—85米,离城根35—40米,接近于原河岸位置;北段宽75—95米,南宽北窄,北端仅宽50米,离城根25—30米,内侧河岸已有扒塌,外侧向里收进。北护城河,原宽度和位置不详,现两岸都很平直,河宽65—70米,离城根40—45米。
城河坝、闸《明太祖实录》:中都皇城“城河坝砖脚五尺,以生铁熔灌之”,但未指明坝的位置。现护城河上坝、闸有:东北角拦河坝1道,东城河北段拦河坝、东华门外溢水坝1道,东南角石砌水闸1座,西南角砖砌小水闸1座,西华门外砖砌水闸1座,其北砖砌小水闸1座,西北角城河南岸土坝1座。据当地群众反映,上述坝、闸为建国后建筑。原“城河坝”遗址,尚待于考古发掘。
五、中都街坊
《明太祖实录》载:洪武五年正月甲戌,“定中都城基址”时,初步规划“街二”、“坊十六”。在以后建设过程中,陆续规划修筑了新的街坊,至天顺、成化年间修《中都志》时,记载的街有24条,坊104个。至万历末修纂《凤阳新书》时,街增加到28条,而坊减少到94个。由于中都兴建和使用时间短暂,未能全部建成城市,因此仅据文字记载和现存道路,中都街坊的位置如下:
街中都街共有二十八条,皆纵横排列对称。现据城门位置,东西左右方位,以及尚存情况,分述如下:
洪武街,中轴线南端竖街,自洪武门向北至大明门,现为大道;玄武街,中轴线北端竖街,自玄武门(外城正北门,未建)向南,现北段为大路。左辅街,禁垣东竖街,自南左甲第门经鼓楼,北至九华山前,现南段和北段为公路,中段为府城街道;右辅街,禁垣西竖街,自前右甲第门经钟楼,北至马鞍山前,现南段为大路,北段为小路。东城街,竖街,在左辅街之东,现中部有间断小路;西城街,竖街,在右辅街之西,现为曲折小路。左甲第门街,山后竖街,为左辅街的延长线,经凤阳县治,北至北左甲第门,现为大路;右甲第街,山后竖街,为右辅街的延长线,北至后右甲第门,现北段为门台镇街道。顺城街,南城洪武门里侧东西横街,东经南左甲第门里侧,西经前右甲第门里侧,现西段为大道或小路,东段已无遗迹;子民街,北城原外城玄武门里侧东西横街,东经北左甲第门里侧,西经后右甲第门里侧,现仅西端为公路,余皆无遗迹。泰安街,顺城街北横街,东段为小路或大道,西段已无遗迹;云济街,泰安街北横街,东至鼓楼,西至钟楼,现为公路或街道。父道街,云济街鼓楼以东横街,东至原父道门(后革为朝阳门),现为街道或大路;子顺街,云济街以西横街,西至原子顺门(后革废),现为凤阳至淮南公路。东华街,东华门外横街,自东安门向东,现为洪武路;西华街,西华门外横街,自西安门向西,现为大路。朝阳街,横街东至朝阳门(后改为独山门),现东端为大路;涂山街,横街西至涂山门,现为大路。长春街,横街自凤阳县治至长春门,现东端为大路。其余台街、志士、工艺、淮南、光天、化日、刚毅、清淮、永福等9条街,位置不详。
坊《中都志》记104坊,为:泰和、里仁、顺城、辅德、善庆、崇德、中和、安静、阜民、居仁、新民、昇平、安泰、顺化、仁英、咸亨、通顺、永庆、丰乐、英灵、感应、明伦、广惠、怀德、务本、节受、武定、文治、仁爱、克勤、治安、长乐、懋功、世德、广和、寿宁、嘉惠、长安、尚贤、显英、安定、景福、惠吉、凤凰、云从、仁寿、利贞、会同、允安、宣化、俊乂、五福、人和、鼎新、养贤、思善、日新、孝友、德润、宣文、利用、正德、化成、施仁、来远、居仁、惇信、遵教、同仁、志道、永安、明德、大安、安济、美化、志善、崇庆、承宣、平政、厚俗、春辉、昼锦、立教、迎思、守礼、声教、福延、志德、仁智、安业、会通、大有、永济、宝善、惠政、敬信、育德、允中、积善、从善、钦崇、德厚、恭让、淮阳。尚能知道位置的有:明伦坊,在鼓楼西云济街北。中都国子学在明伦坊。感应坊,在禁垣东南,云济街北。中都城隍庙在感应坊。英灵坊,在禁垣西南,云济街北。开国功臣庙在英灵坊。仁爱坊,在盛家山(日精峰)前。会同馆在仁爱坊,后为凤阳府治。此外,原镇抚、激扬两坊,在今府城楼东街北。
六、中都宫殿
中都宫殿又称“临濠”宫殿,位于今府城西北隅皇城内。《中都志》:“宫殿,洪武三年建,在皇城内”。今虽殿宇皆毁,仅存遗址多处,但察其旧址布局,与南京吴王新宫、北京故宫相似。
奉天门遗址位于皇城中轴线南部。南距午门约205米,北为奉天殿。门台基遗址尚存,俗称“大晏台”。墙基于1971年被扒拆。现为一东西土丘。地表残存大量的琉璃瓦屑和砖屑。1984年9月,经滁县地区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勘探,门台基址面阔约60米,进深25至28米,埋深2.5米,台基墙宽1米。
奉天殿遗址位于皇城中轴线中部,南距奉天门约255米,殿台遗址呈“十”字形高地,南北长约101米,东西宽约76米。清康熙二十五年,在此建凤阳县学,1950年拆除。现地表凹凸不平,一般高出附近农田约1.5米。1982年11月,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和凤阳县文物管理所,择其中心偏西由南向北和中心由东至西相互重交开1米宽探沟2条,面积为130平方米,为保存原夯土层,发掘的深度不一,均无见到生土。后又在殿址的东南角试掘10×10探方二个。因皆近殿址边缘,东边为大斜坡,实掘面积仅120平方米。
地层关系,由于同一条探沟内寻不到完整的地层关系,仅以南段探沟西壁剖面为例,大致分两层:第一层为扰乱层,厚度0.3至1.75米。该层除清代遗存的碎砖瓦及白灰块外,还有明代的石柱础、琉璃瓦当、滴水残片等。第二层为夯土层。一是殿址的中心,用黄土夯筑,夯层清晰,土质坚硬,内无杂物,应为大殿的基础台基部分;二是在黄夯土的南、北两边,用白灰色碎石加褐色土夯筑,不分层,其硬度不及前一种,属于该殿址上最早的建筑遗存,即为明初的大殿台基。
文华殿遗址位于奉天门东,文华殿桥后。遗址现为农田,南北小路从中间穿过;东部原布列有20余块石础,惜于70年代毁损;南部尚存数块石础,皆已移位。该址未曾发掘,殿基范围不详。
武英殿遗址位于奉天门西,东与文华殿对称。遗址现为农田,地面琉璃瓦屑遍布,尚有石础留存。据当地群众反映,在南部耕地曾发现地下有石础数块,似在原位未动,复为土掩盖。
东宫遗址位于文华殿北,当时宫殿建筑格局、名称未详,群众统称为“东宫”。遗址呈明显的高台平地,现为农田和村落。地面遗址的石础和琉璃构件碎屑等,比比皆是;地下因群众挖沼气池,显露夯土层厚达180厘米。耕作时,偶有大黄瓦出土。
西宫遗址位于武英殿北,奉天殿西,群众俗称“西宫”。遗址亦为高台平地,上多建有房舍。地表遗存大量琉璃碎片;地下因群众修沼气池,亦曾发现夯土层。1982年11月,省、县文物工作者于此开挖探方,发现有砖墙殿基。
后宫遗址位于皇城后部,宫殿布局和名称,未见史书记载,当地群众以其方位称之为“后宫”。明代已废为遗址,清康熙元年于此建永泰北仓。建国前,仓毁,遂为荒地,俗称“北大仓”,现为农田。地面残存石础及大量琉璃构件堆积物;地下曾发现砖砌墙基,时有成排堆放的大黄瓦出土。
七、中都金水河
明中都金水河为人工开掘,因位于皇城内外,故有内金水河和外金水河之称。
1、内金水河
自皇城西北隅涵洞引水入城,沿西城墙内侧向南,至西华门内,经西华门桥,曲折东转,经武英殿桥,向南经奉天门西桥,复东旋即折南,再东穿午门内金水桥,曲折东北,经奉天门东桥,折转向东经文华殿桥,又东折南转,经东华门桥,蜿蜒南下,出皇城东南角涵洞,汇入南城河。建国初期,该河尚保存完好,后因多次利用,遭至破坏。尤在“文化大革命”中,为扩大耕地,大部回土填实,部分地段、河道的两侧护岸以及河床铺砖被扒拆,进出水涵洞、水闸砌砖亦于1974年至1975年间先后被扒拆。今除西部间断残存水沟外,余皆难以辨认。1984年3月至5月,滁县地区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对部分遗址进行电探并经探坑验证:原河道宽约6米,约3米深处铺有明代大砖,平铺砌缝严密规整,显示出当年建造工匠的精湛工艺。
2、外金水河
外金水河两岸砌以砖石,由皇城东南角护城河东侧南端泄水闸引出,东行折南,再折东至近禁垣东墙南段处南行,折转向西至今夹东村北,折转东南出禁垣南墙东端南行,穿云济街金水桥径南,出中都城南城墙,合洪武门涧水,东入淮。至乾隆时外金水河尚存。今有禁垣东南角以南650米一段,两侧护岸虽不复在,其故道基本保持原状。
3、桥梁
多毁拆于70年代以前,尚存之桥梁,均为明代砖石结构,或部分拱形砖券暴露于外,或陷没于地下,或残存砖砌的桥基。现择其要者分述于下:
东华门桥位于皇城东华门内约41米处,东西向,跨内金水河。桥长15米、宽16米。现桥身没于水中,仅露出北侧四层、南侧三层拱形砖券。此为保存较好的桥梁之一。
文华殿桥位于东华门内约165米处,稍偏北,南北向,跨内金水河。桥孔已干涸淤塞,桥身没入土中,仅桥之东侧二层、西侧五层拱形砖券露出地面。
内金水桥又称御桥、内五龙桥,位于皇城午门内约30米内金水河上。桥为五座,南北向。左右两桥南对左右掖门,均毁拆于抗日战争时期。中间三座正对午门三券洞。三桥相联,南北长17米,东西宽23米。现桥基底部木桩尚在。
外金水桥又称御桥、外五龙桥,位于皇城午门南侧约175米处。当地群众俗称“马黄桥”。桥为五座、南北向,东西跨皇城南面护城河。建国初,外金水桥尚在,50年代中期为当地群众扒拆。
金水桥位于云济街东部,与云济街西侧李家大桥东西相对。外金水河经此桥而过。乾隆《凤阳县志》:“县城(即皇城)东南有金水桥,跨金水河。”现桥下外金水河故道尚存,而桥改建为砖石桥,三垛二孔,桥面用四块石条平铺,两侧有砖墙栏杆。
李家大桥原名金水桥,位于云济街西部,桥两旁村庄冠以桥名。现桥为单孔砖石拱券,总长13.4米,宽9.3米,跨径3.2米。70年代凤(阳)淮(南)公路经此,原桥未动,南端加宽近2.5米,改建为单层石拱券。原桥下之水,出凤凰山西麓,汇于禁垣西安门始向南流经此桥,出中都城南墙入涧水。现故道改为水渠常年不竭。
4、水井
中都城内的水井,既供人饮用,又为救火。明初营建中都时开凿。现存大小水井众多,大井有“故宫井”、“四眼井”、“二眼井”;小井较著名的有铜井、铁井(在府城东南)、“学井”(在府城西部)等。
故宫井位于正殿北稍西约150米,因在后宫,故名。清吴初枚《故宫井》诗有“白玉雕栏砌宫井,碧梧沉沉覆清影”句。1974年前尚有一池井水,现井为琉璃碎屑等物回填。井壁为城砖砌筑,直径1.82米。井栏为一整块白玉石料,外圆直径2.6米,东南侧有一道裂缝。
四眼井位于奉天门遗址东南约70米处,因开有四眼,得名。井壁为城砖砌筑,口沿直径2.07米,中部南北横置青石条两块,其上原东西向平铺青石板六块,组成一圆形井台,直径2.55米。现井尚存,井南部三块石板不存。
二眼井位于奉天门遗址东南约70米处,上开二眼,得名,东与四眼井对称。井壁为城砖砌筑,口沿直径2米,由中心点之南北各横置一块青石条,上放一层大城砖,再上南北向平铺六块青石板,组成圆形井台,直径2.45米。现二眼仅存东一块凿的半眼,仍为饮用井。
八、中都楼台
鼓楼基座鼓楼又称中都谯楼,位于今府城镇中心偏南。明洪武八年建,在原云济街东端。鼓楼是一座城阙式建筑。据《凤阳新书》载:筑台,下开三券,上有楼九间,层檐三覆,栋宇百尺,巍乎翼然,琼绝尘埃,制度宏大,规模壮丽;上置铜壶滴漏,铜点更鼓,以警朝夕。该楼在明代一直完好无损,崇祯八年(1635年)基座上的楼宇毁于兵火。崇祯十二年重建,其宏壮规模不减当年。乾隆二十年新建府城,将此楼包在城中,“闳敞壮丽,诚一方之形胜。”每日人群从楼东、楼南、楼西、花铺廊四条街上,拥向楼前,遂成闹市。“谯楼归市”为凤阳八景之一。咸丰三年楼宇遭兵焚,然“台址犹存”。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据守台基,曾在顶面中部砖砌战壕。1981年6月至次年2月,县人民政府拨款在基座上面四周砖筑73个垛形围墙;并在上楼进口处,新建长5.2米,宽4.8米,高5.6米门楼一座。鼓楼基座东西向,呈长方形,基座东西面宽72米(含上楼斜道),南北进深34.25米,通高15.8米。三券东、西两侧,镶有10厘米宽的一圈白玉石,正券两面门额,横书阴刻“万世根本”4个大字。
钟楼遗址位于城西乡钟楼村东,在原云济街西端,东距鼓楼基座3公里。《凤阳新书》载:“洪武八年建,下有台,开三券,上有楼,重檐三覆,中悬铜钟,以警朝夕。”钟楼东西向,与鼓楼相对,排列于中都禁垣前方两侧。在明代,钟楼一直保持完好,制度宏大、规模壮丽。清康熙时,楼已圮,其(砖台)址犹存。乾隆二十年拆基座取砖新建府城,仅存土台。1973年至1975年,土台陆续夷平,基部城砖被扒,仅存遗址,现高出附近地面二点五米。凤(阳)淮(南)公路由此经过。
观星台遗址观星台又称钦天监、观象台,位于皇城东3公里独山之巅。洪武五年七月建,七年七月完工,遂命钦天监令管豫亲去中都督造、安装、校正璇玑、玉衡等测天仪器。观星台的建筑规模,台有三层。明洪武八年因罢建中都,革废钦天监,观星台长期未经修葺,至万历末惟璇玑、玉衡、铜盘、松址尚存;康熙时基址尚存。抗日战争之前,因台址建孤庙一座,后毁。今观星台遗址尚清晰,为一长方形平台。其中部为圆形山顶。顶尖为一直径5米的圆平面,可能为最高一层台。顶尖现有石础两块,规格不同,且小,当为后代庙宇的遗物。
九、中都坛庙
圜丘遗址圜丘亦称圆丘,在中都城洪武门外东南1公里,即今城南乡龙盘村中部。洪武三年建。洪武八年夏四月朱元璋“亲至中都验功赏劳”,曾往此告祭天地。至天启时,殿垣久废,基址存,松柏森立。清康熙年间在圜丘旧址建僧寺,名“圜丘寺”。建国前,寺已废圮,建国后,圜丘遗址,渐被削平耕种;50年代群众于此挖砖取石,发现有一块2.5米以上见方的龙蟠石础,可惜于70年代末被砸碎砌房。今地形、地貌仍保存明初圜丘的基本面貌。经调查勘探,证实整个圜丘建筑别具一格,是一座直径1.1公里的圆形建筑区,外围建有护墙,四条宽20米由块石铺成的甬道从四面通向中心的祭天圜丘。
方丘遗址方丘又名方泽,位于中都城后右甲第门外东北1.5公里,今门台镇陈嘴村东。洪武四年正月建。至天启时仅坛址存。建国后,遗址上散存的螭首、望柱、浮雕、琉璃瓦等建筑构件,陆续被当地群众移入村中。现坛址没入方丘湖中,其斋宫殿址尚存。
太庙遗址太庙,即明太祖朱元璋之宗庙。在今午门前东侧、城西乡东夹城村。《明太祖实录》:洪武四年正月庚寅建太庙于临濠。礼部奏:“临濠宗庙,宜如唐、宋同堂异室之制。”前殿及寝殿一十五间。殿之前俱为侧堦,东西旁各二间为夹室。今遗址为居住区和农田。
大社稷坛遗址大社稷坛位于午门之右、今西夹城村。洪武四年五月诏立大社稷坛于中都,命工部取五方之土筑之。《凤阳新书》载:“大社坛,在阙门之右;大稷坛,在大社坛之右。”此与明初“二坛同一”的制度相符。建国前此为孤贫院,建国时废成瓦砾堆,于70年代平整为耕地,至今村东、村南有地名上台子、孤贫院,均应为大社稷坛的部分遗址。
功臣庙与开国元勋阁遗址位于皇城午门西南今城西中学后部。洪武六年十月丁酉,立开平王庙于中立(凤阳)府皇城西。时因其他元勋功臣咸在,中都塑像祭祠的仅开平王常遇春,故又称“开平王庙”,后为开国功臣庙,简称功臣庙。开国元勋阁,在功臣庙外,列国朝开国功臣名爵于上。《大明一统志》云:“在府治西南,本朝洪武八年为开国功臣徐达等建。”《中都志》又云:“开国元勋阁,即功臣庙。”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重修,清康熙时废。现遗址清晰可辨。
历代帝王庙遗址历代帝王庙,位于今凤(阳)淮(南)公路北、城西小学与钟楼遗址之间。洪武六年十一月,命建历代帝王庙于中立府皇城西。庙毁于何时,未详。现遗址存有大量琉璃瓦屑、砖砾。
中都城隍庙遗址中都城隍庙原位于皇城午门东南,今为西门村,明洪武六年建成。康熙六年,府城隍庙毁于火,重建;嗣后,叠为水冲,殿庑门楼尽废,仍移至中都城隍庙。康熙十年冬,中都城隍庙亦毁于火,惟存两廊数楹,重建。乾隆二十三年,重修,改曰“凤阳府城隍庙”。咸丰年间又遭兵焚,同治八年(1869年)、光绪十年(1884年)、十二年,先后修建。抗日战争期间大部被毁,其余殿舍于1950年被府城粮站建米厂时拆除,遗址上碎砖瓦砾遍布。
十、中都公署
中都公署首为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次则国子学、会同馆、察院、兵马指挥司分司,再次为府治、县治,罢建中都后,又先后设置察院巡按行台、都察院巡抚行台、西察院、南京户部分司、河南按察兵备行台、东公馆、西公馆等公署。现建筑皆已不存,遗址有:
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遗址中书省,在午门左;大都督府,在午门右;御史台,在大都督府西,俱洪武三年建。由于定鼎金陵,未曾启用。后于天顺三年(1459年)拆除中书省等衙门房五百余间,重建龙兴寺。中书省遗址在今城西乡顾家庄附近;大都督府、御史台遗址皆在城西乡马黄桥村前。
会同馆与凤阳府署遗址会同馆,原在凤凰山仁爱坊,即今凤阳中学。此为接待国宾的宾馆,建于洪武七年。洪武八年十月改会同馆为凤阳府治。永乐十二年(1414年)重修,成化八年复行修理。咸丰八年(1858年)毁于火,同治十三年重建。1981年拆除建教学楼,其余建筑早已更新,今遗址仅存柱础石、抱鼓石、石狮及重修府治碑。
兵马指挥司与凤阳县治遗址中都兵马指挥司,位于今城北乡山后街村,明洪武五年设。洪武十三年凤阳县治移建于此。清康熙六年迁县治于皇城内。现遗址存留建筑石构件等。
中都留守司及八卫一所卫署遗址中都留守司,位于城西乡留守寺(司)村。《中都志》云“中都留守司故行大都督府也。洪武十二年,天策卫指挥佥事万得创建。洪武十四年驸马都尉正留守黄琛开设”。统辖留守中都的共八个卫一个千户所。清康熙年间,卫所俱归并州县,凤阳境内留凤阳、凤中、凤左右、长淮四卫。雍正四年(1726年),以凤阳右卫归并凤阳中卫,乾隆十五年,又以凤阳中卫归并凤阳卫,其时,凤阳境内仅存凤阳、长淮两卫。如今,中都留守司遗址仍称留守寺(司);皇陵卫遗址在今卫前村;留守左卫遗址当在城西乡钟楼村附近;留守中卫遗址在今鼓楼西南方位;凤阳中卫遗址在今城西乡夹城村前;凤阳右卫遗址在今城西乡赵庄附近;怀远卫遗址在今电影公司东侧。凤阳卫署,初名濠州卫,原在临淮旧城宣化坊,洪武七年改凤阳卫。清乾隆二十年,移建于凤阳县城西门内,即今皇城西宫遗址前。现遗址为“卫衙门”地;长淮卫遗址仍为地名,1959年由凤阳县划归蚌埠市;洪塘湖千户所遗址不详。
中都国子学与凤阳府学遗址中都国子学,位于今府城西门桥北侧,护城河内外。始置于明洪武八年,为明初国学之一。洪武九年三月,命凤阳武臣子弟肄业于中都国子学。是年,又命素有名誉的贝琼迁中都国子学助教。洪武十五年三月改国子学为国子监,二十六年十月革中都国子监,以其师生并入(京师)国子监。乃以中都国子监旧址为凤阳府学。后历经弘治十年、正德间(1506—1521年)、嘉靖十年修葺和扩建。崇祯四年毁于火,六年(1663年)重建。清康熙四年稍修,十九年重修。乾隆二十年,新建府城,学基分而为二,文庙在西城外,教官署在西城内,因体制不协,乃于二十一年,移建于东城之内。建国后,于1952年改建为安徽省第四监狱。1975年,又改为凤阳县委党校。现中都国子学遗址,尚存龟跌碑座2个,井一口。
中都百万仓与广储仓遗址百万仓位于五里庙乡吴庄一带。洪武五年建。洪武六年七月户部奏计今年秋粮京仓收贮四百八十三万石,临濠仓九十二万石。时营建中都,军士、工匠云集,尚积贮充稻如此,可见其规模广大。洪武十一年,百万仓改为广储仓。后遂废。现遗址为民宅和农田。广储仓共分五仓。《中都志》载:“广储一仓、二仓、三仓、五仓俱在(凤阳)府治西北二里,广储四仓,在(临濠)旧城涂山门内。”此后,广储仓及府县仓改名易地频繁。今诸仓皆久废。广储一、二、三、五仓遗址,当在新建的体育馆附近,1985年在建工地出土大量碎砖、瓦砾。广储四仓遗址,今为临淮居民建房。
中都演武厅遗址中都演武厅,又称演武场、教场。位于今五里庙乡东教场村与西教场村之间。始置于洪武十四年,广三里,八卫所官军操练于此。十八年十月丙午,命蜀王椿驻凤阳,阅武中都。明朝后期,江北庐州、凤阳、淮安、扬州四府,徐州、滁州、和州三州文武乡试,每三年在凤阳举行一次,时间连续七十天。《凤阳新书》载:“督抚台,察巡历凤阳阅操及试江北武举,一场马箭,二场步箭,则咸会于中都之演武场。”入清以来,中都演武厅规模已缩小,四面约三顷,以为演武之地。至清末废,今遗址为民居及农田。
十一、高墙
高墙位于禁垣东侧,是明中都颇为特殊的建筑,专门禁锢朱明王朝皇族宗室罪犯。清代以后,高墙遂废。现建筑无存,遗址尚在。
始建年代高墙始建于何时,未见史志明确记载。据《罪惟录》: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即位,“(建文)帝弟吴王允通、衡王允、徐王允,咸降封(建文四年七月),寻(九月)废熥为庶人,入高墙”;永乐十四年十二月,故吴王允熥卒高墙凤阳”。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汉王高煦子瞻圻有罪,据《罪惟录》“发凤阳守陵”。《弇山堂别集》作:“以罪发高墙”。可知永乐年间已有高墙,并禁锢罪宗。
建筑规模高墙分东高墙(9宅)、中高墙(13宅)、西高墙(19宅)、四高墙(7宅)、五高墙(10宅)。《凤阳新书》载录的嘉靖三十六年《尹令再疏》:“凤阳五处高墙,崇垣深渠,门楼敌台,不减郡县城郭,规制且在宫阙左掖。五墙不时修濬”。高墙的管理甚严,门禁、锁钥由凤阳守备太监兼管。并专设“高墙军”警卫看守。崇祯八年,农民军攻占凤阳时,曾杀死“高墙军一百九十六名”。
囚禁罪宗《凤阳新书》高墙条“国家宗子,间有丽法不检,轻者亲藩覆治,重者锢凤阳高墙,盖使亲近祖宗之墓,思创业之艰难,或知省改。然至修治墙宅,及未减释归者,征夫颇劳”。天顺以后,又以各处违犯祖训宗室,发凤阳高墙为庶人,省令悔悟。到嘉靖三十三年,据中都留守司皇陵卫致仕指挥尹令等奏疏:“计今各墙五十余宅,共三百余口”。此后屡量释高墙庶人,屡发罪宗锢高墙。崇祯八年,农民军攻占凤阳,纵高墙罪宗百余人。十七年四月辛亥,唐王聿键释高墙,五月释高墙罪宗七十五案,凡三百四十一人。
高墙遗址《中都志》里万历四十一年增补的《凤阳府治图》上,绘制的五处高墙位置,在府治北面左右两侧。左侧,东高墙居东,迤西紧依五高墙;右侧,四高墙居北,南与中高墙对称,中高墙西为西高墙,两墙亦对称。乾隆《凤阳县志》高墙条:“按今府城小北门一带,土人犹称高墙巷”。遗址在今府城北部。
十二、公侯第宅
《明太祖实录》载:洪武五年十一月癸亥,诏建公侯第宅于中都。这些公侯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卫国公邓愈、宋国公冯胜,“凡六公”;中山侯汤和(十一年正月进封信国公)、南雄侯赵庸、长兴侯耿炳文、德庆侯廖永忠、淮安侯华云龙、临江侯陈德、六安侯王志、吉安侯陆仲亨、荥阳侯郑遇春、平凉侯费聚、江阴侯吴良、靖海侯吴祯、永嘉侯朱亮相、颍川侯傅友德(十七年四月进封颍国公)、豫章侯胡美(十三年四月改封临川侯)、东平侯韩政、宜春侯黄彬、宜宁侯曹良臣、河南侯陆聚、汝南侯梅思祖、巩昌侯郭子兴,“凡二十七侯”。据史料记载,随着中都的罢建,已建的公侯第宅停止使用,未建的罢工。后来,有的公侯奉命归第凤阳,有的另易地重治。此外,据《明太祖实录》、《明史》、《凤阳新书》卷首《中都形胜总图》及第宅条,陆续诏建的还有黔宁王沐英、梁国公胡显、武宁侯郭英、航海侯张赫、凤翔侯张龙、东川侯胡海、定远侯王弼、怀远侯曹兴、永平侯谢成、崇山侯李新、全宁侯孙恪、东胜伯刘谦等的第宅。数百年以来,由于沧桑迭变,物换星移,上述公侯第宅在凤阳境内的建筑已不存。1985年普查,遗址尚可辨认的有徐达第宅、汤和第宅、胡泉第宅、王志第宅、陈德第宅、刘谦第宅等。
魏国公徐达府第遗址徐府位于府城西南15公里徐拐子村东,西与徐达祖坟紧连。洪武五年十一月诏建。徐府坐北向南,地势高亢。其建筑早已毁坏,四周垣墙基址尚在,均为田埂或大道。此为中都公侯第宅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处遗址。
信国公汤和府第遗址位于府城东北6公里汤府村。洪武五年十一月诏建,十九年赐汤和钞一万锭,使营府于凤阳,二十一年六月第成。今虽府第建筑早已不存,但仍留下南汤府、北汤府。南汤府村北部留有花园地名,东北部有上下马台基址,南部有古井一口。北汤府村中曾出土黄色琉璃瓦。
十三、中都营建
1、总体设计
中都城是朱元璋总结几千年来我国都城建筑经验,悉心营建的一座最为规整豪华的都城。在艺术上它继承宋、元时代的传统,开创明、清一代新风,是我国历代都城建筑史上的伟大杰作,成为后来改建南京和北京都城宫殿的蓝图。
选择城址朱元璋称帝后,决定在临濠建都,临濠城西南有片宽阔的高亢地,北临淮水,东南濒濠,中部的盛家山、马鞍山东西相连,长达0.5公里,地形较为理想,于是选择这里,作为中都城的新址。
平面设计中都城的平面设计是以皇城为中心的。它依地势而建,即雄伟壮观,又特点突出。首先在凤凰山之阳的正前方建宫殿,并以此环绕宫殿,修建皇城,使之高亢向阳;然后在皇城之外筑禁垣,把凤凰山及其相连的万岁山峰包绕在内,城墙蜿蜒直上,更加显得气势雄伟。中都城最初设计的是一座四方城,它沿皇城的中心线向北延伸,先定皇城北门和禁垣北门之间的凤凰山中峰,作为全城的中心点。,以此确定中都城四面城墙的位置。按这样的设计布局,南城墙筑于东西向的大涧北岸斜坡上,以涧为濠;西城墙正直上下起伏的马鞍山西麓,依山可恃;北城墙位于沿淮长达0.5公里的内泻湖边缘,凭水为阻;中部的凤凰、万岁山与其相联的日精峰(盛家山)、月华峰(马鞍山)包绕在内,气势雄伟。东城墙中部的独山,西南角的凤凰嘴山均在城外,居高临下,于防守不利。于是在修筑过程中,便把东城墙址向东推展近0.75公里,将独山包进城内;南城墙西端向南伸出一角,将凤凰嘴山包进城内,使皇城偏于中都城的西部,但中心仍在全城的中轴线上,显示皇城位置的重要性。
建筑布局中都城的建筑布局严格遵循传统的对称原则,着重突出的是中轴线上宫阙的建筑布局并以中轴线纵贯全城。南起凤阳桥,跨涧水,进中都城洪武门,踏上洪武街,横穿云济街,经大明门,走完宽阔的凸字形广场,入禁垣承天门,再经端门,过外金水桥进皇城午门,过内金水桥,入奉天门至正殿。再往北入后宫,出皇城玄武门,经苑囿,越过凤凰山巅,出禁垣北安门,下凤凰山,上玄武街直到中都城北门(未建)。在这条全长6.5公里多的轴线两侧,规整对称的排列着许多建筑:皇城内正殿左右为东西二宫,两翼为文武二楼和文华、武英二殿,后宫两侧序列六宫;皇城午门南面,左为中书省、太庙,右为大都督府、御史台、社稷坛。大明门广场东西两侧,左为城隍庙、中都国子学,右为功臣庙、历代帝王庙;广场前垂直到大明门的洪武街两旁,为左右千步廊;平行于大明门的云济街东西两端,遥相对称矗立着钟鼓二楼。此外,中都城内外,圜丘和山川坛,朝日坛和夕月坛东西对称;圜丘和方丘,皇陵和十王四妃坟,凤阳府和凤阳县也是南北对称的。
2、建筑人员
工匠营建中都,从全国各地征发大量工匠。据朱元璋《大诰三篇》载:“工作人匠,将及九万,往者为创造之初,百工枝(技)艺,尽在京城”。此外,根据工程需要,还随时向民间征发诸色工匠。如铸钟楼大钟时,曾遣使者至富春山中,征调金工10余人。
民夫洪武元年定役法,每田一顷出丁夫一人,不及顷者,以别田足之,名曰“均工夫”。洪武三年,命编置直隶应天等十八府、州及江西九江、饶州、南康三府均工夫图册,计田357269顷,出夫当如田之数。洪武四年二月,临濠府辖九州十八县,到洪武七年,先后有十一州二十三县隶属,估计田亩总数约50万顷。洪武八年三月,诏计均工夫役,检核直隶、应天等十七府及江西所属十三府,为田540523顷。从已发现署有某府某州某县及某府(州)均工夫地名砖看,营建中都时从本府及江南各府起拨来供役的民夫,总数量多时达50万人。
军士洪武二年五月至五年六月,先后在临濠置皇陵卫、濠梁卫、濠梁后卫指挥使司、怀远卫亲指挥使司、长淮卫、兵马指挥司分司等;洪武六年三月又于临濠造21卫(包括怀远卫)军士营房39850间。按洪武元年正月定“五千六百人为一卫”计算,集中于中都的25卫军士计14万人。据《明实录》记载,长年至少有7万军士驻守中都。洪武五年八月,上谓中书省曰:近濠梁、怀远二卫火,皇陵卫有土木之役,长淮卫有漕运之劳,艰苦可知,今时将寒,以绵(棉)袄七万给之;同年十二月赐濠梁等卫军士六万九千九百四十八人绵(棉)布战袄。次年二月,命赏临濠运粮军士六万余人布各二匹;四月赏临濠军士五万二千三百余人米,人二石。
移民诏建中都之后,洪武三年六月,以苏、松、嘉、湖、杭五郡地狭民众,迁四千余户赴临濠耕种;五年十月,鞑靼五千九百余人自东胜来降,命居临濠;六年十月,乃命指挥江文从山西弘州、蔚州、定安、武朔、天城、白登、东胜、澧州、云内等州县徙其民居中立府,凡八千二百三十八户,计口三万九千三百四十九;七年,又徙江南豪民十四万实中都。这几起移民,总数达20万左右,直接或间接为营建中都提供了劳力。
罪犯据《明太祖实录》,洪武五年正月“诏,今后犯罪,当谪两广充军者,俱发临濠屯田”;十月,“上以时营中都,恐力役妨农,诏自今杂犯死罪可矜者,免死,发临濠输作”;六年正月,“宥沮坏盐法死罪输作临濠”;八年二月“敕刑官:自今凡杂犯死罪免死,输作终身;徙、流罪,限年输作;官吏受赃及杂犯私罪当罢职者,谪凤阳屯种;民犯流罪者,凤阳输作一年,然后屯种”。发往中都的罪犯,计5万余人,其中:“官吏有罪者笞以上悉谪屯凤阳至万数”,至于百姓犯罪被罚到凤阳输作的,必然超出此数。
3、建筑用料
采木中都城建筑是以名贵的楠木为主要木骨架,朱元璋不仅“命天下名材至斯”,还遣使到已服属而未归入版图的四川采办大木。洪武三年七月,四川夏国君主明昇即“遣使以香楠木来献。”当时运输营建中都宫殿的木材,最粗的直径达1.25米左右,因十分笨重,要特制32轮大车,200人拉曳,200人肩扛车轮铁圈,行走不了2里,得换一次铁圈,一天只行十余里。至功将完成罢建中都后,仍有名材积存。
城砖营建中都城所用的城砖,体质坚腻,规格齐整,烧造考究。一般砖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1厘米,重约20公斤,大部分为青色砖,小部为白瓷砖。城砖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地方负责烧造的砖。有署南京、江西、湖广等22个府70个州县,2个巡检司铭文。另有一些不知所属地名“均工夫”烧造的砖,总计近百种。二是军队烧造的砖。如署名有驻守中都的五个卫烧造的砖,及署有百户、总旗、小旗、军人姓名和少量墨书由应天卫、扬州卫运来的砖,计115种。还有署军匠姓名并配“五行”字样的砖86种。三是字号砖。署有天干、地支、六艺、数码、季节、千字文等和模印、刻划的图案、符号、戳记等约200种。四是无字砖。此种砖在中都用砖中比例最大,约占半数以上。
石雕构件中都城建筑基础多用白玉石或青灰色条石作成,石料皆采自当地。宫阙用的石构建筑雕饰奇巧,御道踏级文用九龙、四凤、云朵,丹陛前御道文用龙、凤、海马、海水、云朵;其他建筑如圜丘、方丘、城隍庙等所用石构件,亦都刻有精美的浮雕。
皇城午门须弥座白玉石浮雕午门正中券洞两侧及城楼四周基部,均为白玉石须弥座,其束腰部分连续不断地镶嵌着精致的浮雕。长达588.56米。须弥座通高1.61米,浮雕高32厘米,长度不等,浮雕深度3至5厘米。午门正券洞深原为41.35米,现两端已被扒拆。东侧残长32.89米,自北至南排列为:团花、方胜、云水、龙、云、方胜、凤、凤、方胜、龙、云、凤、云、龙、云、方胜、凤、方胜、凤、龙、方胜、凤、方胜、双凤、方胜、云、龙、云、方胜、凤、凤、方胜、凤、素面、云、龙、云、闸槽、方胜、花。西侧残长31.72米,自北至南排列为:素面、素面、素面、龙、云(残块)、方胜、云、龙、云、素面、凤、云、龙、云、素面、凤、方胜、云、龙、云、方胜、凤、双凤、方胜、云、龙、云、方胜、凤、凤、方胜、凤、凤、龙、云、闸槽、方胜。午门南侧墙体实长57.75米(不含券洞),须弥座束腰部分镶嵌72块浮雕,尚属完好。除一块为狮子外,余皆有规律地间以方胜和花卉图案。现午门北侧、西翼楼东、西侧的须弥座和浮雕尚没于砖砾土堆之中,东翼楼西侧、西翼楼东侧北端试掘出西番莲、双狮戏绣球等浮雕。午门北侧东端试掘出方胜等浮雕,东翼楼南侧和东侧仅存条石基础,其须弥座及浮雕均被人扒拆。1980年,县文物管理所除征集大量龙、凤浮雕外,还有麒麟、象、牡丹、芍药、荷花、卐字等。这些精雕细刻、形神生物、造型优美的白玉石浮雕,为国内罕见。南京和北京故宫午门的须弥座只嵌有少量花饰。
西华门须弥座砖雕西华门三券门洞两侧基部均为青砖须弥座。须弥座由上下枋、上下枭、束腰、鱼尾和圭脚组成,通高1.06米。其束腰部分饰以浅浮雕的花卉、方胜。由于人为的破坏,须弥座多已不存,唯北券门洞南侧中段和北侧西端尚在。南侧中段束腰部分浮雕有2组花卉和一组方胜完好无损;北侧西端束腰部分浮雕仅剩一组花卉。浮雕系在砖坯上模压,经火烧后,质地坚硬。砖长38厘米,高23.5至24.5厘米不等,厚8厘米;每组浮雕由数块砖组成,构图大方匀称,线条粗犷有力,深度3厘米左右。砖与砖之间缝隙处理贴切,整体感很强,体现了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据当地群众反映,东华门、玄武门三券门洞两侧基部,亦有形制相同的青砖须弥座。
蟠龙石础位于奉天殿遗址西偏北约150米,介于后宫与西宫遗址之间,现能见到的有2块。其中1块石础浮雕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有5块石础没入附近水塘和农田中,未作发掘。蟠龙石础质地为凤阳白玉石,每块2.7米见方,高1.1米(尚未见底)。础面上半浮雕一圈高15厘米、宽32.5厘米的蟠龙,外圈直径1.9米,内圈直径1.25米,深7厘米(为立柱的凹槽)。蟠龙外面的础面上阴刻有翔凤。
琉璃构件中都的琉璃瓦为磁土胎,釉色五彩缤纷,有黄、蓝、绿、天青、粉红、浅黄、釉里红等色。中都的板瓦有红、黄、白颜色,其中白板瓦里侧有浮梁县丞提调官铭文;滴水有飞龙、翔凤、彩凤飞翔;瓦当有飞龙盘舞、彩凤飞翔;正吻有一侧龙翔、一侧凤舞;各种脊兽,形象生动,皆为五彩琉璃。
其他物料中都立大社坛时,命工部取五方之土筑之;直隶应天等府并河南省进黄土;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进赤土;江西、湖广、陕西进白土;山东进青土;北平进黑土。天下郡、县计千三百余城,每以土百斤为率,仍命取之于名山高爽之地。此外,铜、铁、石灰、油漆、颜料等,亦都得照例供应。凡砖交缝处,皆浇灌以桐油、石灰、糯米汁夹浆,使其粘着坚固耐久。城河坝砖脚五尺,以生铁溶灌之。殿坛建筑,画有鲜艳夺目的彩绘。为钟楼铸口大钟,一次即炼青赤铜六万五千斤。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明皇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