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皇陵位于府城西南7公里处,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母的陵墓, 元至正二十六年始建,明洪武十二年告竣。洪武二年,荐号英陵,后改称皇陵。皇陵规模宏大,极为壮观。主要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殿宇、房舍千余间,陵丘、石刻群等。明末以来,人为破坏和风雨侵蚀,宫阙殿宇废为遗址,现仅存陵丘及石刻群。省革命委员会于1976年8月2日和省人民政府于1981年9月,先后两次公布明皇陵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皇陵石刻和明中都皇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总体布局
皇陵是明代最早修建的一座陵墓。总体布局采用“三套方城”,把陵园展成三重城垣的格局,将石刻列置于皇城之前,陵墓在皇城之后,享殿居皇城之中,华表置于石兽与石人石马之间。由于陵向坐南朝北偏东,因此坐落在南北中轴线上的建筑物均是面对北向,且以外城北门为正门,明显的斜向东北的中都城。由北而南进土城正红门,依次为红桥、棂星门、砖城明楼、神道、御桥、皇城金门、皇堂、皇城后红门、坟丘、砖城南明楼、土城南门。在这条3.4公里长的中轴线两旁,对称的建有东角门和西角门,左右两排石像生,皇陵碑和无字碑,东庑和西庑,东明楼和西明楼,东门和西门。陵垣内外的其他建筑,也大体是东西对称或南北对称。
二、建筑规模
皇陵的建筑规模,据《凤阳新书》记述:
皇城一座,砖垒,高二丈,周七十五丈五尺,红土泥饬。正殿,九间,丹陛三级,黄琉璃瓦,青碧绘彩。金门,五间。左右庑,各十一间。燎炉,一座。角门,左右二座。后红门,五座。碑亭,左右二座。御桥,五座,跨金水河。华表并石人、石兽,共三十六对,在北城门内,两傍直抵金门外御桥北止。以上俱黄琉璃瓦,青碧彩绘,二十家人户轮流直守。
砖城一座,里外砖筑,高二丈,周六里一百一十八步,开四门,俱有楼。城楼,四门四座,五间,重檐。具服殿,六间。膳厨,二间。官厅,六间。直房,四门直房左右各五间,棂星门外直房左右各十一间。以上俱阜瓦。棂星门,三座,绿琉璃饬。红桥,五座。以上十一社人户轮流看守。神厨,一座,在北城门外东。二十家厨役人户直守。神厨,五门。神库,南北各五间。宰牲厨,六间。酒房,五间。门,三间。天池,一口。鼓房,一间,遇祭支更。斋宫,一座,去北城门东北一里,新收入户轮流直日看守。正殿,五间。穿堂,三间。寝殿,五间。膳厨,五间。左右庑,各五间。红门,三间。中门,五间。厢房,东西各五间。角门,二座。直房,东西各三间。红桥三座,已阜瓦盖建。混堂,一座,去北城门东北二里,新收入户直守。正房,五间。水池,二座。门,一间。
土城一座,周二十八里,四十四社人户轮流直守,拨设皇陵卫巡绰。正红门,三座,在北,向东北。神路,长三里,傍植松柏,路达都城,亦设本卫巡守。东西角门,二座。官厅,二座,即祠祭署衙门,东、西、南门,各三间。直房,东、西、南门外,各三间。下马牌,八座,在四门外。铺舍,十三座。水关,大水关一座,在土城东北角内,水从此流出入淮。小水关四面共十九座。皇堂桥,一座,在大水关之北。外直房,四十间,在东角门外,各衙门陪祭官驻马处。整个建筑群宏丽森严,蔚然壮观。
三、变迁
皇陵建成之后,明成祖于永乐元年九月、六年十月、十一年三月,先后修缮皇陵。明英宗于正统四年(1439年)闰二月、十年九月、十一年八月,景泰五年、天顺元年七月、三年七月,又多次修缮皇陵。到成化二十三年,已逾百年,陵垣殿守,年久圮坏,于是进行了一次重修,规模宏丽,制作完美,有加于前焉。嘉靖十四年三月、十五年九月、十七年四月、三十三年十月,均对皇陵进行了修理。崇祯八年正月,享殿等主体建筑为农民起义军所焚;清初,官府又许民肆意拆除其他房舍,至乾隆时,皇陵建筑尽毁,惟二碑及石人、石马仅存而已。此后无字碑不知何时倾倒,断成四截;砖石构件,陆续为辛亥革命后定居附近的群众移作他用;参天古木,被入侵日军砍伐殆尽;整个陵垣内遗址,为建国前后进入的农民和皇陵农场辟作耕地;部分石像生,“文化大革命”亦惨遭破坏。1975年10月,国家文物局指派专家、学者前来考察,认为皇陵石刻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次年,皇陵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9月,又重新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扶正倒卧的石像生,加固底座,并将通往神道的公路改道。1982年,皇陵石刻连同明中都皇故城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起,县文物管理所会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博物馆专业人员,先后对皇陵石刻作全面修复,对无字碑基础清理,并粘接复原。
四、现存状况
1、皇陵城垣
土城遗址皇陵土城为外城,开六个门,以所朝的方向称东、西、南、北四门,北门东西各有一角门。遗址周长15.44公里。土城兴废不详。据当地群众反映,抗日战争期间土埂高出周围农田。建国后群众多于此取碎砖,土埂被夷平。今遗址依稀可见。
砖城遗址皇陵砖城为二道城,《凤阳新书》载:“里外砖筑,高二丈,周六里一百一十八步,开四门,俱有楼”。门名以所朝方向,称为东、西、南、北明楼。明亡后,砖城及明楼毁圮,现仅存遗址。
皇城遗址皇城为皇陵最里一道城,《凤阳新书》载:“砖垒,高二丈,周七十五丈五尺”。北城墙正中为金门,五间,南城墙正中为后红门,五座。今门及城墙久毁。
2、皇城正殿遗址
正殿又称“祭殿”、“享殿”、“皇堂”。明洪武十一年夏四月始建,十二年闰五月丁已落成。《凤阳新书》载:“正殿九间,丹陛三级,黄琉璃,青碧绘彩”。东西庑,各十一间。崇祯八年正月丙寅,毁于兵火。今遗址尚在,仍高出附近地面。西部遗存1.6米和1.3米见方柱础石各1块、螭首石构件1块。原有蟠龙栏杆柱石一个,已运至龙兴寺陈列于《明皇陵文物陈列室》内。
3、皇陵陵丘
皇陵陵丘位于正殿南240米,明嘉靖十年命名为“翌圣山”。建国后,其上栽的侧柏已经成林。1983年春,县文物管理所于墓道两侧栽植侧柏280株,均已成活。现陵丘为一椭圆形大土堆,东西长60米,南北宽40米,高若冈阜。
4、皇陵石刻
皇陵石刻包括神道两侧排列的石像生和皇陵碑及无字碑。这二者堪称历代帝王陵中之“两绝”。
皇陵石像生皇陵石像生列于皇陵砖城北门内神道两侧。为32对,自北向南顺序为:麒麟2对,石狮8对,华表2对,石马及控马者6对,石虎4对,石羊4对,文臣、武将、内侍各2对。民国22年(1933年)曾对石像生作过一次整修。1对内侍和1对控马人缺头,均从颈端启槽补上;一组石马及控马人身部开裂,也凿洞眼以铁扒加固。“文化大革命”初期,石像生遭到严重破坏。17对石兽被推倒4对,32条兽腿断缺,4对底座残损;6对石人,1人倒地,1人上部断裂;华表均被推倒,断成2至3截;石马及控马人被砸得残缺不全,仅存1人3马完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省和国家拨款,于1981年7月、1983年4月和1985年6月相继修复,除1马及1个控马人外,余皆恢复原貌。石像生均系整块石料琢成,质地坚硬,呈黑色,有红筋,历经600余年,至今石人衣着、扣带、石兽毛发等纤细部分,仍如新刻,极为清晰。石像生造型逼真,刻工精细。
皇陵碑皇陵碑乃“大明皇陵之碑”的简称。位于皇陵神道南端西侧,洪武十一年七月建。该碑由碑首、云盘、碑身、驼峰和鳌坐五部分组成,通高6.87米。历经600余年,仍屹立原处,完好无损。原有碑亭,久毁,柱础石尚在。据《洪武实录》:洪武二年乙亥,“诏立皇陵碑。先是命翰林侍讲学士危素撰文,至是文成,命左丞相宣国公李善长诣陵立碑”。洪武十一年,命江阴侯吴良督工新造皇堂,朱元璋嫌原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乃亲撰碑文,重立新碑,全文1105字,追述其家庭出身,本人经历,元末农民起义和他参加起义军的情况,以及东渡大江,统一全国的简略过程。
无字碑位于皇陵神道南端东侧,西距皇陵碑50米。因碑面无字俗称无字碑。此碑的形制规格与皇陵碑相同,所不同的是皇陵碑的碑首与碑身以榫卯连结,而无字碑却系一整块石料雕成。原有碑亭,久圮。建国前碑已倒卧在地,碑身折断为三截,碑座仍在原位。1983年3月,县文物管理所将碑座向西移位;同年4月配合省文物工作队,清理碑座基础:第一层为承托碑座的四块片石,第二层为石灰沙浆,第三层为胶浆。根据清理情况分析,此碑倾倒原因,系第二层基础密度松散,缺少强度所致。1985年春,碑座复原,同年6月,粘接重新树立。
上一篇:第一节 中都城
下一篇:第三节 龙兴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