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古寺(庵)古桥
灵泉寺又名清隐院,位于武店乡灵泉村东部,因寺旁灵泉得名。寺始建年代无考。明天启《凤阳新书》载:“寺最古,中有银杏,盘屈数丈,盖数百千年物也。”据碑记,寺自宋元丰至清同治皆重修。建国后,该寺有前、中、后三殿,左右两厢及古银杏两株。“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殿和后殿被毁,因址建灵泉小学和公用房舍。现古建筑仅存前殿3间、东西两厢各2间,皆砖木结构,因年久失修,前殿屋面已局部坍塌。殿壁嵌有古碑3块,“文化大革命”中,碑字被凿毁。两株银杏于1959年被伐去1株,幸存1株现老干虬枝,崛奇峥嵘,为古寺增辉。树下立有碑刻3块。其中两块为乾隆年间《重修灵泉寺东厢记》和光绪年间《重修灵泉寺观音殿碑记》;另一块为1985年1月灵泉村民委员会立《千年银杏树》碑,碑文多失误。
禅窟寺位于宋集乡境内大姐山之东南麓,坐西南面向东北。寺始建年代记载不一。明弘治《中都志》云:“禅窟寺,旧名虎窟寺,在(定远)县西北三十里,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创”。清康熙《三峰山禅窟寺源流碑记》则云:“其禅窟始於汉武,初名桃花,继历晋梁更称虎窟,因避唐讳改为蝉窟,自宋苏轼正曰禅窟,计千七百余载”。其间,寺兴废不一。据方志和碑文载:明洪武八年、永乐四年、清康熙十九年皆重修。咸丰、同治年间,寺迭遭兵火,殿宇荡为灰烬,仅存卧佛基、仙人桥等古迹。光绪二十五年,重修二殿、山门各3间,客堂3间,蓬莱仙馆3间,屋舍2间,后楼1座,木牌楼2所及贮岚亭等;补修正殿3间,缭房5间,以及庖舍、墙垣、水道等。此外,修建的景点有伏虎坊、溉药池、流觞渠、茹芝阁、养丹龛、蟠桃园、证道石、还虚崖等。
抗日战争期间,该寺遭日军破坏后,僧侣流离,无人经管。寺内3人合抱、10余丈高的两株银杏树亦为人砍伐。现正殿仅存残垣断壁,二殿改为大银山林场护林哨所。门旁立有康熙五十三年《三峰山禅窟寺源流碑记》碑。附近贮岚亭等建筑及蟠桃园等景点皆废成遗址,唯有十数座明代内官和清代寺僧墓冢及舍利塔尚存。
白衣庵位于临淮镇西关街白衣庵巷内,坐北朝南,面对京沪铁路。该庵始建年代不详,据《凤阳新书》载:“白衣庵,在(凤阳)县(治所在今山后村)东西土坝。”可知明天启年间即有此庵,清代重修。建国后庵内共有殿舍20间,分前、后两殿及山门。山门上嵌石额一方,正中楷书“白衣庵”三字,为民国9年(1920年)所刻。前殿3间,中为弥勒坐像,其后为韦驮立像,东侧塑鱼兰观音,西侧塑达摩;后殿亦3间,正中端坐白衣观音,两侧分立4大天王及9位仙女神像。1954年大水进庵,佛像皆毁,前殿倒圮,仅存后殿、山门及房舍7间,经1984年修复,有所改观。
红心桥位于红心街东南部,西北东南走向,横跨于红心涧之上,当地称大赤栏桥,明洪武三年造,因坐落东西红心村之中故名。此桥为(南)京(北)京驿道重要津梁,俗有“九省通衢”之称。嘉靖九年,桥被山水冲倒,知县谢廷举委驿丞李复、蒋度重修。清乾隆年间,知县孙维龙再次重修,现保持基本完好。桥为单孔石拱桥,总长16米,宽10米,孔径8.05米。桥面用长条石弧行铺砌,两侧无栏;桥基南北两侧筑有驳岸。1973年,公路改线北移时,新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亦名红心桥。
淮宁桥又名“闫公桥”、“广惠桥”、“弘济桥”、“新桥”。坐落在临淮镇马滩街西端,自西向东原跨于濠水之上。清康熙《临淮县志》载:此处“旧为西土坝,淮水泛滥,行者苦之”。明正德太监闫瑄命僧唐道雄募建,名“闫公桥”。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桥被)淮水冲倒,万历四年(1576年)知县郑之亮创造船桥,名曰广惠;未几又坏,至万历十二年(1584年),知县陈民性同凤阳卫指挥赵允昌各捐俸首倡申请院、道、户部分司,本府各衙门捐处钱粮,复命道人吴宾劝募创成石桥,改名弘济桥。至万历戊申三十六年(1608年)六月十五日夜,山水流涌,将桥冲没,片石无存。邑人梅贤等八人,道流郭万善募化,诸院、道、府捐助,计费五万三千金,重建大桥五拱,壬子(四十年(1612年)竣工,改今名淮宁桥。立有碑。今碑已不存,据《凤阳新书》载《重建濠梁淮宁桥记》:“前此万历甲申十二年(1584年)曾以石砌,至已酉三十七年(1609年)河涨波啮桥,遂圮。”“是役也,肇兴於万历辛亥三十九年(1611年)之冬,落成於甲寅四十二年(1614年)之夏”。所云年代与方志记载不符。重建之桥“其根齿基址,唐前增而壮;其规模丈尺,庚前地而阔。跨河则有五环,累石则连锻铁,东西亘依石槛阻焉。”当地俗称新桥。后因乾隆三年开新河经此,俗称为新桥沟。现桥保持完好,总长60米、宽10米,6垛5孔。桥面以条石平铺,两侧有砖砌桥栏。东端南侧嵌石刻一块,传为张良为黄石公穿靴图。今濠水仅由东部濠梁桥入淮,此桥下水南端为京沪铁路涵洞淤塞,北端入淮处筑坝堵塞,遂成内水河,但桥仍为临淮镇横贯东西街重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