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二、凤阳方志考(摘录)
1、张季樗《濠梁志》三卷佚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八:“《濠梁志》三卷,郡守永嘉张季樗撰。时嘉泰初元。”祝穆《方舆胜览》卷四十八[淮西路·濠州]:“郡名曰濠梁,张延卿自知光州,与商廷昌易濠州,后改知和州。开禧兵衅起,罢归。此志即其在濠州时所撰也。”嘉泰为南宋后期宋宁宗年号,初元为公元1201年。《文献通考·经籍考》卷三十二、《温州经籍志》卷十亦均载录。《濠梁志》是最早见于著录的凤阳方志。蒋其昌《重修临淮县志后序》说:“《濠梁志》三卷,尚已,宋以后无闻焉”。
2、柳瑛《中都志》十卷
柳瑛,临淮人,字廷玉,号团山,天顺元年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佥事,著有《皇明大礼》。《中都志》卷七高宗本《送佥宪柳公廷玉考绩诗序》,卷五[临淮县人才],康熙《凤阳府志》卷四十章钦文《柳团山先生传》均有事略。
柳瑛《中都志·后跋》:“是书之编,始于天顺戊寅,讫于成化丁未,凡六月稿矣。成化中,……屡欲刊行而弗果。弘治元年戊申(1488),……命工锓梓。……潜心三十年,而成书于一旦。”
《中都志》记叙明凤阳府及所属四州十四县,实为凤阳府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此志不曰凤阳,而曰中都,用太祖制也。”
《中都志》共十卷,分四十五目,《总目提要》认为“体例庞杂,最为冗滥”。总观全书,材料的选择取舍,文字的叙述评论,颇费斟酌,极为谨慎,言简意赅,并无冗词滥文,是一部修得很好的方志。目虽未加归类分篇,稍嫌烦琐,编次仍井然有序,无伤大雅。《总目提要》仅此一句评语,未免以偏盖全。康熙时,凤阳知府章钦文以修纂府志为己任,撰《柳团山先生传》,说柳瑛成进士的第二年,就开始编撰《中都志》,穷年累月,口吟手披,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凡六易稿,而书始成。现续修郡志,“世之相去几二百余年,微先生为指南,几伥伥乎其无所之矣”;又作《题中都志》:“作述非容易,难凭秃管删,寥寥百载后,谁似柳团山。”(载康熙《凤阳府志》卷三十五艺文)章钦文对柳瑛出自肺腑的忻慕之情,是亲切而公正的。
3、张良知《中都储志》十卷存佚不明
康熙丁酉(五十六年)林佶传抄《天一阁书目》志部有“《中都储志》四本”。《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初稿)载北京图书馆藏有“(明)张良知纂修《中都储志》一十卷,明嘉靖间修,抄本”,但尚未在该馆查到卡片和原书。
4、杨鹄、顾承芳《临淮县志》二卷佚
嘉庆十三年阮元刻《天一阁书目》卷二之二[史部·地理类]载:“凤阳府《临淮县志》二卷,刊本,有哦翠山房图章。明嘉靖甲午(十三年,1534)邑人杨鹄、顾承芳纂辑,泉州知府凤阳高越序,浙江金华府推官张翼翔后序。”到光绪十五年薛福成刻《天一阁见存书目》、民国排印《鄞范氏天一阁书目内编》〈劫余书目〉,均已不载此志,佚。
5、张云翔《凤阳县志》六卷残存三卷
张云翔,河南上蔡人,万历六年以举人知凤阳县,节用爱人,实心为政。去之日,民悲泣遮道,不得行,《凤阳新书》、《康熙凤阳府志》、《乾隆凤阳县志》名宦均有传。
张云翔修、赵学之纂《凤阳县志》六卷,是凤阳最早的一部县志。韩宗德《凤阳县志后序》说,凤阳县原“无志”,“张公上承郡伯之命,莅任之始,他务未遑,日亲学宫,与学之赵先生督率一二生,讨求故典,裁成一书”。高以涵《凤阳县志后跋》说,他因熟知凤阳掌故,邑志将成,贤侯张公虑其太略也,出以相示,予……遂应命润色,庶成全书”。
乾隆年间修《凤阳县志》时,张云翔《凤阳县志》已“不可见”,今幸北京图书馆尚藏残存万历六年刊本三卷,但已不可得见全貌,也未见它书转载原序。
6、万历《临淮县志》佚
康熙《临淮县志》、乾隆《凤阳县志》卷首转载欧阳灿《临淮县志序》,叙述:临淮原为汤沐邑,以附郭故,罢于奔命。贾应龙为临淮令,乞请免二十里外之附郭,除二百年因袭之害。“今之临淮,大非昔日之临淮矣,而《临淮志》则犹是昔也。”贾令迁升,邑之缙绅更修临淮志以志之。
或以为万历《临淮县志》即为欧阳灿所修,实系误会,不确。欧阳灿以举人授临淮教谕,与贾令同事数年。贾令迁京兆,欧阳已升调河南上蔡知县。万历三十六年春,摄令以更修《临淮县志》成,请为序,时欧阳已“去临淮二年有奇”,“未睹新志”,何来参与修纂。欧阳灿本人所撰临淮志旧序即可为证。
康熙修《临淮县志》,凡例云:“临淮旧志修于万历戊申(三十六年,1608),迄今六十余年矣”;蒋其昌《重修临淮县志后序》说:“今所见者惟万历戊申本”。乾隆修《凤阳县志》,卷首转载欧阳灿《临淮县志序》;乾隆乙末(四十年)秦潮序:“临淮志始明邑教谕欧阳灿,康熙初邑令魏宗衡继作,……欧阳、魏(志)虽存,邑既归并……,”云云,故志尚存。至《光绪凤阳府志》[艺文考·载籍],就不载此书,当佚于咸同之际。
7、万嗣达《凤阳县志》八卷佚
万嗣达,江西德化籍德安人,万历四十年,由举人知凤阳县,勤于政事,志在保,条陈凤阳七弊,洞悉民间疾苦,有废必兴,治绩茂誉。任满,升兵马指挥。康熙《凤阳府志》、乾隆《凤阳县志》[名宦]有传。
《凤阳新书》卷八[序],有万嗣达《重修凤阳县志序》及戴良材《重修县志后序》。乾隆《凤阳县志》卷首[原序]作:“明万嗣达《凤阳县志序》”。序中叙述修志经过:
县故无志。志创自今上御极之六年(按即张云翔《凤阳县志》),然亦自郡乘(按指《中都志》)中抽其汇帙,而稍加编缀,多所挂漏。夫郡(指凤阳府)纪十八国,事核辞要,篠簜龟鱼之属,男女畜扰之粗,不琐琐及也。矧今一纪而赢,其间易置,月异岁殊,观风者至无可征信。壬予(万历四十年)春,余令兹邑,取志翻阅,欲为厘校。……越二年,睹记稍习,质诸父老,记载互有异同。窃为中都高皇帝肇造之区,凤其天下而沐邑,埒之岐丰,可令无全书乎。乃檄学博程君文宸、林君懋修、暨诸生徐振民、盛世臣、罗于明、丁煜往复仇校,赘者删之,缺者补之,越岁乃始脱草。余与一二僚友,更为删定润泽而书成,凡八卷。……万历四十二年某月知凤阳县事浔阳万嗣达撰。
8、袁文新《凤阳新书》八卷
袁文新,字又日,福建瓯宁人,万历四十七年由举人知凤阳县。康熙府志、乾隆县志[名宦]均有传。
天启元年,袁文新《凤阳新书·自序》说:
凤之志,张公(云翔)创之,万公(嗣达)饰之。……县为高皇帝汤沐邑,不可以凡属县例之,……于是厘旧志,仇讨成帙,题曰《凤阳新书》。……是书之成,余不佞总其事,……分其任(者)……凡二十有二人,各执一篇而录次引证焉。而余友柯子仲炯裁成之功居多。……八越月……而事成。
《凤阳新书》简称《凤书》,共八卷。卷首有详细的《凤书目录》和《中都内境山川、城池、陵寝、坟墓、第宅形势总图》。
9、魏宗衡《临淮县志》八卷
魏宗衡,江西广昌人,康熙九年由进士任临淮知县。卷首康熙壬子(十一年,1672)临淮县令魏宗衡《临淮县志序》:“是役也,择诸弟子员文行端方数人于通真观中纂修,恪遵省志,无一摭惑浮词,以负搜采,凡两月而竣,爰书数言于简端,以志厥成。”明言纂修者为“诸弟子员数人”,而卷首刊“临淮县修志姓氏”,编纂为原任临淮县儒学教谕邢仕诚、原任临淮县儒学训导杨惟一、原任河南睢州学正黄继芳、原任山东高唐州知州许守仁(邑人)、原任广东定安县知县卞献璘(邑人);而临淮知县魏宗衡自列为“校阅”。康熙《临淮县志》除许守仁有《临淮县志凡例》、卞献璘有《邑志跋》外,邢仕诚、杨惟一、黄继芳均无序跋。考乾隆《凤阳县志》卷五《经制·职官》上:原临淮县儒学教谕有“邢士诚,直隶高淳人,贡生,万历三十五年任”,而《临淮县志》凡例说:“临淮旧志修于万历戊申,迄今六十余年矣”,蒋其昌《重修临淮县志后序》:“今所见者惟万历戊申本”。戊申为三十六年,即邢仕诚任临淮教谕的第二年,如尚健在,至少也有九十上下,但序中均未提及,因此,邢仕诚很可能是万历《临淮县志》的编纂人,因系“重修”,乃保留原编纂人姓氏,与卷首仍刊万历戊申欧阳灿《修临淮志旧序》同一意思。乾隆《凤阳县志》孙维龙序、于万培序均作“临淮志修于康熙十一年知县魏宗衡”,秦潮序作魏宗衡继作,凡例作魏宗衡重修,均不提及邢仕诚。因此,主修实为魏宗衡,自序及修志姓氏不提及本人名,实出于本人的谦逊。
10、耿继志《凤阳府志》四十卷
凤阳自明成化修《中都志》后,二百多年来仅嘉靖、隆庆、万历时作过一些增补。明亡以后,以汤沐中都“侈明代兴王之隆”的旧志,已不适于时代要求,应按一般府志体系重修改编,但比他郡可因者多、可革者少为难,又兵焚之后,典籍荡轶,文献无征。康熙十一年,顺天宛平籍、浙江富阳人章钦文由监贡任凤阳知府,毅然以创修府志为己任,勤奋修纂,“而缮辑维艰,残缺未备”,十四年,以升迁“终未成编”。十八年,盛京盖平人耿继志(字中敏)由荫生任凤阳知府,奉檄征取府志,“第借手于章公之创始,”“仓卒成编,录送志局,聊应一时之命”,遂慨然“留意前太守未竟之渚”,“采邑乘,购遗编,核实考详,删繁就简”,“欲垂亿万年不朽之书”。“乙丑(二十四年)春,复奉部檄取,未敢以诖漏草率之编进”,乃“设局重编”,请凤阳学府教授江南宜兴人汤原振、凤阳县学训导江南丹徒人张昊“重加厘订”,于是“搜集旧闻,网罗近事,芟除纰缪,辨订豕鱼,不二月而告终”。康熙修志本末,见耿继志《凤阳府志序》及汤原振、张昊两跋。
康熙《凤阳府志》是一部谨严、完备,修得比较好的方志,其中对明末清初凤阳地方的情况纪录得尤为详尽。
11、孙维龙、于万培《凤阳县志》十六卷
孙维龙,顺天宛平人,乾隆三十一年调任凤阳知县。在任五年,修《凤阳县志》,“为志五、为门三十四,为卷一十六”,并请钱大昕为之序。乾隆三十七年,知县于万培复加修订,于四十年(1775)刊版。
乾隆《凤阳县志》各门均有小序,提示要旨,梗概了然。全志眉目清楚,叙事清晰,是修得最有法度、最有水平的一部凤阳方志。乾隆《凤阳县志》纪录了撤旧明中都皇城建凤阳府城、临淮城已成为“积水之区”等康熙修《凤阳府志》以后凤阳一百多年间的变化。
光绪二年(1876)重刊本,质量远不如原刊本优美。
12、谢永泰《凤阳县续志》十六卷
同治十三年凤阳知县谢永泰续修,分门附于光绪二年《凤阳县志》重刊本之后。其中以记咸丰三年太平军北伐过境及咸丰、同治中捻军攻占并据守临淮和凤阳府县两城事,最为详尽。
13、十五、冯煦《光绪凤阳府志》二十一卷
光绪二十一年,冯煦任凤阳知府。明年,设局重修府志。阅六年而告成。因兵火之后,旧志均已散佚,实无异于新编。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聚珍版(即活字)排印,错别字极多,各大图书馆均有收藏,亦不多述。
14、易季和《凤阳县志略》一册
民国二十五年(1936)凤阳县长易季和修,铅字排印,线装一册。志略记录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凤阳(包括蚌埠)的行政、经济、文化情况。[交通·陆道]载:“昔通驿站,北起王庄驿,南行五十里至临淮镇,又南六十里至红心驿,昔为东南九省通衢,临淮实居中心,为自古用兵要地。自平浦路(北平至浦口)成,形势一变,蚌埠因为(位)平浦路南段中枢,一跃而为重镇,直取临淮昔年之地位而代之。”
15、《新修凤阳县志》三卷
凤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1960年打字油印本。这是解放后编纂的一部方志,全面记载了凤阳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对解放前凤阳党组织的活动和凤阳山区武装斗争的情况,记载尤为详尽。
(王剑英《文献》1982年第二期)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八:“《濠梁志》三卷,郡守永嘉张季樗撰。时嘉泰初元。”祝穆《方舆胜览》卷四十八[淮西路·濠州]:“郡名曰濠梁,张延卿自知光州,与商廷昌易濠州,后改知和州。开禧兵衅起,罢归。此志即其在濠州时所撰也。”嘉泰为南宋后期宋宁宗年号,初元为公元1201年。《文献通考·经籍考》卷三十二、《温州经籍志》卷十亦均载录。《濠梁志》是最早见于著录的凤阳方志。蒋其昌《重修临淮县志后序》说:“《濠梁志》三卷,尚已,宋以后无闻焉”。
2、柳瑛《中都志》十卷
柳瑛,临淮人,字廷玉,号团山,天顺元年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佥事,著有《皇明大礼》。《中都志》卷七高宗本《送佥宪柳公廷玉考绩诗序》,卷五[临淮县人才],康熙《凤阳府志》卷四十章钦文《柳团山先生传》均有事略。
柳瑛《中都志·后跋》:“是书之编,始于天顺戊寅,讫于成化丁未,凡六月稿矣。成化中,……屡欲刊行而弗果。弘治元年戊申(1488),……命工锓梓。……潜心三十年,而成书于一旦。”
《中都志》记叙明凤阳府及所属四州十四县,实为凤阳府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此志不曰凤阳,而曰中都,用太祖制也。”
《中都志》共十卷,分四十五目,《总目提要》认为“体例庞杂,最为冗滥”。总观全书,材料的选择取舍,文字的叙述评论,颇费斟酌,极为谨慎,言简意赅,并无冗词滥文,是一部修得很好的方志。目虽未加归类分篇,稍嫌烦琐,编次仍井然有序,无伤大雅。《总目提要》仅此一句评语,未免以偏盖全。康熙时,凤阳知府章钦文以修纂府志为己任,撰《柳团山先生传》,说柳瑛成进士的第二年,就开始编撰《中都志》,穷年累月,口吟手披,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凡六易稿,而书始成。现续修郡志,“世之相去几二百余年,微先生为指南,几伥伥乎其无所之矣”;又作《题中都志》:“作述非容易,难凭秃管删,寥寥百载后,谁似柳团山。”(载康熙《凤阳府志》卷三十五艺文)章钦文对柳瑛出自肺腑的忻慕之情,是亲切而公正的。
3、张良知《中都储志》十卷存佚不明
康熙丁酉(五十六年)林佶传抄《天一阁书目》志部有“《中都储志》四本”。《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初稿)载北京图书馆藏有“(明)张良知纂修《中都储志》一十卷,明嘉靖间修,抄本”,但尚未在该馆查到卡片和原书。
4、杨鹄、顾承芳《临淮县志》二卷佚
嘉庆十三年阮元刻《天一阁书目》卷二之二[史部·地理类]载:“凤阳府《临淮县志》二卷,刊本,有哦翠山房图章。明嘉靖甲午(十三年,1534)邑人杨鹄、顾承芳纂辑,泉州知府凤阳高越序,浙江金华府推官张翼翔后序。”到光绪十五年薛福成刻《天一阁见存书目》、民国排印《鄞范氏天一阁书目内编》〈劫余书目〉,均已不载此志,佚。
5、张云翔《凤阳县志》六卷残存三卷
张云翔,河南上蔡人,万历六年以举人知凤阳县,节用爱人,实心为政。去之日,民悲泣遮道,不得行,《凤阳新书》、《康熙凤阳府志》、《乾隆凤阳县志》名宦均有传。
张云翔修、赵学之纂《凤阳县志》六卷,是凤阳最早的一部县志。韩宗德《凤阳县志后序》说,凤阳县原“无志”,“张公上承郡伯之命,莅任之始,他务未遑,日亲学宫,与学之赵先生督率一二生,讨求故典,裁成一书”。高以涵《凤阳县志后跋》说,他因熟知凤阳掌故,邑志将成,贤侯张公虑其太略也,出以相示,予……遂应命润色,庶成全书”。
乾隆年间修《凤阳县志》时,张云翔《凤阳县志》已“不可见”,今幸北京图书馆尚藏残存万历六年刊本三卷,但已不可得见全貌,也未见它书转载原序。
6、万历《临淮县志》佚
康熙《临淮县志》、乾隆《凤阳县志》卷首转载欧阳灿《临淮县志序》,叙述:临淮原为汤沐邑,以附郭故,罢于奔命。贾应龙为临淮令,乞请免二十里外之附郭,除二百年因袭之害。“今之临淮,大非昔日之临淮矣,而《临淮志》则犹是昔也。”贾令迁升,邑之缙绅更修临淮志以志之。
或以为万历《临淮县志》即为欧阳灿所修,实系误会,不确。欧阳灿以举人授临淮教谕,与贾令同事数年。贾令迁京兆,欧阳已升调河南上蔡知县。万历三十六年春,摄令以更修《临淮县志》成,请为序,时欧阳已“去临淮二年有奇”,“未睹新志”,何来参与修纂。欧阳灿本人所撰临淮志旧序即可为证。
康熙修《临淮县志》,凡例云:“临淮旧志修于万历戊申(三十六年,1608),迄今六十余年矣”;蒋其昌《重修临淮县志后序》说:“今所见者惟万历戊申本”。乾隆修《凤阳县志》,卷首转载欧阳灿《临淮县志序》;乾隆乙末(四十年)秦潮序:“临淮志始明邑教谕欧阳灿,康熙初邑令魏宗衡继作,……欧阳、魏(志)虽存,邑既归并……,”云云,故志尚存。至《光绪凤阳府志》[艺文考·载籍],就不载此书,当佚于咸同之际。
7、万嗣达《凤阳县志》八卷佚
万嗣达,江西德化籍德安人,万历四十年,由举人知凤阳县,勤于政事,志在保,条陈凤阳七弊,洞悉民间疾苦,有废必兴,治绩茂誉。任满,升兵马指挥。康熙《凤阳府志》、乾隆《凤阳县志》[名宦]有传。
《凤阳新书》卷八[序],有万嗣达《重修凤阳县志序》及戴良材《重修县志后序》。乾隆《凤阳县志》卷首[原序]作:“明万嗣达《凤阳县志序》”。序中叙述修志经过:
县故无志。志创自今上御极之六年(按即张云翔《凤阳县志》),然亦自郡乘(按指《中都志》)中抽其汇帙,而稍加编缀,多所挂漏。夫郡(指凤阳府)纪十八国,事核辞要,篠簜龟鱼之属,男女畜扰之粗,不琐琐及也。矧今一纪而赢,其间易置,月异岁殊,观风者至无可征信。壬予(万历四十年)春,余令兹邑,取志翻阅,欲为厘校。……越二年,睹记稍习,质诸父老,记载互有异同。窃为中都高皇帝肇造之区,凤其天下而沐邑,埒之岐丰,可令无全书乎。乃檄学博程君文宸、林君懋修、暨诸生徐振民、盛世臣、罗于明、丁煜往复仇校,赘者删之,缺者补之,越岁乃始脱草。余与一二僚友,更为删定润泽而书成,凡八卷。……万历四十二年某月知凤阳县事浔阳万嗣达撰。
8、袁文新《凤阳新书》八卷
袁文新,字又日,福建瓯宁人,万历四十七年由举人知凤阳县。康熙府志、乾隆县志[名宦]均有传。
天启元年,袁文新《凤阳新书·自序》说:
凤之志,张公(云翔)创之,万公(嗣达)饰之。……县为高皇帝汤沐邑,不可以凡属县例之,……于是厘旧志,仇讨成帙,题曰《凤阳新书》。……是书之成,余不佞总其事,……分其任(者)……凡二十有二人,各执一篇而录次引证焉。而余友柯子仲炯裁成之功居多。……八越月……而事成。
《凤阳新书》简称《凤书》,共八卷。卷首有详细的《凤书目录》和《中都内境山川、城池、陵寝、坟墓、第宅形势总图》。
9、魏宗衡《临淮县志》八卷
魏宗衡,江西广昌人,康熙九年由进士任临淮知县。卷首康熙壬子(十一年,1672)临淮县令魏宗衡《临淮县志序》:“是役也,择诸弟子员文行端方数人于通真观中纂修,恪遵省志,无一摭惑浮词,以负搜采,凡两月而竣,爰书数言于简端,以志厥成。”明言纂修者为“诸弟子员数人”,而卷首刊“临淮县修志姓氏”,编纂为原任临淮县儒学教谕邢仕诚、原任临淮县儒学训导杨惟一、原任河南睢州学正黄继芳、原任山东高唐州知州许守仁(邑人)、原任广东定安县知县卞献璘(邑人);而临淮知县魏宗衡自列为“校阅”。康熙《临淮县志》除许守仁有《临淮县志凡例》、卞献璘有《邑志跋》外,邢仕诚、杨惟一、黄继芳均无序跋。考乾隆《凤阳县志》卷五《经制·职官》上:原临淮县儒学教谕有“邢士诚,直隶高淳人,贡生,万历三十五年任”,而《临淮县志》凡例说:“临淮旧志修于万历戊申,迄今六十余年矣”,蒋其昌《重修临淮县志后序》:“今所见者惟万历戊申本”。戊申为三十六年,即邢仕诚任临淮教谕的第二年,如尚健在,至少也有九十上下,但序中均未提及,因此,邢仕诚很可能是万历《临淮县志》的编纂人,因系“重修”,乃保留原编纂人姓氏,与卷首仍刊万历戊申欧阳灿《修临淮志旧序》同一意思。乾隆《凤阳县志》孙维龙序、于万培序均作“临淮志修于康熙十一年知县魏宗衡”,秦潮序作魏宗衡继作,凡例作魏宗衡重修,均不提及邢仕诚。因此,主修实为魏宗衡,自序及修志姓氏不提及本人名,实出于本人的谦逊。
10、耿继志《凤阳府志》四十卷
凤阳自明成化修《中都志》后,二百多年来仅嘉靖、隆庆、万历时作过一些增补。明亡以后,以汤沐中都“侈明代兴王之隆”的旧志,已不适于时代要求,应按一般府志体系重修改编,但比他郡可因者多、可革者少为难,又兵焚之后,典籍荡轶,文献无征。康熙十一年,顺天宛平籍、浙江富阳人章钦文由监贡任凤阳知府,毅然以创修府志为己任,勤奋修纂,“而缮辑维艰,残缺未备”,十四年,以升迁“终未成编”。十八年,盛京盖平人耿继志(字中敏)由荫生任凤阳知府,奉檄征取府志,“第借手于章公之创始,”“仓卒成编,录送志局,聊应一时之命”,遂慨然“留意前太守未竟之渚”,“采邑乘,购遗编,核实考详,删繁就简”,“欲垂亿万年不朽之书”。“乙丑(二十四年)春,复奉部檄取,未敢以诖漏草率之编进”,乃“设局重编”,请凤阳学府教授江南宜兴人汤原振、凤阳县学训导江南丹徒人张昊“重加厘订”,于是“搜集旧闻,网罗近事,芟除纰缪,辨订豕鱼,不二月而告终”。康熙修志本末,见耿继志《凤阳府志序》及汤原振、张昊两跋。
康熙《凤阳府志》是一部谨严、完备,修得比较好的方志,其中对明末清初凤阳地方的情况纪录得尤为详尽。
11、孙维龙、于万培《凤阳县志》十六卷
孙维龙,顺天宛平人,乾隆三十一年调任凤阳知县。在任五年,修《凤阳县志》,“为志五、为门三十四,为卷一十六”,并请钱大昕为之序。乾隆三十七年,知县于万培复加修订,于四十年(1775)刊版。
乾隆《凤阳县志》各门均有小序,提示要旨,梗概了然。全志眉目清楚,叙事清晰,是修得最有法度、最有水平的一部凤阳方志。乾隆《凤阳县志》纪录了撤旧明中都皇城建凤阳府城、临淮城已成为“积水之区”等康熙修《凤阳府志》以后凤阳一百多年间的变化。
光绪二年(1876)重刊本,质量远不如原刊本优美。
12、谢永泰《凤阳县续志》十六卷
同治十三年凤阳知县谢永泰续修,分门附于光绪二年《凤阳县志》重刊本之后。其中以记咸丰三年太平军北伐过境及咸丰、同治中捻军攻占并据守临淮和凤阳府县两城事,最为详尽。
13、十五、冯煦《光绪凤阳府志》二十一卷
光绪二十一年,冯煦任凤阳知府。明年,设局重修府志。阅六年而告成。因兵火之后,旧志均已散佚,实无异于新编。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聚珍版(即活字)排印,错别字极多,各大图书馆均有收藏,亦不多述。
14、易季和《凤阳县志略》一册
民国二十五年(1936)凤阳县长易季和修,铅字排印,线装一册。志略记录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凤阳(包括蚌埠)的行政、经济、文化情况。[交通·陆道]载:“昔通驿站,北起王庄驿,南行五十里至临淮镇,又南六十里至红心驿,昔为东南九省通衢,临淮实居中心,为自古用兵要地。自平浦路(北平至浦口)成,形势一变,蚌埠因为(位)平浦路南段中枢,一跃而为重镇,直取临淮昔年之地位而代之。”
15、《新修凤阳县志》三卷
凤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1960年打字油印本。这是解放后编纂的一部方志,全面记载了凤阳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对解放前凤阳党组织的活动和凤阳山区武装斗争的情况,记载尤为详尽。
(王剑英《文献》1982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