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特种渔具类
一、白船
渔具由白船、白折、跳扒三个部分组成。主要分布在新安江。阴历二~五月在湖岸捕捞。以捕捞获几公分长的、鳊、等鱼为主。自7~12月在湖心中捕捞,以捕大鱼为主。
作业时,选择夜晚没有月光,风平浪静时,1人1船,4人1组,集聚侦察鱼群。因某些鱼类具有趋光的习性,见水面上白折涂染的白颜色时,跳至白船鱼舱,予以捕获。每天自夜色降临时,驶船开始捕捞,直至天将拂晓,捕捞结束。旺季时,每晚每船产量可达20~30市斤。附图2—2—20见下页。
二、鱼窝
为古渔法之一。利用寒冬鱼群聚集深水和草丛越冬的习性,人为地用柴草设置鱼窝,诱鱼入窝,然后围捕,达到捕获目的。作业简便,花时少,产量高,广泛分布在长、淮流域。捕捞对象较多、几年水域中的鱼类均能捕获。

鱼窝结构,由许多稻草和树枝堆放而成。亦可用芦柴代替树枝。一般大型鱼窝用柴草300市斤。此外,用一些浮土和水花生草之类复盖在上面,防止柴草流散,在窝中间打1~3根竹桩,用以固定。有条件还可用牛、羊、狗肉弃入窝中,鱼闻其腥而群集窝中,产量会更高。一般9月上旬设窝,春节前后取鱼,立夏收窝。凡水面广宽,多湾口,水深、避风、向阳、船只少往来的水域,是设窝的良好场所。
作业时,用载重1吨渔船1艘,作业人员3人,选好鱼窝地点以后,用罱网挖出河底淤泥,形成凹坑,再把树枝头尾交叉有规格地搭成“井”字形,上盖稻草,再复树枝。依水深情况复盖3~5层,直至水面,使窝中堆成较大的空隙。并在窝中打入1~3恨竹桩,防止倒塌,最后在窝上面复盖少量泥土和水草,防止柴草流散。取鱼时,将船缓缓划至窝边,避免响声,以免惊动鱼类,然后用竹帘轻轻将窝围住,在其两端留出20厘米空档,用猛将空档人口封闭,接着,由2人用匀刀将柴草从窝内挑出,即用罩网夹鱼。同时驱赶鱼类进入艋,直至捕完为止。
本渔具对捕获越冬鱼类有良好效果。但尚能捕获一定数量的幼鱼,对资源略有影响。
三、场
此法始创于春秋战国时代。《尔雅》载有“掺谓之涔”。高诱云:“者,以柴积木水中以取鱼,鱼闻攻舟声藏柴下,因而取之也”。
场有生、熟两种。前者以鱼类聚集天然场所围帘捕取,后者则是人工制造的隐藏所。
生。渔法主要的用具为竹帘,有浅水帘、深水帘之分。浅水帘一般高2~2.5米,深水帘一般为3米,长均在7米左右。另有抄网和割水草的镰刀等。场面积一般20~30亩不等。渔场确定后,选择晴天进行围帘。在围帘前,用长柄镰刀镣去水草,宽1米左右,作为下帘的地方。此种工作叫做“挖帘路”。但要注意保持环境安静,以免惊动鱼群。
围帘以后,一方面在取鱼部捞鱼,一方面沿着帘子的内方割草,赶鱼至林心游动。这时要配以敲船、击水。再在靠心的地方另下间帘。随着场面积的缩小,就需要多安装取鱼部。最后集中取鱼部捞取鱼虾。还可配备罩网在心内罩鱼,直至捕完为止。好的场,一次可捕几万斤鱼。
熟。人造场,人工创造鱼群隐蔽场所。在渔场中央部以树枝、菱草作为林心,并投入牛肉、狗肉诱集鱼群。场作成后,要实行“禁湖”,防止来往船只通过,以免惊跑鱼群。如见场内有小鸟活动,说明有鱼群进入,半个月后就可围帘起林。作法和生同。但不是割草移帘,而是抽林移帘,逐渐缩小场,配合罩网捕鱼。
熟面积一般在50亩左右,以冬季压为好。因为秋季水位下降时,鱼群就会随水游动。如果这时选择适当地方压水,可以诱来大批鱼群。1962年枞阳县莲花湖渔场,在连城湖采用冬季压,一次捕鱼2万多斤。
入鱼类很多,常见的有鲤、鲫、鳊、鳜、密鲴、青鱼、草鱼、鲢鱼、鱼、乌鱼等。林业渔法,解放以来,有许多改进。例如改稀压为密压,改迟压为早压,改一次压为多次压等,增加业渔获量。不过,业法大小鱼都捕,不符合资源保护,应采取一些保护幼鱼的措施。场分布不广,50年代以前,宿松、枞阳、望江等县有过作业,现在已淘汰消失。

四、鹭鸟捕鱼
唐诗云:“家家养鸟鬼,顿顿食黄鱼”。所谓“鸟鬼”,指的就是鹭鸟。鹭是水陆两栖的鸟类。它具有一对敏锐的眼睛,在清水里无论那一类鱼均能被它咬住,尤其在有潭有岩之处,网钩不能凑效的,它也能有效的咬捕。在本省很多地区广泛使用。鹭鸟的使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单独用鹭鸟咬鱼,一种是鹭鸟与网联合捕捞。
作业时,选好港段,在港的两端先下线网,然后赶鹭鸟入二网之间咬捕,咬捕半小时即让休息一下,再继续赶下咬捕。鹭鸟除了本身咬捕鱼类外,还有赶鱼惊鱼的作用。当鹭鸟咬捕完毕,即收起两端之线网并取下渔获物,再另找渔场生产。一般每只鸟每天(旺季)能捕20余斤,淡季每天捕3~5斤。
五、电捕渔具
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捕鱼方法,1976年省水产局技术人员在繁昌县娥溪河引进使用,具有良好效果。电捕鱼是利用柴油机带动电动机发出的三相交流电,经硅二极管整流为直流电后,导入水中形成电场,使鱼产生“电使麻醉”或趋阳反应,实现捕鱼。一般宜冬季进行。
电捕鱼又分两种:一种是选择水面不大,水深6米以内,水草较多,底质不平的水域。1人操作发电机组,1人在船尾划桨,寻找渔场,2人持底端为阳极的竹竿,在水中不断移动,2人捕捞,不使鱼类脱离电场,苏醒逃逸。另一种是网围电捕法,宜在大水面中应用。操作方法:在河道、河港用三层挂网或刺网分段拦捕;在湖泊,可围湖盆,或在湖中围网,电捕船在围网中采用围而再电,电后再围,分段切块的方法捕鱼。万亩以上水面,可采用数艘电捕船联合作业的方法,效果尤著。
电捕法,不但能捕上层鱼,而且能捕底层和水草多、底不平的水体鱼类。劳动强度轻,成本低,且不受气候条件影响,能捕获大量野害鱼,如乌鱼、鳜鱼、鱼、黄桑等,可提高人工放养鱼类成活率。
其他渔具及渔船渔具对照见表2—2—1,表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