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笼濠渔具类
一、花篮
花篮捕小水产的工具,每逢农历五~六月时,将此笼放于小河港及湖泊水草中,笼口挂一麦麸团作饵,引诱虾、、鲫等小杂鱼。因小鱼口小,饵料团经食啄后,麦均散落在笼中,小鱼均窜入笼中食饵而被捕获。沿江、沿淮水域,均有使用。
二、虾笼
属诱陷式笼篆渔具类。由2个蔑筒构成人字形的虾笼,笼内置有香味食物,敷设在湖边水草区诱虾入笼,而达捕获目的。捕捞对象主要为虾。一般根据船的大小可备虾笼几百至千只,日产量一般在5公斤左右。高产时可达25~50公斤左右。
虾笼由进虾笼(大头)和出虾笼(小头)组成。进虾笼两端各有入口,笼内可装饵料。出虾笼一端为倒须,另一端为笼盖。
作业时,配备渔船一艘,备笼千只左右。作业人员2人,敷设虾笼前先将饵料分别装入笼内,并在于绳上每隔2米结笼1只,叠置于渔船中舱,前往渔场放笼。
设笼时,1人撑船,1人设笼,把全部虾笼放完,系上浮标绳为止。随后渔船就地抛锚,以待次日起笼。次日上午6时即可起笼,每日起笼取虾一次。起笼时,渔船行至浮标绳时,解开标志绳,将笼逐一拉到船上打开笼帽,倒出渔获物,重换饵料,盖好笼帽,仍投入水中,继续生产。
三、虾
又名背风,属导陷式笼篆渔具。它是由矩形篾帘卷成的立式笼子,可以一个单独使用或两个联合成一组使用。作业时,选择在有流水的湖边,风浪2~3级,利用逆水上游的虾、小杂鱼避流进寻食而达到捕获目的。捕捞对象以虾为主。其它还有一些小杂鱼。它分布于武昌湖周围。每年中春到秋季问生产。日产不高,一般情况下2.5公斤左右。
虾由身、硬筋及笼底三部分装配而成,大小规格不一,编制方法相同。
放时,需渔船1艘,作业人员1人,每船有7~10只虾。船抵渔场后,将虾放入水中,在其背后插入一根细竹以固定其位置。设置方法是在岸边浅水区,上缘部露出水面50~100毫米,使其背部受风。虾敷设结束后,经过2~3小时,即可收取虾,倒出渔获物,转移渔场。
四、虾
属于推抄式的抄网渔具。作业时人站在岸边或者是人站在船上,把抄网伸到近岸水中,多次地推伸,抄取鱼虾。它的结构简单,操作轻便,成本低廉,收入较多。是渔民和农民常用的一种小型渔具。捕捞对象主要是虾类。
五、鳝笼
属诱陷式笼篆渔具。是利用鳝鱼白天穴居,夜间出洞索饵的习性,以蚯蚓为饵,诱鳝进笼,达到捕获目的。鳝笼在湖边水深0.3~0.4米处设置,稻田梗边也可敷设生产。
鳝笼由竹篾编制,2个筒身组合成“人”形笼子。整个笼分前笼身、后笼身、笼帽及倒须等部分。
作业时,作业人员肩挑鳝笼或用船载运到渔场生产。下笼时根据各个季节,掌握水性和渔场环境条件,确定设笼的深浅。

六、琴鱼
琴鱼又名石鱼篆,是泾县、东至县捕捞琴鱼、麦鱼的特有的导陷式渔具。作业时,将许多笼口紧靠横列拦截于河道,使逆水上游的琴鱼(麦鱼)进,达到捕获目的。渔场狭小,产量不高,旺汛日产达100公斤左右,但不稳定。
此渔具由喇叭口及取鱼部两部组成。喇叭口用竹蔑编制,形似喇叭。取鱼部竹蔑编制,形似酒瓶,此具在泾县的琴溪河钓鱼台河段生产。附图2—2—19见下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