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代至民国期间,本县在江河捕捞者多为专业渔民,也有农村副业渔民季节性捕捞。建国后,专业渔民逐渐减少,后部分渔民改行水上运输。捕捞水面逐渐缩小。1950年,常年捕捞水面9万亩左右,1989年约7万亩。内陆非养殖湖泊、沟渠和塘坝捕捞水面,1950年达14万亩,1989年约有万亩左右。水稻田,以捕捉黄鳝为主,捕捉面积47万亩。
一专业渔民
1950年,全县有专业渔民307户,1280人。其中分布在澛港、湾沚两地231户,清水、方村、西河33户鱼鹰户,散布各港口及农村渔民43户。1954年秋,湾沚镇渔民成立专业捕捞大队。1956年9月澛港一带渔民成立长江、和平、永久3个渔业初级社。次年3个初级社合并成立三联高级渔业社今澛港渔业村。1962年至1966年原系农村的渔民转为以农为主,并有部分集镇户渔民下放到农村插队落户。1968年,开始对渔民进行连家船社会主义改造。1979年,澛港、湾沚专业渔民全部上陆定居,结束以船为家的水上漂泊生活史。
澛港渔业村驻地澛港镇。1957年属澛港乡管辖。1959年9月,更名“芜湖县渔业专业大队”,直属农业局领导。1964年10月,复归澛港公社管辖。并改称“澛港渔业大队”。1984年,更名“澛港乡渔业村”。自1970年起,开展“以渔为业、多种经营”,先后办起渔钩厂、铸件厂、运输队等企业。1972年,经县革命委员会批准,将原县国营水产张养场30间瓦房、20亩耕地和15亩鱼塘划给该村保管、使用,作为渔民陆上定居、生活和生产场所。1989年,有渔民116户,401人,渔船92只,捕捞产量1.5万公斤,渔副业产值52万元,人均收入418元。
湾沚镇捕鱼队驻地湾沚镇老人桥。属湾沚镇管辖。1958至1962年,部份渔民转为它业,1966年,15户渔民下放农村落户。1970年后,渔民逐步转向副业为主。1977年建立水上运输队。次年开始经营黄砂,并成立黄砂经营站。1982年始,经湾沚镇政府批准征用池塘两口52亩,地9亩,开展人工养殖。1984年终止江河捕捞。1989年有渔民45户,164人。
二捕捞工具
渔船1949年有小型木船110只。建国后,政府多次发放贷款给渔民添置渔具。1954年,渔船发展到412只。1963年后,随着渔业发展,渔船向中型发展。1965年,有中型及小型船344只,总载重达306吨。1973年,澛港渔业大队首次定造一艘20匹马力机动渔船。1985年,全县有机动渔船59艘。后因水产资源枯竭,机动渔船多改为运输船。
渔具传统渔具有30余种,依据结构和作业方式分为网具、鱼钩、杂具三大类。
网具有丝网、麻网、旋网、拖网、包网、套张网、罩网、罾网、夹网、赶网、虾拖网、推网、蟹网、蟹拖网等。网具的网片及网绳,70年代前用麻线或棉线为材料,今均改为棉纶、乙纶、维纶等。
渔钩等有滚钩挂钩、饵钩小钩、卡子等。
杂具类有渔箔迷魂阵、蟹笼、虾笼、黄蟮笼、花篮、鱼鹰、鱼叉、扫把叉、钩扒等。
三捕捞量
民国20年1931,天然捕捞量2万担。1949年捕捞1.1万担。此后,年产量大都在20万公斤左右。1989年产量为15.4万公斤。
江河水域捕捞量1950年,江河捕捞量19万公斤。1965年为13.25万公斤。1977年为7.26万公斤。1989年仅有5.8万公斤。
内陆非养殖水域捕捞量60年代前,年捕捞量10万公斤左右。70年代至80年代初,由于养殖水面鱼种放养量增大,部分原养殖区鱼种随排灌水流及汛期雨水漫溢而进入非养殖水域,使内陆非养殖水域年捕捞量增到15万公斤左右。1983年后,因非养殖水面缩小,捕捞量开始下降。1989年捕捞量4万公斤。
水稻田非养殖捕捞量60年代前,稻田黄蟮、泥鳅、螺蛳等年捕捉量3万公斤左右。70年代至今年捕量4万公斤上下。1989年为5.5万公斤。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