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光绪十七年1891,美国教会在弋矶山医院内创设医学堂。光绪二十九年,张之洞等在今清水镇创办农务学堂,以培养农业人才。民国元年19127月,李光炯、卢仲农等将安徽公学改办成甲种实业学校,分设农、商两科。民国2年,公立模范丙等小学改为乙种商业学校。3年,甲种实业学校改为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简称“二农”,商科分出另立第一甲种商业学校,旋停办。至8年,省令甲种商业学校重新开办,学校简称“甲商”。民国10年,阮仲勉、李光炯、房秩五等在长街创办公立安徽职业学校,设机械、木漆两科,校长时绍五。13年前后,私立华中中学一度办为华中体育学校。17年1928甲商、二农合并为省立第二中等职业学校,简称“二职”,亦设农、商两部。19年,在广福矶开办芜湖2科高级中学,次年因水灾停办。23年,二职改为省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简称“高农”,商科暂停招生。次年商科划出另设省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简称“高商”。同年九月,简称“内思工职”的私立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开学,设电机、机械两科,校址在雨耕山。芜湖沦陷后,内思工职改为普通中学,同时办有商业中学。
抗战胜利后,省立立煌高级商业职业学校迁至芜湖原高商校址办学,恢复原省立芜湖高级商业职业学校之名。民国34年194512月,私立内思中学恢复为工业职业学校。次年春,张治中、杜聿明、徐庭瑶、李济深等为纪念抗日名将戴安澜,于民国32年在广西全州创办的安澜纪念学校迁至芜湖,改办为安澜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校址在罗家闸6号。同年,怀让护士学校复校。旅芜泾、旌、太三县同乡会,在老浮桥南开办私立三益初级商业职业学校。民国36年,芜湖县商会私立初级商业学校开学;私立安徽职业学校在原校址废墟上重建,并获准接收西河沿汪伪房屋建染织厂以利实习。至民国38年春,芜湖上述7所中等职业学校,共13科类,24班,学生828人。
建国初,市、县分治,县内的职业教育出现空白。1958年8月,县文教科借用卡子口小学校舍开办芜湖县初级农校。招生210名,4个班。次年,县道泥山钢铁厂下马,所有厂房移交农校使用。郊县合并后,郊区农业中学又并入该校,增加学生30余名。是年下半年又增招4个班,学生增到450名。并办有农场、猪场、兔场。1960年,改招初中2个班,高中1个班,毕业4个班。毕业生分配就业的50名,回乡参加生产的约100名,升入本校高中班的约50名。全省初级农校下马时,县农校改为火龙岗初级中学,少数高中学生转入县中学习。1965年,县农业局在火龙岗窑头山开办农技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50名,开1个班,次年由教育局接管。1968年,学生毕业后一律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农技学校停办,校产移交火龙岗初中。1970年2月17日,县创办“五七”大学,校址设在围山公社“五七”中学原址。校革命委员会主任由县委书记、副书记兼任。学校以短训为主。6个月至1年为一期。开畜牧、兽医、农机、师范、赤脚医生等专业班。加上其他各种短期培训,共计培训各种专业人员600余人。1976年5月11日,成立“五七”大学领导组。1978年,县决定“五七”大学迁至湾沚,因无校舍,随即停办。1983年秋,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将六郎桥中学改为芜湖县农业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125名,校长由副县长兼任。第二年续招3个班,新生197名。其中1班是地方走读中专班水产专业,学制三年,由国家下达包分配指标40名芜湖县18名,南陵县2名,繁昌县8名,青阳县10名,市郊区2名。1987年5月18日,县政府批准筹建芜湖县湾沚高级职业中学,由县一中、二中各代招1个班。1988年3月,二年制、三年制会统班开学上课,学校计开6个班,学生223人,教职工37人。
1989年,全县有高级职业中学2所,10个班,学生376人,教职工85人,其中专业教师55人。是年的首届毕业生42人。
同时,全县中学从1988年起,全面开设劳动技术课,每周2课时,要求各校建立劳动实习基地,配备相对稳定的专业师资。1989年下半年,县教委分别在红杨、三元、保丰、张镇、陶辛5所初中开办“三加一试点班”,每校招收未能升学的应届初中毕业生1个班,返校学习一年职业技术课,以期学到一技之长回乡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
职业高级中学选介
六郎桥高级职业中学1958年,芜湖专署在六郎桥建一所水电学校。翌年,改为芜湖地区供销社干部培训班。“文革”后,先后改为保丰中学、芜湖县六郎桥中学。1983年改为芜湖县农业职业学校,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125人,开设农学、水产两个班。次年暑假又招收应历届初中毕业生197人,开设水产、植保、牧医、农学4个专业班,其中水产专业班为地方走读中专班。1985年12月18日,经市教委批准,更名为芜湖县六郎高级职业中学,是年招生122名,增设水产、园艺、企业管理3个班。其中水产班与企业管理班改为职业中专班,毕业学生由省教委承认中专学历,但不包分配。1986年首届毕业生中,有2名对口升入农学院的大专班,18名水产班毕业生被县录用为乡渔技员。1986年后,学生辍学严重。1989年计划招生100人,结果只招18人。是年学校有教职工67人,校舍132间,2250平方米。生产实习基地有:水产基地30余亩、苗圃5亩、农场9亩,还有葡萄、蟹池、实用菌、大蓬蔬菜等实验基地。学校沿公路一侧建有20间商品房。校园内栽有水杉、喜树、白杨、桦树、樟树、冬青等。为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课程开设坚持普通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先后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鱼类学、淡水生物学、淡水养殖学、植物学、土壤肥料、农经管理、农业气象、统计原理、乡镇企业管理、工业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承担了在职职工、待业青年、回乡青年和专业户的培训任务,时间短则一两月,长的半年、一年。
湾沚高级职业中学1987年5月18日,县政府批准筹建。是年8月开始兴建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秋季由县一中、二中各代招1个班。1988年3月,教学楼和宿舍楼同时竣工。3月10日,三年制会统班92人,二年制会统班56人开学上课。嗣后,教师宿舍、礼堂兼食堂、厂房建成,并打围墙427米。至1989年,学校总建筑面积2455.3平方米,总投资79.3万元。1989年毕业生,顶职2人,对口升入大专学校2人,县安排大集体合同工21人,参军17人。同年下半年招生后有6个教学班,开设通用机械、工民建、会统3个专业班,在校学生223人;其中地方中专70人国家给计划分配指标,职业中专77人不包分配,录用后承认中专学历,职业高中76人。教职工37人不包括校外兼职教师。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