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科技队伍
一科技人员
建国前,本县仅农林部门有2名技术人员,规模较大的工商企业亦只是聘请一二名技师,其余手工作坊仅有工人和学陡。
建国后,各类专业学校毕业生陆续分配到本县,科技队伍始日益壮大。1979年,全民所有制单位的自然科学技术人员有67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16人,农业科技人员136人,卫生技术人员242人,教学人员179人。截止1985年底,本县各类专业技术干部总数达301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6%。
自然科学技术人员统计表
社会科学技术人员统计表
二科技人员待遇
建国初科技干部未受到重视,1979年以后,科技人员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1984年,县政府专文批准86位中学教师享受讲师待遇。商业和粮食部门对中级职称以上的科技人员在计划粮油、食糖的供应上给予了优惠。1985年,有38名科技人员的139名农业户口家属转为非农户。此外,从1985年起,每年还组织15名左右的科技人员去厦门、桂林、西安、北戴河、青岛等名胜点、疗养地渡假和观光游览。1989年,全县48名科技人员的配偶或子女获得了就业指标。还给全县中级职称以上的科技人员作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并建立了健康档案。
职称评定1980年7月,县工程技术干部职称评定委员会和农业技术干部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成立。第一步进行技术职称套改工作。年底,全县有83人经套改取得了技术职称,其中工程技术干部32人,占工程技术干部的30%21人套为助理工程师,11人为技术员,农业技术干部51人,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70%12人套为助理农艺师、1人为助理畜牧兽医师、30人为农业技术员、8人为畜牧兽医技术员。1981年初,职称评定工作正式展开。截至1983年8月底.全县共有792名专业技术人员取得了职称,其中中级职称54人(工程师10人,农艺师24人,畜牧师4人,主治医师8人,会计师5人,馆员3人;初级职称736人其中助理工程师63人,助理农艺师48人,助理畜牧师14人,医师136人,助理会计师57人,助理统计师5人,技术员447人,1983年9月,职称评定工作暂停。1986年11月,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成立,着手改革职称评定制度,变终身制为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并相应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度。1986年12月至1987年4月,县职改领导组解决了1983年6月以来的职称评定遗留问题。107人取得职称,其中:中级职称4人水产工程师2人、主治医师2人;初级职称103人助理工程师14人,助理农艺师13人、助理畜牧师6人、助理经济师3人、医师1人、助理会计师35人、各类员级技术人员31名。1987年6月,县职改领导小组作了调整,下设办公室,首批职改涉及全民事业单位129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524名,先后成立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初级评审委员会共19个,分别为:工程、经济、卫生、农业、农经、中等专业教师、中教、小教、党校教师、统计、会计、档案、图书文博、群文、工艺、美术、新闻、出版、播音、自然科研等。全民事业单位的职改工作于1988年12月31日结束,全县2245人被确认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其中高级职称46人,中级职称633人,初级职称1566人助理级职称949人,技术员级617人,除49名离退休人员外,全部聘用。
本县集体事业单位的职称改革于1988年12月初开始,月底结束,全县卫生、水利、交通、文化、广播、教育、城建、农业等8个系统的528人取得任职资格,其中中级职称35人、助理级的263人、技术员级的230人。此外,集体事业单位中261名以工代技人员亦被确认了任职资格,其中中级职称1人、助理级26人、技术员级234人。
教育系统的1265名民办教师,经评定确认取得中级职称任职资格的11人,助理级任职资格的304人,员级任职资格的950人。
农经与财会系统招聘的专业技术人员有63人取得了任职资格,其中助理级1人,员级62人,从1989年元月起执行新工资待遇。
企业单位职改工作开始于1988年9月,涉及粮食、供销、商业、轻纺、物资、交通、城建、乡镇、文化、林业、农业、经委等12系统的15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截止1989年12月底,全县企业单位1460人被确认取得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45人,初级职称1312人。
乡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改革工作于1988年10月开始,截至1989年12月,全县乡、村两级的集体企业有827人被确认为乡镇企业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其中有中级职称33人,助理级职称368人、技术员级职称426人,占乡镇企业职工总数1.54%。
首次职改评审情况一览表
高级技术职务人员简明情况表
建国前,本县仅农林部门有2名技术人员,规模较大的工商企业亦只是聘请一二名技师,其余手工作坊仅有工人和学陡。
建国后,各类专业学校毕业生陆续分配到本县,科技队伍始日益壮大。1979年,全民所有制单位的自然科学技术人员有67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16人,农业科技人员136人,卫生技术人员242人,教学人员179人。截止1985年底,本县各类专业技术干部总数达301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6%。
自然科学技术人员统计表
社会科学技术人员统计表
二科技人员待遇
建国初科技干部未受到重视,1979年以后,科技人员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1984年,县政府专文批准86位中学教师享受讲师待遇。商业和粮食部门对中级职称以上的科技人员在计划粮油、食糖的供应上给予了优惠。1985年,有38名科技人员的139名农业户口家属转为非农户。此外,从1985年起,每年还组织15名左右的科技人员去厦门、桂林、西安、北戴河、青岛等名胜点、疗养地渡假和观光游览。1989年,全县48名科技人员的配偶或子女获得了就业指标。还给全县中级职称以上的科技人员作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并建立了健康档案。
职称评定1980年7月,县工程技术干部职称评定委员会和农业技术干部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成立。第一步进行技术职称套改工作。年底,全县有83人经套改取得了技术职称,其中工程技术干部32人,占工程技术干部的30%21人套为助理工程师,11人为技术员,农业技术干部51人,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70%12人套为助理农艺师、1人为助理畜牧兽医师、30人为农业技术员、8人为畜牧兽医技术员。1981年初,职称评定工作正式展开。截至1983年8月底.全县共有792名专业技术人员取得了职称,其中中级职称54人(工程师10人,农艺师24人,畜牧师4人,主治医师8人,会计师5人,馆员3人;初级职称736人其中助理工程师63人,助理农艺师48人,助理畜牧师14人,医师136人,助理会计师57人,助理统计师5人,技术员447人,1983年9月,职称评定工作暂停。1986年11月,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成立,着手改革职称评定制度,变终身制为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并相应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度。1986年12月至1987年4月,县职改领导组解决了1983年6月以来的职称评定遗留问题。107人取得职称,其中:中级职称4人水产工程师2人、主治医师2人;初级职称103人助理工程师14人,助理农艺师13人、助理畜牧师6人、助理经济师3人、医师1人、助理会计师35人、各类员级技术人员31名。1987年6月,县职改领导小组作了调整,下设办公室,首批职改涉及全民事业单位129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524名,先后成立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初级评审委员会共19个,分别为:工程、经济、卫生、农业、农经、中等专业教师、中教、小教、党校教师、统计、会计、档案、图书文博、群文、工艺、美术、新闻、出版、播音、自然科研等。全民事业单位的职改工作于1988年12月31日结束,全县2245人被确认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其中高级职称46人,中级职称633人,初级职称1566人助理级职称949人,技术员级617人,除49名离退休人员外,全部聘用。
本县集体事业单位的职称改革于1988年12月初开始,月底结束,全县卫生、水利、交通、文化、广播、教育、城建、农业等8个系统的528人取得任职资格,其中中级职称35人、助理级的263人、技术员级的230人。此外,集体事业单位中261名以工代技人员亦被确认了任职资格,其中中级职称1人、助理级26人、技术员级234人。
教育系统的1265名民办教师,经评定确认取得中级职称任职资格的11人,助理级任职资格的304人,员级任职资格的950人。
农经与财会系统招聘的专业技术人员有63人取得了任职资格,其中助理级1人,员级62人,从1989年元月起执行新工资待遇。
企业单位职改工作开始于1988年9月,涉及粮食、供销、商业、轻纺、物资、交通、城建、乡镇、文化、林业、农业、经委等12系统的15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截止1989年12月底,全县企业单位1460人被确认取得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45人,初级职称1312人。
乡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改革工作于1988年10月开始,截至1989年12月,全县乡、村两级的集体企业有827人被确认为乡镇企业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其中有中级职称33人,助理级职称368人、技术员级职称426人,占乡镇企业职工总数1.54%。
首次职改评审情况一览表
高级技术职务人员简明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