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乡、村渔场,原名“社队渔场”,属集体渔业之一种。建国后,在积极发展国营渔场的同时,也相应发展社办、队办渔场。1958年,全省社、队办渔场172个,生产成鱼48600多吨,占全省养鱼总产量的95.2%,生产苗种79.5亿尾,占全省苗种总产量96.7%。其后,由于左的偏差,社队渔场几经折腾,发展缓慢。
1980年,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确定渔业“以养为主,国营、集体、个人一齐上,大、中、小水面一起养”的方针,落实养鱼水面权,推行渔业生产承包责任制。此后,国家还逐步调整水产投资方向,从资金、物资、技术上扶持社队养鱼的发展。据1984年统计,全省有乡村渔场1284个,劳力11700多人,养殖水面45.9万亩,生产成鱼7184吨,其生产水平居全省养殖企业之首。详见表6—3—2。




注:1、合作经营单位,是指私人合股集资购置生产工具,从事捕捞或养殖的渔业生产单位。如合股集资造(购)船进行捕捞生产的单位,但不包括属于生产责任制范畴的联产专业承包的单位。
2、以船为基本核算单位,是指原渔业队所有的船网等主要生产工具,已折价归全体船员所有,以单船或对船为单位,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单位。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