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宣城地区私营商业受历代兵燹、战祸、瘟疫等影响,几经兴衰,区辖5县自明、清以来几起几落。
泾县明时,除县城外,18个集镇均设有商铺摊点,“泾人在外经商者约比居本邑(经商)者多三分之二”,素有“泾邦”之称。清乾、嘉时期兴盛,咸丰衰落。同治后期渐趋恢复,清末民初日臻繁荣,时有千至万元(银元,下同)资本的较大商号百余户。民国16年(1927),军阀混战,溃兵骚乱,一度萧条。民国20~25年,始得恢复,重现生机,全县城乡私营商业发展到42种行业948户,而颇著名气万元资本的大商号有京广货业9家:福康祥、赵亿泰、复和祥、志康、隆兴、德丰、同庆和、广生和、三益;杂货业9家;同丰、同源,公和、东来、公益、庆裕、永和、三益坊、同泰隆;药业7家:同仁堂、杏春堂、同春、恒春、太和堂、致和堂、益源丰;布业21家:赵祥和、翟兴记、泰昌隆、同昌祥、宝顺和、晋昌、万福记、利康、董正兴、徐增和、潘复大、卫兴记、卫运昌、章洪顺、高同兴、华盛、庆成、凤义大、祥森、裕源、裕昌;米行2家:姜同发、周顺昌;酱制业3家:元昌、元汇、同昌。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县城遭日机轰炸,商贾纷纷卷资歇业,四乡逃难。据民国30年统计,仅县城商户由239户下降到165户。此后,由于县城未曾沦陷,商民陆续回城复业,但大多收缩,惨淡经营,而集镇商业受沦陷区学校、机关纷纷内迁之故,渐趋繁荣起来,全县主要集镇私营商户共达668户,其中马头镇163户,茂林141户,赤滩132户,章渡122户,榔桥镇110户。抗战结束,内战兴起,通货膨胀,民不聊生,城乡商业急骤回落,到建国前夕,县城仅剩下较大的商号20家,杂货业有公和祥、兴隆、大有丰;棉布业有胡志诚、董钰纪、鼎兴;广货业有赵亿泰、包协泰、元昌、同昌、董福隆;中药业有同仁堂、同春、恒丰等。
宣城私营商业形成规模始于东晋,时有“人竞商贩而不为田业”之说。明清以来,受毗邻兴起的徽商影响,城乡市场更加活跃,清末民初,县城商店鳞次栉比,据民国23年(1934)统计,县城以十字街为中心的四大商区共有30多种私营行业,具有三、五千至万元雄厚资金的商号347户,其中棉布丝绸业50户,旅栈业35户,盐业32户,砻坊业30户,饮食业32户,广百货业20户,竹木行业29户,茶行20户,屠宰业19户,锅瓷业17户,酱坊业14户,中药业13户,浴池业11户,大米业10户,烟酒业7户,典当业8户。另有小商摊贩1200余家。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县城4次沦陷,各类商行纷纷倒闭停业,少数座商转为行商。抗战胜利后,私营商业相继复业,市场重现繁荣,但不久内战兴起,市场萧条。
宁国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成立商会,县内经商者大多徽(州)、泾(县)等外地商人,本地多为小商小贩,徽商独揽了全县百货、布匹、“五洋”(洋纱、洋火、洋烟、洋油、洋肥皂)等十几个行业的经营权。私营商户多集中于交通方便、人口密集的港口、宁墩、胡乐、东岸等集镇,县城以河沥溪、城关、西街形成三大商业区。民国23年(1934)芜屯公路通车后,河沥溪商业区店(铺)陡增,市场最为繁荣,时有“小小宁国县,大大河沥溪”之称,共有大型综合商店8家,中小型杂货店14家,布店5家,肉店5家,京广货店4家,粮店12家,以及烟、药、书、纸、饮食店等共201家,城关、西街两个商业区仅有108家商店。其中资金雄厚的大商号有德隆新、春和、义成和、程洪大、泰和祥、久华、久昌等数十家。抗日战争初期,县城屡遭轰炸,大型店(铺)倒闭歇业,小商小贩惊于夜市,但由于该县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县城向未沦陷,此后,因避战祸、逃难来县城的失业人员纷纷开设小店小铺,市场渐趋繁荣,江西、徽州等地商贩也聚此采购商品,县城商业又一度兴旺起来,三大商业区各类商店发展到395家,其中河沥溪297家,被誉为县内“小上海”。
广德该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自古以来,在封闭保守的自然经济束缚下,居民力于田亩,不务商贾。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外地商贩纷纷来广德开店经商,经营品种繁多,市场日渐繁荣,清末民初全县商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兴盛景象,至民国25年(1936),城区商户发展到1400余家,县城著名的商号有72家。其中布匹业有程广丰、同吉祥等14家;南杂货业有孙正和、源隆等21家;京广货业有五洋大药房、中西大药房、寿萱斋、永生斋等14家;山货业有广大、广泰隆等6家;槽坊有怡三泰、董信太等6家;估衣业有源丰、源通等9家;典当业有同济、鼎益等。抗战时期,县城沦陷,大型座商卷资停业,而跑单邦的行商应时剧增,乡镇市场仍较活跃,其中流洞、柏垫、卢村等主要集镇有布店、广货店、菜馆、浴池、照相馆等数十家,营业兴旺。这个县私营商业的主要特点是:行业较多,规模较小;独资开店的多,合股经营的少;零售商贩多,批发商贾少;外籍人开店多,本地人经商少。
郎溪该县历代重农桑轻商贾,有“无商不奸”之贬,经商者被人岐视。清乾隆八年(1753),徽帮商人始在县城、梅渚等地开设店号,至清末民初,汪、胡两姓所开设商号、店铺几乎遍及全县城乡。县城汪怡盛、汪怡泰、汪怡兴等大商号垄断了槽坊、油坊、蜡烛坊、砻坊、磨坊、酱坊等经营权,主要集镇梅渚、定埠有汪德源、汪德泰、汪恒泰等,其余万康、义大、源森、同仁和等大商号都为徽商胡姓所营。民国后期至建国前夕,全县城乡共有私营商户725家,资金151206万元(折新币),其中县城238户,资金81381万元;梅渚230户,资金32301万元;毕桥78户,资金15146万元;东夏63户,资金12771万元;涛城45户,资金2974万元;定埠40户,资金3133万元;飞鲤31户,资金3520万元。
建国后,1950年4月,宣城地区对私营商业办理登记工作,区辖5县共5512户,从业人员12049人,资金总额达84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79万元,流动资金567万元,户均资本1535元。1951年,私营商业总户下降到5492户;资金减少到165.05万元,从业人员12046人,基本未变。当时这些工商业者大都具有爱国精神,宣城县城区私营商户订立爱国公约,支援救灾大米2333斤、寒衣5700套、人民币3.6万元,并向大西南进军部队捐献一批毛巾、药品、卷烟等物资。1952年,全区工商界开展以“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窃国家资财、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为内容的五反运动,使商业道德风尚大为改善。1953年3月,全区对私营商业以棉布业为重点进行改造试点,时有棉布业652户,分别改造为国营商店3户,经销店298户,计划批购户351户,使棉布业率先纳入国家计划轨道。1955年5月,对农村商贩开展社会主义改造试点,全区时有商贩2819户,从业人员3952人。其中进行试点的505户、851人(代销店16户,70人;合作商店2户,7人;合作小组29个,316人;经销店(点)155个,256人;经营小组6个,86人;联购联销小组5个,81人;农民交易所4所,17人;货郎担18人)。1956年,全区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有10682户、15282人的私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8158户、14499人。其中1071户、3178人组成合营商店98个;3961户、4247人组成合作小组397个;527户,630人直接进入国营公司代销业务;107户、107人被国营企业吸收工作;2492户、6337人组成合作商店302个。继续个体经营者679户,从业775人。1958年,区辖5县私营商户下降到659户,占商业、饮食、服务行业网点总数27.98%;从业人员771人,占商业职工9.07%;销售额98.64万元;利润3.45万元。此后,私营商业进行全面调整,对已经组织起来的服务业和流动的商贩,采取分散经营,由统一核算改为自负盈亏;对少数不适合核算制的“夫妻店”,允许个体开业;对核算单位过大的私营企业适当进行分层次核算;对部分比较混杂的综合行业按类型重新组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商业网点和从业人员不断扩大,私营商业亦得到迅速发展,1985年,私营商业发展到8072个,个体商贩6940户,从业人员共21807人。1987年,全区领证私营商业19802户,比1950年上升2.59倍;从业人员25532人,比1950年增加1.12倍。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