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木材陆运工程设计主要是林区公路及其桥梁、涵洞设计,其次是板车道和便道的设计。安徽省木材陆运设计工作从1959年勘察设计东至县泥潭至木塔的便道以后逐步展开。1962~1985年共勘察设计公路811公里,桥梁146座,其中较大的桥梁5座,总跨度达305米,涵洞3011座,板车道200余公里。详见表2—3—2。
安徽省木材陆运工程设计统计表
(1962~1985年)
表2—3—2



这些公路分布于皖南山区及大别山区16个县境内,超过100公里以上的县有霍山、黟县、石台、东至、岳西五县。此外,1959~1966年在祁门、休宁、岳西等县由林业部华东林业勘察设计院和木材水运设计院、安徽省交通厅航道工程局测量队、安徽省工学院交通系等单位共测设林区公路100余公里,设计桥梁16座,涵洞114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有些国营林场境内的公路,由所在地区专业队测设与施工。这些公路除少数列入国道和省道外,其余为县内主要干道,对于运出山区的木竹及林副产品,运进山区人民所需的工业品和生活用品,繁荣山区经济与文化,促进林区建设,均起着积极作用。80年代,林区建设迅速发展,已有的公路不适应需要。主要是林区公路网密度小,公路质量不高;山区地形复杂、坡陡,穿越山头,越过河流、涧溪机率多;公路建设造价高,建设技术标准低,交标四级和林标乙三级的公路居多,也有少数公路低于林标乙三级;路基窄,路面较差,已测设的841公里林区公路的路基宽度由于技术标准不同,分别为7.5米、6.5米、4.5米,其中4.5米宽的路基为420公里,占51%;在山凹路段路基更窄,尽管设置一些挡土墙工程,但危险地段仍多,雨季,路基常被洪水冲毁,初春冰雪融化时期,塌方时有发生,有不少公路面层毁坏严重,常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