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民国时期普通中学
清末,全区只有广德中学堂和宁国府中学堂2所。民国初期,自省立第八中学在宣城创办,宣城县成为全区中等教育中心。23(1934)年统计,全区共有普通中学7所,(1所省立中学,1所联立中学,2所县立中学,3所私立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沦陷区中学多迁至泾县山区,中等教育中心转移到泾县,29年至抗日战争结束,宣城县仅有1所中学——县立初级中学。抗日战争结束后,随着私立复旦中学、省立十二中的迁入和宁属联中的迂回,宣城县又成为全区中等教育中心。29年后,各县相继创办县立中学。36年全区共有普通中学11所(省立1所,联立1所,县立5所,私立4所)。38年,全区解放前夕,私立复旦中学停办,尚有普通中学10所。
省立、联立、县立中学民国6年(1917)安徽省立第八初级中学在宣城创办,校址在谢朓北楼西南侧(今烈士陵园内)。民国16年(1927)省教育厅划全省为六个学区,规定每学区就所在地师范和中学改组,设完全中学1所,试行新学制。第九区属第四学区,17年省教育厅令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与省立第八初级中学、广德县省立十二中学、当涂县省立第十中学合并。校址宣城,原四师为高中部,称一院,原八中为初中部,称二院。至23年,省立四中有高中3个班,师范3个班,初中3个班,学生450人,教职员44人。一院、二院两个图书馆总计有图书1000余册。该校还附设实验小学1所。23年,省教育厅令四中高中部改为省立师范学校,初中部改为省立宣城初级中学。宣城初级中学设6个班,有学生222人,教职员24人。26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停办。29年,省立第十二临时中学设泾县,替代原省立四中。35年,十二临中迁宣城县孙埠镇,改省立宣城中学。36年有高中6个班,初中1个班,计学生278人,教员26人。
民国11年,省立第十一师范学校在广德开办,翌年,改为省立第十二中学,后并入宣城省立八中,广德学生赴宣城就读。
民国12年,经省教育厅核准由省、县拨款,地方捐款在宣城县小东门十八塔建宁属六邑联立初级中学。初有7个班级,278名学生,21名教职员。抗日战争爆发,学校迁至旌德县江村。27年,部分师生迁泾县潘村成立宁属联立中学泾县分校,部分师生迁宣城周王扎门口成立宣城分校。29年成立宁国宁墩分校,翌年停办。35年联中本部从旌德迁回宣城,校址湾沚镇狮子山。联中最兴盛时期有高中4个班,初中14个班,学生668人,教职员47人。36年,有高中4个班,初中2个班,学生222人,教职员16人。1949年宣城解放时,私立励行中学并入,初中部改建为“皖南区湾址中学”,高中部并入皖南区宣城中学。
民国17年,广德县就前省立十二中校址创办县立初级中学。23年设3个班有学生79人,教职员12人。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停办。翌年二月设初中补习班,八月复校,校址改城东南苏觉庙村。28年有6个班,学生274人。32年广德再次沦陷,学校迁址南乡崇法寺(今四合乡境内)。翌年设6个班,有学生277人,教职员14人。同年冬,学校解散。35年春,学校就城西祠山庙残房作校舍复办,第二学期有8个班,学生365人,教职员33人。第二年增设高中班1个,教职员增至37人,改名广德县立中学,直至广德解放。
民国18年,宣城私立女子中学在小东门楚豫公所创办。19年改县立女子初级中学。25年,并入宁属六邑联立中学。29年,宁属六邑中学宣城分校独立为宣城县立初级中学。34年,校址由扎门口迁至宣城北门詹家祠堂。36年,设初中11个班,有学生。500人,教职员42人。
民国30年,宁国县创办县立初级中学,招生6个班,300余人,年底联中宁墩分部停办,部分学生转入宁国初级中学。32年,计8个班,学生367人,教职工25人。36年,有8个班,学生320人,教职员31人。宁国解放前夕,减至5个班,学生约180人。
民国30年,国民党郎溪县长梅光庚(中共地下党员)在郎溪南乡姚村山区创办县立初级中学,招3个班,有学生110人,教职员9人。31年2月校址迁岗南乡岗南村。同年,因日军侵占郎溪,学校停办。32年复办,校址迁城内,设2个班,有学生78人。日军投降后,国民党郎溪县政府接管该校,时有4个班,学生170人,教职员16人。36年设4个班,有学生177人,教职员14人。解放前夕设4个班,有学生116人,教职员14人。
民国30年,宁属六邑联立中学泾县分部独立为泾县县立初级中学。36年设6个班,有学生222人,教职员27人。解放前夕,尚有4个班,有学生221人,教职员23人。
私立中学民国6年(1917)美国美以美教会在宣城城南福音堂创办私立储才中学。11年改名私立皖南中学。23年,设初中3个班,有学生78人,教职员18人。最兴盛时设高中1个班,初中4个班,有学生138人,教职员26人,并办有附属小学1所。抗日战争初期停办。11年法国天主教会在宣城西门天主堂创办私立培英中学,又称培英公学。最兴盛时设初中3个班,有学生100人。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停办。38年复办。17年,泾县朱侠骨继创办培风小学后,又募集基金在黄田村创办私立培风初级中学。此乃泾县第一所中学。27年由美国圣公会基督教会开办的芜湖广益中学迁至泾县茂林,称:私立广益中学茂林分校。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迂回芜湖。31年,泾县厚岸乡老潭舒家创办私立震山初级中学,两年后停办。31年,广东中山大学教授胡耐安、上海《文汇报》主编胡惠生返回家乡,以家乡溪头书屋为校址,以胡氏宗祠2000余亩田租收入为基金,创办私立龙坦初级中学。33年改为农业职业学校,35年停办。36年春又复办为普通初级中学。1950年春并入培风初级中学。31年,郎溪乡绅杨树普在姚村筹办私立建国中学二部,后改为私立东南中学,设初中3个班,学生100余人。同年日军侵占郎溪,东南中学被焚。35年,私立复旦中学从黟县迁至宣城,设高中、初中各3个班,计有学生185人,教职员17人。38年宣城解放前夕停办。35年秋,宣城黄池镇河南横岗创办起私立励行中学,设高中5个班,初中3个班,计有学生210人,教职员17人。宣城解放后,并入宁属联立中学。
私立培风中学简介民国10年(1921)泾县黄田村朱侠骨募集基金,创办培风小学。17年,募集基金,招聘教师,购置图书、仪器,后经省教育厅批准,创立泾县第一所中学
“安徽省私立培风中学”,朱任校长。
校址设黄田村培风阁书屋,内有操场、花园、教室、礼堂、图书馆、实验室、音乐室、乒乓室、医药室,建有教师、学生宿舍,饭厅、商店。校图书馆藏书万余册,实验室仪器设备也较齐全。初创时,设初中3个班,19年增设女子职业染织专科班,时有学生129人,教职员10人。23年有初中3个班,学生85人,教职员9人。19年3月,省教育厅颁发奖金500元与培风中学,以奖励其办学成绩。翌年11月,学校举行培风学校10周年校庆及首届初中毕业典礼。省内外泾县籍商人、知名人士和县内各界团体、个人计馈赠匾额、银盾、楹联、词章等200多件。25年,朱侠骨逝世。为昭彰其功绩,学校校董在校园内专门建造“侠骨亭”一座。同年,朱尊一继任校长。
抗日战争期间,沦陷区不少青年前来该校就读。29年,学校增办高中,32年停办。嗣后数年,学校规模逐步缩小。36年,只有初中3个班,学生73人,教职员11人。38年泾县解放前夕仅剩2个班,学生34人。1950年8月停办。
二、建国后普通中学
新中国建立后,皖南区宣城专署和各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区域内原有中学,并对它们进行了改造。郎溪、广德、泾县、宁国各保留县立中学1所。泾县私立培风中学停办。皖南区宣城专署将原省立宣城中学、私立复旦中学、私立培英中学与宣城县立初级中学合并,成立皖南区宣城中学;将私立励行中学并入宁属六邑联立中学,成立皖南区湾址中学。1950年暑期,湾址中学与宁国中学高中部并入宣城中学。1952年皖南区宣城中学改为安徽省宣城中学,被列为省重点中学,下半年在南门东鳌峰(今宣中校址)重新建校。至1957年,全区共有普通中学6所,其中只有宣城中学为完全中学。
1957至1959年,各县初中均相继改成完全中学。同时,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涌现了一些社办中学、半耕半读中学,学生数猛增。1959年底,区辖五县计有县办中学27所(宣城8所,郎溪4所,广德6所,泾县5所,宁国4所),计有学生9660人,教职员731人。
1960年至1962年,由于三年经济困难的影响,有些中学停办,全区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大大减少。1962年底,计有中学20所(宣城6所,郎溪、广德、泾县各4所,宁国2所),在校学生5318人,教职员737人。
1963年,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指导下,至1965年,中学教育稳步发展。1965年,全区有较为正规的普通中学28所(宣城9所,郎溪5所,广德4所,宁国5所,泾县5所),在校学生7922人,教职员767人。
1966至1967年,“文革”初期,所有中学停课闹革命,学校处于瘫痪状态,教学设备损失较大。1968年,工宣队进驻城镇中学,贫宣队组成学校管理委员会进驻农村中小学,在学校进行“斗、批、改”和“清理阶级队伍”。1969年,三届(1966——1968年)高、初中毕业生全部“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66至1968届小学毕业生全部免考升入中学学习。同时城镇中学部分教师下放农村办学,全区基本上社社都办起了中学。1972至1975年,区内中学保持在140余所,每年在校学生36000余人,教职员2500余人。此间全区各地小学相继办起“戴帽”初中班,初中办起“戴帽”高中班。多数师资匮乏,设备简陋,学生多数达不到应有的水平。
1977年,大学、中专入学考试制度恢复,各学校开始重视课堂教学,教学秩序逐渐趋于正常,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78年后,地区重新调整全区中学布局,压缩高中,撤掉了小学“戴帽”初中班。1983年,全区计有完全中学23所(宣城7所,郎溪4所,广德5所,泾县3所,宁国4所),初级中学189所(宣城74所,郎溪18所,广德27所,泾县31所,宁国39所),在校学生78600余人,教职员5500余人。1987年计有完全中学21所(宣城8所,郎溪4所,广德3所,泾县3所,宁国3所),初级中学190所(宣城67所,郎溪18所,广德30所,泾县32所,宁国43所),在校学生96943人,教职员5985人。
建国后区内一些厂(场)办中学陆续创办,较规范的有郎溪十字铺茶场中学(完中)、宁国水泥厂子弟中学(完中)、南湖农场中学(初中),安徽省敬亭山茶场中学(初中)。
宣城中学简介民国6年(1917)安徽省立第八初级中学在宣城创办。17年省教育厅令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与省立八中、广德县省立十二中学、当涂县省立第十中学合并为:安徽省立第四中学。23年,省教育厅又令四中高中部改为省立师范学校,初中部改为省立宣城初级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停办。29年,省立第十二临时中学设泾县,替代原省立四中。抗日战争胜利后,十二临中迁宣城县孙埠镇,改省立宣城中学。
皖南区解放后,1949年5月,皖南区宣城专署,以宣城县立初级中学为基础,将原省立宣城中学、私立复旦中学、私立培英中学合并,成立皖南区宣城中学。第二年暑假,湾址中学、宁国中学的高中部并入。此时,学校有3个高中班,11个初中班,在校学生近600人。1952年9月,学校改为安徽省宣城中学,被列为省重点中学。年底在南门东鳌峰(原宁国府中学堂,今宣中校址)重新建校。1955年新校园建成,建筑面积近7000平方米,有教学楼、科学馆、办公室、大礼堂、地理园、实验园、运动场、澡堂、理发室、卫生室及教师和男、女学生宿舍。购置了部分教学仪器、教具、体育器材、成套的植物标本和10000余册图书。1953和1955年南陵中学高中部两次并入宣中。1956年全校有23个班(高中11个班,初中12个班),在校学生1026人,教职员66人。是年,宣中被列为全国与教育部直接联系的30多所办得好的中学之一。
“文革”期间,学校校舍、设备、财物损失严重。1969年,宣城师范改为普通中学后并入宣中,并改为“宣城县中学”。原两校教师大部分被分散到农村办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0年下半年,宣城中学首批被认定为省22所重点中学之一,每年按省教育厅下达计划招生。1987年,全校有24个班,学生1200余人,教职员120余人。图书馆藏书近80000册,教学仪器设备价值6万余元。
宣城中学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建国前,全校有100余名学生先后秘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活动,成立有党的地下组织。建国后,皖南区宣城中学成立,学校有53名学生被批准参加军事干校。有近100名学生走上党政、企事业的工作岗位,成为骨干力量。抗美援朝时期,宣城中学又有一批青年学生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
30多年来,宣城中学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1951年至1987年,共向高一级学校和社会输送高、初中毕业生1万6千余人。1979年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得到落实,原宣中28名教师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改正,大都又重回宣中任教,加强了学校的师资力量。1980年起,学校除调回一些教学水平较高的老教师外,又先后调进中、青年骨干教师,接收大、专毕业生40余名,组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稳定的教师梯队。1987年共有在职教职员12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80余名。年底有20名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34名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至1987年,先后有19名教师荣获国家和省、地、市各级、各类荣誉称号。
宣城地区普通中学教育情况统计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