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人口分布
建市后的1957年,全市人口8.38万人,密度为324人/平方公里。1958年,全市人口增至26.34万人,密度为1017人/平方公里。1980年,全市人口33.30万人,密度为1168人/平方公里。其中花山区人口密度最高,为7652人/平方公里,其次,雨山区人口密度为6700人/平方公里,金家庄区人口密度为3789人/平方公里,向山区(含郊区)人口密度最低,为557人/平方公里。
附表2—31983~1987年马鞍山市人口分布及密度表
随着马鞍山经济建设的发展,城乡比发生明显变化。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马鞍山外地迁入人口多,城乡比高,1958年非农业人口203810人,农业人口59620人,城乡比高达3.42。后几年呈下降趋势,至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马鞍山市非农业人口135187人,农业人口71766人,城乡比为1.88。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城乡比波动不大,平均在1.80左右。1978年后,随着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土地大量被征用,大批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尤其以男性劳动力为多,城乡比逐年升高。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非农业人口239230人,农业人口111281人,城乡比为2.15。到1987年非农业人口为278648人,农业人口105850人,城乡比为2.63,即1982年1个乡村人口平均要负担2.15个城市人口的蔬菜等农副产品供应,1987年则要负担2.63个。
附表2—41957~1987年马鞍山市城乡人口比一览表
附表2—31983~1987年马鞍山市人口分布及密度表
随着马鞍山经济建设的发展,城乡比发生明显变化。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马鞍山外地迁入人口多,城乡比高,1958年非农业人口203810人,农业人口59620人,城乡比高达3.42。后几年呈下降趋势,至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马鞍山市非农业人口135187人,农业人口71766人,城乡比为1.88。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城乡比波动不大,平均在1.80左右。1978年后,随着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土地大量被征用,大批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尤其以男性劳动力为多,城乡比逐年升高。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非农业人口239230人,农业人口111281人,城乡比为2.15。到1987年非农业人口为278648人,农业人口105850人,城乡比为2.63,即1982年1个乡村人口平均要负担2.15个城市人口的蔬菜等农副产品供应,1987年则要负担2.63个。
附表2—41957~1987年马鞍山市城乡人口比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