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职工余缺调剂]
马鞍山劳动部门在帮助企事业单位组织招工的同时,积极组织职工余缺调剂与劳力平衡。职工的余缺调剂,各个时期有各自的重点。1957年,马鞍山职工的余缺调剂工作尚未开展,劳动部门按照“先失业,后市民,再农村”的顺序安置待业劳动力。1958年,市劳动力调配所成立,与市劳动局调配科合署办公,主要工作是组织各方面劳动力保证钢铁生产和城市建设的需要。1959年,市劳动部门开始职工余缺调剂工作,重点是整顿劳动组织,在企业内部、市内各企业之间进行调剂,60年代初期,市内一些企业关、停、并、转,职工精简下放,调剂工作的重点改为保证下马单位职工的安置,上马单位劳动力的需要和精简任务的完成。随着调剂范围的扩大和调剂任务的加重,1965年,马鞍山建立了劳动力介绍所,一方面进一步加强调济工作,另一方面解决城镇就业人员的安置问题。70年代开始,职工余缺调剂的重点转移到搞好照顾性调剂上来,主要照顾长期分居的夫妻。1972年8月,市民政局制定《关于工人调配工作试行办法》,以加强职工余缺调剂的管理。1973年,马鞍山劳动部门在坚持按政策规定和按指标办事的基础上,采取“三就、四严、五优先”的办法,即单身就全家,城市就集镇,内地就边疆;农工严,邻县严,矿山调市内严,夫妇同时调动严;生产需要的优先,技术人员配偶调动优先,夫妇长期分居的优先,是独生子女的优先,有特殊困难的优先,解决了一部分职工的困难。到1978年8月,全市仍有夫妻分居两地需要照顾性调动的工人16028人,其中,配偶是全民所有制工人的1322人,大集体工人的638人,农林四场工人的190人。1981年,市内跨系统职工调动,权力下放,由各主管部门自行联系办理调动手续。从1987年起,市各级劳动部门始终以照顾性调动为主,采取对调和单独调动的形式,解决职工分居两地的实际困难。1959~1985年,全市从省内、省外、市内调进、调剂的职工达10.5万人次;调出到省外、省内、市内调剂的职工达7.16万人次,其中1978~1985年照顾性的调剂调动达9692人次。(附表9—1)
附表9—11959~1985年马鞍山市职工调配统计表单位:人

[精简下放]
自1959年开始,马鞍山各厂矿企事业单位,开展了持续近5年时间的整顿、精简和下放工作。精简对象,首先是未经批准私招乱雇人员和1958年以后从农村招收而又多余的临时工、合同工;其次是农村需要又能从岗位上抽调出来的技术工人;再就是1957年以前来自农村的自愿回乡者和可以精简压缩的人员。精简企业的重点是压缩停建、缓建企业,停办或合并原材料和生产任务不足的企业,把多余的劳动力精简下来,放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要求精简来自农村的工人时,回乡生产不带工资的比重应达到50%以上,不愿回乡的调到国营农场,把农场适宜回乡人员调回农村。精简人员的去向,一般是到农村地多人少地区和落后队去参加农业生产劳动;集体下放的则组织起来自办农场或从事农副业生产。根据以上政策要求,市委精简机构安排劳动力小组开始制定下放计划,进行下放动员,进行职工余缺调剂。1959~1963年,全市精简职工10.51万余人,增加职工2.35万人,实际减员8.16万人;同期调入5.46万人,调出3.65万人,净增1.81万人。至1963年底,全市职工总数由1959年的10.31万人减至5.14万人,精简幅度达50%,实际减少6.35万人。
[知识青年下放与安置]
马鞍山市知识青年下放与安置工作从1969年开始至1981年结束,历经13年。1969年下半年,马鞍山正式开始进行知识青年下放工作。首批下放的是中学应届毕业而尚未毕业的1966~1968年的高、初中毕业生,最后一次动员下放的是1977年应届毕业生。10年间,下放总人数近2.17万人。下放形式,开始是分散插队,扎根农村,安家落户;后来是成立集体插队小组,设点安置;最后是干部带队,集体插队。在历次下放工作中,马鞍山市成立的有关机构有:市学生分配办公室、市上山下乡支农办公室、市革命委员会政工组“五·七”小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等。马鞍山首批下放的知识青年共3886人。1970~1977年8年中下放的应届毕业生分别是717人、1100人、1202人、4428人、1107人、939人、4784人、3524人。下放去向主要在省内的当涂、繁昌、宣城、广德、宁国、绩溪、固镇、庐江、无为、含山、全椒、天长等13个县和马鞍山郊区。跨省插队知青数量很小。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终止了上山下乡运动,同时开始回收安置下放知识青年。是年,全市尚有6383名知识青年留在农村。1979年,全市回收安置下放知识青年4759人。至1981年上半年,全市历届下放知识青年全部回收安置。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