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家畜家禽饲养
[生猪]
建国初期,马鞍山地区生猪饲养增长很快。1951年养猪7561头,到1953年增加到1.8万头。猪多、肥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促使农民养猪积极性大大提高。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后,市郊农村采取公养为主,辅之私养的生猪饲养方针,生猪饲养量增长变慢。1959年以后,郊区各公社、大队、生产队及直属单位均办起养猪场,大搞集体养猪。由于管理不善,生猪死亡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对农民个人养猪限制过死,养猪量逐渐下降。1959年与1953年相比,生猪饲养量减少3660头。1978年以后,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养猪积极性大增,1978年生猪年末存栏4.8万头,比1959年的1.4万头增加2.4倍。从1979年起,市郊生猪饲养周期逐年缩短,养猪逐步科学化。是年,生猪年末存栏4.3万头,全年出栏1.9万头。到1985年,生猪年末存栏虽只有3.6万头,但全年生猪出栏已增至3.2万头以上。到1987年,全市生猪出栏达3.34万头,年末存栏19.52万头。生猪饲养量的大幅度增长,为城市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猪肉。仅1985年,市郊农户就向国家出售生猪1.6万头,相当于246万公斤猪肉。当年全市居民共消费猪肉492万公斤,其中市食品公司供应上市320万公斤,超过农户提供猪肉量的30%。
[山羊]
山羊放养是马鞍山畜牧业生产的一大优势。郊区山峦绵延,丘陵起伏,适宜羊群放牧。农户放养山羊已成习惯,并积累了丰富经验。放养品种以纯白毛山羊为多,灰、黑毛山羊为少。山羊繁殖全靠自由交配,没有良种配种站,故血统近,退化快,躯体一代小于一代。50~60年代,每只山羊约重20公斤,最重可达30公斤。70年代以后,每只重仅10公斤左右,最重不超过20公斤。由于山羊以草食为主,抗病力强,生长快,繁殖率高,且肉味鲜美,毛、皮有用,农户放养较多。1951年,马鞍山地区放养的山羊有5019头;到1985年,增加到1.3万头;1987年增至1.39万头,向市场提供羊肉10.1万公斤。
[大牲畜]
马鞍山大牲畜饲养以牛为主,有水牛、黄牛、奶牛3个品种,也养有少量毛驴。建国前后,大牲畜均为农户私养。1955年农业合作化以后,大牲畜由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饲养。因管理不善,劳役太重,不少大牲畜特别是耕牛体质下降,死亡时有发生。1955年,有大牲畜4845头,到1957年,减少到1630头。两年之内,大牲畜减少3215头,致使农业生产畜力严重缺乏。从1958年起,大牲畜饲养采取定人饲养、定保牛膘、定期互查评比、奖惩兑现等措施,饲养量明显上升。到1961年,市郊饲养的大牲畜除满足本地的畜力需要外,还支援无为县耕牛500多头。以后,市郊大牲畜基本上维持在年饲养4000头左右的水平。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市郊奶牛饲养也有较快的发展。1957年饲养奶牛24头,1985年增加到192头。奶牛品种由丹麦等地引进,产奶量高,平均每头年产奶1850公斤。是年,牛奶产量达35.5万公斤。除奶牛的饲养已明显商品化以外,其它大牲畜的饲养仍停留在提供畜力方面。
1985年,市郊农户出售和自宰肉用牛86头,全年牛肉产量仅1.1万公斤。到1987年,饲养奶牛增加到199头,产奶53.5万公斤;农户出售和自宰肉用牛320头,牛肉产量达2.9万公斤。
[家禽]
饲养鸡、鸭、鹅,是马鞍山农民家庭副业生产的主要内容,但家禽饲养曾出现过大起大落现象。1952年,马鞍山地区农户共养家禽18.9万只,到1958年“共产风”盛行时,锐减到6万只左右。1979年以后,鸡、鸭、鹅饲养开始由家庭承包,饲养专业户不断增加,饲养经济联合体随之出现。到1984年,郊区已有养鸭鹅专业户54个,从业人员1337人,专业收入85万元;养鸡专业户34个,从业人员154人,专业收入32.9万元;养鸡经济联合体6个,从业人员18人,专业收入2万元。1985年,市郊共养家禽60万只,向市场提供禽肉31.8万公斤,禽蛋40万公斤。
随着畜禽饲养专业户的不断增加,出现了畜禽饲养专业村。佳山乡南杨村全村63户295人,拥有447.8亩耕地。1984年,这个村共养猪260头,养鸡3150只,养鸭4570只,养鹅2118只,养禽量共9838只,户均156.2只,人均33.2只。全村向市场提供鲜蛋4327.5公斤,户均68.7公斤,人均14.7公斤;提供家禽5390只,户均85.5只,人均18.3只;交售生猪181头,户均2.87头。畜禽饲养专业村的出现,不仅较好地贯彻了市郊生产“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方针,而且为解决粮食就地转化、多余劳动力就业等问题找到了出路。
建国初期,马鞍山地区生猪饲养增长很快。1951年养猪7561头,到1953年增加到1.8万头。猪多、肥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促使农民养猪积极性大大提高。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后,市郊农村采取公养为主,辅之私养的生猪饲养方针,生猪饲养量增长变慢。1959年以后,郊区各公社、大队、生产队及直属单位均办起养猪场,大搞集体养猪。由于管理不善,生猪死亡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对农民个人养猪限制过死,养猪量逐渐下降。1959年与1953年相比,生猪饲养量减少3660头。1978年以后,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养猪积极性大增,1978年生猪年末存栏4.8万头,比1959年的1.4万头增加2.4倍。从1979年起,市郊生猪饲养周期逐年缩短,养猪逐步科学化。是年,生猪年末存栏4.3万头,全年出栏1.9万头。到1985年,生猪年末存栏虽只有3.6万头,但全年生猪出栏已增至3.2万头以上。到1987年,全市生猪出栏达3.34万头,年末存栏19.52万头。生猪饲养量的大幅度增长,为城市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猪肉。仅1985年,市郊农户就向国家出售生猪1.6万头,相当于246万公斤猪肉。当年全市居民共消费猪肉492万公斤,其中市食品公司供应上市320万公斤,超过农户提供猪肉量的30%。
[山羊]
山羊放养是马鞍山畜牧业生产的一大优势。郊区山峦绵延,丘陵起伏,适宜羊群放牧。农户放养山羊已成习惯,并积累了丰富经验。放养品种以纯白毛山羊为多,灰、黑毛山羊为少。山羊繁殖全靠自由交配,没有良种配种站,故血统近,退化快,躯体一代小于一代。50~60年代,每只山羊约重20公斤,最重可达30公斤。70年代以后,每只重仅10公斤左右,最重不超过20公斤。由于山羊以草食为主,抗病力强,生长快,繁殖率高,且肉味鲜美,毛、皮有用,农户放养较多。1951年,马鞍山地区放养的山羊有5019头;到1985年,增加到1.3万头;1987年增至1.39万头,向市场提供羊肉10.1万公斤。
[大牲畜]
马鞍山大牲畜饲养以牛为主,有水牛、黄牛、奶牛3个品种,也养有少量毛驴。建国前后,大牲畜均为农户私养。1955年农业合作化以后,大牲畜由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饲养。因管理不善,劳役太重,不少大牲畜特别是耕牛体质下降,死亡时有发生。1955年,有大牲畜4845头,到1957年,减少到1630头。两年之内,大牲畜减少3215头,致使农业生产畜力严重缺乏。从1958年起,大牲畜饲养采取定人饲养、定保牛膘、定期互查评比、奖惩兑现等措施,饲养量明显上升。到1961年,市郊饲养的大牲畜除满足本地的畜力需要外,还支援无为县耕牛500多头。以后,市郊大牲畜基本上维持在年饲养4000头左右的水平。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市郊奶牛饲养也有较快的发展。1957年饲养奶牛24头,1985年增加到192头。奶牛品种由丹麦等地引进,产奶量高,平均每头年产奶1850公斤。是年,牛奶产量达35.5万公斤。除奶牛的饲养已明显商品化以外,其它大牲畜的饲养仍停留在提供畜力方面。
1985年,市郊农户出售和自宰肉用牛86头,全年牛肉产量仅1.1万公斤。到1987年,饲养奶牛增加到199头,产奶53.5万公斤;农户出售和自宰肉用牛320头,牛肉产量达2.9万公斤。
[家禽]
饲养鸡、鸭、鹅,是马鞍山农民家庭副业生产的主要内容,但家禽饲养曾出现过大起大落现象。1952年,马鞍山地区农户共养家禽18.9万只,到1958年“共产风”盛行时,锐减到6万只左右。1979年以后,鸡、鸭、鹅饲养开始由家庭承包,饲养专业户不断增加,饲养经济联合体随之出现。到1984年,郊区已有养鸭鹅专业户54个,从业人员1337人,专业收入85万元;养鸡专业户34个,从业人员154人,专业收入32.9万元;养鸡经济联合体6个,从业人员18人,专业收入2万元。1985年,市郊共养家禽60万只,向市场提供禽肉31.8万公斤,禽蛋40万公斤。
随着畜禽饲养专业户的不断增加,出现了畜禽饲养专业村。佳山乡南杨村全村63户295人,拥有447.8亩耕地。1984年,这个村共养猪260头,养鸡3150只,养鸭4570只,养鹅2118只,养禽量共9838只,户均156.2只,人均33.2只。全村向市场提供鲜蛋4327.5公斤,户均68.7公斤,人均14.7公斤;提供家禽5390只,户均85.5只,人均18.3只;交售生猪181头,户均2.87头。畜禽饲养专业村的出现,不仅较好地贯彻了市郊生产“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方针,而且为解决粮食就地转化、多余劳动力就业等问题找到了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