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乡镇工业]
建国前,马鞍山农村只有半农半工的个体手工业。建国后,通过“一化三改造”运动促进了农村手工业的发展。1954年,慈湖、霍里两个区分别组织起慈湖新光手工业合作社、霍里和平铁木生产小组,共有37人。1958年,两社划归市手工业管理局领导。同年10月,市郊区成立,开始创建区属工业企业。至1959年底,先后办起榨油厂、碾米厂、咸菜加工厂、磷肥厂、黄砂场、农业机械厂等8家企业,完成产值84.4万元。1962年,郊区采取停、转、精简下放等措施,把咸菜加工厂、榨油厂、碾米厂下放给乡镇,农机厂停产。到1963年,区属工业企业有6家,职工57人,完成产值3.9万元。“文化大革命”后期,区办工业有所发展。1969年创办马鞍山市五七采矿场,当年完成产值23.18万元,1973年改名为市郊区铁矿。1971年,创建农药厂,1976年改建为马鞍山市农机厂。1971年,又办起郊区造纸厂、五亩山排灌站修配厂、郊区第二农机厂。1972年,郊区与马钢第一炼钢厂联合创建市工农钢渣水泥厂。至1975年,郊区共有7个工业企业,年完成产值206.2万元。1979年郊区体制改革后,铁矿、农机厂、造纸厂均下放给公社管理。到1980年,区属工业企业只有向山电化厂、向山机械厂、向山街道服装厂3家,职工272人,年产值13.39万元。1985年,向山区属工业企业有3家,职工252人,年产值87.38万元。
除区办工业外,还有大量的乡镇、村办工业及个体专业户遍布市郊各地。乡镇办工业兴起于“文革”中,迅速发展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66年,市郊乡镇企业有慈湖、佳山、霍里、杜塘、濮塘、红旗、雨山7个公社农机厂,共有职工1244人,年产值32.4万元。1976年,霍里公社农机厂创制新产品水暖件,1978年改为马鞍山市水暖器材厂。1979年,濮塘公社农机厂因生产的链条滞销转产轧钢,改为马鞍山市小型轧钢厂。80年代以后,马鞍山乡镇工业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乡镇、村办工业企业大幅度增加。1983年,乡镇、村办工业企业有141家,其中乡镇办50家,村办91家,共有职工7801人;产值2257.57万元,其中乡镇办1595.74万元,村办663.83万元。在141家企业中共有11个工业生产项目,其中冶金、建材、机械3类工业生产,充分利用马鞍山大企业提供的便利条件,发展迅速,占据较大比重。机械工业完成年产值660.22万元,占各类工业总产值的第一位;冶金工业完成年产值561.05万元,占第二位;建材工业完成年产值506.44万元,占第三位。1985年,市郊乡镇、村办工业企业发展到251家,其中乡镇办69家,村办182家;企业职工1.3万人,其中乡镇工业6729人,村办工业6295人。在乡镇、村办工业企业就业的劳动力,占进入乡镇企业总劳动力的36.6%;年完成产值4982.17万元,其中乡(镇)办工业3242.4万元,村办工业1739.77万元,乡镇村办工业总产值,占整个乡镇企业产值的39.8%。乡镇工业中的个体工业户和手工业户,也是在1979年以后兴起的。1983年,郊区个体工业和手工业户有524个,从业人员1928人,完成产值256.43万元,实现利润19.44万元,上交税金15.2万元。到1985年,个体工业和手工业户增加到650个,从业人员达10305人,完成产值331.55万元,实现利润66.98万元,上交税金12.2万元。
[乡镇建筑业]
1963年,郊区雨山公社修建队组建,这是马鞍山乡镇企业发展建筑业迈出的第一步。翌年,慈湖、霍里两公社修建队相继成立。“文化大革命”后期,陆续组成的社、队修建队有:慈湖公社电器安装队、管道队,红旗公社修建队、三姚修建队(村办),小黄洲公社修建队,雨山公社采石、汤阳、陶庄、九华等修建队(村办),佳山公社修建队、印山、兴和修建队、土方队,杜塘公社修建队,濮塘公社修建队、土方队等。至1976年,郊区建筑队、土方队共有职工1942人,完成产值492.88万元。1979年以后,农村富余劳力纷纷投入建筑行业。至1983年,市郊已有8个建筑安装公司、60个工程队,其中乡办企业12个,村办企业56个;共有职工1.26万人,完成产值2517.14万元。1985年,全郊区(向山区)有向山区和霍里、濮塘、佳山、雨山、冯桥、慈湖、杜塘等7个乡镇共8个建筑安装公司、58个工程队、8033名职工,从业人员占全区总劳力的14.4%;共有固定资产574.13万元,积累资金148.5万元,购买机械设备达787万元。1985年共完成产值3700万元,实现利润180.46万元,上交税金118.04万元。此外,全区还有45个为建筑施工服务的土方工程队,全年完成产值655.4万元。郊区建筑业共完成产值4355.4万元,占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的34.8%。
[乡镇运输业]
马鞍山农村交通运输业从1979年起,始作为农村商品经济的组成部分,成为乡镇企业经营的重要内容。其后,逐步从农村走进城市,开始服务性营运,促使农村交通运输业获得较大发展。至1983年,市郊已有运输企业18家,其中,乡镇办企业12家,村办企业6家,从业人员349人,运输总收入161.63万元。用于运输的大中型拖拉机59台,其中集体56台,联户和个体3台;小型拖拉机611台,其中集体151台,联户和个体460台;载重汽车145辆,其中集体117辆,联户和个体28辆;胶轮平板车4327辆,其中集体1184辆,联户和个体3143辆;还有水上运输机动船28艘。到1985年底,郊区运输企业增加到22家,其中乡镇办12家,村办10家,从业人员1403人,其中乡镇办企业从业人员1069人,村办企业从业人员334人。市郊从事运输业的劳力占全郊区农村总劳力的2.5%。运输工具有大中型拖拉机45台,小型拖拉机747台,载重汽车246辆,胶轮手拉平板车9340辆。运输总收入349.46万元(不含联户、个体户收入),占市郊乡镇企业总收入的2.8%。
[乡镇商业饮食服务业]
建国前,马鞍山地区商业、饮食服务业多集中在采石、慈湖、霍里、濮塘4个集镇,有南杂、百货、金货、糟坊、油坊、碾坊、糕点坊、酱坊、鱼行、柴行、粮行、竹木行、茶馆、饭馆、浴室、理发店等店坊。但这些店坊大都是由来自南京、芜湖、徽州、苏南等地的职业商人经营的。建国后,为了稳定市场,保障人民生活、生产的需要,人民政府动员群众集资创建了慈湖、杨桥、霍里3个集体性质的基层供销社,经营南杂、百货、棉布、油盐及生产资料的供销和粮食、生猪蛋禽的收购。1956年,马鞍山地区个体工商业户归口经营,农村的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缓慢,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结束。1979年以后,在国营工商业的扶持下,农村集体、个体商业饮食服务业迅速发展起来。1983年,市郊有乡镇、村办商业饮食服务业44家,从业人员1002人。到1985年,乡镇、村办商业企业增加到53家,其中乡镇办10家、村办43家;从业人员增加到469人,其中乡镇办企业215人,村办企业254人;全年总收入572.26万元,其中乡镇企业收入240.03万元,村办企业收入333.23万元。共有村办饮食业企业13家,从业人员314人,全年总收入151.09万元;有乡镇、村办服务行业企业16家,其中乡镇办5家、村办11家;从业人员441人,其中乡镇办企业322人,村办企业119人;全年总收入463.41万元,其中乡镇企业收入399.36万元,村办企业收入64.05万元。此外,还有商业饮食服务业个体户1466家,从业人员2559人,全年总收入1167.9万元。是年,郊区共有乡镇、村办、个体商业饮食服务企业1548家,其中个体户占94.7%;从业人员3783人,其中个体户占67.6%,整个投入商业饮食服务行业的劳力占市郊农村总劳力的6.8%;全年总收入2354.66万元,其中个体户收入占49.6%;整个商业饮食服务业收入占市郊乡镇企业总收入的18.8%。
上一篇:第一节 概述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