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马鞍山地区自古盛产稻米,粮食交易促进了商业的发展。采石镇水陆交通便利,稻米出口素丰,邻区农产均由此转口外运,故商业繁荣,为古代当涂八大镇之首。民国时期,马鞍山铁矿开采出口,慈湖镇的商业因此而发达。到抗日战争前夕,马鞍山地区共有大小商店200余家,主要分布在几个集镇上。其中采石130家,慈湖57家,霍里33家,濮塘18家。由于马鞍山地处商业发达的南京、芜湖之间,居民日用消费品的购买,多分流宁、芜两处。加上农业衰败、农民破产,使得市场萧条,商业发展极为缓慢。到1949年解放初期,马鞍山各类私营商业户仅463家,从业人员1098人,主要分布在金家庄、采石、慈湖、霍里、向山等集镇上。商户资金最多的不过3000元,最少的只有几十元,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仅164.9万元。较大的行业为南什、棉布、五洋等,其中以采石的芮顺成、谢晋康,慈湖的余仕春,霍里的谢仁和等几家商号最大。
建国以后,国营商业和合作商业发展迅速。1952年,国营、合作、私营商业零售额分别占5.9%、18.1%、65.5%。到1956年,三者的比重已变成27.7%、36.9%、35.3%。1958年,全国掀起“大办钢铁”的热潮,马鞍山商业部门把支援钢铁生产提到第一位,先后为马钢提供生产需要的各种物资1万多种,千方百计满足了高空、高温和井下作业所需的副食品供应。在大力支援钢铁工业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支持轻纺工业和市郊农业的发展。是年,收购地方工农业产品总值399.34万元,其中工业产品达166.95万元。在城乡增设商业服务网点86个,其中农村42个。1960年,又增设商业服务网点67个,商业职工由1957年的708人增加到3077人;商品销售总额由1958年的2333.2万元增加到5980.7万元。但在“大跃进”、“共产风”等“左”的思想影响下,商业的发展一度偏离经营方向,实行“大购大销”,不顾市场需要,盲目采购,造成大量的商品积压和资金浪费,亏损严重。1961年,资金周转一次需262天,费用水平为12.2%。1962年经营情况更差,资金周转一次需394天,费用水平高达14.56%。有40%的单位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在此情况下,商业系统一方面精简调整职工队伍,另一方面励行增产节约,改善经营管理。在购销形式上,实行厂店挂钩,产销直接见面,加快商品流通速度;在进货方向上,采取产地进货,就近进货,减少商品差价;在运输路线上,改铁路运输为水路运输或水陆联运,先后调整改进运输路线37条,每年节约运费3万余元;在商品外调方法上,实行就厂、就站、就库、就船过载,直接分拨,加快外调时间,节约了运输费用,仅1963年一年就节约短途运输和装卸运费1.3万余元;在管理体制上,恢复和建立各专业公司,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疏通了城乡商品流通渠道。通过几年的调整、整顿和改善经营管理,商业经营状况大为好转。1964年商品购进总值2484.7万元,生猪、鲜蛋、家禽等农副产品均超额完成收购任务,商品销售总值3289.2万元,猪肉、鲜蛋、自行车、棉布、丝绸、胶鞋、水瓶、钢精锅、肥皂等商品销售额均超过1957年的水平。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商业工作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经营管理混乱,服务质量下降,许多传统服务项目被当作“封、资、修”的东西加以取消,正常的经营管理被作为“业务挂帅”、“管、卡、压”遭到批判。商品收购采取大包大揽,又回到全部统购包销的老路,以致亏损企业增加,亏损额不断增大。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商业系统广大职工通过拨乱反正,改善经营管理,开展清仓查库,大搞增产节约活动,商业战线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1983年以前,地方产品全部由商业部门统购包销,保持多年一贯制,形成“工业报喜,商业报忧,库有积压,财政虚收”,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1983年3月后,取消单一的统购包销办法,改为计划收购、订购、工业自销、工商联营和统购包销6种形式,除少数几种商品外,其它商品全部敞开。特别是放开零售企业商品采购和经营自主权以后,自行采购和代销的业务不断扩大,占总购进的60%。商业部门为促进地方工业的发展,主动配合工业部门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1980年收购地方产品总值3419.9万元,为历史最高年份。在支持农业生产方面,食品、蔬菜等专业公司,积极帮助郊区农民做好畜禽疾病防治,品种改良,安排蔬菜种植和茬口计划,签订产销、派购合同,进一步密切了农商关系。1983年,蔬菜收购3346万斤,生猪1.8万头,家禽1.4万只,鲜蛋8.9万斤,丰富了市场供应。商办工业经过挖潜、革新、改造,生产能力成倍提高。1984年,商办工业产值达到1387.5万元,比1975年增长49.4%。为充分发挥国营商业主渠道的作用,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市商业部门还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大力推销商品,如召开交流会、供货会、展销会,开展经销、代销业务,上门开单,摆摊设点,延长营业时间,恢复传统经营项目等,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改进了服务态度。至1987年,全市商业、饮食、服务网点发展到7456个,从业人员2.26万人,营业面积13.1万平方米。全市平均每52人拥有一个商业网点,每17人有一个营业(服务)员,人均占有营业面积0.34平方米。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36亿元,比1978年增长3.2倍,比建市初的1958年增长14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职工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985年食品、衣着、日用品三大类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53.2%、16.8%和15%,1987年分别为48.6%、15.7%和20%,吃、穿的消费比重分别下降了4.6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用的消费比重则增长了5个百分点。吃、穿、用三者比重1985年为3.17∶1∶0.87;1987年为3.09∶1∶1.27(附表18—1)。人民群众的购买力空前旺盛,高档消费品供不应求。1987年,洗衣机、电冰箱、彩色电视机三大商品的零售量分别为11251台、7389台和6547台,其中洗衣机比1985年增长27%,电冰箱增长4倍,彩电增长70.4%,销售额直线上升。(附表18—2)
附表18—11984~1987年马鞍山市社会消费品分类零售额及比重情况表单位:万元

附表18—21978~1987年马鞍山市高档商品零售量增长情况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