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国营商业]
1953年,当涂县商业系统的百货、专卖、食品、水产等国营公司开始在马鞍山建立分销和收购机构。到1955年,金家庄、采石、慈湖、霍里等集镇均设立了批发机构,统购统销商品的批发业务全部由国营商业承担。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为百货、五金交化、糖业烟酒、石油、食品、蔬菜、盐业、水产、牛奶、饮食服务10大公司。1986年,全市国营商业企业122家,其中:批发企业11家,零售商业、饮食、服务企业101家,商办工厂8家,仓储运输企业2家;职工4319人,其中零售商业、饮食服务业人员2439人;年商品纯销售额4亿多元(不包括个体),其中国营商业2.38亿元,占60%;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48亿元,其中国营商业1.46亿元,占41.9%,集体、个体商业分别占36.8%和21.3%。1979~1987年,商业系统国营企业的基建投资额达2032万元,建成面积7.6万平方米,其中商业、饮食、服务网点投资额579.6万元,建成面积2.42万平方米,9年的投资总额是1950~1978年29年总投资额的1.25倍。国营商业饮服网点增加到294个,比1978年增加40.67%,形成了湖滨百货商店、解放路百货商店、雨山百货商店、湖滨五金交电化工商店、雨山湖饭店等一批较大的骨干企业,确立了国营企业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在组织商品流通,活跃城乡经济,安排市场供应,保障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了主渠道作用。
[集体商业]
马鞍山最早的集体所有制商业,是1955年7月由丁启贵、鲍宝生等5户私营商业户组成的糖业烟酒合作代销店。1956年底,经过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私营商业户和小商小贩全部改组成公私合营商业或合作商业,共有公私合营商店5家,从业人员94人,资金4.59万元;合作商店(小组)51家,从业人员662人,资金4.73万元。马鞍山建市后,对外地流入的265户小商贩进行整顿,取缔64户,将其余201户组成合作商店11个,将3个较大的合作商店改为公私合营。至1958年底,公私合营商店有16家,合作商店53家,家属代销店110个,从业人员发展到1736人,门市部和供应网点增加到501个。由于当时片面强调“一大二公”,急于把私营、集体商业过渡到国营商业,使原来自负盈亏的企业产生了吃“大锅饭”的依赖思想,劳动积极性大大降低,服务质量下降,商店失去了经营特色。60年代初,经过调整和整顿,一批国营商店重新恢复合作商店(小组)性质,集体商业又有所发展。1963年底,合作商店(小组)发展到136家,从业人员1229人。“文革”期间,合作商店在网点设置、人员选调、经营范围、货源供应、税收等方面均受到严格限制,发展极为缓慢。到1976年,全市合作商店仅剩下63家,职工只有1189人。1978年以后,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放宽、搞活”的政策,改变了过去限制过严、死管硬卡的做法,集体商业迅速发展,通过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竞争能力显著增强。至1987年,全市集体商业、饮食、服务网点发展到744个,职工7841人,商业零售额1371元。集体商业充分发挥点多面广、经营灵活、方便群众等特点,在活跃城乡经济、服务生产和人民生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个体商业]
建国前,马鞍山地区的私营商业主要分布在金家庄、采石、慈湖、霍里、向山等地,规模很小,大多数是夫妻店和小商贩。到建国前夕,共有各类商业463户,从业人员1098人,资金总额1.2万元。其中金家庄82户,112人,资金998元;采石163户,448人,资金6248元;慈湖135户,245人,资金2516元;霍里、向山83户,295人,资金2348元。主要经营棉布、百货、五洋、南什等。建国后,随着马鞍山矿山和铁厂相继恢复生产,私营商业有所发展。1953年,仅金家庄地区私营商店和个体商贩就有102户,从业人员462人。有棉布、五洋、百货、杂货、南什、糕点、屠宰、饮食、水作、照相、理发、浴池、旅社、水炉、修表等15个行业。1953年下半年,国家开始对私营商业进行全面改造,首先加强劝私营批发商业的限制。接着又对私营零售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把私营经济纳入国家计划轨道。1955年,马鞍山地区尚有私营商业284户,从业人员392人,资金4.59万元;小商贩662人,资金4.73万元;流动商贩114户,从业人员120余人。1958年,私营商店全部改为公私合营或合作商店(小组),致使走街串巷、送货上门、摆摊设点、夜间服务等多种经营和服务销声匿迹,给广大消费者在生活上带来不便,商品流通出现“大通小塞”现象。1959年下半年,开始恢复农民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开放集市贸易,郊区和邻县来马鞍山参加集市交易的人数和上市品种迅速增加。1962年,上市蔬菜达900万公斤,水产、禽蛋81万公斤,猪牛羊肉20.5万公斤,全年总成交额433万元。由于市场开放,品种和数量增多,许多商品的价格与国家牌价的差距逐渐缩小,有的接近甚至低于国家牌价。但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个体商业又重新受到限制,以致遭到取缔,尤其在“文化大革命”中,个体商业几乎绝迹。1978年以后,市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对个体商业的政策,开放集市贸易,从多方面支持并扶植个体商业,使个体商业迅速发展。到1987年,全市个体商业已增加到6408户,从业人员8137人,其中个体有证商业、饮食业年商品零售总额即达5827万元。集市贸易空前兴旺,全年成交总额8685万元,主要农副产品上市总量3.8万吨,在扩大流通、活跃市场、繁荣经济、方便人民生活方面充分发挥了拾遗补缺的作用。
附表18—31964~1987年马鞍山市个体商业发展变化表

[其它商业]
1980年以后,全市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解决城镇青年就业问题,纷纷开办商店,以安置本系统待业青年,这些商店大都为集体所有制性质。1981年,除商业系统以外,全市社会各部门办的商业网点有146个,占全市商业网点的21.2%;安排青年就业1807人,占全市商业职工的18.3%;营业额1254万元,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8%。这类商业种类繁多,有旅游商店、工艺品商店、裱画商店、科学仪器商店、照相器材商店、照相馆、家庭装饰装璜商店、服装商店、茶叶店以及茶庄、酒座、花店、出租商店等,有的补充了国营商业网点的不足,有的填补了国营商业的空白,有的与产地搞特约经销、建立维修站或修理部。至1987年,全市社会各部门办的商业、饮食、服务网占增加到638个,从业人员6369人(其中国营180个、1696人)。按行业分:商业482个,4575人;饮食业83个,974人;服务业73个,820人。
[商办工业]
马鞍山商办工业主要以生产加工食品、副食品、调味品为主。30多年来,商办工业的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建国前夕,马鞍山地区只有商办手工作坊52家,从业人员103人,资金总额2120元,其中酱坊3家,35人,资金1300元;糖坊16家,38人,资金381元。这些作坊均属私人经营,完全靠手工操作,产量低,效益差。马鞍山建市后,各部门十分重视原有商办工业的发展,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还投资兴建了一批国营企业。为了加强对商办工业的管理,1958年商业局成立生产企业科,各专业公司也确定专人负责商办工业。1960年商办工业年产值达661.4万元。至1984年,商办工业企业发展到15家,职工1204人,产值1380多万元。为促进商办工业的发展,商业系统各厂(坊)全部放开生产经营权,实行“国家所有,集体经营”,不断完善经营责任制。在劳动分配上采取“单位计件工资制”、“超定额计件工资制”、“百元产值工资含量”等形式,打破了“大锅饭”,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至1985年止,商办工业共有厂(坊)14个,其中糕点厂2个,肉类加工厂2个,冷饮厂1个,酱品厂3个,豆制品厂5个,服装厂1个。主要产品有猪肉、光禽、再制蛋、糕点、酱制品、豆制品、冷饮、服装等100多个品种。1987年,商办工业继续发展,仅市国营商业所属8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就达889.1万元,职工779人,年工业总产值1298万元。
上一篇:第一节 概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