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专业公司
[百货公司]
马鞍山市百货公司成立于1956年10月。在此之前,由当涂县百货公司在马鞍山设立的百货分销处经营百货批发兼零售业务。市百货公司成立后,下辖金家庄、采石、慈湖、向山4个百货门市部,1957年总销售额245.7万元。1958年,百货公司撤销,其经营业务由市商业局业务科负责。同年7月,建立马鞍山日用工业品批发站,从事批发业务。1961年,市百货公司恢复成立。同时撤销日用工业品批发站,其批发业务全部并入百货公司。从此,百货公司成为一个批零合一的经济实体。至1984年,公司机关共设11个科室,下辖1个批发部,10个国营商店,1个百货仓库,1个服装加工厂,1个中心商店(下属27个集体所有制百货商店),职工1466人,年商品纯销售额5307.8万元,是1957年的20.6倍。1985年,百货公司对批发体制进行改革,将百货批发部划分为大百货、小百货、文化用品、针棉织品、纺织品、综合经营等6个专业科。成立市场信息办公室,并在各国营百货商店内开辟兼营批发业务,批发网点遍及全市。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发展横向经济联系,广开商品流通渠道,先后与100多家工厂挂钩直接进货,与省内很多市县百货商店建立业务关系,给工业部门代购、代销产品,联合召开各种供货会、展销会,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1985年,商品购进总值5444.58万元,商品销售总值6136.53万元,实现利润239.83万元,商品流通费用率5.5%,销售利润率3.91元,流动资金周转4.96次,各项经济指标均有大幅度增长。
[五金交电化工公司]
建市前,五金交化商品由矿区消费合作社和贸易公司经营。建市初期,改由百货公司经营。1958年马鞍山五金交电化工石油批发站成立,由市商业局和省五交化公司实行双重领导。经营品种由一般商品发展到五金机械、建筑器材、五金工具、交电化工和汽车配件等大商品。1960年商品销售总额1181.2万元,占整个商业系统商品销售额的25.13%。1962年,撤销马鞍山五金交电化工石油批发站,成立中国五金机械公司安徽省马鞍山分公司(后改为马鞍山市五金交电化工公司)。公司成立后,积极组织货源,支持和帮助地方工业的发展;经常深入工厂了解情况,为生产单位牵线搭桥,组织技术人员去外地学习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市五金交电化工商品的自给能力,保证了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公司内设12个科室,下辖工业品贸易中心批发部1家,五金交化商店5家(其中国营2家),家用电器维修中心1家,五金交化仓库1家以及自行车装车车间和知青装卸队各1家,共有职工377人。1985年商品购进总额3744万元,商品纯销售额3958万元,实现利润204万元,商品流通费用率4.37%,流动资金周转3.07次,人均劳动效率12.6万元。
[石油公司]
1958年以前,石油商品业务由百货公司经营(主要是煤油)。百货公司撤销后,其业务一度归市商业局直接经营。1958年7月,中国五金交电化工石油公司安徽省马鞍山批发站成立,当年销售石油1879.5吨,其中汽油363.5吨,柴油951吨,煤油365吨,润滑油200吨。1962年在商业管理体制调整中,批发站撤销,其所经营的石油业务并入新成立的市石油煤建公司。1979年,煤炭业务由市物资局燃料公司经营。同时设立马鞍山市石油公司,公司机关设有5个科室,下辖石油库、石油商店、加油站和油库服务队、油库知青队各1个,共有职工150多人。1985年1月,石油管理体制改革,石油产品实行产销合一,市石油公司改称中国石化销售公司安徽省马鞍山分公司,内部职能、机构不变,由市商业行政部门代管。由于建市后,石油销售量逐步增长,为提高石油存储量,保证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用油的需要,早在1958年,即在慈湖建造石油库1座。1960年投入使用,储藏量为500吨。后经多次扩建,储存容量已达3910立方米,其中500立方米土油池1座,30立方米金属卧式油罐12只,50立方米金属卧式油罐51只,200公升轻磅小口桶8358只,并配有半机械化设备,年吞吐量为3.8万吨。1985年,进一步对油库进行改造,建成一座5000立方米的金属油罐。同时还完成对油槽车牵引、小吊车、粘油罐的改装和零油发售设备改造,提高了储藏能力和机械化程度,基本保证全市用油的需要。是年,在石油资源紧缺,供应缺口较大的情况下,石油公司开展对社会机械设备和汽车拥有量的调查,进行市场预测,采取积极措施,大力组织货源,基本保证了市场供应。全年购进各种油料2.24万吨,购进总额1697.6万元,销售各种油料2.26万吨,销售总值2020.7万元,商品流通费用率4.2%,实现利润153.9万元。
[糖业烟酒公司]
建国初期,马鞍山地区的糖业烟酒业务由矿区消费合作社经营。由于没有专卖事业机构,私商到处进货,销售价格混乱。1953年,当涂县专卖事业公司始设马鞍山分销处,专事糖烟酒批发业务。供应范围逐步从金家庄扩大到慈湖、向山等地。1956年成立中国专卖事业公司安徽省马鞍山市公司,并相继成立金家庄、采石、向山、霍里4个批发部,担负全市糖业烟酒商品的批发业务。1958年,市专卖公司撤销,其业务由市商业局直接经营。年底又划归市工业局,实行产销合一。1961年复归市商业局经营,其间一度与百货公司合并。1962年7月,成立中国糖业烟酒公司马鞍山市公司。1970年,再次与百货公司合并。1974年,重新恢复糖业烟酒公司建制。1981年市烟草工业公司成立后,烟草业务划归市烟草公司经营。市糖业烟酒公司设6个科室,下辖8个批发部,19个商店和门市部(作坊),共有职工604人。1983年以后,公司内部全面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小型企业全部下放,实行单独核算、自负盈亏,调动了职工的经营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85年,商品购进总额1830万元,商品销售总额1956万元,利润66.31万元,商品流通费用率6.5%,流动资金周转3.83次,商品销售总额比1965年增长3.8倍,比1976年增长81.6%。
[食品公司]
马鞍山市食品公司成立于1956年10月,在此之前,食品业务由矿区消费合作社和私商、小贩经营。1955年,当涂县食品公司在马鞍山设立食品经营处,负责马鞍山地区的生猪收购和猪肉供应。市食品公司成立后,经营范围扩大到牛、羊、猪肉和家禽、鲜蛋、水产品以及咸腊熟食加工等。有生猪饲养场1个,供应点3个,刀点9个。全年销售生猪1888头,菜牛87头,家禽1108只。1958年,食品公司撤销,其业务由商业局直接经营。1960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食品供应紧张,全年只销售生猪1775头,人均年消费量还不到1斤。同年10月,又恢复食品公司建制。公司为保证市场供应,开始在葛阳山建立养猪场,饲养生猪约6000头。1961年,慈湖肉类加工厂230吨冷库建成投产,市场猪肉供应逐步趋于缓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副食品货源时紧时松,市场品种单调,供应很不正常,猪肉、禽蛋等均实行限量供应。1979年,农村普遍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农业迅速发展,农副产品日益丰富。尤其是开放集市贸易后,市场出现竞争局面。为适应形势的变化,食品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开辟多条进货渠道,通过设立贸易货栈,实行议购议销,采取“高进高出,低进低出,保本微利”的原则,纷纷走出商店,到集市摆摊设点,临时刀点增加到100多个,最多达200多个。1984年,公司下辖慈湖、江边2个肉类加工厂,金家庄、花山、雨山、向山、采石5个食品站,贸易货栈、冷饮厂、蛋库、牛奶厂、运输队各1个,正式网点32个,职工1025人。年商品纯购进额310万元,收购生猪1.5万头,家禽5.7万只,鲜蛋29万斤,菜牛1806头。商品纯销售额1579.98万元,销售生猪7.2万头,家禽25.8万只,鲜蛋114.6万斤,菜牛2414头,利润率4.9%,政策性经营亏损327.47万元,商品流通费用率17.54%,人均劳动效率15414元。1985年,食品公司内部进行一系列改革,公司直属的肉厂、蛋库,由生产供应型改为经营服务型,在完成公司下达的储存任务前提下,自主经营其它业务,积极开发新品种,开展代储代加工业务。对金家庄、雨山、向山、采石4个食品站实行“国家所有,集体经营”,食品站内部实行个人承包合同制、小组承包负责制和联销计酬制等。还与省内外19个县建立生猪调拨关系,与邻省、县食品厂开展了多种联营业务。
[蔬菜公司]
马鞍山市蔬菜公司成立于1960年8月。1981年,改为副食品公司,原蔬菜购销业务改由新成立的市蔬菜产销公司经营,实行产销合一。1983年,蔬菜产销公司与副食品公司合并,重新成立市蔬菜公司。公司机关设12个科室,下辖3个菜场,5个商办工厂,6个副食品商店,1个蔬菜副食品贸易中心。
建市初期,全市只有两个蔬菜队,菜地面积126亩,居民吃菜主要依靠集市贸易。1957年4月~12月,从外地流入市场的蔬菜达61万斤,占全市蔬菜收购量的60%以上,平均每人每天吃菜水平6.8两,主要是大路菜,细菜很少。豆制品、酱制品的生产基本上是手工生产,产量很低。从1958年开始,城市人口剧增,蔬菜和副食品缺口更大,90%以上需要从外地调进。为加强对蔬菜生产、经营的管理,1960年8月成立马鞍山市蔬菜公司,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蔬菜品种增加,细菜比例提高,供应网点增多,蔬菜价格基本上恢复到1958年以前的水平。1975年,郊区第一批20个粮农队、近3000亩农田改为蔬菜地,使菜地面积达到5390亩,按城市人口计算,平均每人2.6厘菜地。1978年,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7545亩,全年收购量6010万斤,是历史上收购量最多的一年,每人每天平均吃菜7.2两,略低于历史最高水平的1976年(7.7两)。1985年,市蔬菜公司与郊区菜农签订议购议销合同,以保证平时和节日的蔬菜供应。全年供应蔬菜1346万斤,调进蔬菜645万斤,满足了淡季供应和冬季居民、厂矿贮存的需要。当年公司商品纯销售额916万元,商品流通费用率10.9%,流动资金周转次数3.28次,政策性亏损66.22万元,商业企业亏损49.03万元。
[盐业公司]
1962年以前,马鞍山市的食盐经营业务先后由矿区供销社、矿区贸易公司、市蔬菜公司等部门经营。1962年11月,成立安徽省盐务局马鞍山市经营处,实行省市双重领导。1964年改为马鞍山市盐业批发部,隶属芜湖盐业批发站,由市商业局代管。1969年撤销市盐业批发部,其业务并入市蔬菜公司,当年销售食盐2591吨,销售总额58.79万元。1981年,马鞍山市盐业公司成立,经营盐业批发业务。零售业务城市由市蔬菜公司的各副食品商店、农村由基层供销社经营。市盐业公司下辖2个盐库,1个批发部,共有职工23人。该公司积极贯彻执行“以运保储,以储保销”的方针,大力组织货源,保证市场供应。为扩大食盐销售,保证人民生活需要,鼓励经营单位积极经营,在价格上给予优惠,对边远地区还采取补贴政策。同时将再制盐由山东调进改为湖北调进,每吨盐减少费用24.10元,降低了费用开支,加速了资金周转。1985年食盐销售量4932吨,比1978年增长54.6%;销售总额206.09万元,比1978年增长1.6倍,比1981年增长1.3倍;实现利润18.62万元,比1981年增长1.6倍;商品流通费用率10.35%,比1981年下降55%;流动资金周转次数13.35次,人均劳动效率89600元。
[水产公司]
1955年,当涂县水产公司在马鞍山设立水产经营处,建市后改为马鞍山市水产经营处。1958年以后,水产品经营业务先后划归市商业局、市蔬菜公司。1960年10月恢复市水产经营处,次年5月撤销,年底成立马鞍山市水产局。1962年再度撤销,其业务并入市食品公司。1963年1月,成立安徽省水产供销公司马鞍山市经营处。其间一度将市水产养殖场划给水产经营处领导,实行产销合一。1975年7月,马鞍山市水产公司成立(1980~1984年曾划归农委领导),隶属市商业局。建市初,集市贸易的水产品上市量较大,1957年,由国家收购的水产品1540担,自给率在70%以上。1958年以后,随着城市人口激增,水产品的供应日趋紧张,每年收购约3000担左右,自给率只有30~40%,大部分货源依靠水产公司计划调进。从70年代开始,水产部门积极与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挂钩,每年调进大批海水鱼,水产品销售量增加到百万斤以上。1979年后,集市贸易开放,水产公司的购销量逐年减少。1984年收购量1433担,调进海水鱼2606担,海带388担,全年购进总额86.22万元,政策性亏损21.38万元。1985年,市水产公司在资金、设备、经营条件和货源组织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积极采取措施,购置小型活动冷库5个,维修土冷库1座,储存能力达到7万多斤,并添置部分经营设备和运输工具,逐步改善了经营条件。同时,开展多种经营,积极组织货源,调入大量的淡、海水鱼及其它水产品应市。当年商品纯销售额91.33万元,商品流通费用率23.38%,流动资金周转2.34次,人均劳动效率9928元,政策性亏损10.2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均比上年有所提高。
[饮食服务公司]
马鞍山的饮食服务行业在50年代初主要以私人经营为主,从1953年开始,私营饮服业经过改造,逐步实现了集体化。1957年,全市饮食服务业网点61个,其中饮食行业23个,包括1家国营饭店、13家公私合营饭店、9家合作饭店;服务行业38个,包括1家公私合营店、37家合作店。全行业有职工476人。1958年,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对合作店(组)和小摊贩进行撤并,使饮食服务行业由分散到集中,网点大量减少。到1961年,只有饮服网点21个,比1957年减少34%,整个饮服行业生意萧条,营业清淡,营业额大幅度下降。1961年5月,市服务公司成立。1962年5月改为市饮食服务公司。1965年,全市饮服网点发展到75个,职工人数1033人。“文化大革命”期间,饮服行业许多传统服务项目被当作“四旧”取消,经营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下降,业务人员青黄不接,有些技术和传统服务项目濒于失传,后继无人。1978年以后,饮食服务行业通过拨乱反正,职工的经营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一些传统经营项目逐步恢复,开办筵席、出租餐具、代客加工米粉、馄饨皮、春卷皮、肉馅等业务陆续兴起,少数有条件的大店增加了糕点、甜食等新品种的经营。照相行业恢复了结婚照、礼服照、古装照、民族服装照以及上门拍照、对外邮寄等业务。浴池行业开展了冷饮、酒座、茶座、甜食品等多种多样的业务经营。寄售信托行业扩大了家用电器、家俱、百货、针织品、服装等经营。饮食服务业深入到厂矿、居民区摆摊设点,延长营业时间,开展夜市供应,流动摊点达100多个。随着业务的扩大,饮食服务行业的生产设备有了很大改善,升降机、小冷库、电冰箱、和面机、绞肉机、肉丝机、洗碗机、打蛋机、烘烤箱以及电磨等设备普遍得到使用,大大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
1984年,饮食服务行业经过体制改革,新设花山、雨山、金家庄和向山4个区商业饮食服务公司,市饮服公司除保留3家国营企业外,其余93家企业全部下放给各区商业饮服公司管理。至1986年,全市共有饮食服务网点3051个,从业人员7107人(其中商业局系统网点100个,职工1749人)。按所有制性质分:全民79家,1425人;集体203家,2249人;个体2769家,3433人。按行业分:饮食业1568家,3773人;旅馆业56家,895人;理发业227家,409人;浴池业7家,92人;洗染业16家,52人;摄影业82家,221人;日用品修理业737家,1100人;其它服务行业358家,565人。全市饮食服务网点所有制比例为:全民占2.59%,集体占6.65%,个体占90.76%;人数比例为:全民20.05%,集体31.65%,个体48.3%。
[牛奶公司]
马鞍山市牛奶公司的前身是市食品公司下属的牛奶场,创建于1958年4月,当年从荷兰引进奶牛23头,奶羊55头。1959年马鞍山铁厂副业队牛奶场并入,统属市商业局领导。当时有奶牛36头,种公牛3头,奶羊50余头,种公羊3头。至1964年,奶牛已发展到140余头,日产奶1000多斤。1966年以后因经营管理不善,生产秩序混乱,牛奶产量骤减,年年亏损。1981年,牛奶日产量只有300斤左右,年亏损10万余元。1982年后,通过全面整顿,生产秩序逐渐恢复正常,日产奶量上升到1000多斤。1983年实行班组承包责任制,次年又实行个人承包责任制,把奶牛直接承包给个人饲养,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当年牛奶年产量达63万余斤,超过历史最好水平。60年代初期,牛奶采取限量供应办法。主要供应对象是老、弱、病、残和产妇、婴儿,每月收订,实行送奶上门和订户自取两种形式。“文化大革命”期间,取消送奶上门制度,实行定点定时发奶,由订户自取。1984年,又恢复送奶上门的形式,方便了广大订户,牛奶订户由原来的1803户猛增到3453户,1985年又增加到4800户,比1983年增加2.5倍。1985年12月,马鞍山市牛奶公司正式成立,下辖乳品厂、牛奶场、花山牛奶门市部和金家庄、雨山、大北庄3个供应点,共有职工86人,年产牛奶68万斤,比1982年增长近5倍,完成销售额40多万元,亏损额减少到5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均超历史最好水平。
马鞍山市百货公司成立于1956年10月。在此之前,由当涂县百货公司在马鞍山设立的百货分销处经营百货批发兼零售业务。市百货公司成立后,下辖金家庄、采石、慈湖、向山4个百货门市部,1957年总销售额245.7万元。1958年,百货公司撤销,其经营业务由市商业局业务科负责。同年7月,建立马鞍山日用工业品批发站,从事批发业务。1961年,市百货公司恢复成立。同时撤销日用工业品批发站,其批发业务全部并入百货公司。从此,百货公司成为一个批零合一的经济实体。至1984年,公司机关共设11个科室,下辖1个批发部,10个国营商店,1个百货仓库,1个服装加工厂,1个中心商店(下属27个集体所有制百货商店),职工1466人,年商品纯销售额5307.8万元,是1957年的20.6倍。1985年,百货公司对批发体制进行改革,将百货批发部划分为大百货、小百货、文化用品、针棉织品、纺织品、综合经营等6个专业科。成立市场信息办公室,并在各国营百货商店内开辟兼营批发业务,批发网点遍及全市。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发展横向经济联系,广开商品流通渠道,先后与100多家工厂挂钩直接进货,与省内很多市县百货商店建立业务关系,给工业部门代购、代销产品,联合召开各种供货会、展销会,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1985年,商品购进总值5444.58万元,商品销售总值6136.53万元,实现利润239.83万元,商品流通费用率5.5%,销售利润率3.91元,流动资金周转4.96次,各项经济指标均有大幅度增长。
[五金交电化工公司]
建市前,五金交化商品由矿区消费合作社和贸易公司经营。建市初期,改由百货公司经营。1958年马鞍山五金交电化工石油批发站成立,由市商业局和省五交化公司实行双重领导。经营品种由一般商品发展到五金机械、建筑器材、五金工具、交电化工和汽车配件等大商品。1960年商品销售总额1181.2万元,占整个商业系统商品销售额的25.13%。1962年,撤销马鞍山五金交电化工石油批发站,成立中国五金机械公司安徽省马鞍山分公司(后改为马鞍山市五金交电化工公司)。公司成立后,积极组织货源,支持和帮助地方工业的发展;经常深入工厂了解情况,为生产单位牵线搭桥,组织技术人员去外地学习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市五金交电化工商品的自给能力,保证了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公司内设12个科室,下辖工业品贸易中心批发部1家,五金交化商店5家(其中国营2家),家用电器维修中心1家,五金交化仓库1家以及自行车装车车间和知青装卸队各1家,共有职工377人。1985年商品购进总额3744万元,商品纯销售额3958万元,实现利润204万元,商品流通费用率4.37%,流动资金周转3.07次,人均劳动效率12.6万元。
[石油公司]
1958年以前,石油商品业务由百货公司经营(主要是煤油)。百货公司撤销后,其业务一度归市商业局直接经营。1958年7月,中国五金交电化工石油公司安徽省马鞍山批发站成立,当年销售石油1879.5吨,其中汽油363.5吨,柴油951吨,煤油365吨,润滑油200吨。1962年在商业管理体制调整中,批发站撤销,其所经营的石油业务并入新成立的市石油煤建公司。1979年,煤炭业务由市物资局燃料公司经营。同时设立马鞍山市石油公司,公司机关设有5个科室,下辖石油库、石油商店、加油站和油库服务队、油库知青队各1个,共有职工150多人。1985年1月,石油管理体制改革,石油产品实行产销合一,市石油公司改称中国石化销售公司安徽省马鞍山分公司,内部职能、机构不变,由市商业行政部门代管。由于建市后,石油销售量逐步增长,为提高石油存储量,保证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用油的需要,早在1958年,即在慈湖建造石油库1座。1960年投入使用,储藏量为500吨。后经多次扩建,储存容量已达3910立方米,其中500立方米土油池1座,30立方米金属卧式油罐12只,50立方米金属卧式油罐51只,200公升轻磅小口桶8358只,并配有半机械化设备,年吞吐量为3.8万吨。1985年,进一步对油库进行改造,建成一座5000立方米的金属油罐。同时还完成对油槽车牵引、小吊车、粘油罐的改装和零油发售设备改造,提高了储藏能力和机械化程度,基本保证全市用油的需要。是年,在石油资源紧缺,供应缺口较大的情况下,石油公司开展对社会机械设备和汽车拥有量的调查,进行市场预测,采取积极措施,大力组织货源,基本保证了市场供应。全年购进各种油料2.24万吨,购进总额1697.6万元,销售各种油料2.26万吨,销售总值2020.7万元,商品流通费用率4.2%,实现利润153.9万元。
[糖业烟酒公司]
建国初期,马鞍山地区的糖业烟酒业务由矿区消费合作社经营。由于没有专卖事业机构,私商到处进货,销售价格混乱。1953年,当涂县专卖事业公司始设马鞍山分销处,专事糖烟酒批发业务。供应范围逐步从金家庄扩大到慈湖、向山等地。1956年成立中国专卖事业公司安徽省马鞍山市公司,并相继成立金家庄、采石、向山、霍里4个批发部,担负全市糖业烟酒商品的批发业务。1958年,市专卖公司撤销,其业务由市商业局直接经营。年底又划归市工业局,实行产销合一。1961年复归市商业局经营,其间一度与百货公司合并。1962年7月,成立中国糖业烟酒公司马鞍山市公司。1970年,再次与百货公司合并。1974年,重新恢复糖业烟酒公司建制。1981年市烟草工业公司成立后,烟草业务划归市烟草公司经营。市糖业烟酒公司设6个科室,下辖8个批发部,19个商店和门市部(作坊),共有职工604人。1983年以后,公司内部全面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小型企业全部下放,实行单独核算、自负盈亏,调动了职工的经营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85年,商品购进总额1830万元,商品销售总额1956万元,利润66.31万元,商品流通费用率6.5%,流动资金周转3.83次,商品销售总额比1965年增长3.8倍,比1976年增长81.6%。
[食品公司]
马鞍山市食品公司成立于1956年10月,在此之前,食品业务由矿区消费合作社和私商、小贩经营。1955年,当涂县食品公司在马鞍山设立食品经营处,负责马鞍山地区的生猪收购和猪肉供应。市食品公司成立后,经营范围扩大到牛、羊、猪肉和家禽、鲜蛋、水产品以及咸腊熟食加工等。有生猪饲养场1个,供应点3个,刀点9个。全年销售生猪1888头,菜牛87头,家禽1108只。1958年,食品公司撤销,其业务由商业局直接经营。1960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食品供应紧张,全年只销售生猪1775头,人均年消费量还不到1斤。同年10月,又恢复食品公司建制。公司为保证市场供应,开始在葛阳山建立养猪场,饲养生猪约6000头。1961年,慈湖肉类加工厂230吨冷库建成投产,市场猪肉供应逐步趋于缓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副食品货源时紧时松,市场品种单调,供应很不正常,猪肉、禽蛋等均实行限量供应。1979年,农村普遍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农业迅速发展,农副产品日益丰富。尤其是开放集市贸易后,市场出现竞争局面。为适应形势的变化,食品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开辟多条进货渠道,通过设立贸易货栈,实行议购议销,采取“高进高出,低进低出,保本微利”的原则,纷纷走出商店,到集市摆摊设点,临时刀点增加到100多个,最多达200多个。1984年,公司下辖慈湖、江边2个肉类加工厂,金家庄、花山、雨山、向山、采石5个食品站,贸易货栈、冷饮厂、蛋库、牛奶厂、运输队各1个,正式网点32个,职工1025人。年商品纯购进额310万元,收购生猪1.5万头,家禽5.7万只,鲜蛋29万斤,菜牛1806头。商品纯销售额1579.98万元,销售生猪7.2万头,家禽25.8万只,鲜蛋114.6万斤,菜牛2414头,利润率4.9%,政策性经营亏损327.47万元,商品流通费用率17.54%,人均劳动效率15414元。1985年,食品公司内部进行一系列改革,公司直属的肉厂、蛋库,由生产供应型改为经营服务型,在完成公司下达的储存任务前提下,自主经营其它业务,积极开发新品种,开展代储代加工业务。对金家庄、雨山、向山、采石4个食品站实行“国家所有,集体经营”,食品站内部实行个人承包合同制、小组承包负责制和联销计酬制等。还与省内外19个县建立生猪调拨关系,与邻省、县食品厂开展了多种联营业务。
[蔬菜公司]
马鞍山市蔬菜公司成立于1960年8月。1981年,改为副食品公司,原蔬菜购销业务改由新成立的市蔬菜产销公司经营,实行产销合一。1983年,蔬菜产销公司与副食品公司合并,重新成立市蔬菜公司。公司机关设12个科室,下辖3个菜场,5个商办工厂,6个副食品商店,1个蔬菜副食品贸易中心。
建市初期,全市只有两个蔬菜队,菜地面积126亩,居民吃菜主要依靠集市贸易。1957年4月~12月,从外地流入市场的蔬菜达61万斤,占全市蔬菜收购量的60%以上,平均每人每天吃菜水平6.8两,主要是大路菜,细菜很少。豆制品、酱制品的生产基本上是手工生产,产量很低。从1958年开始,城市人口剧增,蔬菜和副食品缺口更大,90%以上需要从外地调进。为加强对蔬菜生产、经营的管理,1960年8月成立马鞍山市蔬菜公司,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蔬菜品种增加,细菜比例提高,供应网点增多,蔬菜价格基本上恢复到1958年以前的水平。1975年,郊区第一批20个粮农队、近3000亩农田改为蔬菜地,使菜地面积达到5390亩,按城市人口计算,平均每人2.6厘菜地。1978年,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7545亩,全年收购量6010万斤,是历史上收购量最多的一年,每人每天平均吃菜7.2两,略低于历史最高水平的1976年(7.7两)。1985年,市蔬菜公司与郊区菜农签订议购议销合同,以保证平时和节日的蔬菜供应。全年供应蔬菜1346万斤,调进蔬菜645万斤,满足了淡季供应和冬季居民、厂矿贮存的需要。当年公司商品纯销售额916万元,商品流通费用率10.9%,流动资金周转次数3.28次,政策性亏损66.22万元,商业企业亏损49.03万元。
[盐业公司]
1962年以前,马鞍山市的食盐经营业务先后由矿区供销社、矿区贸易公司、市蔬菜公司等部门经营。1962年11月,成立安徽省盐务局马鞍山市经营处,实行省市双重领导。1964年改为马鞍山市盐业批发部,隶属芜湖盐业批发站,由市商业局代管。1969年撤销市盐业批发部,其业务并入市蔬菜公司,当年销售食盐2591吨,销售总额58.79万元。1981年,马鞍山市盐业公司成立,经营盐业批发业务。零售业务城市由市蔬菜公司的各副食品商店、农村由基层供销社经营。市盐业公司下辖2个盐库,1个批发部,共有职工23人。该公司积极贯彻执行“以运保储,以储保销”的方针,大力组织货源,保证市场供应。为扩大食盐销售,保证人民生活需要,鼓励经营单位积极经营,在价格上给予优惠,对边远地区还采取补贴政策。同时将再制盐由山东调进改为湖北调进,每吨盐减少费用24.10元,降低了费用开支,加速了资金周转。1985年食盐销售量4932吨,比1978年增长54.6%;销售总额206.09万元,比1978年增长1.6倍,比1981年增长1.3倍;实现利润18.62万元,比1981年增长1.6倍;商品流通费用率10.35%,比1981年下降55%;流动资金周转次数13.35次,人均劳动效率89600元。
[水产公司]
1955年,当涂县水产公司在马鞍山设立水产经营处,建市后改为马鞍山市水产经营处。1958年以后,水产品经营业务先后划归市商业局、市蔬菜公司。1960年10月恢复市水产经营处,次年5月撤销,年底成立马鞍山市水产局。1962年再度撤销,其业务并入市食品公司。1963年1月,成立安徽省水产供销公司马鞍山市经营处。其间一度将市水产养殖场划给水产经营处领导,实行产销合一。1975年7月,马鞍山市水产公司成立(1980~1984年曾划归农委领导),隶属市商业局。建市初,集市贸易的水产品上市量较大,1957年,由国家收购的水产品1540担,自给率在70%以上。1958年以后,随着城市人口激增,水产品的供应日趋紧张,每年收购约3000担左右,自给率只有30~40%,大部分货源依靠水产公司计划调进。从70年代开始,水产部门积极与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挂钩,每年调进大批海水鱼,水产品销售量增加到百万斤以上。1979年后,集市贸易开放,水产公司的购销量逐年减少。1984年收购量1433担,调进海水鱼2606担,海带388担,全年购进总额86.22万元,政策性亏损21.38万元。1985年,市水产公司在资金、设备、经营条件和货源组织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积极采取措施,购置小型活动冷库5个,维修土冷库1座,储存能力达到7万多斤,并添置部分经营设备和运输工具,逐步改善了经营条件。同时,开展多种经营,积极组织货源,调入大量的淡、海水鱼及其它水产品应市。当年商品纯销售额91.33万元,商品流通费用率23.38%,流动资金周转2.34次,人均劳动效率9928元,政策性亏损10.2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均比上年有所提高。
[饮食服务公司]
马鞍山的饮食服务行业在50年代初主要以私人经营为主,从1953年开始,私营饮服业经过改造,逐步实现了集体化。1957年,全市饮食服务业网点61个,其中饮食行业23个,包括1家国营饭店、13家公私合营饭店、9家合作饭店;服务行业38个,包括1家公私合营店、37家合作店。全行业有职工476人。1958年,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对合作店(组)和小摊贩进行撤并,使饮食服务行业由分散到集中,网点大量减少。到1961年,只有饮服网点21个,比1957年减少34%,整个饮服行业生意萧条,营业清淡,营业额大幅度下降。1961年5月,市服务公司成立。1962年5月改为市饮食服务公司。1965年,全市饮服网点发展到75个,职工人数1033人。“文化大革命”期间,饮服行业许多传统服务项目被当作“四旧”取消,经营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下降,业务人员青黄不接,有些技术和传统服务项目濒于失传,后继无人。1978年以后,饮食服务行业通过拨乱反正,职工的经营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一些传统经营项目逐步恢复,开办筵席、出租餐具、代客加工米粉、馄饨皮、春卷皮、肉馅等业务陆续兴起,少数有条件的大店增加了糕点、甜食等新品种的经营。照相行业恢复了结婚照、礼服照、古装照、民族服装照以及上门拍照、对外邮寄等业务。浴池行业开展了冷饮、酒座、茶座、甜食品等多种多样的业务经营。寄售信托行业扩大了家用电器、家俱、百货、针织品、服装等经营。饮食服务业深入到厂矿、居民区摆摊设点,延长营业时间,开展夜市供应,流动摊点达100多个。随着业务的扩大,饮食服务行业的生产设备有了很大改善,升降机、小冷库、电冰箱、和面机、绞肉机、肉丝机、洗碗机、打蛋机、烘烤箱以及电磨等设备普遍得到使用,大大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
1984年,饮食服务行业经过体制改革,新设花山、雨山、金家庄和向山4个区商业饮食服务公司,市饮服公司除保留3家国营企业外,其余93家企业全部下放给各区商业饮服公司管理。至1986年,全市共有饮食服务网点3051个,从业人员7107人(其中商业局系统网点100个,职工1749人)。按所有制性质分:全民79家,1425人;集体203家,2249人;个体2769家,3433人。按行业分:饮食业1568家,3773人;旅馆业56家,895人;理发业227家,409人;浴池业7家,92人;洗染业16家,52人;摄影业82家,221人;日用品修理业737家,1100人;其它服务行业358家,565人。全市饮食服务网点所有制比例为:全民占2.59%,集体占6.65%,个体占90.76%;人数比例为:全民20.05%,集体31.65%,个体48.3%。
[牛奶公司]
马鞍山市牛奶公司的前身是市食品公司下属的牛奶场,创建于1958年4月,当年从荷兰引进奶牛23头,奶羊55头。1959年马鞍山铁厂副业队牛奶场并入,统属市商业局领导。当时有奶牛36头,种公牛3头,奶羊50余头,种公羊3头。至1964年,奶牛已发展到140余头,日产奶1000多斤。1966年以后因经营管理不善,生产秩序混乱,牛奶产量骤减,年年亏损。1981年,牛奶日产量只有300斤左右,年亏损10万余元。1982年后,通过全面整顿,生产秩序逐渐恢复正常,日产奶量上升到1000多斤。1983年实行班组承包责任制,次年又实行个人承包责任制,把奶牛直接承包给个人饲养,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当年牛奶年产量达63万余斤,超过历史最好水平。60年代初期,牛奶采取限量供应办法。主要供应对象是老、弱、病、残和产妇、婴儿,每月收订,实行送奶上门和订户自取两种形式。“文化大革命”期间,取消送奶上门制度,实行定点定时发奶,由订户自取。1984年,又恢复送奶上门的形式,方便了广大订户,牛奶订户由原来的1803户猛增到3453户,1985年又增加到4800户,比1983年增加2.5倍。1985年12月,马鞍山市牛奶公司正式成立,下辖乳品厂、牛奶场、花山牛奶门市部和金家庄、雨山、大北庄3个供应点,共有职工86人,年产牛奶68万斤,比1982年增长近5倍,完成销售额40多万元,亏损额减少到5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均超历史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