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传染病与地方病防治
[传染病防治]
一、伤寒多发于夏秋季节。1958~1959年,建市后第一次肠道伤寒在马鞍山流行,发病人数达610人,全年罹患者率高达70.3/万,死亡率2.6%。发病最多单位,罹患率达120/万;发病年龄最小1岁,最大55岁;工人患病率占60.1%。这次伤寒流行,是自来水受污染和饮生水所致。疫情发生后,卫生部门通过加强水源管理,开展疫苗注射,隔离治疗现症病人,很快控制了病情发展。1961年4月,又为伤寒流行区45~60岁的居民以及厂矿工地、集体单位的近6万人注射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疫苗。市自来水厂改下游进水为上游进水,有效地提高饮水卫生质量,促使伤寒罹患率明显下降。至1983年,全市伤寒发病人数降至23人。1985年,伤寒发病率有所回升,市防疫站对新患伤寒病92例和类似伤寒10例作了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对145名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发于冬春季节。马鞍山建市后,有3次大流行,均由市区向郊区扩散。第一次流行于1959年,发病1125人,死亡20人,发病率为489.9/10万,死亡率为10.88/10万。第二次流行于1967年,发病931人,死亡69人,发病率为415.63/10万,死亡率为30.8/10万。第三次流行于1976~1977年,发病354人,死亡5人,发病率为115.7/10万,死亡率为1.41/10万。这次流行波及全市5个区8个公社53个大队,其中同意、蔡村、竹园、雨山、联农5个大队出现爆发点。为控制流行,市有关部门采取多项防治措施。在1959年流行期,实行全民预防眼药,房间消毒,病人大分散、小集中隔离治疗。在1967年大流行期,采取减少大型集会、延长文娱场所间歇时间,取消中、小学电影场次等办法,加强人群集中地的预防工作。1977年流行开始,市卫生防疫站就对1958年以来流脑病因及流行规律进行调查分析,为预防流脑提供了依据。由于措施得力,1978~1983年,全市流脑发病率逐年下降。1984年,在流脑多发季节对422人作带菌检查,418人作抗体测定,都未发现流脑病人。1985年,全市仅发生流脑病人6例,未出现流行。
三、麻疹、百日咳、白喉1954年,马鞍山麻疹大流行,发病380人,其中并发肺炎死亡14人。同年流行百日咳,发病140人,死亡2人。1958年10月,为全市2500名6个月至4岁儿童注射胎盘球蛋白,预防麻疹。1959年初,雨山、霍里、濮塘3个公社发现白喉、麻疹,郊区组织12名医务人员携带药品登门治疗。当年,全市注射三联疫苗21万人,百日咳疫苗2704人。1966年,全市再次流行白喉,5岁以下儿童患病者占患者总人数的78.5%。由于防治得力,病情得到控制。1982年,市防疫站对334人麻疹血清学调查,发现阳性152人,阳性率为45.5%;同期对5个托儿所和小学的489名儿童进行白喉接种效果考核,锡克氏试验阳性50人,平均阳性率10.22%。经过有效防治,麻疹患者由1959年的3959人下降到1983年的190人;百日咳患者由1966年的1213人下降到1983年的157人。由于自然因素和流行规律的影响,1984年,全市白喉、麻疹发病率均有所上升。1985年,麻疹、百日咳发病率继续回升,但未形成流行;白喉发病率得到控制,未发现病人。
四、狂犬病民国18年(1929),采石镇流行狂犬病,有10余人死亡。1976、1980、1981年的3年中,马鞍山市共有534人被犬咬伤,患病致死4人。1980年,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布置具体防治措施,11月,开展灭犬活动。至年底共灭犬1423条,占总数的95.9%。近年来由于养犬数量增加和缺乏严格管理,1984年和1985年,共有1089人被犬咬伤,其中728入注射了狂犬疫苗,均未发现狂犬病患者。
五、其它传染病马鞍山历史上先后发生和流行的疫病还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出血热、猩红热、痢疾、肺结核等多种传染病。1957年7月,全市发生严重流行性感冒,发病2061人。1959年9~12月,传染性肝炎发病160例,其中马钢公司发病人数占80.3%。1962年5月,雨山、江边、佳山、慈湖、向山地区散在发生出血热,至1963年底共发现病人31名,其中有9人死亡,死亡率达29%。这些传染病,经市卫生防疫部门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患病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有些已得到基本控制,其中乙型脑炎发病率连续几年控制在2~3/10万的水平。1984年,接种卡介苗8000人,接种率为99.63%;猩红热、病毒性肝炎等发病率有下降趋势。
[地方病防治]
一、疟疾马鞍山地处江南,是疟疾流行区。建国初,金家庄一带水田池塘密布,卫生条件差,蚊虫大量繁殖,疟疾发病率高,1951年9月,疟疾患病率高达69.5%。1960年9月至1961年4月,疟疾在马鞍山再次流行,病人有7778名,并发现恶性疟疾1例。从1961年起,市卫生防疫站对各年现症病人进行系统治疗和抗复发治疗。当年,第一次抗复发治疗7627人,第二次抗复发治疗7403人。至1962年3月,查出全市有疟史病人8169名,服药治疗2万余人,连续6次抗复发治疗3.8万人次。1963年6月,又在上年发病为20%以上(病灶点)、现发病占10%以上的车间、生产队、学校和机关进行全面预防性服药。1965年2月,根据卫生部“两根治、一预防”的指示,结合灭蚊,全市组织3个医疗组到郊区巡回防疟。“文化大革命”初期,防疫机构解体,疟防工作无人过问,疟疾发病率明显回升。1974年3月,市防疫站恢复疟防工作。1975年,全市疟疾很治率达到95%,现症病根治率为63%,预防服药3万人。至1983年,市区疟疾发病率下降到0.46%,郊区下降到1.1%。1984年,市卫生防疫站制定《疟疾镜检站考核标准试行办法》,把镜检人员经济收入与工作实绩联系起来,推动了疟防镜检工作。1985年,血防站组织地方病专业人员深入郊区16个自然村休根治疗疟疾患者1171人,休根率达95.5%,发现新病人773人,发病率0.21%,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病率下降57.69%。1987年,全市疟疾发病90人,发病率为0.023%,根治率与休根率分别达到93.3%和97.07%。
二、丝虫病1953年,丝虫病在向山地区中度流行,患者占被检人数14.5%;在金家庄地区低度流行,患者占被检人数4.3%。1955年,马鞍山地区开始普查丝虫病,到1960年,累计普查24万人次,查出病人5238名。由于措施得力,治疗及时,从1971年起,发病率逐年下降。1980年,普查1949人次中未发现阳性。1982年10月,在慈湖公社联农、太来大队,佳山公社印山大队,霍里公社苏里大队和小黄洲公社普查5126人次,查出阳性病人6名,阳性率由1971年的2.64%下降到1.17%。1985年,微幼普查2.1万人,查出阳性病人1名,阳性率为0.0047%,丝虫病接近消灭。
三、钩、蛔虫病1958年,马鞍山开始进行钩、蛔虫病普查普治工作。当年查出钩虫病患者4981人,蛔虫病患者5.4万人,治疗钩虫病人1469名,治疗蛔虫病人1682名。1962年,在厂矿、机关、学校、郊区全面开展钩、蛔虫驱治工作,40天内有8.43万人服药驱虫。1971年,对7000名钩虫病患者进行资料分析,发现蔬菜区感染率最高,为60%,其次是粮棉区,为30%。1979年,为8.6万名1~2岁儿童服药驱虫,服药率达90.8%。
四、麻风病1956年,霍里、采石两镇首次查出麻风病人6名。1957年进行全市性调查,查出麻风病47人,其中瘤型14名,结核型33名。从1958年起,开始采取措施,施行治疗。1960年11月,成立麻风村,收治病人16名,每人每月享受医疗费15元。1963年11月,市麻风病防治领导小组成立。1972年,对5周岁以上20万居民进行过滤性普查,发现麻风病人86名,其中:20~29岁23例,40岁以上63例;男性多于女性;工人最多,45例,农民其次,29例。1977年12月,对霍里、慈湖两公社调查表明;霍里公社麻风病发病率为0.28‰,慈湖公社麻风病发病率为0.5‰。到1985年,全市累计发现麻风病患者95人,其中死亡21人,外迁4人,失踪1人,治愈60人,2人留麻风村治疗,7人返家休养,由医务人员定期送药上门。
五、头癣1958年,马鞍山普查6万人,查出头癣病患者2333人。经过治疗,到1962年,治愈1660人,尚有病人673人,其中郊区611人,市区62人。1982年,下降到309人。同年10月,省头癣病检查组来马鞍山市抽查,从市郊4个大队的170人中查出患者5人,治愈率为80%,新感染率为0.59‰。1983年,普查31.5万人,发现头癣病93例,其中市区的6例全部治愈,郊区87例治愈83例,治愈达95.4%。1985年,全市新发现头癣病1例。1987年,全市抽查8个乡镇16个行政村,治愈病人未见复发。抽查16所小学5073名学生,仅发现新患头癣病人1人。(附表24—2)
附表24-21958~1985年马鞍山市传染病发病情况统计表
[血吸虫病防治]
马鞍山沿江地区为长江冲积淤沙地,土壤湿度大,芦苇、杂草、柳林多,适宜钉螺孳生。1956年,慈湖乡思贤小学附近发现死钉螺。1958年2月,慈湖乡联农社芦苇滩,首次发现活钉螺(肋壳钉螺),面积1.2万平方米,密度为每平方米60~70只。同年二季度,联农社又发现钉螺,面积达60万平方米。是年,粪检9万余人,查出阳性病患者243人,内有晚期病人3名。1959年,沿江的子母沟、四号沟上、下芦滩中均发现钉螺,平均密度为每平方米0.063只。1961年7月,联农铁厂至三铁厂附近水沟中又查出钉螺9只。1962年2月,在小黄洲洲头大队至中心大队2公里长的埂外查螺9个点,平均钉螺密度为每平方米15.4只。同年发生水灾,江水泛滥,钉螺面积扩大。到1963年,小黄洲钉螺面积已达30万平方米,密度为每平方米5~15只,以洲头、中心两生产队为最高。1965年,全市有螺面积107.23万平方米,密度为每平方米2.53只。“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查螺灭螺工作受到严重影响,钉螺面积不断扩大,小黄洲江滩钉螺已从洲头扩散到洲尾。1969年大水后,采石镇、雨山公社的恒山、九华、宋山、采石4个大队均查出钉螺和血吸虫病患者。到1982年,全市累计查出钉螺面积474.5万平方米,其中小黄洲江滩钉螺面积占全市有螺面积68%。钉螺最高密度为每平方米864只,钉螺阳性率达16%。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6年6月,马鞍山铁厂卫生科成立血防小组,开始查治血吸虫病人。1957年5月,市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血防指导工作。1958年3月,市制定出血防工作规划,乡、街道、农业社均建立血防组织。4月,市委发动9776人赴联农乡芦滩子母沟、四号沟等有螺地区大规模灭螺。采取开新沟填旧沟,土埋,机耕,火烧,亚砒酸钙喷洒,电石渣、硫铁矿粉填压等措施,整治有螺地28.7万平方米。是年,粪检9.1万人,治疗病人209名。1960年,全市发动1678人对有螺区进行大规模撒布硫化铁矿石灭螺,用硫化铁矿石3000吨,撒布面积53万平方米,收到近期效果。同时,对流行区进行3次粪检、血检。1964~1965年,全市开展以灭螺为中心的综合防治行动,采取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在小黄洲围垦种植有螺江滩38万平方米,在慈湖公社联农大队采取土埋、机耕、药杀等方式,把55万平方米钉螺区缩小到33万平方米,钉螺密度由每平方米450只下降到135.2只。1963~1966年4年中,小黄洲共治疗血吸虫病人500名,其中50名属晚期急性感染及严重加杂症病人。
“文化大革命”初期,血防工作一度停顿。1970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血吸虫病防治的一系列文件下达后,全市血防工作重新开展起来。是年,在全市消灭钉螺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全市出动7.15万人次,开赴小黄洲围垦灭螺。历时1个月,完成土方工程13.8万平方米,灭螺132万平方米。此外,采石区发动8000人次砍伐土埋锁溪河西岸1.5万平方米有螺芦苇滩,发动1.3万人次围垦翠螺山北面3.3万平方米的柳林有螺区。雨山公社发动1.2万人次对九华山、宋山两大队江滩有螺区围垦灭螺19.8万平方米。1971~1972年春,全市先后发动6.5万人次对内陆地区钉螺进行复查复灭,围垦加高加宽土方2.2万立方米。到1972年底,全市内陆地区钉螺包括小黄洲圩内沟岩的钉螺基本消灭。1983年,全市反复灭螺72.1万平方米,查病3489人,粪检阳性率0.2%,治疗病人130名。1984年,对血吸虫病流行区再次进行全面调查,灭螺59.32万平方米,反复灭螺114.4万平方米,查病108人,未发现新病人。从建市至1985年,全市共发现有螺面积474.5万平方米,累计消灭钉螺面积406.5万平方米,钉螺面积减少86%;历年累计发现血吸虫病患者4311人,全部得到治疗,受治率为100%,治愈率为99%。
1987年,全市继续查螺144.02万平方米,新发现江滩钉螺区2万平方米,最高密度117只/平方米,并在联农江滩矮围区内发现残存钉螺0.4万平方米。至年底,全市实有有螺面积94万平方米,比1986年增加2万平方米。查病5484人,其中粪检4382人,有阳性1人。采石地区进行了免疫学查病635人,确诊1人。全年共治疗血吸虫病人111人,其中病源治疗7人,对象治疗104人。
一、伤寒多发于夏秋季节。1958~1959年,建市后第一次肠道伤寒在马鞍山流行,发病人数达610人,全年罹患者率高达70.3/万,死亡率2.6%。发病最多单位,罹患率达120/万;发病年龄最小1岁,最大55岁;工人患病率占60.1%。这次伤寒流行,是自来水受污染和饮生水所致。疫情发生后,卫生部门通过加强水源管理,开展疫苗注射,隔离治疗现症病人,很快控制了病情发展。1961年4月,又为伤寒流行区45~60岁的居民以及厂矿工地、集体单位的近6万人注射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疫苗。市自来水厂改下游进水为上游进水,有效地提高饮水卫生质量,促使伤寒罹患率明显下降。至1983年,全市伤寒发病人数降至23人。1985年,伤寒发病率有所回升,市防疫站对新患伤寒病92例和类似伤寒10例作了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对145名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发于冬春季节。马鞍山建市后,有3次大流行,均由市区向郊区扩散。第一次流行于1959年,发病1125人,死亡20人,发病率为489.9/10万,死亡率为10.88/10万。第二次流行于1967年,发病931人,死亡69人,发病率为415.63/10万,死亡率为30.8/10万。第三次流行于1976~1977年,发病354人,死亡5人,发病率为115.7/10万,死亡率为1.41/10万。这次流行波及全市5个区8个公社53个大队,其中同意、蔡村、竹园、雨山、联农5个大队出现爆发点。为控制流行,市有关部门采取多项防治措施。在1959年流行期,实行全民预防眼药,房间消毒,病人大分散、小集中隔离治疗。在1967年大流行期,采取减少大型集会、延长文娱场所间歇时间,取消中、小学电影场次等办法,加强人群集中地的预防工作。1977年流行开始,市卫生防疫站就对1958年以来流脑病因及流行规律进行调查分析,为预防流脑提供了依据。由于措施得力,1978~1983年,全市流脑发病率逐年下降。1984年,在流脑多发季节对422人作带菌检查,418人作抗体测定,都未发现流脑病人。1985年,全市仅发生流脑病人6例,未出现流行。
三、麻疹、百日咳、白喉1954年,马鞍山麻疹大流行,发病380人,其中并发肺炎死亡14人。同年流行百日咳,发病140人,死亡2人。1958年10月,为全市2500名6个月至4岁儿童注射胎盘球蛋白,预防麻疹。1959年初,雨山、霍里、濮塘3个公社发现白喉、麻疹,郊区组织12名医务人员携带药品登门治疗。当年,全市注射三联疫苗21万人,百日咳疫苗2704人。1966年,全市再次流行白喉,5岁以下儿童患病者占患者总人数的78.5%。由于防治得力,病情得到控制。1982年,市防疫站对334人麻疹血清学调查,发现阳性152人,阳性率为45.5%;同期对5个托儿所和小学的489名儿童进行白喉接种效果考核,锡克氏试验阳性50人,平均阳性率10.22%。经过有效防治,麻疹患者由1959年的3959人下降到1983年的190人;百日咳患者由1966年的1213人下降到1983年的157人。由于自然因素和流行规律的影响,1984年,全市白喉、麻疹发病率均有所上升。1985年,麻疹、百日咳发病率继续回升,但未形成流行;白喉发病率得到控制,未发现病人。
四、狂犬病民国18年(1929),采石镇流行狂犬病,有10余人死亡。1976、1980、1981年的3年中,马鞍山市共有534人被犬咬伤,患病致死4人。1980年,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布置具体防治措施,11月,开展灭犬活动。至年底共灭犬1423条,占总数的95.9%。近年来由于养犬数量增加和缺乏严格管理,1984年和1985年,共有1089人被犬咬伤,其中728入注射了狂犬疫苗,均未发现狂犬病患者。
五、其它传染病马鞍山历史上先后发生和流行的疫病还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出血热、猩红热、痢疾、肺结核等多种传染病。1957年7月,全市发生严重流行性感冒,发病2061人。1959年9~12月,传染性肝炎发病160例,其中马钢公司发病人数占80.3%。1962年5月,雨山、江边、佳山、慈湖、向山地区散在发生出血热,至1963年底共发现病人31名,其中有9人死亡,死亡率达29%。这些传染病,经市卫生防疫部门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患病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有些已得到基本控制,其中乙型脑炎发病率连续几年控制在2~3/10万的水平。1984年,接种卡介苗8000人,接种率为99.63%;猩红热、病毒性肝炎等发病率有下降趋势。
[地方病防治]
一、疟疾马鞍山地处江南,是疟疾流行区。建国初,金家庄一带水田池塘密布,卫生条件差,蚊虫大量繁殖,疟疾发病率高,1951年9月,疟疾患病率高达69.5%。1960年9月至1961年4月,疟疾在马鞍山再次流行,病人有7778名,并发现恶性疟疾1例。从1961年起,市卫生防疫站对各年现症病人进行系统治疗和抗复发治疗。当年,第一次抗复发治疗7627人,第二次抗复发治疗7403人。至1962年3月,查出全市有疟史病人8169名,服药治疗2万余人,连续6次抗复发治疗3.8万人次。1963年6月,又在上年发病为20%以上(病灶点)、现发病占10%以上的车间、生产队、学校和机关进行全面预防性服药。1965年2月,根据卫生部“两根治、一预防”的指示,结合灭蚊,全市组织3个医疗组到郊区巡回防疟。“文化大革命”初期,防疫机构解体,疟防工作无人过问,疟疾发病率明显回升。1974年3月,市防疫站恢复疟防工作。1975年,全市疟疾很治率达到95%,现症病根治率为63%,预防服药3万人。至1983年,市区疟疾发病率下降到0.46%,郊区下降到1.1%。1984年,市卫生防疫站制定《疟疾镜检站考核标准试行办法》,把镜检人员经济收入与工作实绩联系起来,推动了疟防镜检工作。1985年,血防站组织地方病专业人员深入郊区16个自然村休根治疗疟疾患者1171人,休根率达95.5%,发现新病人773人,发病率0.21%,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病率下降57.69%。1987年,全市疟疾发病90人,发病率为0.023%,根治率与休根率分别达到93.3%和97.07%。
二、丝虫病1953年,丝虫病在向山地区中度流行,患者占被检人数14.5%;在金家庄地区低度流行,患者占被检人数4.3%。1955年,马鞍山地区开始普查丝虫病,到1960年,累计普查24万人次,查出病人5238名。由于措施得力,治疗及时,从1971年起,发病率逐年下降。1980年,普查1949人次中未发现阳性。1982年10月,在慈湖公社联农、太来大队,佳山公社印山大队,霍里公社苏里大队和小黄洲公社普查5126人次,查出阳性病人6名,阳性率由1971年的2.64%下降到1.17%。1985年,微幼普查2.1万人,查出阳性病人1名,阳性率为0.0047%,丝虫病接近消灭。
三、钩、蛔虫病1958年,马鞍山开始进行钩、蛔虫病普查普治工作。当年查出钩虫病患者4981人,蛔虫病患者5.4万人,治疗钩虫病人1469名,治疗蛔虫病人1682名。1962年,在厂矿、机关、学校、郊区全面开展钩、蛔虫驱治工作,40天内有8.43万人服药驱虫。1971年,对7000名钩虫病患者进行资料分析,发现蔬菜区感染率最高,为60%,其次是粮棉区,为30%。1979年,为8.6万名1~2岁儿童服药驱虫,服药率达90.8%。
四、麻风病1956年,霍里、采石两镇首次查出麻风病人6名。1957年进行全市性调查,查出麻风病47人,其中瘤型14名,结核型33名。从1958年起,开始采取措施,施行治疗。1960年11月,成立麻风村,收治病人16名,每人每月享受医疗费15元。1963年11月,市麻风病防治领导小组成立。1972年,对5周岁以上20万居民进行过滤性普查,发现麻风病人86名,其中:20~29岁23例,40岁以上63例;男性多于女性;工人最多,45例,农民其次,29例。1977年12月,对霍里、慈湖两公社调查表明;霍里公社麻风病发病率为0.28‰,慈湖公社麻风病发病率为0.5‰。到1985年,全市累计发现麻风病患者95人,其中死亡21人,外迁4人,失踪1人,治愈60人,2人留麻风村治疗,7人返家休养,由医务人员定期送药上门。
五、头癣1958年,马鞍山普查6万人,查出头癣病患者2333人。经过治疗,到1962年,治愈1660人,尚有病人673人,其中郊区611人,市区62人。1982年,下降到309人。同年10月,省头癣病检查组来马鞍山市抽查,从市郊4个大队的170人中查出患者5人,治愈率为80%,新感染率为0.59‰。1983年,普查31.5万人,发现头癣病93例,其中市区的6例全部治愈,郊区87例治愈83例,治愈达95.4%。1985年,全市新发现头癣病1例。1987年,全市抽查8个乡镇16个行政村,治愈病人未见复发。抽查16所小学5073名学生,仅发现新患头癣病人1人。(附表24—2)
附表24-21958~1985年马鞍山市传染病发病情况统计表
[血吸虫病防治]
马鞍山沿江地区为长江冲积淤沙地,土壤湿度大,芦苇、杂草、柳林多,适宜钉螺孳生。1956年,慈湖乡思贤小学附近发现死钉螺。1958年2月,慈湖乡联农社芦苇滩,首次发现活钉螺(肋壳钉螺),面积1.2万平方米,密度为每平方米60~70只。同年二季度,联农社又发现钉螺,面积达60万平方米。是年,粪检9万余人,查出阳性病患者243人,内有晚期病人3名。1959年,沿江的子母沟、四号沟上、下芦滩中均发现钉螺,平均密度为每平方米0.063只。1961年7月,联农铁厂至三铁厂附近水沟中又查出钉螺9只。1962年2月,在小黄洲洲头大队至中心大队2公里长的埂外查螺9个点,平均钉螺密度为每平方米15.4只。同年发生水灾,江水泛滥,钉螺面积扩大。到1963年,小黄洲钉螺面积已达30万平方米,密度为每平方米5~15只,以洲头、中心两生产队为最高。1965年,全市有螺面积107.23万平方米,密度为每平方米2.53只。“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查螺灭螺工作受到严重影响,钉螺面积不断扩大,小黄洲江滩钉螺已从洲头扩散到洲尾。1969年大水后,采石镇、雨山公社的恒山、九华、宋山、采石4个大队均查出钉螺和血吸虫病患者。到1982年,全市累计查出钉螺面积474.5万平方米,其中小黄洲江滩钉螺面积占全市有螺面积68%。钉螺最高密度为每平方米864只,钉螺阳性率达16%。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6年6月,马鞍山铁厂卫生科成立血防小组,开始查治血吸虫病人。1957年5月,市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血防指导工作。1958年3月,市制定出血防工作规划,乡、街道、农业社均建立血防组织。4月,市委发动9776人赴联农乡芦滩子母沟、四号沟等有螺地区大规模灭螺。采取开新沟填旧沟,土埋,机耕,火烧,亚砒酸钙喷洒,电石渣、硫铁矿粉填压等措施,整治有螺地28.7万平方米。是年,粪检9.1万人,治疗病人209名。1960年,全市发动1678人对有螺区进行大规模撒布硫化铁矿石灭螺,用硫化铁矿石3000吨,撒布面积53万平方米,收到近期效果。同时,对流行区进行3次粪检、血检。1964~1965年,全市开展以灭螺为中心的综合防治行动,采取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在小黄洲围垦种植有螺江滩38万平方米,在慈湖公社联农大队采取土埋、机耕、药杀等方式,把55万平方米钉螺区缩小到33万平方米,钉螺密度由每平方米450只下降到135.2只。1963~1966年4年中,小黄洲共治疗血吸虫病人500名,其中50名属晚期急性感染及严重加杂症病人。
“文化大革命”初期,血防工作一度停顿。1970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血吸虫病防治的一系列文件下达后,全市血防工作重新开展起来。是年,在全市消灭钉螺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全市出动7.15万人次,开赴小黄洲围垦灭螺。历时1个月,完成土方工程13.8万平方米,灭螺132万平方米。此外,采石区发动8000人次砍伐土埋锁溪河西岸1.5万平方米有螺芦苇滩,发动1.3万人次围垦翠螺山北面3.3万平方米的柳林有螺区。雨山公社发动1.2万人次对九华山、宋山两大队江滩有螺区围垦灭螺19.8万平方米。1971~1972年春,全市先后发动6.5万人次对内陆地区钉螺进行复查复灭,围垦加高加宽土方2.2万立方米。到1972年底,全市内陆地区钉螺包括小黄洲圩内沟岩的钉螺基本消灭。1983年,全市反复灭螺72.1万平方米,查病3489人,粪检阳性率0.2%,治疗病人130名。1984年,对血吸虫病流行区再次进行全面调查,灭螺59.32万平方米,反复灭螺114.4万平方米,查病108人,未发现新病人。从建市至1985年,全市共发现有螺面积474.5万平方米,累计消灭钉螺面积406.5万平方米,钉螺面积减少86%;历年累计发现血吸虫病患者4311人,全部得到治疗,受治率为100%,治愈率为99%。
1987年,全市继续查螺144.02万平方米,新发现江滩钉螺区2万平方米,最高密度117只/平方米,并在联农江滩矮围区内发现残存钉螺0.4万平方米。至年底,全市实有有螺面积94万平方米,比1986年增加2万平方米。查病5484人,其中粪检4382人,有阳性1人。采石地区进行了免疫学查病635人,确诊1人。全年共治疗血吸虫病人111人,其中病源治疗7人,对象治疗10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