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导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规定万亩以上成片荒地由国家统一开发经营,这就为国营农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50年代初,国家开始治理长江、淮河,实行江湖、河湖分开治理及高水高排的治水方针,为全面利用各地的水土资源提供了机遇。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国内受“大跃进”、“大办钢铁”的影响,大批劳动力转移,造成农村边远土地无人耕种,也促成国营农场获得较快的发展。
基于上述原因,安徽农垦所属各农、茶、果场,多数分布在省内沿淮、沿江的荒滩湖洼和偏僻的丘陵荒岗上,其地理环境条件十分复杂,水利状况较差。致使国营农场在改变生产条件、进行建设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