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运输业
1950年,农垦初创阶段的运输工具主要是骡马大车。1951年,普济圩农场成立了全系统第一个场办运输单位——北埂运输队。拥有一艘36吨驳船、5条小木船、1条机动船、1条拖头,载重量100吨。此后又逐渐发展到300多吨。主要是在水上为该场运输物资。50年代后期,寿西湖、皖河、华阳河等农场先后购进船只,从事水上运输。在此期间,很多农场用汽车来代替马车从事陆上运输。普济圩农场在发展水路运输的同时,积极发展陆上运输。60年代,皖河、寿西湖、大圹圩等农场也陆续成立了场办运输单位。数量由1959年的2个、增加到1970年的8个。1970年,机动运输车辆增加到200多辆,开始为社会进行运输业务。皖河农场开通了农垦第一个水运航班,华阳河农场建立起长江拖轮船队。1976年,机动车辆迅速增加,基本上取代了平板车、牛马车等人畜力运输。1980年,场办运输单位增加到19个,1985年发展到24个。并由过去单纯从事服务,改为服务与经营并重,对外经营得到发展。普济圩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将运输队改为运输公司,购置了800多吨钢制驳船,开通了客运业务。皖河农场投资14万元,新建了双河码头,购置了水泥船,使双河口年物资吞吐量达到7.5万吨,旅客年流动量增加到25万人次。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全系统个体运输户迅速增加,很多农场把运输企业承包给个人,个体运输的从业人员发展到300余人,年营业收入400万元。1990年,农场场办运输单位有19家。
安徽农垦运输单位基本情况表
表3—1—4(1981~1990年)


二、建筑业
安徽农垦建筑业与国营农场的开拓同时起步。农场创建初期,一般场、队都有基建人员,他们担负着建住房、修道路、兴建涵闸等繁重任务,主要为农场服务。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走向市场,在社会上承接一些工程,增加收入,提高经济效益。1979年以后,农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行多种经营,建筑业得到迅速发展。
普济圩农场工程大队是安徽农垦第一个建筑单位,建于1953年。当年承接了第一个大工程——梳妆台闸工程。接着正阳关、砀山等农场相继成立了建筑工程大队,建筑业逐步得到发展。建筑单位由1953年的1个增加到1963年的7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垦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1980年场办建筑单位发展到19个,1984年发展到34个,几乎每个农场都有了场办建筑单位,成为农垦经济的一支生力军。农垦建筑业的总产值从1980年的211万元增加到1990年的2178万元,高于其他产业的增长速度。
农垦系统比较大的建筑企业有:省农垦建筑公司和华阳河、普济圩、皖河等农场的建筑公司。1990年,省农垦建筑公司完成产值742万元,普济圩建筑公司完成产值475万元,占全系统建筑业总产值的50%以上。
安徽农垦建筑工程企业基本情况表
表3—1—5(1981~1990年)

〔安徽农垦建筑工程公司〕
安徽农垦建筑公司,1980年11月创立,国营三级施工企业,是省农垦总公司在合肥市的二级机构。
现有职工1011人(其中固定职工695人),管理干部119人。拥有科技人员94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3人、中级技术职称24人、初级技术职称67人。公司设有生产经营科、安全科、计划财务科、劳动人事科、质检科、保卫科、生活管理科、纪委、监察以及民警小分队等。下辖4个建筑施工管理工区和水电安装处、综合加工厂、汽车运输队、构件预制厂等8个经济实体,1个建筑综合型二级试验室,2个建筑材料供销部,以及分设在合肥市区和近郊的4个基地。
公司有各种机械设备82台套,设备总功率2973千瓦,有货运汽车12辆、拖车2部、机动翻斗车4部。能同时承担40幢楼房、60个单项工程的施工任务。可负担年施工面积13万平方米,实现年竣工面积6万平方米左右。公司已建成具有高层次、全过程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和实地施工能力的建筑安装施工队伍。
1979年省农垦建筑公司筹建时,无一间职工宿舍,现已建成3个住宅区,1个综合生产厂和住宅区相连成片的50余亩地基地,有职工宿舍18500平方米和仓库、厂房5000平方米。从初建时的固定基金24.7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三项专用基金3.3万元、流动资产326万元;发展到1990年,已有固定基金292.7万元、流动资金55万元、三项专用基金107万元、流动资产1120万元。10年来,建筑公司上缴国家税金88.13万元、能源交通建设基金6.29万元、预算调节基金4.39万元;返还农场利润39.4万元、上缴省农垦总公司利润40.48万元;并为公司自身建设和发展生产积累了专用资金。已实现竣工面积33.28万平方米,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项目计342项。其中:宿舍楼、商住楼、教学楼等主要工程计188幢,大跨度框架结构的工业厂房楼、礼堂10幢,现代化影剧院、冷库、养鸡场、高层混合楼各1座,以及食堂、浴室、水塔、防震加固和附属配套工程计140多项,受到建设单位好评,成为合肥地区较有实力的建筑施工企业。
农垦建筑公司的前身是“农垦厅建筑工程队”。1979年8月,省农垦局决定,以普济圩农场基建队在合肥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技工为基础,组建“安徽省农垦厅建筑工程队”,为农垦厅直属企业,实行内部独立核算,编制暂定200人。1980年11月17日,省农委批准,改为“安徽省农垦农工商联合企业建筑工程公司”,县(处)级,暂定编制300人,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981年6月,公司宣告成立,正式挂牌,向外开展业务。1983年5月,将建筑工程公司改为省农垦总公司在合肥的二级机构,改名为“安徽省农垦农工商联合企业总公司建筑工程公司”。1988年,更名为“安徽农垦建筑公司”。现定为国营二级施工企业。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