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引子
天柱山的奇山秀水,招来佛、道二教都争先恐后地来寻觅各自的宝地,建刹造观,传经说法。因之,佛、道二教也在天柱山留下了珍贵的胜迹和丰富的文化史料。天柱山许多景点景物的命名,都与佛、道二教的典故相联系。
天柱山境内的佛教,自宝志开山,三祖传衣,迄今一千四百余年,一直是禅宗及其南派弟子的世袭领地,三祖寺则是他们的丛林。虽历时代变迁,屡有兴衰,但至今仍是殿宇清新,宝刹高耸。1983年,国务院将它列为汉族地区142个重点寺庙之一。今天,在天柱山景区内,仍存2寺3庵5塔和5寺6塔31庵遗址。
天柱山境内的道教,较之佛教更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在道家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天柱山称“潜山洞”,列为第十四洞天,第五十七福地。自汉初至民国,历逾一千七百余年。元代以后,一直是全真道的发祥之所。其间,经历了宋代中叶的大起和明代末年的大落,最后由正一道所代替,道教活动转入民间。今天,天柱山景区仍存宫观殿堂遗址12处,供后人寻幽探胜。
天柱山境内的佛教,自宝志开山,三祖传衣,迄今一千四百余年,一直是禅宗及其南派弟子的世袭领地,三祖寺则是他们的丛林。虽历时代变迁,屡有兴衰,但至今仍是殿宇清新,宝刹高耸。1983年,国务院将它列为汉族地区142个重点寺庙之一。今天,在天柱山景区内,仍存2寺3庵5塔和5寺6塔31庵遗址。
天柱山境内的道教,较之佛教更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在道家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天柱山称“潜山洞”,列为第十四洞天,第五十七福地。自汉初至民国,历逾一千七百余年。元代以后,一直是全真道的发祥之所。其间,经历了宋代中叶的大起和明代末年的大落,最后由正一道所代替,道教活动转入民间。今天,天柱山景区仍存宫观殿堂遗址12处,供后人寻幽探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