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十五节 土特产品
舒席舒州竹席是传统产品。天柱山南麓的男女老幼皆精编技。明代已闻名江淮,晚清已远销南洋。宣统二年(1910年),在南洋赛会获头奖。民国十九年(1930)巴拿马博览会又夺名牌。1957年席农汪龙福进京参加全国手工业代表大会,带着一件编有龙凤呈祥、天安门图案的珍品舒席,得到了朱德同志的赞赏。该席现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
如今品种更多,工艺更精。从床席、枕席发展到挂屏、壁席、榻榻米。且有大量出口。如1981年向日本出售舒席46391条,1982年又出售34793条。
舒席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粗席用斑竹、毛竹编制;细席只可用水竹编制。经剖、牵、刮、煮、编、收等6~8道工序,柔软细巧,折卷不损。李贺有诗赞簟(席):“稍知竹簟寒”,“织可承香汉”。白居易也有诗赞:“日高犹掩水窗眼,枕簟清凉八月天。”
竹床、竹椅天柱山东麓是大片竹海,龙潭、杜埠、余井一带,利用毛竹资源,广泛拗制竹床、竹椅。
选料不算过于讲究,特别是竹椅,只需5~8厘米直径的细毛竹。竹床、竹板的面料,要10~15厘米直径、节稀、无虫眼即可。一般选用麦黄竹(麦熟季节)、火竹(炎夏季)、腊竹,因为这三个季节砍伐的竹子不易生虫。
制作竹椅、竹床必须经:锯、刨节、刮青、剐隼、打眼、微火烘烤、扳拗、上钉8道工序。
成品规格不下十余种。椅分大小靠椅、平头椅、躺椅等。床分面宽40厘米、54厘米、70厘米等,还有80厘米、120厘米、140厘米面宽的活动竹板。
另外还有竹几、竹食橱、竹桌、竹书架等多种产品。
杜埠竹产品清代以前就运销省内外,历史悠久。近年来,还生产藤椅、藤沙发。
竹编工艺品杜埠乡村民有加工竹编工艺品的传统。一般为各种竹蓝,小的是装饰品,大的可盛物。最为精巧的是各种动物造型工艺竹编,如猫、狗、鸡、鸭、熊猫等。
这是一项十分细腻的工作,选料极其考究,分剖、牵、刮、编、上色、油漆、风干等十多道工序。
1986年以前,杜埠有竹编工艺厂,现在多为农户个体编制。
天柱剑毫天柱剑毫是天柱山茶的代表。天柱山茶在唐代就很出名。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爱饮此茶:“有人授舒州牧,李德裕谓之曰:到彼郡日,天柱茶可惠数角(斛)。”《唐人选唐诗·又玄集》中载有薛能《谢淮南刘相公寄天柱山茶》:“两串春团敌夜光,名题天柱印淮扬。偷嫌曼倩桃无味,捣觉嫦娥药不香。惜恐被分缘利市,尽夜留待为拱堂。鹿官寄与真抛却,赖有诗情合得尝”。旧《潜山县志》载:“以皖山为佳产,皖峰高耸云表,晚雾布菠,泽气钟之。故其气味不待蒸焙,自然馨馥。而悬崖绝壁间有不种自生者,尤为难得。谷雨采贮,不减龙潭雀舌也”。
天柱剑毫的制作相当讲究。谷雨前采摘,一般要求为芽三叶。剔除杂叶,杀青(分烘青与炒青两种),成型,焙干,现装。由于要求严格,产量有限。
1985年5月26日,天柱剑毫被定为安徽省名茶。1986年南京评茶会上被品为全国十一种名茶之一。
天柱弦月仅次于天柱剑毫。个体茶农、村级茶场均可加工。制作工序和天柱剑毫相同。茶叶采撷一般是谷雨前后,要求是芽三叶。这种茶的形状多象上、下弦月,故名。泡后,汤清,味浓,加三次开水,仍茶味不减。
舒绿在天柱山大面积生产,分一、二、三、四、五,等外六个等级,春、夏、秋三季都可生产。有农谚称:“春茶苦,夏茶涩,秋茶好喝摘不得(妨碍茶树生长,影响来年产量)。”
舒绿为大众茶,销路很广。天柱山的舒绿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年年供不应求。
如今品种更多,工艺更精。从床席、枕席发展到挂屏、壁席、榻榻米。且有大量出口。如1981年向日本出售舒席46391条,1982年又出售34793条。
舒席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粗席用斑竹、毛竹编制;细席只可用水竹编制。经剖、牵、刮、煮、编、收等6~8道工序,柔软细巧,折卷不损。李贺有诗赞簟(席):“稍知竹簟寒”,“织可承香汉”。白居易也有诗赞:“日高犹掩水窗眼,枕簟清凉八月天。”
竹床、竹椅天柱山东麓是大片竹海,龙潭、杜埠、余井一带,利用毛竹资源,广泛拗制竹床、竹椅。
选料不算过于讲究,特别是竹椅,只需5~8厘米直径的细毛竹。竹床、竹板的面料,要10~15厘米直径、节稀、无虫眼即可。一般选用麦黄竹(麦熟季节)、火竹(炎夏季)、腊竹,因为这三个季节砍伐的竹子不易生虫。
制作竹椅、竹床必须经:锯、刨节、刮青、剐隼、打眼、微火烘烤、扳拗、上钉8道工序。
成品规格不下十余种。椅分大小靠椅、平头椅、躺椅等。床分面宽40厘米、54厘米、70厘米等,还有80厘米、120厘米、140厘米面宽的活动竹板。
另外还有竹几、竹食橱、竹桌、竹书架等多种产品。
杜埠竹产品清代以前就运销省内外,历史悠久。近年来,还生产藤椅、藤沙发。
竹编工艺品杜埠乡村民有加工竹编工艺品的传统。一般为各种竹蓝,小的是装饰品,大的可盛物。最为精巧的是各种动物造型工艺竹编,如猫、狗、鸡、鸭、熊猫等。
这是一项十分细腻的工作,选料极其考究,分剖、牵、刮、编、上色、油漆、风干等十多道工序。
1986年以前,杜埠有竹编工艺厂,现在多为农户个体编制。
天柱剑毫天柱剑毫是天柱山茶的代表。天柱山茶在唐代就很出名。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爱饮此茶:“有人授舒州牧,李德裕谓之曰:到彼郡日,天柱茶可惠数角(斛)。”《唐人选唐诗·又玄集》中载有薛能《谢淮南刘相公寄天柱山茶》:“两串春团敌夜光,名题天柱印淮扬。偷嫌曼倩桃无味,捣觉嫦娥药不香。惜恐被分缘利市,尽夜留待为拱堂。鹿官寄与真抛却,赖有诗情合得尝”。旧《潜山县志》载:“以皖山为佳产,皖峰高耸云表,晚雾布菠,泽气钟之。故其气味不待蒸焙,自然馨馥。而悬崖绝壁间有不种自生者,尤为难得。谷雨采贮,不减龙潭雀舌也”。
天柱剑毫的制作相当讲究。谷雨前采摘,一般要求为芽三叶。剔除杂叶,杀青(分烘青与炒青两种),成型,焙干,现装。由于要求严格,产量有限。
1985年5月26日,天柱剑毫被定为安徽省名茶。1986年南京评茶会上被品为全国十一种名茶之一。
天柱弦月仅次于天柱剑毫。个体茶农、村级茶场均可加工。制作工序和天柱剑毫相同。茶叶采撷一般是谷雨前后,要求是芽三叶。这种茶的形状多象上、下弦月,故名。泡后,汤清,味浓,加三次开水,仍茶味不减。
舒绿在天柱山大面积生产,分一、二、三、四、五,等外六个等级,春、夏、秋三季都可生产。有农谚称:“春茶苦,夏茶涩,秋茶好喝摘不得(妨碍茶树生长,影响来年产量)。”
舒绿为大众茶,销路很广。天柱山的舒绿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年年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