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化城寺在九华街,四周环山如城。相传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于此筑室为庵。据唐隐士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载:唐开元间,僧人檀号居之,寺额曰“化城”。至德初年(756)乡绅诸葛节买檀公旧地建造寺殿,请新罗僧金乔觉入居。建中初年(780)池州郡守张岩奏请朝廷移旧额“化城”于该寺。贞元十年(794)金乔觉99岁圆寂后,僧众视为地藏菩萨化身,化城寺遂辟为地藏王道场。

南宋末住持僧广宗,后称为冠传禅师。元至治初(约1321)住持僧真观,后称为无像禅师。洪武二十四年(1391)住持僧宗琳、法鉴扩建为丛林。宣德十年(1435)住持僧福庆重修,扩建东序寮房。正统间住持僧道泰,继后都冈、法演、法广扩建佛阁、方丈廊庑、地藏殿、石阶,组成西序寮房。隆庆六年(1569)徽州商人黄龙鼎捐款重修。万历十四年(1586)、二十七年(1599)朝廷先后颁赐《藏经》。万历三十一年(1603)住持僧量远赴京,朝廷赐以紫衣。

清康熙二十年(1681)池州知府喻成龙重修并增建“聚华楼”,东西二序(亦称二宫)七十二寮房,化城寺遂为“九华诸寺之冠”,成为总丛林。康熙四十二年至四十四年(1703——1705)三次降旨遣内侍来九华进香、赐银并赐额“九华圣境”。乾隆三十一年(1776)赐御书匾额“芬陀普教”。咸丰七年(1857)寺被毁,唯存藏经楼。光绪十六年(1890)住持僧论法与贵池信士刘含芳等募款重建殿宇四进。

1926年住持僧镇安。1929年释容虚在此创办“江南九华山佛学院”。1944至1947年住持僧宝严。1948年住持僧化雨。民国期间为九华山佛教会驻地。

1955年青阳县人民政府重修寺院。1968年全寺佛像被砸毁。 1981年寺院重修,辟为“九华山历史文物馆”,展出和馆藏文物 1800余件。全寺面积3500平方米。1981年9月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定化城寺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4月9日国务院批准化城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肉身殿在化城寺西,神光岭头。唐贞元十年(794)金乔觉 99岁,忽召众徒告别,跏趺示寂。相传顿时“山鸣谷陨,群鸟哀啼,地出火光”。其肉身置函中经3年“颜色如生,兜罗手软,骨节有声,如撼金锁”。僧众视为地藏菩萨示现,即在出现“圆光如火”之地(后人称神光岭),建一石塔,将肉身供于石塔中,尊为金地藏,嗣后配以殿宇,称肉身殿。

明万历间朝廷颁银重修塔殿,赐额“护国肉身宝塔”。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池州知府喻成龙重修殿宇,正殿大门朝北,建有 84级台阶。咸丰七年(1857)大部分殿宇遭兵燹。同治初山洪冲倒殿宇,继又重建。光绪十二年(1886)开肉身塔大规模重修,移殿门正南向,门额悬挂“东南第一山”横匾。殿南陡悬81级石阶。

1914年殿宇复修。1917年黎元洪书赠“地藏大愿”匾额。 1944至1946年住持僧化雨。1947至1949年住持僧宝严。

1955年青阳县人民政府重修殿宇。1981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殿宇。该寺殿宇宏伟,是塔殿式建筑,上盖铁瓦,四角有宫殿式翘檐。殿内汉白玉铺地,塔基上建有七层八方木塔,每层木塔有佛龛供地藏菩萨佛像。全寺建筑面积705平方米。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寺院。今住持僧普全。

万年禅寺坐落东崖之巅。初名“摘星庵”,明末清初俗称“百岁宫”。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无瑕和尚在此结茅禅修,110岁圆寂,肉身3年不腐,后人装金供于庵中。崇祯三年(1630)敕封为“应身菩萨”,赠塔名“莲花宝藏”,赐额“为善最乐”。同年,无瑕徒弟慧广主持造戒堂,立方丈,安单接众,易庵为寺。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毁于火灾,六十年(1721)住持僧三乘重建,玉明、本学相继住持。雍正十年(1732)住持僧福行。乾隆年间传戒。嘉庆十九年(1814)住持僧德念重修。道光年间僧宏楞重修,建首师殿。咸丰三年(1853)毁于兵燹。光绪五年(1899)僧释宝身主持重建并赴京请《藏经》一部。1917年、1932年两次传戒。1931年住持僧常谛。1946年住持僧觉真。1949年住持僧悟光。1953年住持僧心妙。

1982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1983年重塑佛像,重新给无瑕和尚肉身上漆、贴金。1987年住持僧应观塑“弥勒佛”一尊,高宽均达2米。今存钟、鼓、碑刻等文物50余件。建筑面积2850平方米。属全国重点寺院。今住持僧慧庆。

祇园寺坐落东崖西麓、迎仙桥东。始建于明代,称“祗树庵”。清康熙年间为化城寺东序寮房。嘉庆年间诸山长老请禅居伏虎洞20余年的和尚隆山(即洞山)任住持,香火日盛,遂为丛林。隆山84岁圆寂,3年开函,颜色如生,僧人装金供奉。咸丰年间寺毁于兵燹,唯肉身独存(民国时被毁)。同治年间住持僧大根重建,增设戒棚,安单接众。光绪十三年(1887)住持僧淮海,十七年(1891)住持僧淮量,二十六年(1900)住持僧常缘。光绪三十年(1904)住持僧宽扬募建大雄宝殿,时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首。三十一年(1905)退居僧宽扬,住持僧宽慈,后宽成、宽明相继住持。 1925年段祺瑞赠额“慧日常明”。1936年上海高曼寺首座了愿法师于大殿东侧建光明讲堂。1944至1947年住持僧宏志,监院僧宏扬。1948年住持僧宏瑞,都监僧宏志,知客僧惟实。

1956年青阳县人民政府重修寺宇。1982年九华山管理处复修。1983年九华山佛教协会重塑部分佛像,并将所有佛像上漆、贴金。1985年在此举办“安徽省佛教九华山僧伽培训班”。1986年9月祇园寺恢复十方丛林,实行选贤制,释仁德为首任方丈。

该寺殿宇层层叠叠,回旋曲折,结构精巧,气势磅礴。佛像和千僧灶等文物保护完好。建筑面积5157平方米,为全国重点寺院。

甘露寺坐落九华山北路定心石下。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禅林”。清康熙六年(1667)玉林国师朝礼九华,途径此地,赞曰“此地山水环绕,若构兰若,代有高僧”。时居伏虎洞的洞安和尚闻之旋即离洞,并得青阳老田村吴尔俊等人资助破土建寺。动工前夜,满山松针尽挂甘露,人称奇迹,故得“甘露庵”名。洞安在此两度登坛说戒后,仍归伏虎洞。乾隆间住持僧优昙开坛传戒,成为丛林。道光十六年(1836)住持僧青莲扩建。咸丰三年(1853)住持僧圣传,时寺遭兵燹。八年(1858)住持僧恩浩重修。同治三年(1864)复遭兵燹,次年住持僧法源等重修。同治五年(1866)住持僧大慧。光绪十八年(1892)住持僧妙林。光绪二十年(1894)住持僧大航募修,入京请回《藏经》一部。1944年住持僧宽余。1946年住持僧宽德。1949年住持僧宽余。寺内曾有装金肉身一尊,系光绪末(1705)甘露寺都监僧常思,91岁时自以香汤沐浴,更衣礼佛,辞行僧众,端坐蒲团,安详而逝。其肉身“文化大革命”时被烧毁。

1956年青阳县人民政府重修该寺。1983年九华山管理处再次重修。1985年重塑佛像并上漆、贴金。今存大雄宝殿、配殿、寮房、钟鼓、碑刻等文物。全寺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为全国重点寺院。今九华山佛学院设于该寺。

旃檀林坐落化城寺西南。背倚“琵琶形”山丘。又称“旃檀禅林”。据说,初建寺时伐琵琶形山丘上古树,见其木质坚硬,纹络纤细,酷具异香,僧人喻之为佛家珍品——旃檀树;谓琵琶形山丘为佛经记述的南印度牛头山(因盛产旃檀树而闻名),因以名“旃檀林”。清康熙年间旃檀林为化城寺72寮房之一。光绪十二年(1886)释定禅募化重建。民国初年(1912)住持僧福星扩修,居士易国干赠额“福慧双修”。继住持僧镇安扩建殿宇,安单接众。
1928至1940年住持僧莲禅、渡海。1941年后住持僧常升。1946年后住持僧蕴净,监院僧常升。1949年住持僧性朗。1958至 1977年为九华山佛教大队驻地。1978至1985年为九华山佛教协会驻地。1982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殿宇和佛像,内藏匾额、碑刻、法器、供器、瓷器、木器等文物,建筑面积2849平方米。为全国重点寺院。今住持僧慧深。

上禅堂原名“景德堂”。坐落神光岭肉身殿下,侧有“金沙泉”,相传李白在此以金钱树叶酿酒。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六年(1667)玉林国师徒弟宗衍重建。乾隆二十三年(1758)住持僧忝石扩建观音殿。王文僖公赠额“秀冠云林”。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初年(1862)住持僧开泰募款重建。光绪年间僧清镛续建。1925年住持僧霞光,因其慈善有功,倪前知事赠额“佛国元功”。1928年住持僧志芳重修大殿,安单接众。1933年再修大殿。1944年住持僧达隆。1948年后住持僧则霞。1953年后住持僧安慧。1957年观音殿部分毁于火灾。1987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建筑面积 1280平方米。为全国重点寺院,今住持僧晓悟。

慧居寺原名“慧庆庵”。坐落天台山西麓、中闵园东。始建于清代,清末住持僧仁琳扩修。1938年住持僧普明募化重建大殴,扩充寮房,安单接众,始具丛林规模,易名“慧居禅寺”。抗日战争期间青阳中学迁于此地。1943年住持僧果乐。1948年住持僧果宽。1953年住持僧理空。1982年重修殿宇。1984年所有佛像上漆、贴金。该寺背倚高山,面临竹海,环境十分幽美。建筑面积 541平方米。寺内十八罗汉及菩萨塑像造型优美,神态逼真。为全国重点寺院。今住持僧悟禅。

天台寺即“地藏寺”、“地藏禅寺”。因坐落天台峰顶,故又称“天台寺”。相传金乔觉曾居天台,留有“金仙洞”遗迹。寺始建于宋,后废毁。明洪武元年(1368)居士陈履泰捐资,住持僧昭莲重建,遂为丛林。嘉靖年间寺僧玺玉居山护林,享年110岁。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尘尘子重建,称“活埋庵”。至清中叶,天台峰周围 48座寺庙已形成“八刹”,香火甚旺。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光绪十六年(1890)重建,1920年住持僧彻德重修“天台正顶”。1921年住持僧兰田重修天台石板路。1936至1949年住持僧义方重整仪轨,大振沙门。1936年大国师章嘉呼图克图赠匾额一块,今已佚。

1955年青阳县人民政府重修。1982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 1983年重修佛像,上漆、贴金。建筑面积1540平方米。为全国重点寺院。今住持僧普光。

二圣殿又名“二神殿”,坐落九华山北麓。据光绪《青阳县志》载,二圣殿,初名“二圣庙”,又名“九华庙”。“相传唐时新罗国金地藏飞锡驻扎九华,二臣昭佑、昭普追返国不遂,因筑室在此修练,后合都立庙塑像,恢其旧址。”又据明弘治元年(1488)碑刻《重建九华行祠石壁庙记》载,唐时新罗僧金地藏来九华居化城寺,“后其国使谭、曾二臣取之不归”,“地藏年至九十九,无疾而坐化,寺僧立塔墓,直以奉之。二臣后皆为神,吴氏创庙九华山下”。

此殿明代重建,一直为乡民祭祷之所。清末,比丘尼能芳、有缘相继维修。后易为僧居。1912至1932年,比丘尼慈德、妙香相继住持。1936至1942年,住持僧悟月、朗然。1948年住持僧法华。1985年重修殿宇。建筑面积89平方米。1984年12月3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寺院(以下29座同此)。

龙池庵又名“清隐庵”,坐落九华山北路龙池涧西。始建于唐代;为诗僧神颖所居。清光绪年间住持僧开佛募修。民国年间住持僧华德喜植梅画梅,圆寂后尸身3年不腐,其徒将肉身装金供奉。1933年住持僧惟宝。1938年后住持僧智光。“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原建筑面积770平方米。1984年拆旧庵。1987年九华山管理处重建。今建筑面积950平方米,住持僧常荣。

华天寺坐落三天门聚龙寺北。1922年住持僧宽成募建。此僧酷爱书画,与康有为、张大千等来往,藏书画达千余幅。1942至1953年住持僧宏祥。“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毁。建筑面积 789平方米。

聚龙寺原名“聚龙庵”,坐落九华街北岭头。清康熙年间为化城寺东序寮房之一。清末住持僧开祥扩修。1929年住持僧悟月募款维修。1938年住持僧雨霖。1943年住持僧悟月。1948年住持僧宽成。1953年住持僧雨霖。“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毁。建筑面积1180平方米。

天池庵位于九华街化城寺东。清康熙年间为化城寺东序寮房之一。同治年间住持僧湛修募款扩建。1925年住持僧心定。 1928至1938年住持僧妙庆。1949年住持僧灵来。“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毁。建筑面积1256平方米。

立庵位于九华街化城寺东。原名“定慧庵”,清康熙年间化城寺东序寮房之一。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年间住持僧开宗重建。1925年住持僧志高。1931年住持僧瑞祥扩建殿宇。1943至 1957年住持僧法心。“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毁。1988年九华山佛教协会重修。建筑面积1001平方米。现为九华山佛教协会住址。

通慧庵坐落东崖西麓,九华街东。又称“通慧禅林”。相传明末一进士入清后至九华为僧,法号诵林,于此筑室禅修,不事募化,自食其力。与东崖“天籁轩”吴文简公(即吴襄)十分友契,酬唱诗文。吴襄书赠“应如是观”四字。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光绪七年(1887)住持僧法轮募化重建。1923年住持僧文泽。1925至 1937年住持僧宝严。1943年住持僧密如。1948年住持僧宝严。 1986年比丘尼仁义重修,雕塑佛像,规模如旧。建筑面积2580平方米。

长生庵坐落九华街化城寺西,明初建。明弘治年间(1488—— 1505)住持僧实庵,王阳明游山时,曾与之交往题诗相赠。清康熙年间为化城寺西序寮房之一。同治六年(1867)住持僧实宝重修。 1930年住持僧达道。1933至1938年住持僧悠扬。1943至1945年住持僧济善。“文化大革命”中庵中佛像被毁。1980年九华山管理处修葺,建筑面积712平方米。

龙庵坐落九华街化城寺西。亦称“老龙庵”,始建于明代,本名“水陆殿”。明代有龙庵和尚在此刻苦清修,僧众仰其大德,易“水陆殿”为“龙庵”。清康熙年间为化城寺西序寮房之一。道光三年(1823)住持僧寿山重修。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光绪年间住持僧守安复兴。民国年间为化城寺十二寮房之一。1925年住持僧闻经。1929至1942年住持僧海霖、德辉。1943年住持僧佛宝。 1949年住持僧乐崇。“文化大革命”中庵中佛像被毁。1980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建筑面积805平方米。

新龙庵位于龙庵西侧。1931年倚龙庵扩建。与长生庵、龙庵合称为“三庵”。1980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建筑面积654平方米。

小天台原名明心寺,位于肉身殿西南。1919年比丘尼妙量募建。后僧人性海住持。1934年住持僧明定。1946年住持僧性海。时初具十方丛林规模。1982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建筑面积481平方米。

华严禅寺坐落东崖华严岭头。香客朝天台后,多有在此烧回香之习惯,故又称“回香阁”。此寺始建于明代,明末名僧智旭曾居于此。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后住持僧长发复兴。1933年住持僧宗行。1942年住持僧宗辉。1948至1953年住持僧宗参。1979年拆毁大殿,尚存厢房数间。1987年12月至1988年5月,住持僧应观募建配殿,建筑面积218平方米。

潮音精舍位于中闵园。1924年建,素为尼庵。建筑面积 308.73平方米。今住持尼圣佳。

普渡寺位于中闵园,1933年建。1942至1953年住持尼仁修。1965年住持尼圣慈。建筑面积441.6平方米。今住持尼维心。

胜鬘精舍位于中闵园。又名“安乐堂”,1919年尼缘林建。 1942年曾有比丘尼与道姑合居。1953年住持尼本镜。1957年至 1995年住持尼大成。1996年至今住持尼道广。建筑面积504平方米。

香山茅蓬位于中闵园,1930年建。1943年住持尼隆德。 1953年至今住持尼性妙。建筑面积274平方米。存释迦牟尼玉佛像一尊。

莲宗精舍位于中闵园,1930年建。1943年住持尼本洁。 1953年住持尼大缘。建筑面积230平方米。今住持尼大义。

海慧寺位于中闵园。安徽省公布重点寺院时误为“海会寺”。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928年重修。1943至1953年住持尼悟禅。建筑面积674平方米。今住持尼明德。

慈佛精舍位于中闵园,民国年间比丘尼全悟建。建筑面积 271平方米。今住持尼妙明。

九华莲社位于中闵园,1933年建。1943年住持尼达定。 1953年住持尼本志。1982年辟为佛教接待社。建筑面积1209平方米。今住持尼圣慈。

华严洞位于中闵园,又名“海会寺”。始建于光绪末年(1908)。1923年住持僧妙意。1942年住有僧尼。1953年住持尼本修。建筑面积736平方米。今住持尼有根。

永兴茅蓬位于中闵园,1939年建。1953年至今住持尼有善。建筑面积438平方米。

复兴庵位于慧居寺上方、闵园至天台途中。始建于1911年。1949年住持僧普慧。1953年住持僧普怀。1969年住持僧妙禅。建筑面积84平方米。今住持僧觉光。

翠云庵位于天台峰西、闵园至天台石级路旁。依山就势造桥一座于庵前,俗称“吊桥”。清光绪年间住持僧法龙建,继住持僧理道复修。宣统元年(1909)住持僧法龙96岁圆寂,其徒视其肉身不腐,装金供奉于庵中,“文化大革命”中焚毁。民国初住持僧法如。1935年住持僧彻善。1942年住持僧宏修。1953年住持僧妙忏。翠云庵西侧,原为木桥。1985年九华山管理处重建为石桥。建筑面积402平方米。今住持僧义成。

观音峰上院位于翠云庵上、拜经台下。始建于清代。又名“圆通庵”。光绪年间住持僧本境重建。1928年住持僧龙全重修寺院,增其旧制,凌空立崖,蔚为壮观。1935年住持僧能莲。1943至1953年住持僧仁安。1982年重修,建筑面积421平方米。今住持尼宏智。

拜经台位于天台峰下,又名“大愿庵”。庵后有峭石20米高,造形酷似“老鹰扒壁”,僧人称“大鹏听经石”。相传金地藏拜经于此。庵建于清代,同治年间住持僧福缘重修。清光绪年间住持僧昌光再建。民国8年住持僧隆明。1923年住持僧龙华重修。 1928至1935住持僧仍为隆明,监院僧悟月。1943至1953年住持僧仁德。1982年重修,辟为九华山佛教协会接待站。建筑面积 898平方米。今住持僧圣明。

双溪寺位于九子岩下僧家山。陕西安康县双溪寺吉通和尚来此进香,慕其山色秀美,遂于1935年建寺宇,创办华严道场,收徒讲经。1943年住持僧净禅。1945年住有僧尼。1957年毁于火灾,后重建。1985年住持僧大兴圆寂,其肉身不腐,1989年启缸,被装金供奉。建筑面积850平方米。今住持僧惟和。

九子寺位于九华后山九子岩。原名“广化院”,初建于唐,明代重建,后废毁。此地有岩状若九子嬉戏,俗称“九子岩”。清光绪十五年(1889)住持僧悟恒重建。1935年住持僧悟恒。建筑面积 1120平方米。今住持僧道林。1987年重修。

翠峰寺位于滴翠峰下(青阳县朱备乡将军村)。宋乾道年间(1165——1173)邑人余志源建,余自号“翠峰”,因此为庵名。宋诗人陈岩有题诗“何须折柳溪边去,枯木寒林总是禅”。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僧月霞、普照会同印魁、通晓、可安等在此办华严道场。其后住持僧普照。1943年住持僧瑞亮。翠峰寺现有正殿5间,建筑面积380平方米。今住持僧云林。

心安寺位于九华后山(青阳县朱备乡将军村),又称“心安禅寺”,俗称“六亩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翠峰寺僧智妙到此以 8元银币购地6亩,始建庵堂。后扩充殿宇,易庵为寺。1933年住持僧海明。1936年住持僧性光,时已具十方丛林规模。1943年住持僧海德。建筑面积840平方米。今住持僧妙行。

以上30座系安徽省省级重点寺院。

灵官殿在肉身殿下方东侧,与十王殿毗邻。始建于清末。 1953年住持僧松盛。1982年重修殿宇和灵官菩萨像。建筑面积 128平方米。

广济茅蓬在上禅堂下侧,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933年住持僧隆海。1935年居士夏永德捐款重建。1935至1953年住持僧慧真扩充殿宇,安单接众。1947年圆瑛法师等曾倡议改建为禅寺,因故未遂。1984年重修,建筑面积480平方米。

无量寺在广济茅蓬下侧。原名“智光茅蓬”。1933年住持僧心有扩建殿宇,更名“无量寺”。1949至1953年住持僧其善。
1956年住持尼体祥。1983年重修,建筑面积230平方米。

净洁精舍位于九华街西、广济茅蓬北侧。原址为百子堂,始建年代不详。1943年住持僧了尘。1953年住持僧悟定。后废毁。 1985年尼常净、常洁募款重建,更名“净洁精舍”。建筑面积240平方米。

大厦庵在九华街化城寺西,始建于明代。清初住持僧空生添建大悲阁,智光和尚作《九华山大厦庵募建大悲阁引》一文。康熙年间为化城寺西序寮房之一。1983年佛教协会与释肇田合资重修。1987年住持尼绍华扩建佛殿。建筑面积190平方米。今住持尼龙首。绍华舍利塔置庵内。

菩提阁位于九华街化城寺东,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为化城寺东序寮房之一。乾隆年间被毁。同治十一年(1872)住持僧群超重建。光绪年间住持僧玉清重修。1930至1938年住持僧良丹。1947年住持僧守性。1953年住持尼宏悟。1985年重修,建筑面积258平方米。

法华寺位于东崖西麓、闵公墓下侧。1915年释心坚募建。 1931年住持僧本川。1940年被日军烧毁,后寺僧筑一茅庵。1943年监院僧宏道。1953年住持僧达贵。1984年僧乐崇率徒大明募款重建。建筑面积165平方米。

百岁宫下院位于祇园寺西。1911年百岁宫方丈常修为接待香客和游方僧扩建此院。1925年住持僧月朗,1944年住持僧觉真。1965年大殿毁于火灾,现存寺院建筑面积1245平方米。

观音庵位于东崖观音峰(一称小天柱峰)。又称“天柱庵”,始建于宋。庵内存摩崖观音大士石刻像一处,建筑面积520平方米。

东崖钟楼位于东崖峰巅、东崖上院遗址西侧。又称“幽冥钟亭”。建于清同治年间,内置幽冥钟一座。1983年重修,建筑面积 20平方米。

接引庵位于华严岭东、中闵园西。一说建于清代,一说建于民国十年。1943年住持僧心莲。1949年住持僧达实。1953年住持尼心荣。建筑面积183平方米。现住持尼文法。

莲花庵位于中闵园接引庵上方。1919年建,原为尼庵。 1949至1953年住持僧松茂。建筑面积245平方米。

观音峰下院位于中闵园。1934年建,为天台观音峰(即圆通庵)之下院,建筑面积138平方米。

光明茅蓬位于中闵园、观音峰下院上方。1944年住持尼达觉。1953年住持尼本镜、妙法。

净修茅蓬位于中闵园。1921年建。1943年住持尼能德。 1953年住持尼仁定。建筑面积166平方米。

大愿茅蓬位于中闵园、回龙桥头。1929年建。1949年住居土陈妙真。1958年住持尼建愿。建筑面积134平方米。

心愿茅蓬位于中闵园,1929年建。1943年住持尼达纯。 1949年住持尼慧路。1953年住持尼昌兴。建筑面积207平方米。

大悲莲社位于中闵园。又名“大悲庵”,1936年建。1948年住持尼昌缘。1953年住持尼宏智。建筑面积67平方米。

普济庵位于中闵园。又名“净土庵”、“普济寺”。民国初年建。1949年住持僧宏云。1980年住持尼道成。建筑面积224平方米。

大金刚寺位于中闵园。1931年建。住持僧辉煌。1949年住持僧果仙。建筑面积117平方米。

小金刚寺位于中闵园。民国年间建。建筑面积81平方米。

毗卢茅蓬位于中闵园。1931年建,住持尼本修。1953年住持尼觉缘。建筑面积337平方米。

药师茅蓬位于中闵园,1931年建。1943年住持尼容茂。 1953年住持尼楞月。1981年住持尼堤开。建筑面积182平方米。

吉祥寺位于天台峰西麓,慧居寺上方。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住持僧风松募建。1925年住持僧了心。1933年住持僧密轮。1942年住持僧正法。1953年住持僧果宽。今存一路亭,建筑面积28平方米。

朝阳庵在复兴庵上方、天台小狮子峰前。民国初建。1936至1942年住持僧义修。1942年住持僧普正。1962年住持僧普怀。建筑面积56平方米。

道僧洞位于天台峰东。明代即有道人居住,后有道僧合居。清初称“石云禅林”,咸丰七年毁于兵燹。后重建,石门上刻有“道僧古洞”。民国初年住持僧觉凡,今有僧人普文扩建为民居。

西竺庵位于甘露寺西。清光绪九年(1883)住持僧大让募建。1926年住持僧妙山重修。1943至1948年住持僧宽德。建筑面积150平方米。

一宿庵位于九华山北麓、二圣殿西南。明代建。相传新罗国僧人金乔觉初抵九华山时,曾于此地度宿一夜,后人立此庵纪念。1930至1943年住持僧恒山,武功高强。1949年尚住僧人。今庵尚存,无佛像,增建校舍,辟为九华茶校。

无相寺位于头陀岭下、二圣殿西。初为唐进士王季文书堂,王临终舍其宅于僧人智英为寺。宋治平元年(1064)朝廷赐额“无相寺”。明景泰三年(1451)重修。正统元年(1436)重建。王阳明游此写《止宿》诗一首。清道光十年(1830)住持僧成就同慈舟重修。咸丰七年(1857)毁于兵燹。同治十年(1871)住持僧玉忠复兴。1943年住持僧雨量。今存部分殿宇,无僧人居住。

观音殿在五溪桥西南。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原为“玩华亭”后改名“望华亭”。嗣后易亭为殿,兴废不定。1984年住持僧传智重修。存碑刻9方。殿南侧有清代户部侍郎汪珊墓址。

石台庵位于白云山(青阳县杜村乡新风村)。又名“白云寺”、“石堂庵”。建于清末。1949年住持僧定如。存“光绪二十五年刘姓捐助田产碑”一方。

净信寺位于莲花峰东麓黄匏城下(青阳县蓉城镇金山村)。古名“安禅院”,又名“碧云庵”,俗称“老庵”。建于唐代,道济和尚曾居庵。净信寺是由碧云庵扩建而成,始名于宋僧希坦。《九华山志》载:“希坦,号率庵,宋末居九华净信寺,工诗吟咏,有《九华诗集》。”现存主殿3间,系明代建筑。大殿全石列架。梁柱斗拱均为云纹雕刻。大石陀梁上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8个楷书大字,落款为“成化十六年(1804)冬,住持僧觉净,徒明顺、明通立”。因大石梁断裂,后竖配两根石柱,柱上刻有“大清雍正丙午(1726)黄钟月下院之吉,住持僧俗良重修”等字样。大梁之下皆由麻石条垒砌而成,大梁之上系砖瓦结构。1935年住持僧本立。今无僧人居住。

观音庵位于九华后山(青阳县朱备乡林家冲)。原名“九华书舍”,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代重建。1945年住持僧观愿。今庵尚存,无僧人居住。建筑面积98平方米。

圆通庵位于九华后山(青阳县蓉城镇骆家冲)。1945年住持僧圆明。建筑面积79平方米。

青云庵位于九华后山(青阳县朱备乡石铺里)。1945年住持尼松明。建筑面积52平方米,今无僧人居住。

圆通寺位于九华后山(青阳县蓉城镇平山村)。1945年住持僧了荣。建筑面积101平方米。

永兴茅蓬位于九华后山(青阳县朱备乡肖家垅)。建于民国初年。1940年遭日军烧毁,后重建。1949年住持尼有善。建筑面积128平方米。

定西茅蓬位于九华后山(青阳县朱备乡境内)。民国年间建。1941年住持尼顺妙。建筑面积90平方米。

大悲茅蓬位于九华后山(青阳县朱备乡肖家垅)。民国年间建。1949年住持尼仁明。建筑面积282平方米。

鹫灵茅蓬位于九华后山(青阳县朱备乡双溪寺北)。民国年间建造。1949年住持尼镜远。建筑面积120平方米。

蕴空茅蓬位于九华后山(青阳县朱备乡境内)。民国年间建。1945年住持尼慧果。建筑面积98平方米。

东崖禅寺原东崖上院。位于化城寺东宴坐崖顶,始称“舍身崖”。唐时,金乔觉曾于此宴坐。明正德年间周金和尚结茅庵于此,与王阳明十分语契。明万历年间住持僧普通易“环奇亭”为“东崖精舍”。明末,寺僧得吴文梓捐助建大雄宝殿和天籁轩,吴襄在此读书。清乾隆年间,住持僧隐庵。同治九年(1870)住持僧定慧扩建幽冥钟亭,重建大雄宝殿、万佛楼和地藏殿。民国初释心舟住持,扩建走马通楼,高达五层,安单接众,遂为十方丛林。1919年住持僧筱月。1925年住持僧心坚。1934年1月毁于火灾。《海潮音》记损失“值二十万元(银元)之谱”。1995年,释果慈募款重建,建筑面积676.8平方米。

净土庵位于九华街西、无量寺东侧。初建于清末,1995年重修,建筑面积622.3平方米。今住持尼传真。

西竺禅寺位于甘露寺西(青阳县九华乡桥庵村)。建筑面积 168.58平方米。今住持尼妙性。

双溪讲寺位于九子岩下僧家山。始建于1935年,后毁于火灾。现有建筑是近年来在原讲寺附属设施基础上重修扩建而成。今住持僧灵祥。

白云禅寺位于九华街北。原名“白云观”,民国初年由道教人士创建,1991年易为佛寺。今住持僧圣文。建筑面积336.01平方米。

九莲禅寺位于九子岩下僧家山。初建于清末,今住持僧能悦。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大悲院位于罗汉墩。初建于清,1953年住持僧普亮。1993年重修,建筑面积109.56平方米。今住持尼净竹。

妙性庵位于九华街闵公墓侧。建筑面积196.13平方米。

寂光精舍位于中闵园。1928年建,今住持尼心明。建筑面积448.44平方米。

法华精舍位于九子岩下僧家山。1993年重建。

天池寺与九华街天池庵毗邻。1992年由释涤尘募款重建,建筑面积200.42平方米。

西佛寺位于甘露寺西(青阳县九华乡桥庵村)。民国年间兴建,今住持尼圣参。

观音庵位于中闵园。初建于清末,1993年重建。建筑面积 121.2平方米。

十王殿位于神光岭肉身殿下,又称“转轮宝殿”。清光绪年间重建。1948年住持僧智云、化雨。1965年住持僧妙通。1974年毁于火灾。1988至1990年九华山佛教协会重建。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