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垦早期工会
安徽农垦工会伴随国营农场的创建,从1951年2月起至60年代中期相继成立。成立工会的农场占农场总数的80%,会员占职工总数50%。历届工会主席25人,他们中大部分是地方政府派到农场来的。各场工会隶属地方工会,由省总工会农林工会直接领导(当时未成立省农垦工会)。在场党委领导下,依照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有国营农场的工会都先后中断活动。
正阳关农场(含寿西湖农场)于1951年2月成立工会,是安徽农垦最早建立工会的农场。1958年10月,农场与人民公社合并,工会活动中断5年。1965年8月,又因“文化大革命”中断13年,先后换了5个工会主席。首届工会会员250人,占职工总数45%。原正阳关农场寿西湖分场于1952年10月成立基层工会委员会。
方邱湖农场(含马厂湖、夹沟农场)于1951年8月正式成立工会,原称“凤阳县总工会国营方邱湖农场基层委员会”。1957年更名为“中国农业水利工会国营方邱湖农场委员会”。1962年7月又改名为“安徽省国营方邱湖农场工会委员会”。1957年至1962年上半年,因农场内部机构调整,工会活动中断。1965年7月,又中断活动。当时,全场已有6个分会,23个小组,274名会员,占职工总数56.8%。
宣郎广农场(含十字铺、祠山岗、青草湖三场)于1954年6月中旬成立工会,党政工组织同步建立,属首例。发展会员280人,占农场职工总数87%。1966~1969年,当农场工会瘫痪时,祠山岗作业区工会活动正常。
淮南农场于1957年10月成立工会,发展30名会员,工会委员会有9人组成。1959年下半年,当时农业厅一位领导说:“农业不就是种地吗,搞什么工会呢?”于是,工会活动暂停。1962年工会组织又恢复,发展会员600人。
华阳河农场于1957年成立工会,首任工会主席孔国良是中共安庆地委任命的,由于历史原因,场工会1958年被撤销。1963年重新恢复,总场党委副书记黄佑铭兼任工会主席。1964年2月5日至8日,召开了首届会员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80人,代表全场390名会员。选举产生了场工会委员会,石正义被选为工会主席。
龙亢农场于1958年5月成立工会,到年底就停止活动。1963年上半年,恢复工会组织,隶属宿县专区农林工会领导,仅开展3年工作。
1961~1964年,成立工会组织的有7个场。其中:敬亭山茶场(1965年系省民政厅敬亭山茶林场)和九连山茶场(1965年前系国营九连山林场)于1961年成立工会。九连山茶场一度发展会员300人,占全场职工总数70%。到生产建设兵团组建,工会才中断活动。
东风湖农场于1969年成立工会,发展会员240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会停止活动。1979年,通过企业整顿才恢复工会活动,孙鸿喜当选为工会主席,张祚军为副主席,委员9人。
白米山农场于1963年7月1日创建工会,下设7个分会。分会主席由各分场组织干事或宣传干事兼任,基层工会主席由会员选举产生,一般由生产队副队长担任。1967年1月20日,因“文化大革命”停止活动。生产建设兵团期间,曾召开农场第二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蒋世忠被选为工会主席,配有1名工会干事,因体制等多种原因,工会名存实亡,没有开展活动。
焦岗湖农场于1963年成立工会,配工会干事1人,仅限于收会费,做一些福利工作。
大圹圩农场工会于1964年2月2日经省农林工会批准成立,农垦厅党组任命占坤保为工会主席。“文化大革命”时工会中断活动。1975年组建生产建设兵团时,恢复工会。
水家湖农场工会于1964年成立。鞠斌全任工会主席,配有两名电影放映员,轮流到基层为职工放电影。
普济圩农场于1975年6月筹建工会,当时农场党委决定由郑永鑫、章王侯等10人组成筹建委员会。不久,农场工会筹委会自行解散。
二、改革开放时期工会
1984年5月25日,农垦总公司根据省委指示,以(83)垦政字第129号《关于成立农垦工会工作委员会的报告》,经省总工会同意成立省农垦工会,其名称为“安徽省农垦总公司工会工作委员会”;6月29日,省总工会、省农垦总公司联合发出工组字(84)36号文件《关于恢复农垦系统工会组织的联合通知》,要求“各场、公司,要成立筹备小组抓紧恢复工会组织”。总公司配1名干部在政治部领导下办理筹备工作。
1986年3月,农垦总公司发出《关于成立农垦系统工会组织的通知》,要求凡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农场、公司应在5月底之前成立起来,并积极开展工作。工会专职干部的配备,按同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审批。场、公司工会主席必须按照中共中央(81)24号文件规定,配备相当于企业党政同级副职的干部,报总公司党组审批。工会副主席由各场、公司自行审批,报总公司备案。
1987年,省农垦总公司工会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主任张敏、副主任王成银。与此同时,安徽农垦全面推行场长(经理)负责制,新成立的总公司工会,全力以赴开展工会工作。首先抓组织、建队伍、打基础。这一年,全系统建立场级工会31个(含事业单位),科级工会173个,生产队(车间)级工会503个。共恢复、发展工会会员近6万人,占职工总数90%以上。配备工会专职干部182人,兼职干部1000多人,形成一支较好的工会积极分子队伍。所有场级工会主席和基层单位工会主席均是同级副职,与党政干部享受同等政治、经济、职称待遇。自觉按照全国总工会关于建设职工之家的标准努力创建先进模范职工之家。根据《工会法》、《基层工会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实际,制订《安徽省农垦工会建设职工之家标准及考核评比办法》和《安徽省农垦工会建设职工小家(进档达标)竞赛方案》。经多年实践证明,办法和方案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和坚定地接受党的统一领导的指导思想,是切实可行的。由于各场工会干部的积极工作和广大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全系统共建成合格职工之家707个,场级先进职工之家28个,模范职工之家1个,即华阳河农场。共评选出先进工会工作者301人。其中,潘村湖农场工会主席沈家田受省总工会表彰为优秀工会主席,十字铺茶场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主任项桂珍受省总工会表彰为优秀女工会工作者。先进工会积极分子近千人次。
各级工会遵循“为职工群众服务,为推进工运事业服务,为促进改革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的方针,本着“依托企业、因地制宜、适量补缺、由小到大、量力而行”的精神,积极兴办第三产业。目前,工会已兴办饮食服务业、小百货零售和印刷厂、纸箱厂、手套厂等一批小企业。
在全国农垦职工自营经济发展大潮推动下,安徽农垦总公司成立了“职工自营经济领导小组”,各场、公司亦相继成立“职工自营经济指导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职工自营经济办公室设在各级工会,已形成党政工齐抓共管新格局。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