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86)垦调字248号
我省农垦系统的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工作,经过广大干部职工一、二年来的实践和共同努力,已基本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效益显著。但在兴办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问题。为了更好地巩固、消化、补充、完善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进一步把职工家庭农场办好,现根据中发(1986)8号文件精神和我省农垦的具体情况,提出如下几点意见,望各单位参照执行。
一、关于职工家庭农场的经营形式问题,单户的、联户的、合作的都可以,不搞一刀切,允许职工在实践中探索和选择。当前,不论哪一种形式,都应注意把农场统一经营的优越性与小农场分散经营的积极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家庭农场的规模效益、技术效益、劳动效益,做到三个效益的最佳结合。
二、要进一步理顺大农场与小农场的关系,搞好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大农场套小农场,要在“套”字上做文章,套既是管理,又是服务。
大农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该管的要管,该服务的要搞好服务。各场要加强领导,该统的统,该分的分。“统”得比较好的,要在“分”字上下功夫;“分”得彻底的,要在“统”字上做文章。一般要做到“五统五分”。即统一生产建设区划和规划,分户实施;统一种植计划和作物布局,分户管理;统一管理和使用农机具、农田水利设施,小农机具分户作业;统一重大的农业技术措施,常规生产技术分户安排;统一处理合同内的产品,计划外产品分户经营。
三、要进一步完善合同制,正确处理好三者关系。
国营农场的物质生产条件,是国家长期投资建设起来的,为国家提供积累和商品,是每一个职工应尽的义务。职工家庭农场的承包合同要体现国家计划的要求,兼顾国家、企业、职工三者的利益,不能偏顾一头。目前,各场要进一步完善承包合同,注意抓好以下工作:
1.承包指标要相对稳定。上缴费用指标一定三年、四年不变的单位,在合同期未满前,一般不要轻易变动。
2.要进一步减轻职工家庭农场的负担。一是要继续精减行政管理机构,减少场、分场(管理区、大队)、生产队管理费用;二是要以工建农;三是对各项费用实行“定项限额”,不搞项目外的分摊。
3.职工家庭农场本身要切实做到自负盈亏,以丰补欠,自我调节。要教育职工正确处理国家和个人、长远和当前、全局和局部的关系;要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要逐步增加国家、集体、个人的积累,以用于扩大再生产。三者利益的调节方法,一是可以适当调增和调减上交产品的数量和价格;二是可以采用集资入股,集资办公共福利事业和在分配中预留生产资金等办法。既处理好三者分配关系,又促进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
4.要进一步增强职工自主经营的能力,逐步由“两借”变为“两自”
四、要进一步加强农机管理。
农业机械是国营农场的主要生产资料和生产手段,应坚持全民所有为主,实行全民、集体、个体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方针,切实解决农机管理上的大锅饭,充分调动小农场和机务人员的积极性。
1.由生产队统一经营的大型农业机械,由生产队统一指挥、统一组织使用、统一做好协调工作,为家庭农场搞好服务。要切实注意解决好机农两张皮的问题。
2.联户家庭农场经营的农机要注意配套成龙,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机械效率。
3.农机专业户或单户家庭农场经营农机,应在农场统一规定的收费标准内收费,注意保证质量,切实搞好服务工作。
另外,承包给职工的汽车、拖拉机、机帆船要按规定计提大修理折旧基金,防止掠夺性经营。
五、要进一步加强流通和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
1.各场当前急需疏通流通渠道,要建立多层次、多种经济形式的网络式服务体系,提倡全民、集体、个人一起上,发展商品流通。
2.农场各级管理机构或部门都要搞好供销、生产资料的供应等多项服务工作。
3.要搞好技术服务工作,各级科技部门和科技人员要全心全意为家庭农场服务,要进一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搞好示范普及工作,搞好畜、禽的防疫病工作,定期对广大职工进行技术培训,要为家庭农场提供产、供、销信息等。
六、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生产。
1.必须大力发展农场办、队办、户办工业、饲养业、水产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建筑业等,鼓励多层次、多渠道、多种经营形式一起上。
2.农场的小型加工业,以及适合承包到户的生产服务行业,都应承包或租赁给职工,办家庭工厂、家庭商店等;要鼓励职工承包荒山、荒地、水面,兴办开发性的家庭农场,要树立各种专业户典型,开拓门路、鼓励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把更多的劳力从土地上分离出来。
3.家庭农场要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和协作,尤其要发展对外的联合。
七、要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搞好水利建设,建立高产稳产农田,除了依靠国家投资外,还要依靠农场、生产队、家庭农场自身的积累,尤其是要依靠劳动积累。家庭农场每年都要完成农场所规定的义务劳动时间,积极参加兴修水利和配套工程等农田基本建设。以场为单位,对关键性工程,要在1990年以前下决心解决,逐步建成农田排灌网络,提高抗灾能力,建立稳产高产农田。
2.提高土壤肥力,打好高产基础。鼓励职工向土地投资,职工家庭农场应按规定种地养地,改良土壤,增肥地力,教育职工克服掠夺性经营。各场应采取行政和经济手段,如在合同中规定绿肥任务,征收养地费(种绿肥的费用返还)等,调动职工种绿肥的积极性;同时,要搞好秸秆还田,试验、示范、推广测土施肥,改进施肥方法,提高施肥水平。
3.改革耕作方法,推广深松免耕技术。采用深松免耕技术,不乱土层,有利保墒,一播全苗,对提高产量意义重大。各场应在今明两年全面推广。
4.加快良种基地建设,把农场办成当地良种推广中心。
5.要教育职工增加对茶、林、果园的投资,加强茶、林、果园的管理,使茶、林、果生产再上新台阶。
八、切实搞好扶贫工作。
1.建立扶贫专用基金。各场可以从全部包干结余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扶贫专用基金。主要是帮助有困难职工发展生产项目,提供信息、技术、良种等。
2.分片包干。各场可实行科、室分片包干,或干部轮流下去,分批分期开展扶贫工作。扶贫措施要落实到干部,并把扶贫工作的好坏作为年终考核干部的重要指标之一。
3.从生产技术上、经营项目上、生产资料供应上、产品处理上、经营管理上以及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
九、要搞好各项配套改革。
1.要建立健全各级干部的岗位责任制,特别是生产队干部,要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各场应把生产队所属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益,利、税、费和产品的交售情况,作为考核生产队干部的一条重要标准。对于他们的工作好坏,要在经济待遇上有所区别,以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要建立家庭农场档案,以便对家庭农场的生产状况、技术措施和经营效果进行考核。
3.鼓励专业承包和自谋职业,同时要加强对专业承包、自谋职业人员的管理,完善其产品、费用上交的办法和措施。
4.要建立健全农场内工商单位的经济责任制,协调好各方面的经济关系,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并与巩固、完善家庭农场相适应。
5.要对农场已有的规章制度加以修订完善,要充实财务核算力量,完善财务核算制度,要搞好家庭农场的全部经营成果包括承包经济和自营经济的统计和核算工作。
6.今冬明春要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房屋折价工作,并要先行试点然后全面推开。
7.制订、完善机关干部、生产队干部、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奖励办法。
8.今冬、明春要有计划、有步骤的搞好各类人员培训工作,办好农业广播学校,提高各类人员和职工素质。
十、加强领导,及时总结经验,引导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1.各场要有一名场级干部分管家庭农场工作,要落实分管部门,并配备一至两名专职人员具体抓这项业务工作。
2.生产队一级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生产队必须加强对家庭农场的领导、管理和协调工作。
3.要加强联户农场内部经营管理工作,逐步打破分配上的“二锅饭”。各场应切实抓好联户(合作)家庭农场场长的选择工作,一般说来采取群众推荐、领导任命相结合的办法为好,要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对于他们工作的好坏,在经济待遇上要有所体现,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各场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抓好典型,认真做好家庭农场的巩固和完善工作。
一是从进一步深入宣传贯彻中央8号文件入手,对照文件精神,订出改进措施和完善办法。
二是可以同当前的生产建设事业结合起来,搞好完善工作,既注意调动职工家庭农场的积极性,又提高国营农场科学技术水平。
1986年9月3日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