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煤田水文地质
根据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含水类型、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安徽煤田水文地质可划分为四种类型:
一、裂隙水类型
此类型以濉萧矿区的闸河向斜内各矿井和岱桥——汤庙勘探区为代表。煤系上覆有30—— 100米新生界松散层,底部有粘土隔水层,煤层顶底板砂岩为矿坑水的直接含水层,砂岩裂隙不发育,煤系含水性较弱,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井涌水量约100—— 300立方米/时,随时间推移而减少,呈明显的静储量特征。
二、以裂隙水类型为主、并有大气降水和老窑水渗入影响类型
以沿江江南煤田各矿区为代表,煤系厚度小,砂岩层数少,厚度小,裂隙不发育,煤系含水性较弱,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矿井涌水量约10—— 30立方米/时。随季节性变化大,雨季可比旱季增大1倍以上。开采浅部煤层时受老窑水威胁。
三、孔隙——裂隙水类型
淮北煤田的宿县、临涣、涡阳矿区和濉萧矿区部分地区属此类型。煤系上覆有100—— 400米厚新生界松散层,底部第四含水砂层呈片状,直接覆盖煤系,补给水源不足,含水性弱——中等,以静储量为主,沿煤系基岩风化带垂直渗透补给。煤层围岩中的砂岩、裂隙一般不发育,煤系含水性弱,透水性较差,随深度增加而显著减弱,矿井涌水量在100立方米/时左右。
四、裂隙——岩溶水类型
淮南煤田的两个矿区均属此类型。煤系上覆有几十米至数百米的新生界松散层,部分矿井有砂岩水沿煤系风化带垂直渗入补给矿井。上部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比较发育,其裂隙水为矿井充水的直接含水层。开采下部煤层时,受太原组灰岩岩溶底鼓水威胁,水压高,为自流水,应采取放水降压措施。矿井涌水量为100—— 300立方米/时左右。
一、裂隙水类型
此类型以濉萧矿区的闸河向斜内各矿井和岱桥——汤庙勘探区为代表。煤系上覆有30—— 100米新生界松散层,底部有粘土隔水层,煤层顶底板砂岩为矿坑水的直接含水层,砂岩裂隙不发育,煤系含水性较弱,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井涌水量约100—— 300立方米/时,随时间推移而减少,呈明显的静储量特征。
二、以裂隙水类型为主、并有大气降水和老窑水渗入影响类型
以沿江江南煤田各矿区为代表,煤系厚度小,砂岩层数少,厚度小,裂隙不发育,煤系含水性较弱,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矿井涌水量约10—— 30立方米/时。随季节性变化大,雨季可比旱季增大1倍以上。开采浅部煤层时受老窑水威胁。
三、孔隙——裂隙水类型
淮北煤田的宿县、临涣、涡阳矿区和濉萧矿区部分地区属此类型。煤系上覆有100—— 400米厚新生界松散层,底部第四含水砂层呈片状,直接覆盖煤系,补给水源不足,含水性弱——中等,以静储量为主,沿煤系基岩风化带垂直渗透补给。煤层围岩中的砂岩、裂隙一般不发育,煤系含水性弱,透水性较差,随深度增加而显著减弱,矿井涌水量在100立方米/时左右。
四、裂隙——岩溶水类型
淮南煤田的两个矿区均属此类型。煤系上覆有几十米至数百米的新生界松散层,部分矿井有砂岩水沿煤系风化带垂直渗入补给矿井。上部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比较发育,其裂隙水为矿井充水的直接含水层。开采下部煤层时,受太原组灰岩岩溶底鼓水威胁,水压高,为自流水,应采取放水降压措施。矿井涌水量为100—— 300立方米/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