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沿革
民国20年(1931年),淮南煤矿局在九龙岗曾建立一个修理厂,1951年,该厂从矿务局划出,改为制造厂,并迁至蔡家岗,更名为“蔡家岗矿山机械制造厂”。1953年,淮南矿务局机械总修理厂在大通建立,1959年迁址望峰岗与兴建中的“淮南矿务局中央修理厂”合并,1978年改名为“望峰岗机电修配厂”。主要承担局属各矿、厂机电设备的修理和配件制造任务。1959年4月,淮北煤矿总机厂在濉溪县渠沟临时厂房试生产,后迁往淮北市重建厂房,并改名为第一机电修配厂。1972年,淮北矿务局建立矿灯厂,次年改名为淮北矿务局蓄电池厂,1975年更名为淮北矿务局采掘机械配件厂,1982年又更名为第二机电修配厂,能成批加工制造煤矿各种通用和非标准采掘、运、洗等机械设备和配件。1972年,淮北煤矿建设公司总机厂在宿县建立,主要承担淮北煤矿建设所需部分设备制造、非标准件加工及施工设备大修理任务。1975年淮南矿务局建立大通机电修配厂,初期以修配为主,1980年以后亦从事生产制造,主要生产普通铸铁件、铸钢件、直轨道岔,皮带机、皮带机低速保护装置等。到1986年,全省煤炭系统共有5个机电修配厂,职工总数达7873人,拥有各种设备3854台(件),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