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设计概况
建国前,安徽没有专业煤矿设计队伍。建国后,随着安徽煤炭工业的发展,煤矿专业设计队伍从无到有,设计力量从小到大,设计水平逐步提高。
安徽煤矿设计机构是1953年在淮南煤矿组建的,当时仅有30多人。在此基础上,1958年组建了安徽省煤炭工业厅设计院,人员增至百人。1964年改为华东煤矿设计研究院分院,同年调至贵州省。合肥煤炭设计研究院原为“上海煤矿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3年,1964年迁江苏省徐州市,改名为“华东煤矿设计研究院”,1970年华东煤矿设计研究院撤销后,原承担安徽煤炭基建设计任务的170多人调来安徽,成立了“安徽省煤炭化工建设总队设计院”,隶属于安徽省煤炭基建化工总队。后随隶属关系的改变,三易其名,1985年名为“煤炭工业部合肥煤炭设计研究院”。1985年,为适应安徽地方煤矿发展的需要,又成立了“安徽省煤炭工业设计院”。到1986年,全省已有两个设计院和两个设计处(淮南矿务局设计处、淮北矿务局设计处),共有职工7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76人。30多年来,这支队伍不但承担了安徽煤炭系统绝大部分矿、厂的设计任务,还完成了一些民用建筑设计。此外,还支援了山西、河南等兄弟省。
设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建国初期,设计队伍只能承担中小型矿井的设计。现在,合肥煤炭设计研究院已能承担特大型矿井的设计任务,该院设计的石台煤矿,曾获煤炭工业部优秀设计奖。安徽省煤炭工业设计院设计的雨台山石煤露天矿,获安徽省人民政府优秀设计奖。淮北矿务局设计处设计的杨庄煤矿技术改造工程,获煤炭工业部1983年科技大会特别奖。
安徽煤矿设计机构是1953年在淮南煤矿组建的,当时仅有30多人。在此基础上,1958年组建了安徽省煤炭工业厅设计院,人员增至百人。1964年改为华东煤矿设计研究院分院,同年调至贵州省。合肥煤炭设计研究院原为“上海煤矿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3年,1964年迁江苏省徐州市,改名为“华东煤矿设计研究院”,1970年华东煤矿设计研究院撤销后,原承担安徽煤炭基建设计任务的170多人调来安徽,成立了“安徽省煤炭化工建设总队设计院”,隶属于安徽省煤炭基建化工总队。后随隶属关系的改变,三易其名,1985年名为“煤炭工业部合肥煤炭设计研究院”。1985年,为适应安徽地方煤矿发展的需要,又成立了“安徽省煤炭工业设计院”。到1986年,全省已有两个设计院和两个设计处(淮南矿务局设计处、淮北矿务局设计处),共有职工7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76人。30多年来,这支队伍不但承担了安徽煤炭系统绝大部分矿、厂的设计任务,还完成了一些民用建筑设计。此外,还支援了山西、河南等兄弟省。
设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建国初期,设计队伍只能承担中小型矿井的设计。现在,合肥煤炭设计研究院已能承担特大型矿井的设计任务,该院设计的石台煤矿,曾获煤炭工业部优秀设计奖。安徽省煤炭工业设计院设计的雨台山石煤露天矿,获安徽省人民政府优秀设计奖。淮北矿务局设计处设计的杨庄煤矿技术改造工程,获煤炭工业部1983年科技大会特别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