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2年,淮南蔡家岗矿山机械制造厂试验成功球墨铸铁,代替部分铸钢件,成为国内较早应用球墨铸铁的企业。
淮南九龙岗矿原有四大火区,严重影响安全生产和矿井寿命。1953年,采用高压水管和泥浆灭火取得成功,为延长矿井寿命、保证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同年,大通矿工人谷九胜创造了手摇回柱器,保证了回柱操作安全,提高了支柱回收率。
1954年,淮南矿务局技师戴翌佐创造了复转尺水准测量法。用这种方法进行地形控制点测量,工作效率提高了3倍多。同年,淮南蔡家岗矿山机械厂采用发气压力冒口工艺,解决了铸件的砂眼、缩松、气孔等铸造缺陷,提高了铸件质量。
1958年,淮南矿山机械厂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振动沉箱机。该厂还推广应用吹氧炼钢技术,提高了电炉钢水质量,缩短了熔炼时间,延长了炉墙寿命。同年,淮南矿务局开始在谢家集三矿,李郢孜一号井和毕家岗矿推广水力采煤法。1959年,淮南矿山机械厂试制成功2700千伏安变压器,填补了省内大功率变压器的空白;淮南矿务局在急倾斜煤层推广应用掩护支架采煤法成功,采煤进度大大加快,生产效率提高了44%。
1960年,淮南矿务局大通矿研制成功攉煤机,比人工攉煤提高效率1至2倍。李郢孜一矿在薄煤层推广“人”字型掩护支架短壁工作面,大爆破革新的采煤法,使煤炭质量显著提高,坑木万吨耗由205.1立方米下降到67.4立方米。特殊施工队开始采用500米地质钻井机打孔、单级氨压缩制冷法施工获得成功。1963年,在北京煤炭科学研究院协助下,将制冷方式改进为配合式氨双级压缩制冷,大大提高了制冷效果,使冻结凿井技术有了新的突破。
1961年,淮南矿务局谢家集二矿研制成功链板运输机集中控制装置。淮南煤矿机械厂于1962年,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W J2100/100型大功率无极绳绞车;1965年,又试制成功SPL—— 800型吊挂式带式输送机和ZYPQ—30型大断面扒斗装岩机等;同时,对金属支柱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减少了一半设备和40%人员,效率比手工操作提高4倍,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1966年,安徽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勘探三队共完成革新和推广项目170项,其中坚持使用、效果较好的有52项。如油压墩管机曾获省科技成果奖,已为煤炭工业部、地质部、水电部和国防工办等单位采用。1969年,淮南煤矿机械厂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25吨凿井绞车;1973年,该厂改造了带式输送机托辊生产技术,建成机械化的托辊加工和装配生产线,提高工效10倍,操作工人每班由30人减至7人。1975年,淮北煤矿基建局在百善煤矿主副井筒施工中应用“金属液压滑动模板”试滑套壁成功。1977年,淮北七十一工程处在朱仙庄矿副井基岩施工中,推广光面爆破、锚杆喷浆支护井壁新技术;淮南煤矿基建局与煤炭科学研究院上海研究所合作研制成功冻土挖掘机,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冻结法凿井中冻土挖掘机械的空白;淮南煤矿机械厂建成活柱、滑瓦、柱筒、卡箍和支柱总装试压等5条流水作业线,生产效率提高了1倍,同时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保证了产品质量。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安徽煤炭系统共获9项科技成果奖。同年,淮北张庄矿应用光爆锚喷支护井下煤仓成功,为全国首创;安徽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物测队采用无标尺短基线交会测图法,效率提高1至2倍。1979年,煤田地质勘探三队研制成功泥浆挖掘机,比人工挖掘提高工效40倍。淮南毕家岗矿机电科试制成功链板机集中控制、综合保护、皮带机动力载波和安全火花信号。谢一矿机电科利用废旧管头料研制成功玻璃弹子喷雾头,具有良好的灭尘效果。同年12月,由淮北煤炭基地建设会战指挥部施工的刘桥矿副井钢筋混凝土井塔预制件整移试验成功,填补了我国井塔预制件整体移动的空白,加快了建井速度,缩短了建井工期。
1981年,安徽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勘探一、二、三队推广使用化学双聚泥浆后,钻孔事故率由1978年的9.95%下降到2.29%。1983年,淮南矿业学院和淮南矿务局对新庄孜矿通风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使回采区增加风量500立方米/分以上,新采面风量由不足100立方米/分增至300—— 350立方米/分,保证了足够的回采风量,同时降低了3台主扇工作风压,保证工作面按时投产,并节约电耗59.8千瓦。
1984年,安徽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物测队进行的电磁频率测深试验,具有多参数的优点,一次可获得电场、磁场两条曲线,反映层次清楚,分辨率高;勘探二队研制的针状合金钻头,比柱状合金钻头节约合金,降低成本40%,并杜绝扫孔,节约10%的钻进时间;水文队研制的绕丝机比大车床绕丝节能70%,提高工作效率1.5倍。
1985年,淮南矿业学院与淮南矿务局合作研制成功F 2型风动振击式金属支柱除锈机,经该机除锈的金属支柱,试压合格率提高1倍左右,效率提高8—10倍;皖北矿务局刘桥一矿与淮南矿业学院、煤炭科学院北京开采所等单位合作研究的缩小防水煤柱成功,可多回收煤炭267万吨;淮南煤矿机械厂与中南工业大学合作研制成功ZQSb3——3铸造锑青铜,在国内首先以富产的锑代替资源紧缺的锡元素,并降低了铜合金的成本。
八十年代以来,淮北煤矿建设公司各工程处重点掘进队推广使用国产ZIC—— 60E侧卸装岩机、国产C—— 650装岩机,国产ZLR—— 200和ZP—— 600皮带转载机及部分国外设备,井巷施工机械化程度由1980年的51.8%提高到1986年的70%以上,提高了掘进效率,改善了劳动条件。在矿井地面工业广场工业建筑施工中,使用高塔泵送流态砼和组合大模板新工艺,施工后砼强度高、质量好、节约水泥、减轻劳动强度、加快了施工速度、降低了工程成本;滑模工艺减少了模板的钢、木消耗,降低了工程造价,加快了施工进度。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