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以前,安徽煤炭系统没有医疗卫生机构。民国时期,设立煤矿局的矿区由总务课负责管理煤矿卫生工作。当时贵池馒头山官矿、淮北烈山煤矿、淮南煤矿局虽各有1所医院,但医护人员很少,条件十分简陋。只有淮南煤矿局医院设有院长、医师、护士以及内、外科等6个医疗科室。民国26年(1937年)淮南矿路股份有限公司在九龙岗建立医院,这是淮南第一矿工医院的前身,也是安徽最早的矿工医院。
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关心矿工的身心健康,加强了对医疗卫生工作的领导,各级医疗卫生和保健机构逐步建立健全起来。1950年淮南矿务局职工疗养院建于洞山地区。1958年5月,淮南矿务局第二矿工医院开诊;同年8月,淮北矿工医院在濉溪县开诊1963年12月,淮南煤矿机械厂职工诊所改为职工医院;1973年,淮南煤矿基本建设局在潘集筹建职工总医院,后迁至洞山,并改名为淮南矿务局第三矿工医院;1974年2月,淮北煤矿基本建设局职工总医院开诊;1979年3月,淮北矿务局职业病防治所建成开诊,这是安徽煤炭系统唯一的职业病防治所;1980年,特殊凿井公司建立职工医院;1983年,淮南潘一矿建立1所医院,并于1981年11月改为淮南矿务局第四矿工医院。
与此同时,各厂、矿还逐步建立了医院、卫生所、保健站等医疗卫生机构,大大改善了矿区的医疗卫生条件。
截至1986年底,安徽煤炭系统共有医院55所(其中局、公司属6所,矿、厂属49所),疗养院2所,职业病防治院1所,卫生所、医务室、保健站等130多个。共有职工9000多人,其中医护人员约8000人,病床达4700多张。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