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沿革
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合成树脂、合成纤维(注:合成纤维参见《纺织志》)和合成橡胶三大类产品。
安徽省第一个合成材料产品是酚醛树脂,1959年在芜湖日新化工厂投产,后因原料苯酚未能列入国家供应计划而于1963年停产。1964年省化工研究所试制低压聚乙烯,生产能力160吨/年。1968年合肥软木厂酚醛树脂投产。至1969年底,两个产品共生产617吨。
70年代初,合成树脂发展较快,先后投产的品种有尼龙1010、环氧树脂、有机玻璃、氨基塑料和不饱和聚酯树脂。1971年合肥化工厂和芜湖市化工厂、分别兴建一套聚氯乙烯生产装置,设计能力均为0.3万吨/年。同年,酚醛树脂生产厂已从1个增加到5个,生产能力0.26万吨/年。1972、1973年芜湖市化工厂和合肥化工厂聚氯乙烯先后投产,大大增加了全省合成材料工业的生产能力。1974年,省化工研究所因缺水聚乙烯被迫停产。1976年蚌埠江淮化工厂曾建成0.1万吨/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纤维车间,仅生产15吨,因采用苯酐法工艺,成本高,加之喷丝项目又划给了蚌埠市第一纺织厂,便决定停产下马。1978年安徽维尼纶厂全面试车投产,翌年聚乙烯醇产量达0.39万吨。与此同时,蚌埠有机硅化工厂生产硅橡胶,品种有107号室温硫化硅橡胶、101号甲基硅橡胶、110号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979年全省合成材料行业有12个企业,产量0.92万吨。
80年代开始后重点对原有的企业进行挖潜改造。1981年芜湖市化工厂氯化聚乙烯在中试的基础上扩建为800吨/年,为国内首次进行工业化生产。同年,安庆东风化工厂(即安庆有机化工厂)不饱和聚酯树酯投产,生产能力500吨/年。1982年,合肥化工厂聚氯乙烯车间经挖潜改造,使年生产能力增至1.5万吨。与此同时,歙县树脂厂、淮南电化厂新上了聚氯乙烯生产线。1983年以来,聚氯乙烯连年畅销,生产厂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1985年4月以后,由于维尼纶的中间体聚乙烯醇得到进一步开发,被广泛用于纺织浆料及其他民用产品,年销售量达0.82万吨,随之该产品产量逐年扩大。同年,芜湖树脂厂引进pvc透明板设备,安庆东风化工厂新建了玻璃钢制品车间。1986年芜湖市化工厂pvc塑胶生产线投产。
1987年全省合成树脂生产能力3.84万吨/年,总产量2.64万吨,其中聚氯乙烯产量1.86万吨,氯化聚乙烯545吨,酚醛塑料0.4万吨,不饱和聚酯0.13万吨,有机玻璃503吨,尼龙1010生产321吨,环氧树脂114吨,离子交换树脂989吨,聚乙烯醇1.22万吨,合成橡胶(硅橡胶)9吨。
安徽省第一个合成材料产品是酚醛树脂,1959年在芜湖日新化工厂投产,后因原料苯酚未能列入国家供应计划而于1963年停产。1964年省化工研究所试制低压聚乙烯,生产能力160吨/年。1968年合肥软木厂酚醛树脂投产。至1969年底,两个产品共生产617吨。
70年代初,合成树脂发展较快,先后投产的品种有尼龙1010、环氧树脂、有机玻璃、氨基塑料和不饱和聚酯树脂。1971年合肥化工厂和芜湖市化工厂、分别兴建一套聚氯乙烯生产装置,设计能力均为0.3万吨/年。同年,酚醛树脂生产厂已从1个增加到5个,生产能力0.26万吨/年。1972、1973年芜湖市化工厂和合肥化工厂聚氯乙烯先后投产,大大增加了全省合成材料工业的生产能力。1974年,省化工研究所因缺水聚乙烯被迫停产。1976年蚌埠江淮化工厂曾建成0.1万吨/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纤维车间,仅生产15吨,因采用苯酐法工艺,成本高,加之喷丝项目又划给了蚌埠市第一纺织厂,便决定停产下马。1978年安徽维尼纶厂全面试车投产,翌年聚乙烯醇产量达0.39万吨。与此同时,蚌埠有机硅化工厂生产硅橡胶,品种有107号室温硫化硅橡胶、101号甲基硅橡胶、110号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979年全省合成材料行业有12个企业,产量0.92万吨。
80年代开始后重点对原有的企业进行挖潜改造。1981年芜湖市化工厂氯化聚乙烯在中试的基础上扩建为800吨/年,为国内首次进行工业化生产。同年,安庆东风化工厂(即安庆有机化工厂)不饱和聚酯树酯投产,生产能力500吨/年。1982年,合肥化工厂聚氯乙烯车间经挖潜改造,使年生产能力增至1.5万吨。与此同时,歙县树脂厂、淮南电化厂新上了聚氯乙烯生产线。1983年以来,聚氯乙烯连年畅销,生产厂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1985年4月以后,由于维尼纶的中间体聚乙烯醇得到进一步开发,被广泛用于纺织浆料及其他民用产品,年销售量达0.82万吨,随之该产品产量逐年扩大。同年,芜湖树脂厂引进pvc透明板设备,安庆东风化工厂新建了玻璃钢制品车间。1986年芜湖市化工厂pvc塑胶生产线投产。
1987年全省合成树脂生产能力3.84万吨/年,总产量2.64万吨,其中聚氯乙烯产量1.86万吨,氯化聚乙烯545吨,酚醛塑料0.4万吨,不饱和聚酯0.13万吨,有机玻璃503吨,尼龙1010生产321吨,环氧树脂114吨,离子交换树脂989吨,聚乙烯醇1.22万吨,合成橡胶(硅橡胶)9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