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企业
1987年安徽省有4个染料专业厂。分布于蚌埠市、芜湖市和亳州市。
一、芜湖市染料厂
芜湖市染料厂,位于芜湖市芜钢路128号,占地面积16.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7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建筑1.88万平方米。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芜湖市化工公司。是省内生产染料的专业厂。
1958年3月成立,原为“芜湖市联盟化肥厂”。1959年生产土法塔式硫酸和接触法硫酸,受到化工部嘉奖,被评为红旗单位。1960年兴建合成氨车间,经多次扩建改造,生产能力达0.65万吨/年。
1980年,开始试产染料,兴建了一座50吨/年分散蓝2BLN车间,采用无汞无酚工艺路线,投资少、质量好,工序简便。1981年又新建了分散红、黄车间。1982年5月,《天仙牌》分散黄RGFC,在全国同行业质量评比中获第一名,被评为省优产品。1985年化肥滞销,积压严重,该厂决定全面转产染料,以分散染料、染料中间体、印染助剂为转产方向,同年正式更名为“芜湖市染料厂”。1986年染料黄棕红玉生产线相继投产,分散红3B在全国染料生产质量评比会上得分99.05,名列第一。1987年生产的分散蓝HBGC,在全国产品抽查中又名列榜首。
1987年底,全厂职工计689人,其中技术人员29人,设有3个染料车间,6条染料生产线,生产16个品种。染料总生产能力550吨/年,年工业总产值1640.9万元。利税476.8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05万元,净值364.4万元。
二、芜湖市染料化工厂
芜湖市染料化工厂,位于芜湖市芜钢路7号,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芜湖市化工公司。占地面积1.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80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建筑0.66万平方米,是生产染料的专业厂。
1971年由芜湖市大庆化工厂的泡花碱、华蓝车间分出而创建,主要产品泡花碱和直接染料。1973年后陆续投产1—4氨基萘磺酸钠、双J酸和酸性染料。1981年生产的直接大红4BS获化工部同行业评比第一名。1983年起中间体1—4氨基萘磺酸钠分别由天津和上海外贸出口进入国际市场。
1987年末,有职工306人,附属一个颜料化工厂。主要产品有直接、酸性染料(能力为800吨/年)、中间体(能力为300吨/年)、颜料、粘合剂等6大类13个品种,另泡花碱生产能力达1万吨/年。固定资产原值223万元,净值161万元。年工业总产值633万元,利税136万元。历年出口量累计483.7吨。
三、蚌埠市染料化工厂
蚌埠市染料化工厂,位于蚌埠市东市区珠城路,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蚌埠市化工公司。占地面积2.52万平方米,生产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是省内生产染料的专业厂。
1953年成立,前身是“蚌埠市弹花合作联社”,初期生产冰棒、棉胎,1969年筹建硫化蓝车间,生产能力300吨/年,次年7月拿出合格产品,转为染料专业生产厂,更名为“蚌埠市染料化工厂”。1978年开发硫化黄产品。1980年增添硫化元生产设备,使生产能力达500吨/年,投产了单倍硫化元,并相应生产硫化绿等拼色产品。1981年,投资230万元建成200吨/年分散染料车间,初步形成有二类染料近20个品种的格局,1984年被确定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首批试点厂,率先实行厂长负责制和经济承包责任制,一举扭亏转盈。同年硫化元生产能力扩大到0.12万吨/年。1985年分散深蓝H—GL获省优称号。1986年硫化元生产能力由0.2万吨/年扩至0.3万吨/年。
1987年底,有职工489人,其中技术人员22人。固定资产原值641万元,净值437万元。年工业总产值1451万元,利税457万元,创汇207万元。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100%,优质产品产值率48%。主要产品有硫化元、硫化蓝、分散深蓝、分散红玉等,总产量0.17万吨。产品出口远销东南亚、西欧、非洲等地。
1987年安徽省涂料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表

说明:△为现行价
一、芜湖市染料厂
芜湖市染料厂,位于芜湖市芜钢路128号,占地面积16.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7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建筑1.88万平方米。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芜湖市化工公司。是省内生产染料的专业厂。
1958年3月成立,原为“芜湖市联盟化肥厂”。1959年生产土法塔式硫酸和接触法硫酸,受到化工部嘉奖,被评为红旗单位。1960年兴建合成氨车间,经多次扩建改造,生产能力达0.65万吨/年。
1980年,开始试产染料,兴建了一座50吨/年分散蓝2BLN车间,采用无汞无酚工艺路线,投资少、质量好,工序简便。1981年又新建了分散红、黄车间。1982年5月,《天仙牌》分散黄RGFC,在全国同行业质量评比中获第一名,被评为省优产品。1985年化肥滞销,积压严重,该厂决定全面转产染料,以分散染料、染料中间体、印染助剂为转产方向,同年正式更名为“芜湖市染料厂”。1986年染料黄棕红玉生产线相继投产,分散红3B在全国染料生产质量评比会上得分99.05,名列第一。1987年生产的分散蓝HBGC,在全国产品抽查中又名列榜首。
1987年底,全厂职工计689人,其中技术人员29人,设有3个染料车间,6条染料生产线,生产16个品种。染料总生产能力550吨/年,年工业总产值1640.9万元。利税476.8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05万元,净值364.4万元。
二、芜湖市染料化工厂
芜湖市染料化工厂,位于芜湖市芜钢路7号,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芜湖市化工公司。占地面积1.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80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建筑0.66万平方米,是生产染料的专业厂。
1971年由芜湖市大庆化工厂的泡花碱、华蓝车间分出而创建,主要产品泡花碱和直接染料。1973年后陆续投产1—4氨基萘磺酸钠、双J酸和酸性染料。1981年生产的直接大红4BS获化工部同行业评比第一名。1983年起中间体1—4氨基萘磺酸钠分别由天津和上海外贸出口进入国际市场。
1987年末,有职工306人,附属一个颜料化工厂。主要产品有直接、酸性染料(能力为800吨/年)、中间体(能力为300吨/年)、颜料、粘合剂等6大类13个品种,另泡花碱生产能力达1万吨/年。固定资产原值223万元,净值161万元。年工业总产值633万元,利税136万元。历年出口量累计483.7吨。
三、蚌埠市染料化工厂
蚌埠市染料化工厂,位于蚌埠市东市区珠城路,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蚌埠市化工公司。占地面积2.52万平方米,生产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是省内生产染料的专业厂。
1953年成立,前身是“蚌埠市弹花合作联社”,初期生产冰棒、棉胎,1969年筹建硫化蓝车间,生产能力300吨/年,次年7月拿出合格产品,转为染料专业生产厂,更名为“蚌埠市染料化工厂”。1978年开发硫化黄产品。1980年增添硫化元生产设备,使生产能力达500吨/年,投产了单倍硫化元,并相应生产硫化绿等拼色产品。1981年,投资230万元建成200吨/年分散染料车间,初步形成有二类染料近20个品种的格局,1984年被确定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首批试点厂,率先实行厂长负责制和经济承包责任制,一举扭亏转盈。同年硫化元生产能力扩大到0.12万吨/年。1985年分散深蓝H—GL获省优称号。1986年硫化元生产能力由0.2万吨/年扩至0.3万吨/年。
1987年底,有职工489人,其中技术人员22人。固定资产原值641万元,净值437万元。年工业总产值1451万元,利税457万元,创汇207万元。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100%,优质产品产值率48%。主要产品有硫化元、硫化蓝、分散深蓝、分散红玉等,总产量0.17万吨。产品出口远销东南亚、西欧、非洲等地。
1987年安徽省涂料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表

说明:△为现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