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科技情报
安徽省石化系统科技情报工作开始于50年代后期部分企业中。1958年省化工厅成立,由厅技术处分管负责后逐步得到发展。1959年,省化工厅在原有资料室基础上创建情报中心站。所属合肥化工厂、合肥综合化工厂、向山硫铁矿、省化工研究设计院和各地市化工主管局等22个单位设有技术情报组或技术情报员,专职和兼职干部计66人。与省内、外90余个石化单位取得联系,经常交换技术情报资料的有54个单位,初步形成科技情报网。在此期间,为省内外提供五氧化二钒、800吨/年合成氨技术经济指标、容融钙镁磷肥和1958年至1959年省科技成果表等18种资料;组织编写120种化工产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参考资料和资料目录110本,发送厅属单位和各地、市主管部门。
1961年,由于机构精简,情报中心站工作停顿。1963年重工业厅成立后,厅办公室内设专职干部分管资料。1966年后因“文化大革命”影响,科技情报工作基本停止。
1975年安徽省石油化工局成立,化工科技情报由局科技处专管,同时将省内石油化工科技情报中心站交由省化工研究所负责,承担全省化工科研,设计和生产的情报交流任务,成为全国化工系统28个地区情报站之一。站下设情报组,图书资料组和《安徽化工》编辑部。
1978年后,化工情报中心站得到进一步发展,职工达23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技术职称8人。主要是承担情报调研课题、科技咨询和组织协调省内化工专业情报站的工作。每月编印一次《书刊资料报导》。根据各地、市及专业站上报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和实地考察。每年编写出“安徽化工技术进展”,除上报化工部情报所外,全文刊载于《安徽化工》上。同时还负责编写了《安徽化工产品手册》、《安徽省有关化工的机关、事业单位名录》、《安徽省有关化工期刊名录》及《安徽省化工科技成果选编》等。该站藏期刊1555册、各种论文、报告和会议文献18800册。较完整地藏有部颁标准、产品样本及有关科技手册等。
1982年,为适应科技迅速发展和保证信息畅通,首先建立了氮肥、涂料和合肥市、蚌埠市、芜湖情报站、接着又相继组建了硫酸、磷肥、无机盐、农药和化学矿山专业站。这些情报站的所属成员单位,分布在全省各地,其任务是编印交流信息刊物,完成下达的情报调研课题。详见附表:9—1—1。
安徽省各化工专业情报站情况表

化工情报主要成果获奖情况表(1980—1987年)

1985年4月,安徽省化工科技情报中心站加入上海经济区化工技术情报协作网,与上海经济区其他省、市化工专业情报机构建立了经常性的情报交流关系。1987年,又选定蚌埠和铜陵两个市级情报网点,参加上海经济区化工情报网的工作。
截止1987年底,以省化工技术情报中心站为基础,3个市级站和7个专业站相配合的省内化工情报网络已初步建立起来。为推动全省的化工科研、设计、生产建设及技术改造等,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工作。对省内化肥、有机化工和塑料等行业的基本情况及、化工技术进展作了全面调查,进行了农药剂型、特种合成橡胶、新型合成材料及某些精细化工产品专题调研,收集了省内化工专业的国内外情报资料。创办了《安徽化工》、《氮肥技术消息》、《铜化技术》、《芜湖化工信息》和《蚌埠化工信息》等。历年来共发表各种论文及调研报告100余篇。其中:《特种合成橡胶氯化聚乙烯的生产和应用》,《粉末涂料在管道内壁防腐中的应用》、《国内外微量及稀土元素肥料生产和应用情况调研》、《化肥专业适用技术参考资料》及《杀菌剂噻二唑锰锌》、《异氰尿酸系衍生物概况》等11项获化工部和省科委情报成果奖。详见附表:9—1—2。
1961年,由于机构精简,情报中心站工作停顿。1963年重工业厅成立后,厅办公室内设专职干部分管资料。1966年后因“文化大革命”影响,科技情报工作基本停止。
1975年安徽省石油化工局成立,化工科技情报由局科技处专管,同时将省内石油化工科技情报中心站交由省化工研究所负责,承担全省化工科研,设计和生产的情报交流任务,成为全国化工系统28个地区情报站之一。站下设情报组,图书资料组和《安徽化工》编辑部。
1978年后,化工情报中心站得到进一步发展,职工达23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技术职称8人。主要是承担情报调研课题、科技咨询和组织协调省内化工专业情报站的工作。每月编印一次《书刊资料报导》。根据各地、市及专业站上报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和实地考察。每年编写出“安徽化工技术进展”,除上报化工部情报所外,全文刊载于《安徽化工》上。同时还负责编写了《安徽化工产品手册》、《安徽省有关化工的机关、事业单位名录》、《安徽省有关化工期刊名录》及《安徽省化工科技成果选编》等。该站藏期刊1555册、各种论文、报告和会议文献18800册。较完整地藏有部颁标准、产品样本及有关科技手册等。
1982年,为适应科技迅速发展和保证信息畅通,首先建立了氮肥、涂料和合肥市、蚌埠市、芜湖情报站、接着又相继组建了硫酸、磷肥、无机盐、农药和化学矿山专业站。这些情报站的所属成员单位,分布在全省各地,其任务是编印交流信息刊物,完成下达的情报调研课题。详见附表:9—1—1。
安徽省各化工专业情报站情况表

化工情报主要成果获奖情况表(1980—1987年)

1985年4月,安徽省化工科技情报中心站加入上海经济区化工技术情报协作网,与上海经济区其他省、市化工专业情报机构建立了经常性的情报交流关系。1987年,又选定蚌埠和铜陵两个市级情报网点,参加上海经济区化工情报网的工作。
截止1987年底,以省化工技术情报中心站为基础,3个市级站和7个专业站相配合的省内化工情报网络已初步建立起来。为推动全省的化工科研、设计、生产建设及技术改造等,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工作。对省内化肥、有机化工和塑料等行业的基本情况及、化工技术进展作了全面调查,进行了农药剂型、特种合成橡胶、新型合成材料及某些精细化工产品专题调研,收集了省内化工专业的国内外情报资料。创办了《安徽化工》、《氮肥技术消息》、《铜化技术》、《芜湖化工信息》和《蚌埠化工信息》等。历年来共发表各种论文及调研报告100余篇。其中:《特种合成橡胶氯化聚乙烯的生产和应用》,《粉末涂料在管道内壁防腐中的应用》、《国内外微量及稀土元素肥料生产和应用情况调研》、《化肥专业适用技术参考资料》及《杀菌剂噻二唑锰锌》、《异氰尿酸系衍生物概况》等11项获化工部和省科委情报成果奖。详见附表: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