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安徽省烟草学会,1985年3月筹备,1986年6月7日成立,1991年12月依法向安徽省民政厅登记注册,具有法人资格。机构位于合肥市桐城南路372号。学会会员由全省从事烟草事业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是烟草科技工作者学术性群众团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业务上受中国烟草学会指导,挂靠安徽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学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学术交流为依托,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新风尚,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精神,为促进安徽烟草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交流和推广,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而努力。自建会至1995年末,共召开两次会员代表大会,创办学会期刊《安徽烟草科技》,先后组织21次重要学术研讨活动及其他一些活动。
一、会员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1986年6月7日在合肥召开。该届入会会员210人,出席会员代表70人。大会通过《安徽省烟草学会章程》,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32人,其中常务理事11人。理事长时钟烈,副理事长束鸿烈、徐金榜、张长弘,顾问余平,秘书长陆策。理事会下设工业专业委员会、农业专业委员会、刊物编辑委员会、经济专业委员会(筹)、组织工作委员会、学会办公室6个机构。
〔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1991年11月28日在合肥召开。该届入会会员1210人,出席会员代表110人。大会修改并通过《安徽省烟草学会章程》;选举产生第二届理事会;表决通过《安徽省烟草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决议》,颁发从事烟草工作30年以上《荣誉证书》和纪念章、荣获1989~1990年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该届选举理事会理事60人,其中常务理事15人。理事长时钟烈,副理事长徐金榜(常务)、方宇澄、张长弘、汪廷录,顾问余平,秘书长马允节,副秘书长袁承波。大会授予束鸿烈、张俊九、张华玉、李阳村、陈继峰、戴云峰6人为荣誉理事。理事会增设学术交流委员会。
学会在全省16个地市和7个团体会员单位建立了联络处。学会共有团体会员27个。
二、学会刊物
1987年11月,学会创刊《安徽烟草科技通讯》,安徽省出版局定为非正式内部刊物。1990年9月,经安徽省新闻出版局批准为正式刊物,更名为《安徽烟草科技》,内刊号AHK—251,季刊,每年4期,每期16开48版。刊物重点介绍省内烟草行业科技与管理成果,传播国内外烟草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验,探讨和研究烟草工作中的关键、热点问题,提供咨询服务,促进烟草成果、情报信息向生产转化。版面设有“探索与思考”、“栽培与调制”、“病虫害防治”、“烟草工艺”、“烟草化学”、“烟草机械”、“经营与管理”、“烟草文化”、“综合信息”、“学会工作”、“学术交流”等栏目。有专职编辑2人,兼职编辑8人。至1995年末出版25期,累计发行3.7万多册。科技论文比例由创刊初期的60%提高到85%。1995年全国烟草行业首届科技期刊评比获一等奖。
三、学术活动
1987年7月,农业专业委员会组织会员就选择适宜安徽生态环境的烟草优良品种和病虫害情况,对省内部分烟区进行调查,向学会提供调查报告。
1988年4月,农业专业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年会,论证安徽省优质烟叶基地建设,提出“稳北促南,振兴中间”、逐步实现“北烟南移”的长远规划。
1988年4月,工业专业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年会,提出调整工业产品结构、提高生产竞争力和逐步实现卷烟辅助材料国产化的意见。
1988年6月,农业专业委员会组织会员对亳州烟区烤烟质量进行综合考察。
1988年11月,工业专业委员会组织会员考察云南卷烟加工业,提出安徽省引进设备、消化吸收的一揽子建议。
1989年5月,以农业专业委员会为主组成考察组,对宣州市烤烟发生大面积早花、烟农要求索赔事进行考察,建议采取科学补救措施,被采纳后当年皖南烤烟增产,质量提高,效益增加。
1990年4月,农业专业委员会召开第三次年会,对改进和提高安徽烟叶品质、提高烟叶香气与吸味进行专题研讨,提出推广“七步烘烤法”的建议。
1990年6月,工业专业委员会召开第三次年会,对改革卷烟配方、节约降耗、综合利用和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工作进行综合研讨。
1990年7月,工业专业委员会对阜阳卷烟厂老生产线技改项目进行综合咨询论证。
1990年8月,农业专业委员会为恢复皖东烟区声誉,对定远、凤阳、嘉山(今明光)老烟区开展以“增加经济效益”为核心的技术、经济政策考察。
1991年8月,农业专业委员会对宿松县白肋烟、晒黄烟和歙县香料烟生产进行考察及可行性论证。
1992年5月,农业专业委员会对广东省南雄县烟叶生产进行考察,写出《广东省南雄县烟叶生产考察报告》,结合安徽烟叶生产实际,提出“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大力创办烟叶生产基地,尽快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建议。
1992年12月,工业专业委员会召开第四次年会,提出“关于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标准、高起点继续搞好配方改革和做好烟叶40级与15级转换期”工作的建议。
1993年3月,学会办公室组织举办全省烟草农艺师研讨班,邀请8名全国知名的烟草专家、教授、学者授课,开展面对面的咨询研讨。
1993年5月,工业专业委员会召开全省提高设备有效作业率专题学术研讨会,收到学术论文21篇。
1993年10月,学会办公室组织召开有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的行业扭亏增盈专题研讨会,交流论文28篇。
1994年5月,学会承办华东区省、市烟草学会秘书长会议。
1994年5月起,按照中国烟草学会统一部署,对安徽省烟草系统90个单位开展“吸烟与健康”专题调查,历时180天,调查职工18927人,占行业职工总数的90%以上,采集数据50万个以上,调查结果以专题报告上报中国烟草学会。
1994年6月,农业专业委员会针对省内烟叶生产滑坡进行烟区考察,及时提出“调整烟叶收购价格,加快烟区资金周转,清理三角债,加强重点烟区指导和加强烟区水利配套建设”等5条建议。
1994年11月,工业专业委员会召开第七次年会,对亳州卷烟厂新厂卷、接、包设备和空压站、风力送丝设备选型等进行考察咨询,提出12条整改建议。
1995年6月起,学会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对全省烟叶生产布局调整问题进行专门调查,采集数据20万个,撰写专题调查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