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改革后的变化
安徽省烟草行业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后,省烟草公司一是加大投资力度,加速生产技术装备的引进改造,扩大生产能力,提高工艺技术;二是培训、引进科学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生产工人的整体素质,改革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努力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在改革起步后的15年中,不断深化完善,向纵深方向发展,使全省烟草行业形成一个拳头,实行规模化经营,直接走向市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改革增添了发展后劲。15年累计投资18.6亿元,相当于前28年累计投资的163倍。其中“六五”期间投资1.3亿元,重点解决公司组建后打基础,填平补齐,改造生产环境问题;“七五”期间投资6.5亿元,重点深化改革大发展,扩大卷烟生产能力,保障有效供给;“八五”期间投资10.8亿元,重点是坚持一个方针,实现两个转变,逐步由外延扩大向内涵改造再生产的转轨。1995年末,全省大中型卷烟厂技术装备已由50年代初的水平提高到80年代初的水平;小型卷烟厂也由手工作坊式的生产过渡到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 改革促进了职工素质提高。1981年,先后选送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40人、小型企业厂长、经理39人到大专院校进行岗位培训,学习现代化经营管理;组织企业干部、班组长、技工4269人进行业务技术、工艺技术、岗前技术培训;1987年起,组织厂长、经理、企业干部1963人进行岗位资格培训,组织干部、工人24727人进行短期适应性培训;1988年起,组织工人中级技术等级培训4250人,高级技术等级培训32人;1983年起在职工中开展学历教育,高等教育累计毕结业926人,中等专业教育累计毕结业733人。1982年开办6所烟草技工分校,累计招生2123人。1995年末,全省烟草行业20587名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占9.9%,中专学历占5.8%,技校学历占8.2%,高中文化占34.1%,初中以下文化占42%。具有高级职称的47人,中级职称的902人,初级职称2505人。 改革加快了烟草经济发展。1995年与1980年相比,卷烟总产量增长85.8%,年平均递增4.2%。滤嘴卷烟由2.22万箱增加到156.2万箱,增长69倍,平均年递增32.8%。工业总产值增长7.5倍,平均年递增15.3%;单箱卷烟产值由503元提高到2292元,平均年递增10.6%。卷烟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由2588万元增加到16.23亿元,增长61.7倍,平均年递增31.8%。年实现利税积累由3.297亿元增加到34.86亿元,增长9.6倍,平均年递增17%。卷烟销售由73.33万箱增加到206.6万箱,增长1.4倍,平均年递增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