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77年省建材工业局成立后,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初期明确由劳动工资处管理,并设有2个专人负责。1987年,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安全生产工作才划归生产处管理,延续至今。
安徽省建材工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从无到有,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与健全的过程,基本上可分为两个阶段。1977~1983年,是以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为主的阶段。在此期间,省建材局通过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每年开展的“安全月”活动,向各地、市建材主管部门和建材企业广泛宣传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重要意义,提高了各级领导和企业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此后,16个地、市的建材主管部门和大中型建材骨干企业都相继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使全省建材工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得以迅速开展起来。与此同时,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省建材局于1978年开始,在全省建材企业中,首次进行了安全生产大检查,此项工作每年结合安全月活动,春秋两季各开展一次,持之以恒,从未间断。通过检查,主要是增强职工安全生产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制订安全措施,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为了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能够持续、健康、深入地开展下去,1980年开始,省建材局又建立了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每个季度召开会议一次,年终进行总结,由部份地、市建材主管部门和大中型建材企业的安全科长参加,主要是交流总结安全生产经验,研究制订安全防范措施,表彰先进企业与个人,以推动全省建材工业安全生产工作向纵深发展。
1984~1988年,是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培训专业人才为主的阶段。在此期间,省建材局除认真贯彻了国家和省各项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及规定以外,还结合建材行业实际,在国家建材局和省有关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下,研究制订了一些适合建材行业情况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政策和规定,如《安徽省建材行业繁重体力劳动提前退休的规定》、《在建材行业实行隐患的整改通知书的规定》等。为了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自1984~1988年期间,省建材局与省经委、省劳动局联合举办了多期厂长(经理)安全生产学习班;各特殊工种、危险工种人员培训班;安全生产大专生资格培训班等,受培训的人员共约2000人次左右,另外经省建材局考试合格,发给企业安全员合格证书的有240人。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尽量避免与减少喷窑事故的发生,1987年开始省建材局还独立举办了小水泥厂机械化立窑看火工培训班,以提高看火工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术,该班每月开办一期,至1988年,共举办了18期,受培训的看火工逾1000人,其中仅1987年一年就培训了857人,基本上全省县以上小水泥企业机械化立窑的看火工都轮训了一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1986年,全省有3个小水泥企业先后发生了机械化立窑喷火事故,共重伤3人,死亡4人;而1988年,仅发生机立窑喷火事故1起,重伤1人,死亡2人,伤亡人数1985年比1986年分别下降了33%和50%。
建材工业是粉尘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特别是水泥企业,过去排放出的粉尘浓度很高,影响职工的身体健康。据不完全统计,1988年以前,经查出患有矽肺病的职工约有120人左右。省建材局在抓好安全生产的同时,对环境保护工作也很重视。近几年,该局除参加了芜湖白马山水泥厂和安徽省宁国水泥厂峻工投产安全设施、环保设施的验收以外,对全省县以上粉尘污染比较严重的建材企业,均要求安装了环保收尘设备,使环境污染问题大有改善。部分大中型建材企业还设有专业的粉尘、废气浓度检测队伍,总人数约38人,经常检测粉尘排放浓度,做到心中有数。各大中型建材企业,每年对接尘人员必须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凡发现患有矽肺病的人员立即采取措施,给予治疗、休养或调换工种,以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
为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1988年,省建材局成立了建材工业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局长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局总工程师、省宁国水泥厂、省巢湖水泥厂法人代表及局工会、中国建材报安徽记者站、生产处有关领导担任,其余委员由各地、市建材主管部门的分管领导及大中型建材企业领导组成,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生产处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担任,其余委员由各地、市建材主管部门的分管领导担任。委员会的职能主要是研究制订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并处理与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继之各地、市建材主管部门和建材企业都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管理网络(见图9—3—1),从而推动了安徽建材工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朝着现代化科学管理方向迈进。
1988年安徽省建材工业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
图9—3—1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