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安庆内军械所
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湘军攻克安庆。年底,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所址在安庆金保门外狮子山南麓新河湾北岸的大王庙一带。安庆内军械所“全用汉人,未雇洋匠”(注:《曾文正公奏稿》卷17,见《新造轮船折》(同治七年九月初二)。),是中国近代官办的第一个兵工厂。
为尽快制造出能用于战争的轮船来,曾国藩四处罗置能“造器置机”的人才。同治元年(1862年)初,“深明器数、博涉多通”的科学家徐寿、华蘅芳抵达安庆。三月,他们在“无外洋模型及外人协作”(注:见《中国人的机器技能》一文,该文由《字林西报》1869年9月5日刊出。)的情况下,开始研制蒸汽机。安庆内军械所的工人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原湘军内军械所的工匠,一部分是水师的丁勇。同年六月,蒸汽机模型制成。同治二年七月,在蒸汽机模型的基础上,徐寿、华蘅芳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十二月二十日,以这台蒸汽机为动力的中国第一艘轮船在安庆内军械所诞生,并在长江试航成功。
同治三年,徐寿、华蘅芳奉命赴金陵(今南京市)“放大续造”轮船,安庆内军械所制造轮船工作停止。光绪年间,安庆内军械所迁至安庆城内鹭鸶桥附近,更名为安徽制造局。
二、四二五厂
425厂位于芜湖市劳动西路118号,部属企业,由省国防科工办归口管理,是安徽省境内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家造船企业。
425厂的前身福纪恒机器厂始建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5月。民国28年(1939年)日商收买了福纪恒机器厂,更名为德心铁工所芜湖造船厂。民国34年10月8日,中华民国安徽省政府建设厅奉苏浙皖敌伪产业处理局驻芜湖办事处之命,在芜湖弋矶山清风楼接收了由日商移交的德心铁工所芜湖造船厂,更名为安徽省建设厅芜湖铁工厂。民国37年6月8日,移交安徽省保安司令部,更名为安徽省保安司令部修械厂。
民国3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芜湖市军管会接管保安司令部修械厂,建立了当时安徽省机械行业第一家国营企业——皖南企业公司芜湖铁工厂。1951年更名为皖南芜湖公营铁工厂。1951年3月,更名为安徽省芜湖铁工厂。
1954年7月,芜湖铁工厂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工业管理局领导,代号440,后改为425。
建国初,425厂仅有破旧厂房10余间,40余人,老式设备10余台。1954年,大规模新建扩建42个项目;60年代初进行基本建设;70年代开始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425厂前身以修船为主,1952年11月20日起开始造船,试制55立方米,排水量为61.5吨的钢质抓斗式挖泥船。1955年2月12日,开始生产木质鱼雷快艇及导弹快艇,继后建造舟桥和各种型号的军用辅助船舶。1958年,朱德委员长、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先后视察了425厂,毛泽东主席还乘坐了工厂建造的鱼雷快艇。此后,一直以生产军用船舶为主,兼造钢驳、货船、拖轮、客轮、轮渡、渔轮、油水船、囤船等民用船舶。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并出口国外。
1971年6月,425厂开工建造军用1200吨海洋调查船。1975年以后,在保持军用产品生产线的同时,开工建造2600匹马力海洋救助拖船和2600匹马力三用工作船等民用船舶,并进行批量生产。1981年12月1日,以贷款造船的方式开始建造3800吨近海散装货轮;1983年3月14日,开工建造5000吨近洋干货轮;同年11月,开工建造5100吨300箱集装箱船,至此,425厂开始了建造中型船舶的新历程。
1952年至1985年,425厂共建造船舶126种,其中军用船舶42种,民用船舶84种。总共建造船舶2947艘,总吨位214887吨,其中鱼雷、导弹等战斗快艇138艘;舟桥、拖艇、靶艇、捞雷艇、爆破艇、巡逻艇、交通艇、水轮、油轮、玻璃钢扫雷艇、海洋调查船、汽垫船、抛锚船等军用辅助船2032艘;客轮、拖轮、工程船、冷藏船、汽车轮渡、囤船、消防船、水翼艇、游艇、散装货轮、集装箱船等民用船舶777艘;修理鱼雷快艇、导弹快艇105艘;修理其它船舶153艘;派员出国修船12艘。共有28个技术改进项目包括船舶产品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425厂建造的单船吨位,由61吨逐步上升到5100吨,最高年造船总吨位21691吨(1959年),最高年船舶产品产量201艘(1970年),最高年船舶焊接合格率98.5%(1981年)。425厂是安徽唯一的战斗舰艇生产厂,其生产的战斗舰艇,从木质到钢质,从鱼雷快艇到导弹快艇,反映了425厂发展的历史进程。
425厂在生产军民用船舶的同时,还先后为省内外机械、冶金、矿山、农业等部门生产电机、鼓风机、洗煤机、车床、工装设备和制造安装锅炉、炼钢热风炉、高压铁塔、水闸,加工铸造件、木质家具,并承接大型钢结构件焊接等非船舶产品。
1949年至1985年,425厂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1355万元,上缴利税7732万元。
1985年底,425厂共有职工50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75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143人,助理工程师150人,技术员173人;工厂实际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2万多平方米,生产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长江岸线550米;固定资产原值6200万元;主要设备1095台,其中大型机床31台,金属切削机床191台,锻压设备42台,起重设备121台,高精度设备2台;拥有万吨级船台1座,船台配有80吨高架吊车1座,40吨高架吊车2座;有10530平方米的船体车间和3座共9087平方米的造船焊接平台;有浮动码头1座,固定船装码头1座,配有15吨高架吊车1座;还有五道轨下水滑道。
下一篇:第三节 产品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