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41年12月31日)
……
第三部份军需用品的生产及供给情形
首先说明我们一年来在工作中所处的环境:①没有坚固的后方作依托,这样就使我们在建设工业方面遇到一个很大困难,因此解决部队的物质补充相当不容易。过路东(注:1941年5月,新四军四师及其兵工厂,在经历三个月反顽斗争后,由津浦铁路徐州—浦口段西部地区转移到东部地区,开辟了淮北抗日根据地。)后有了比较巩固的后方进行生产,对部队的物质补充得到了部分的解决;②由于财力物力的极端困难,加上敌人的残酷的经济封锁,因之收买物资材料亦相当不易。再加上工业基础的薄弱,对部队的物质的及时补充亦还不够,这就是赶不上部队的需要。
(一)工业设备方面制造厂
制造厂本身组织:厂长一,指导员一。材料股(包括车务管理),下分炸弹股、子弹股、修械股、刺刀股。制造厂的开始成立,是由一个爆破参谋研究出来创办的,雇了农村中的四、五个手工业工人,在工作中不断的改进扩大,培养教育了自己的革命工作同志。该厂现已有一百余工人,虽然技术不高,无师傅亦可自造,虽在战斗的环境中分散工作,仍能保证任务的完成。由于师的整训,有了比较稳定的后方,又聘请了一些手工业工人,现在刺刀、枪通条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由于工人的努力、虚心的钻研,克服了在物质上的某些困难,制造简单的来代替对部队供给,现在每个战士都有二、三个木柄手榴弹。
1.炸弹的生产上半年每月可生产出不大漂亮的两千五百个木柄手榴弹,由于工人的增加,生产技术的提高,因之生产量也逐渐增加到三千个,在这中间由于材料困难,经常不能完成计划。
2.子弹的翻造,虽然技术不高不熟练,规模不大,亦能翻造数千发。数量虽然是这样微小,而是他们自己发明出来的,开始奠下了初步的基础,现在继续筹备翻造。
3.修理枪械亦是从农村中雇来的手工业工人,后来训练了自己的革命工作同志,各种步枪、轻重机关枪及炮都可以修理,刺刀,枪通条都可自造(内有雇来的工人)。由于工人少,生产量不大,一天仅可以制出十余~二十把,对部队补充了一小部分,通条已补充齐,刺刀补充了数百把。
……
(二)军需品的制造及补充情况
首先是钢铁的收集,矿产此地不出产,在六月底开始动员300余水手工人,在蒋坝(注:蒋坝:江苏省盱眙县境内,是国民党导淮工程旧址。)进行捞铁挖木的工作,在几个月中间,共捞铁数十万斤,二百余沙木椽。这些东西完全是从深水底捞出来的,这对打大刀、刺刀、铁锹,所需钢铁的最大困难解决了。大刀、铁锹之制造,全部是动员农村中的手工业工人,由于他们技术不高、不熟练,生产出来的东西亦不大漂亮,全部共动员了十五六架铁匠炉,一天可生产大刀35~40把,铁锹65~70把。铁锹对部队的补充已完成三分之二以上,大刀补充已完成半数以上。
(三)军用品的保管(略)
(四)优缺点
1.优点:①白手起家,一切都是从没有到有,然而在各方面讲起来还是不够,但大体上都能维持下去。敌人封锁,物资不易出口,由于同志们的努力,利用私人关系收买,经济困难同样克服了完成了冬衣。②随时随地没有忘记吸收外来技术人材〔才〕,培养自己革命的工作同志。
2.缺点:①制度建立不够严格,统计不精确,仍不能统一补充,特别是部队游击主义现象,公物仍乱抛乱要,而未最后克服。②对部队深入检查不够,未能很好登记,形成公物的耗费极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